登陆注册
3497900000057

第57章 宋诗篇(18)

【鉴赏】第一首写春天来了。一、二句写大地春回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经过雪压封冻而变得松软的肥沃土壤,其埋在地下的各种花草种子本来就蠢蠢欲动,想冲出地面,接受春日的阳光,再加上春雨的频繁催促,大地春回,浅绿铺地。“万草千花一饷开”,花花草草好像顷刻之间都冒出地面,将大地装扮得万紫千红,生机盎然。这是泛写,好像是用广角镜拍下的一张放大了的美丽的春天图画。后面三、四句收回视线,看看春天给自己身边带来了什么变化。啊,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惊讶啊!房后种有花草的畦地里特别葱绿秀美,正如整个大地一样,也是百花竞放,争奇斗妍,传来淡淡的幽香。低头再看,这就奇了。我家没有种竹,院墙下哪来的“鞭笋”呢?鞭笋是竹根,可以窜到很远的地方,有的还可钻出地面一部分。旧时老师体罚学生,往往就用这鞭子打人,伤皮肉而不伤筋骨。诗人也许抬头一看,啊!是邻居的鞭笋穿过墙下,窜到我的院子里来了。此句极力歌颂了春天的力量,阳光的力量,春雨的力量,万物竞生的力量。可以说,末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第二首写清明时节的农村景象。一、二句写清明时节农事的变化。大麦、小麦种在山上,看上去这山青,那山青,一山接一山,一坡挨一坡。因二麦耐旱耐寒,所以种在山上;而山下的水田还未插秧,要再等一阵时间村民才会因插秧而忙碌。过去,田园诗人只能概写农事与农俗,而范成大连时令对种植的关系都了解得这么透彻,写得这么具体,这是远远胜过以往的所谓“田园诗人”的。而他,才是真正了解农事与农村的田园诗人。

三、四句写农村景况及人们过清明节时的举动。瞧,桃花、杏花在各个村子里及四周开放,看上去像锦缎一样,美丽极了;清明前后,人们唱歌跳舞,敲锣打鼓,欢迎春天的到来,欢度这温暖的节气。经过一冬的严寒,终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不仅气温将渐渐增高,庄稼也会长势愈好,期盼中的丰收让人内心充满喜悦和激情。

第三首写春社活动。古代凡村舍地方大都建有土地庙,以供土地神。土地神保一方平安。为了祈求丰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人们在“社”下,即土地庙前祭祀,烧纸钱,以求土地神的护佑。鼓擂得震天响,以发泄心中的欢娱之情;祭礼后是村人宴饮,直到下午,才“日斜扶得醉翁回”。酒醉归家的父老们却发现路上到处是狼藉的野花青草;大人们知道,这是小孩们玩“斗草”游戏的结果。由此可见,社祭时,大人有大人的活动,小孩有小孩的玩法,多么和谐的农村风俗图。

第四首写官家行春。汉代,太宗每到春天即出巡,以劝耕、赈救。宋时这规矩仍在。一、二句写官家车马来时的景况。村民听到远方传来吹吹打打和马蹄疾驰的声音,村巷里顿时喧嚷起来,知道这是官家“行春”来了。这是远写。车马队进村了,“闹如烟”,可以这样联想:车马队扬起一片尘土。乡绅、大小地方官相拥相迎。老百姓也空巷而出,好不热闹。那些放牛娃本来将牛拴在路边树上玩去了。见官家人马来了,怕挡了路,大人们便忙喊他们将牛拴到村头的石磙上。官家的威风,大人的惊慌,小孩的天真无所谓,听了大人的话又如何忙乱,都在这三四句诗中体现出现来了,写得十分传神。

杨万里(1127-1206),字延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

【注释】[1]尖尖角:指新荷初出,其叶尚卷,成一尖角之状。

【鉴赏】这首绝句取景十分别致,“泉”则称“眼”,“流”则言“细”,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一个小小的蜻蜓。诗中之物,无不透着一个“小”字,紧扣了诗题“小池”,通篇显得小巧玲珑,天真妩媚。

细品全诗,还不仅在于以小巧玲珑取胜,其绝佳之处更在于巧妙地描绘出了自然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起句“泉眼”、“细流”本夏日平常光景,用一“惜”字连接,则仿佛一股清泉无声地流淌是为了故惜涓滴,将无情化为了有情。次句“树阴”“照水”后着一“爱”字,则似绿树以池水作妆镜,在柔和的阳光下展现其绰约风姿。这两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精巧、美妙的境界,使人情味盎然,饶有兴趣。

三、四句更推出胜景特写,奇妙之极:一枝新荷刚出水面,其叶尚卷成一个尖角,仿佛一个初展身姿、睡眼未开的少年,而立在它头上的那个小小的蜻蜓恰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才露”、一个“早已”,前后接续,把蜻蜓与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描绘尽致。无限生机,多少天趣,集中在这个聚光点上,照亮了全诗。诗人精微的观察力和明快的表达力,构成了气韵生动、情趣盎然的诗情画意;读者也可以从中体味作者静观自得的悠闲心境。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鉴赏】上联似远视。诗人去池塘闲步,远远看去,婀娜的柳条似有“百尺长”。这百尺并非实际长度,而是形容柳枝给人的视觉和感觉是特别长。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在阳光反照下的银白色的水面拂来拂去。诗人多么爱她啊,于是发出“且莫深青只浅黄”。就是说,多么可爱的柳枝呀,你千万别变成“深青”色,那就是“老”了。永远这样“浅黄”才好啊,既年轻又好看。要写柳,这两句诗其实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已把诗人爱柳、惜柳的心情表露无遗。但与前人的咏柳无甚差异。而这首《新柳》奇在下联。

下联似近观。上联意已尽,而诗人又添上下联,更令人欣喜。好像说,这柳条未必能蘸水?才显得有“百尺”长。走近一看,啊!原来如此,不是柳枝有“百尺”长,而是“水中柳影引他长”。这后一句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引”字用得别出心裁,太有诗意,而且又那么真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觉,你到河边闲步,常常发现岸上之物在水中的倒影似乎比岸上的长。因为水波荡漾,波峰将倒影变短,而波谷将倒影变长。这新柳的柳枝也如此,岸上的柳枝映在水中,上下相映,在水波中时而断开,时而相接;而相接的一霎那,柳枝似乎有“百尺”长,是水“引”柳枝变长的。诗末一个“长”字,与首句“百尺”相照应,表明柳枝并非是实有“百尺”,而是被水中倒影引“长”的罢了。诗人能写出人们感受过,但又没有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事物,这就是“诗人”与“凡人”之差别。“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诗人就能把对“万象”之感、之观写成优美的诗句。而“凡人”则不能。这也说明诗人观察力之强,观察得之细、之用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1]全联按照一般语序,当为“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

【鉴赏】天刚亮,诗人呼吸着清晨凉爽的新鲜空气,步出位于西湖西南侧的净慈寺,送别即将外出远游的友人林子方。二人路过西湖边,大概是好久未来看西湖的原因吧,诗人忽然发现盛夏六月的西湖,风光很有特色,与一年四季中春秋冬三季大不相同。这一联中上下两句语词颠倒,既是诗句平仄的需要,也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作诗的时间与地点的特殊。“毕竟”二字远离被修饰词“不同”,就造成一气贯成的语势,非常符合触目兴叹、即兴吟成的口语化特点,同时还强调说明满湖莲叶荷花的景色是盛夏六月所独具的。

上联仿佛是诗人在忽然发现中道出的一阵喝彩,虽然并不具体,却饱含着感情。下联中诗人具体地再现了使他动情至深的西湖风光奇在何处:湖中的莲叶,一直铺到天水相接的远方,四面都是无穷无尽的一片碧绿;那莲叶中的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红得更加别致、更加富丽!

杨万里的诗工于写景,尤长白描手法。本诗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的清新手法外,还有两点值得读者留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展开描绘,形象具体,为实。如果有虚无实,就空洞无物,叫人无从把握;如果有实无虚,具体形象就失去了它的规定性,影响到它在诗中存在的价值。此诗由于虚实结合,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是刚柔相济。前两句刚毅直白,结论明确:西湖夏日风光,与别时别地就是不同;后两句阴柔细腻,只写莲叶的绿和荷花的红,但却显得境界广阔: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阴柔、壮美与妩媚,在诗中得到了统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

【注释】[1]胜日:本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处指晴日。寻芳:芳指芬芳,这里代指花草;寻芳即踏青。泗水:黄河在山东境内的一条支流,流过齐鲁大地。无边:边,边界、界限;无边就是无限。光景:风光和景物。[2]等闲:寻常,随便。

【鉴赏】本诗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本诗是游春踏青、寻芳赏花,语言生动流利、浅显明白,人尽能懂。全诗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其余三句都是寻芳所见、所得。“寻”字用得颇为精当,写出了作者的闲情逸致,也给全诗增添了意境和情趣。次句虚写眼前所见,无限的风光和景物都在春日时令下焕然一新。这种“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兴致甚好、出郊游玩、耳目一新的“新”。非春日不会有此新的景象,非寻芳也不会有此新的感觉。

下联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在仲春时令下,很寻常地就觉得和煦的东风拂面而来,眼前那万紫千红的景象,尽是春日的阳光点染而成的。第三句“识”字承首句“寻”字,因“寻”而“识”,并未费多大力气;“万紫千红”承“光景一新”,正是那五彩缤纷、生意盎然的鲜花,使处处的风景焕然一新。诗人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东风,也从万紫千红中感到了春天的气息。“万紫”句童叟皆知。

细读此诗就会察觉,作者写此诗,其意决不只单纯地踏青赏景。分析首句作者的游春之地在“泗水滨”,其地春秋属鲁,孔子尝居洙、泗之间,教授弟子。诗人是南宋人,泗水即山东一带早已被金人占领,他怎能于此游赏吟诗?其实,诗中“泗水”乃暗指孔门,“寻芳”也是求圣人之道。以平常心去识得东风,就是以仁爱之心去寻求生意。万物的生意最可观赏,而触处皆有生意,正如万紫千红,四处皆春。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注释】[1]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活动)。[2]渠:代词,它。指方塘。

【鉴赏】上联的景象描绘得十分动人。半亩之大、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多么可爱!诗句给人的美感能使读者心境澄净,心胸开朗。但这美好的形象后面还蕴含着更深的哲理。“半亩方塘”里的水必定很深很清,才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反之,如果水很浅很污浊,就不能反映天光云影,或者不能清晰地反映。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理趣”的下联。

下联中一个“清”字,也包含了水的“深”。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即使很清,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天光云影闪耀浮动的情态。作者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

方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并暗示读者,孤立地看方塘,是无从找到答案的,必须放开眼界,找到“源头”。然后他作出了答案:因为这方塘不是无源的死水,而是有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活水”。

下联是明显地讲道理,发议论。朱熹不光是理学家,文学造诣也很高。

同类推荐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浮生

    浮生

    本书中,作者借散文之笔,通过描写和记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给作者带来震动与思考的事件,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作者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病痛、孤独、乡愁、自然、田埂,哪怕是作家自己无奈中替老姑父在北京的医院高价挂号,而病人千里迢迢到来之后,专家医生又无端地休息歇班,还是作家在文中写到故里,站在村头,对田野、村落、物景、人事的点点滴滴,都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爱,有一颗对庸常生活的感谢心。甚至作家写到这些细碎的日常,有一种不愿停笔的渴望,仿佛不画出生活落叶的筋脉,就不足以在一幅油画中表现林地树木的繁华和更替。作者的叙事十分从容,笔尖的脚步,从来都不因风雨到来而凌乱、而急迫。
  • 寻找溪水的源头

    寻找溪水的源头

    全书分五辑:辑一感怀先祖、父母及回忆青年时代仅有的一点家庭生活的乐趣,《读祖父雨三公文》《我的父亲汤用彤》《父亲给我的三封信》《记我的母亲》等篇都写得风格质朴,笔墨含情。辑二追忆童年时代最初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并因大妹的早夭而过早触及死亡问题,祈盼失去的亲人能像花草一样再生。辑三回忆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从中学时代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聆听父亲吟诵《哀江南赋》而感受到士人的家国情怀,到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从沙滩到燕园,终其一生与北大结缘,与哲学结缘。辑四探讨我国传统思想中上天、天帝的观念,以及世代以来儒家先贤所以安身立命之基。辑五追念废名、周一良、冯友兰等前辈学人,历历如画。
  • 当诗歌忘记我们

    当诗歌忘记我们

    《当诗歌忘记我们》是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三十年田园诗精选集,也是他文学生涯的起点。《当诗歌忘记我们》中的88首诗歌,即缓慢地描摹了这种乡愁,描摹了古老家园的生活、道路、麦地、飞鸟。这些意象,正是悠闲的、缓慢的田园生活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刘亮程对于生活的思考,那种冷静的,慢下来的对生活的注视和抚摸。捧读《当诗歌忘记我们》,读者也会在瞬间回到平静、缓慢的意境中,安放自己的灵魂,获得与诗人在广阔自然中类似的生命体悟。“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刘亮程
  • 最美宋词:如是听到你的爱

    最美宋词:如是听到你的爱

    抵达诗词的夜晚,追怀的是往事,看到的是苍凉,心情是黯淡的,然天明灯暗,却明了,冰雪终会融化,白云深处彩虹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自从穿越到北赤王朝,成了三王爷的王妃之后,白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在月黑风高夜,摘掉三王爷脸上的面具!之前白筝听到的传闻只说,三王爷俊美异常,天下无双!却没说他每到入夜,都要以面具示人,连……新婚夜也不例外!白筝暗想,这王爷怕是……有病!明明在青天白日的时候,彼此都光着脸见过那么多次了,谁还不知道他长啥样啊?!……直到三王爷亲自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白筝才“惊喜地”发现,她果然“爱”错了人!**一年后,三王爷景玺称帝,三王妃白氏却因病暴毙。同年,太后亲自操办选秀、封妃事宜,为新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几乎个个倾国倾城。新帝却独揽众怒,忤逆太后,只留了长得最像三王妃白筝的“丑”秀女,封作皇后,专宠她一人!可这独一份的荣宠,皇后娘娘却躲着不要……因为她哪里是长得像白筝,分明就是白筝!况且,她真的很忙!上有太后隔三差五地找茬儿,下有不知好歹的宫女太监不定期地给她使绊儿!外有渣男要防,更有痴情郎难挡!内有惊天秘密要把持,还有那么多心机女在处处放肆!可她堂堂皇后也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看她如何一一收拾!奈何皇帝过分霸道,她也只能选择一逃再逃……——精彩片段——景玺称帝后,太后亲自操办选秀事宜。在一群秀女之中,帝王伸手一指,点中白筝,“此女,最丑。”闻言,白筝暗自得意。然某皇顿了顿又道:“比她好看的,全不要。”满场哗然!说话不带这么喘大气的!还是栽了,白筝一颗心碎成了渣渣!**某个月明星稀夜,皇后又失踪了!随着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寝殿里任何可以搬走的东西!为了寻人,皇宫乱成一片。而在某个荒废的花园里,一腹部微隆的女子正奋力地挖坑,她身旁一堆物什在夜里闪光。“这边得再挖深一些。”男子负手立于女子身后,言语淡淡。“哪里?……皇上!……您是来接我的吗?”被抓了个正着,白筝谄媚地想要转移话题。“不,朕就随便带了一千精卫……散步。你继续。”“……”一千……精卫!真是太随便了!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 耳書

    耳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命铭

    天命铭

    严肃版:“它将剑赠与你,使你遭遇不公也仍可抵抗;它将心留待你,愿你长久漂泊也不致绝望。它降临长夜,拂晓辞行,愿你登场英勇,谢幕温存。”“你将在此,再次把我杀死。”“每一场死亡都使你新生。”“直到你掌握通向旧纪元的钥匙,重启诸神在创造与毁灭之间的位置”沙雕版:屠龙沙雕,点击就送!主角是神棍中的泥石流,魔王中的996,序章惨遭男主杀害。于是男主就一直活在引用文献里……(男主:本宫一日不死……)CP混乱随意站,反正我自己都站不对。十年旧稿,一朝重写,沙雕爽文,用爱发电
  • 仙剑问情3

    仙剑问情3

    茫茫天下,来无踪去无影的罗浮水之精到底藏身何处?浈阳县境罕见的大旱与水之精有无关联?藏身于官府的南海神将樊川有何目的?才解决浈阳奇异大旱,却又遇上貌正实邪的“净世神教”。张醒言和伙伴们决心将邪教铲除,却不料更危险的幕后人物还没出现……生死关头,谁曾想天真烂漫的琼肜竟化成绮丽无比的女神!她、是、谁?镇阴庄遇鬼众围攻,遭逢神秘的鬼王宵朚,从此成就一段传奇。水云庄巧遇王侯贵胄无双公子,他与倾城公主居盈青梅竹马,更深得皇帝器重。没人猜得到,名满天下的无双公子正策划着一场惊天阴谋。张醒言的御剑江湖之路,渐趋壮丽雄浑。
  • 开玩笑我喜欢你

    开玩笑我喜欢你

    俞舜和唐商的故事啊~欢喜冤家高干文~~~
  • 万界神师

    万界神师

    “这个机械修理大师哪来的?怎么航空母舰和人造卫星在他手里拆卸组装跟玩儿似的!不行,我要拜他为师!”“太美味了,简直太美味了,我花了8888元,连夜排队买的这一碗青菜豆腐汤,简直就是超值啊,这那里是喝青菜豆腐汤啊,这分明是喝琼浆玉液啊,从今天起,我亿万身家不要了,我要拜他为师学做菜!”“全球福布斯上面的顶尖富豪,全都抢破头一厢情愿的叫他老师,因为他不是赚钱,而是花钱,并且他花钱的境界,已经到了钱越花越多的地步!”……我叫苏烨,我幸运的融合了万界神师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我成为任何行业最顶尖的存在,从此,额……上面对我的评价你都看到了……
  • 最牛节度使

    最牛节度使

    乾宁元年,盛唐气象早已成过往云烟。节度使势大,天下群雄并起。边地不宁,外族势力纷纷坐大。身为彭州防御史的李宁乾在面临西川兵破城在即之际,不得不做出是降还是为尽忠而死的重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