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8700000033

第33章

拿破仑看出勃拉什夫在说最后一句话时的忐忑不安。他的脸开始颤抖,左腿肚开始略微地颤动,声音比以前更大、更急躁了。“退过涅曼河去?只是退过涅曼河去吗?……即便您给我彼得堡和莫斯科,我也不会接纳这种条件。您说是我发起了这场战争?然而谁先介入军队的呢?是亚历山大皇帝,不是我。”显而易见,他说话的目的不在说出讲和的益处,不在谈论它的可能性,而只是在证明他的公平和能力,证明亚历山大的不公平与误会。带着骄傲自满的人们所常有的那种忍不住的愤怒心情,他口若悬河地接着往下说。

“是的,我知道你们没有得到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就和土耳其人交换了和约。我曾允诺把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送给亚历山大皇帝,然而他目前得不到这些省份了。凭我的交情没能得到的东西,他还能希望得到它吗?不,他认为最好是他身旁都是我的敌人。在一群野蛮的人群中,您的年轻的皇帝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他们拖累他,把所有事情的责任都推在他身上。一个皇帝要是个将军,才能留在军中。”他显然认为这些话是对亚历山大的直接挑战。拿破仑清楚,亚历山大多么希望做一个统领。

“战争爆发七天了,你们不能守卫维尔纳。你们被隔为两段,被驱赶出了波兰省。你们军队在抱怨了。”

对于拿破仑的每一句话,勃拉什夫想要回答,而且有话回答;他不住地做出有话要说的样子,然而拿破仑一直没有让他说。他作为特使,怕损害自己的面子,觉得应当反驳他;但他作为一个平常人,面对拿破仑的不能控制的、无故的怒火,精神上却畏缩了。他垂下眼睛站着,望着拿破仑移动着的胖腿,尽力躲闪着他的目光。

“您要明白,假如你们怂恿鼓动鲁士反抗我,我就让它从欧洲的地图上消失……是的,我要把你们打过德维纳河,打过第聂伯河,我肯定要恢复那个阻拦你们的障碍物(指波兰),这就是你们未来的命运,这就是你们远离我而得到的回应。将军,您将拿到我给你们皇帝的回信。”话毕,拿破仑就向勃拉什夫告辞了。

[七]

当天,勃拉什夫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和拿破仑同桌吃饭的邀请。

拿破仑不仅没有由于清早的怒火而显出拘禁和自责,反之,他以开心、可亲的态度招待了勃拉什夫,像招待自己的朝臣,显然,拿破仑早就相信自己不会出错,并且他所做的事情全都是对的。

拿破仑向勃拉什夫打听了莫斯科有多少人口、房屋和教堂,甚至从这里到莫斯科要途经些什么城市等问题,勃拉什夫刚说到当年彼得大帝令瑞典查理十二世大败的波尔塔瓦时,话题改变了。

饭后,他们到拿破仑的书房去喝茶,五天前这里还是亚历山大皇帝的书房。拿破仑几乎觉得他是被尊崇他的人围绕着,勃拉什夫吃过他的饭,必然也在此列。“亚历山大皇帝把全部我个人的敌人都留在他的身旁。他从未料到,我也能做相同的事吗?”拿破仑的话使勃拉什夫想起他清早的愤怒。在拿破仑眼里,勃拉什夫已不是敌人的特使,而是一个目前对他非常忠诚、并且肯定开心故主受侮辱的人。他甚至伸手捏着勃拉什夫的耳朵轻轻扭了一下,这在法国朝廷里被认为是个极大的荣耀。勃拉什夫带回的信是拿破仑给亚历山大的末信,他还报告了谈话的一切内容,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八]

昂得列公爵在莫斯科同宾艾尔见面后,便到彼得堡去了。他对家人说他有事去那里,事实上他是渴望在那里碰到昂拉杜里·库拉金公爵,以便找时机同他决战。但这时库拉金已到摩尔达维亚部队去了。就在彼得堡,昂得列公爵受到一直待他特好的老将军柯屠索夫的邀请,随摩尔达维亚军总司令部开到了土耳其。

在土耳其,昂得列公爵仍没能见到库拉金,他在昂得列公爵到后不久又回俄国去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下,昂得列公爵心情轻快一些,在未婚妻退婚以后,以前那些美满的生活条件和他极力看重的独立、自由,而今反倒令他苦恼和不爽了。他在柯屠索夫的司令部上班,他的固执和勤快令柯屠索夫感到惊讶。

即使昂得列公爵已认为未必回俄国调查库拉金,然而他明白,不论何时,一旦遇到库拉金,他便必定同他决战。这种复仇之心的感觉打扰了他那人为的安静,让他那奔忙、多少出于报复心和虚伪的活动受到了影响。一八一二年,和拿破仑开战的消息传到了布卡累斯特,昂得列公爵申请调入西部军队,并得到了柯屠索夫的同意。

在启程军队之前,昂得列公爵顺便去了离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秃山。秃山还是保持原样,使离开四年的昂得列公爵感到惊奇和意外。在一切原样的外表掩饰下,人们的来往关系却与昂得列公爵四年前离开时不一样了。家庭成员分成了两个互不来往、相互敌视的阵营,他们只是在昂得列公爵回家时才聚在了一起。一边是老公爵、波莉爱小姐和建筑师,另一边是莫莉耶公爵小姐、德萨尔、小马拉尔以及全部的保姆和女仆。

夜里,老公爵出奇地同昂得列公爵谈起莫莉耶,责怪她迷信和讨厌波莉爱小姐,而波莉爱小姐,照他说,却是唯独真正忠诚于他的人。昂得列公爵对此并不理会,他平生第一次反对父亲,说明这一切并不能加罪于莫莉耶,而应当怪那个法国女人。昂得列公爵的话让父亲甚为不悦,甚至恼怒。

即使莫莉耶再三挽留,昂得列公爵还是想马上就走,就是给坐在自己膝上的儿子讲故事,也不能找到他先前对儿子的温情。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愁苦中,“想一想,是什么,是谁——是哪些无足轻重的人会造成人们的不幸!”莫莉耶从他的话中感到了一种可怕的怒气。当然,她明白他说到的那些不足道的人,不光指那个让她不幸的波莉爱小姐,也指那个打扰了他幸福的女人。

“再见,昂得列公爵!记住,不幸是从老天那里来的,人是永远无罪的。”这是他同妹妹离别时听见她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九]

昂得列公爵在六月底到了部队的总司令部。在德里萨河岸,昂得列公爵找到了他任命到其部下任职的巴克莱。他冷静而和气地召见了昂得列公爵,并说等他上奏皇上后再决定他的职务,当时请昂得列公爵停留在他的司令部。

库拉金不在此地的消息使昂得列公爵很开心,他为有一段时间不再为库拉金的问题苦恼而开心。他骑马走遍了所有设防的营地,而这些营地是否驻扎在有利地形,这却是一个无法确定的问题,由于他清楚,最周密的计划往往毫无意义。问题在于如何处理突发的问题和由谁来指挥作战。基于对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昂得列公爵获得了对情况的判断。

依他看,皇帝还在维尔纳时,军队便分成了三队:第一队由巴克莱率领,第二队由鲍戈拉杰奥率领,第三队由托尔马索夫率领。皇帝在第一队中,即使不做总指挥,但他统领各军,环绕在他身旁的人都是他的助理。上任陆军大臣阿拉克切耶夫、将军中官衔最高的贝尼格森伯爵、皇太子康士坦丁·帕夫洛维奇大公、首相鲁缅采夫、前普鲁士大臣施泰因、瑞典将军阿姆菲尔德、战略主要草稿人布夫尔等人虽无官职,但其所处的地位都有不可轻礼的影响。

在这个巨大、混乱、明显而自豪的团体的各种主张讨论中,昂得列公爵看到了其各派别、党派之间的尖锐矛盾。

第一派是布夫尔派,他们是一些军事哲学家,他们信仰的是军事科学中那些不变的规则。第二派是另一个最端的代表,他们主张主动出击,同时又是民族主义的代表,他们都是俄国人:鲍戈拉杰奥、叶尔莫洛夫等。第三派是前两派意见之间的中间派,最得皇帝信赖,他们的主张虽不能达到任何目的,但自认为几乎这样会好些,阿拉克切耶夫便属于此派。第四派意见的代表是大公皇太子,他们主张和平,深得军界上层、彼得堡社交界和内阁的赞同。第五派是巴克莱的忠诚信徒,他们必然已将巴克莱看作陆军大臣和总司令。第六派是贝尼格森的拥护者,他们认为贝尼格森更有作为和丰富才能。第七派由将军和侍从官们组成,而且自始至终地尊崇着亚历山大,他们力主皇帝独自担任总司令统领全军。第八派是最大的团体,他们最关注的只是他们个人利益的极大满足,他们关注的是皇帝恩优惠的方向,在动荡不安、彼此矛盾冲突预寒预热之时,他们给公务带来了极大的混杂和烦恼。

在昂得列公爵来到部队的时候,第九派正在组建,它由年老、有理性、有政治经验和才能的人组成,他们主张以皇帝离开部队的办法来摆脱当前这种方向不明确、混杂和软弱的情况,他们认为,最坏的、但是行动不受牵制的总司令也胜于最好的、但是受到皇帝制约的总司令。

当昂得列公爵在德里萨无事的时候,内阁大臣希什科夫——上述那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给皇帝写了密奏,勃拉什夫和阿拉克切耶夫也签了名。密奏中借口皇帝一定鼓舞首都人民的战斗情绪,敬请皇帝撤离部队。就是这种鼓力,才是俄国胜利的必然原因。

[十]

在那封密奏还没递交皇帝的时候,昂得列公爵收到消息说,皇帝要亲自接见他。当天晚上,昂得列公爵来到贝尼格森的公寓。

公寓坐落在河岸上的一个地主大住宅内。皇帝的侍从武官切尔内绍夫招待了他,对他说,皇帝率领贝尼格森和保罗西今天第二次考查德里萨阵地工事,对阵地工事是否适用开始颇为疑虑了。

在客厅里,正召开着几个人的会议,皇帝说出目前的艰难局势,渴望了解他们的看法。被邀请参加这个非正式会议的有:瑞典将军阿姆菲尔德,侍从官员沃尔佐根、温岑格罗德——就是拿破仑称作“逃亡的法国臣民”的那个人,米绍·托尔,一点不是军人的施泰因伯爵,末了是布夫尔。昂得列公爵听说,布夫尔是所有事务的主动力。由于他跟随着公爵进来,因此昂得列公爵有机会清楚地看见他。

布夫尔穿着缝工低劣的俄国将官制服。像他这样的德国军事理论家,一身具有了全部其他德国人的特性,是昂得列公爵从未见过的。

布夫尔身材矮小,消瘦,却骨骼粗宽,身体健壮,臀部宽阔,肩膀耸起。他的脸上有许多皱纹,有一双凹陷的眼睛。他前面两鬓的头发明显是匆忙中梳理的,但后边有几缕头发却调皮地翘着。当切尔内绍夫把昂得列公爵介绍给他时,他说是看了看昂得列公爵,不如说是向他瞄了一眼。

布夫尔原本容易发怒小看人,此时竟然有人瞒着他勘察他的阵地并且妄加批评,明显惹得他极为愤怒。他是那种自信到无药可救、永不改变的人们之中的一个,这种人只能是德国人,由于只有德国人依据一种想象观点——科学,也就是依据假想的毫无短缺的真理的常识,才有了这种自信。他属于那种理论家,他们溺爱自己的理论,甚至忘了理论的目的是在现实中运用;他们因为爱理论而厌恶全部实际,不愿理会它。当他同昂得列公爵和切尔内绍夫说起目前的战争时,那表情像是说,我早预料到全部都要弄乱的,他甚至对此感到颇为开心。

[十一]

昂得列公爵还没有目送布夫尔离开,贝尼格森就急速地走进来,皇帝也紧跟在他身后走了进来。皇帝把头向右偏着,带着不悦的神态听着保罗西极为激动的话语。他明显渴望终结谈话,但这个兴奋至极的意大利人忘记了礼仪,边走边说。

皇帝几乎未听意大利人说话,他见到了昂得列·鲍尔康斯基,他亲切地让昂得列公爵到聚会的地方等待自己。得到皇帝的允许,昂得列公爵就和他在土耳其认识的保罗西一起向客厅走去。首先发言的是阿姆菲尔德将军,他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方案——在通往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大路两旁构建阵地。年轻的上校托尔比其他人都更激烈地反对瑞典将军的意见,保罗西在驳论托尔时,提出一个向前迈进和出击的计划。保罗西不会法语,用英语向布夫尔询问,沃尔佐根来帮助法语说得不流利的他的长官布夫尔,帮他翻译。保罗西和米绍同声用法语向沃尔佐根反驳。阿姆菲尔德用法语对布夫尔交谈,托尔用法语向沃尔康斯基说明。昂得列公爵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细心地观察着。

在一切人之中,最能引起昂得列公爵赞同的,就是那个恼怒、坚定、执著己见的布夫尔。只有他不为个人所想,不仇视任何人,一心一意想实施那依照他多年辛苦研究出来的理论所制定的策略。另外,除了布夫尔,在其他人的发言中,有一种一八〇五年的军事会议中所没有的相同特征,这就是在每个反对中都多少流露出对拿破仑之天才的畏惧。

讨论持续了许久,他们的争辩越来越激烈,甚至大喊大叫,互相排斥,因此也就更不能从一切发言中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来了。昂得列公爵听了彼此语言的说话声以及这么多的假设、规划、辩论和叫喊,他对他们所说的话,只有惊讶不已的份儿。自他从军以来,极早并且一直就有一个设想——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军事科学,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所谓的军事天才,这一点此刻在他看来已经是一个特别显要的真理了。“假如一场战争的条件和环境没弄清楚也不可能弄清楚,参加作战的兵力也无从弄清楚,那怎么谈得上关于那场战争的理论和科学呢?谁也料想不到敌我双方明天会是怎样的处境,谁也料想不到这个或那个部队的力量究竟怎样。实际上,军事勋章获得与否,并不决定于那些有权威的人,而决定于队伍中喊‘完了!’或者喊‘加油!’的人。只有在这些队伍里服务,你才能感到自己是能起到作用的。”

同类推荐
  • 小醉花与女霸王

    小醉花与女霸王

    沙河的妩媚,就像戏台上小醉花的腰身,青莲碎步、舒袖一展就妖娆了扎兰小镇。扎兰地处汉、蒙交界,属阜城县管辖,沙河河水自西向东缓缓流经阜城,环绕着阜城县潇洒地走了几里,便如撒缰的烈马,直插扎兰腹地后又一路洋洋洒洒地向北而去。沙河河水清澈,沙河河岸边的人也出落得水灵。小醉花就在这沙河岸边土生土长。小醉花姓秦名栓子,沙河河畔秦家塘人。小醉花半路出家从师于河北蹦蹦戏名家张花彩。说起这个张花彩,更是师出名门,他是河北香河县铁佛堂弟子小转灯的徒孙。那年,阜城县关帝庙庙会。
  • 理想恋人

    理想恋人

    这是记忆雕刻师才能到达的地方,人的大脑记忆区以具象化形式展现出来的宇宙,被他们称之为“忆界”。每个人的忆界都不一样,正如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意志强弱有异。季真不断否认自己,厌恶自己爱上这样软弱的男人。而陈修彬则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望着季真的眼神充满了强烈的意志。那是一切故事的开头,幸好不是结尾。否认内心真实的感情,追求虚无缥缈的理想,到头来只会跌得重伤罢了。人类对自身的感情到底有多自以为是,居然以为仅仅依靠记忆雕刻,就能改变一切?
  • 奥林巴斯之果

    奥林巴斯之果

    《奥林巴斯之果》是小说家田中英光的代表文学作品,曾获第7回池谷信三郎賞。爱情,友情,与青春——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搭上渡洋大船是发生的事情 。小说是根据田中英光自身于1932年参加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独木舟项目的故事所改编。
  • 暗号之二(卫斯理珍藏版)

    暗号之二(卫斯理珍藏版)

    承接《转世暗号》,喇嘛教正等待「最佳时机」确立二活佛的转世灵童。至于何谓「最佳时机」,那是《暗号之二》的事。一天,强权势力的特种任务负责者之一──黄蝉忽尔来到卫斯理家中,请卫斯理帮忙认一个人。事缘,黄蝉负责堪称守卫最为严密的保险库竟然失盗了!从保安系统画面上看来,那窃贼却如入无人之境。而被盗的乃是关係着二活佛转世的三件法物!透过电脑模拟,那窃贼的样貌跟卫斯理竟有七八分相似。强权势力因失去了价值至高无上的三件法物,暴跳如雷,把矛头直指向卫斯理。于是黄蝉连忙到来向卫斯理确认。
  • 金色的房子(中篇小说)

    金色的房子(中篇小说)

    十六年前,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都市统计局工作。第二年春季,单位派我到北都大学,进修一学期财经理论,所以认识了杨先生。杨先生是中国人,在台湾出生,六十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当过两年兵后,到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蒙塔那州一个国家实验室做研究员。中国开放以后,他连续四年应聘回国,在各大学客座演讲,介绍美国科技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杨先生个子不很高,也不健壮,但总是西装革履,器宇轩昂,容光焕发,充满自信。这种样子的人,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大陆,还很少见,显得特殊,十分惹眼。
热门推荐
  • 皇本惊华

    皇本惊华

    天使撕咬的伤魔鬼留下的爱架空小说元曦想着与其从良,不如继续去浪。合该弄死的人,总不能轻饶了去?
  • 滇游日记

    滇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角逼我写的一本书

    主角逼我写的一本书

    本来是不想写这本书的,但由于上一本书前期把主角塑造的太弱智,结果他从书中跳了出来,拿刀架着我的脖子,让我把上一本书的真实情况写出来,以便挽回他的形象。所以本作者只能用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并将主角后来的故事告诉大家
  • 别让负面情绪绑架你

    别让负面情绪绑架你

    人与人之间难免在为人处世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怎么积极的面对人生?要想坦然面对人生,真实做回自己,首先要改变内心敏感的状态,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否定或者批评,就一味地取悦他人,否定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自信,往往自卑者是更加敏感的,而自信的人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境遇,也能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避免盲目改变自己。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中,每个人的确要照顾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在工作中,每个人也要尽量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处友善。然而,一切的示好行为都是有限度的,也都要建立在尊重本心的基础上。
  • 霞姑娘

    霞姑娘

    山清水秀的湖南板仓有个别称叫——霞乡。霞乡的太阳总是牵着身边的片片碎霞,升起和退落。霞乡人就说,板仓的霞跟太阳有特别的缘,是因为这里出了个霞姑娘——杨开慧。杨开慧诞生在一望无际的红霞中,是追着太阳而生的。29岁那年,霞姑娘又回到太阳里去了,这个原本就是太阳的精灵,来人世一遭后,就被召回去,和太阳融为一体……1916年的杨开慧,就像毛泽东的一个影子。一天,16岁的杨开慧兴致勃勃地找到学姐向警予和陶斯咏,说要拉着他们去看一场把戏。
  • 玉栖述雅

    玉栖述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宿主很nice

    快穿之宿主很nice

    黑夜中,某女子正一脸猥琐的对着电脑屏幕笑着……突然,屏幕黑了。偌大的房子里传来滴滴的声音……【恭喜宿主绑定成功。】
  • 贞观鬼谷吟

    贞观鬼谷吟

    一梦回唐,玄武门兵戈方起,突厥的马蹄便踏碎了那位天可汗的骄傲,遍地流民,尘埃不见咸阳桥~来自2018的少年乃诈称云梦鬼谷之后,一脚踏进血腥未尽的长安城,整个世界将开始改变……亲身经历才知道,为盛唐筑基的贞观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血腥与肮脏,穿越就要发明创造?不急!这位鬼谷子首先要做的,便是将那片草原,用血洗一遍!不如此,怎对得起水阳村外的坟茔?去他娘的仁义道德,老子就是血债血偿!Ps:没有金手指的穿越,你看吗?
  • 我的世界之梦幻丰茂

    我的世界之梦幻丰茂

    这部小说是在写我的世界中的故事,凌宇晨在我的世界服务器中的所见所闻,该游戏版本为1.8.9。
  • 最美宋词

    最美宋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宋词穿越千年来到我们面前,仿佛犹染花香。宋代词人灿若繁星,苏缨以美的维度遴选比较,选取了秦观、晏殊、晏幾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六位代表词人,品读他们的代表作,从词的土壤、发端、语言、声律、境界、变异等角度描摹宋词的玲珑六面,阐释了宋词萌生、发展的演进史;并融汇中西方诗学理论,结合当下审美潮流,发前人所未见,带读者走进宋词的唯美境界。书中徐徐展开一卷宋词世界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仿佛看到落魄市井的柳永还在浅斟低唱,而矜贵宰相晏殊犹自在小园香径徘徊;苏轼中秋月下把酒问天,辛弃疾深夜醉里挑灯看剑;而秦观与小晏,怀想着远方,在宋词的夜空中画出一场场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