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500000002

第2章 经篇(1)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自己本来清明的本性和德行,在于(用这种德行)接近感化臣民,在于使广大臣民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偾:败。意思是:一句话就可以使事业失败,谨慎处理就可以使国家安定。比喻治理国家的人要谨言慎行。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推究。明德:崇高的道德。齐:整治。意思是:想要向天下显示自己崇高道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使自己的心地正直、纯净;要使自己成为心地纯正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要使自己成为心意诚实的人,首先要使自己获得足够的知识;而获得足够的知识在于把握事物的原理。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意思是:老百姓喜欢什么,当权者就喜欢什么,老百姓厌恶什么,当权者就厌恶什么,这样才称得上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比喻君民同心。共喜好,共憎恶。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兴:兴起。意思是:如果君主的家庭成员之间,仁爱和睦,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兴起仁爱和睦的风气;如果君主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谦让有礼,整个国家就会兴起谦让有礼的风气。反之,如果君主贪婪残暴,整个国家就会发生动乱。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要把金钱财富当作国家的利益,而要把仁义当作国家的利益。

【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意思是:天命不会专佑一家始终如一,所作所为善,才会天命所归,得到帝位;所作所为不善,就会失去天命,失去帝位。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舒:从容。意思是:创造社会财富有个大的原则,那就是直接创造财富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生产的过程很快。使用的期限很从容,这样国家就会经常保持富足。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长:执掌。意思是:执掌国家军政大权,却一心只想着聚财敛富以为己用的人,一定是受了小人的影响。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仁道的君主会将财富用到百姓的身上以取得美誉;不仁道的君主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聚敛财富。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意思是:他在当父亲、儿子、兄长、弟弟时,其行为能够成为别人效仿的楷模,那百姓就会主动向他学习了。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意思是:有道德会得到民众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能执掌一国;丧失人民的拥戴,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总是首先认真地修身养性。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用:开支。意思是:(君主)有好的德行就有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拥戴就会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会有财富,这样国家开支就有余。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意思是: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末枝。君主本末倒置的话,就会使百姓争利,这是对人民施行抢夺别人利益的教育。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意思是:楚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宝贝,只有把善人当成宝贝。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意思是:具有仁爱之心的人,能爱人民,能够果断地摒弃邪恶的人。

【成于中,形于外】中:心中。形:体现。意思是:内心有了诚意,就会在外表言行上体现出来。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善其善】闲居:独处。意思是:小人独处的时候,总是做坏事,没有他做不出来的。见到君子后,却又遮遮掩掩,以便掩盖他的恶行,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

【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都是。意思是: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要以修身养性为做人的根本。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君子要自己具备(某种美德),之后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具备;自己没有(某种恶习),之后才有资格去批评别人的恶习。

【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自己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自己的举止行为。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心诚其意】润身:增强修养。胖:大,舒坦的意思。意思是:富有能使住所华丽,品德能增强自己的修养。胸襟宽广,体貌就会安详。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止:居处。信:诚信。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儿子的要孝顺,做父母的要慈爱,和周围的人交际往来要做到诚信。

【所恶于上,弗以使下;所恶于下,弗以事上】恶:讨厌。意思是:厌恶自己上级的某些行为,就不用它对待自己的下属;讨厌下属的某些行为,就不用它对待自己的上级。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甾必逮夫身】意思是: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是逆大家的心意,一定会有祸患降临其身。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货:财物。意思是:违背道义而获得财物,也将因违背道德而付出。

【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思是:要做一个真心实意的人,不要自欺。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意思是: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被宋儒抽出,成为“四书”中的一书。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汉儒郑玄、宋儒程氏兄弟和朱子等人士,均认为《中庸》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做过鲁缪公的老师,被后人尊称为“述圣”。由于孔子卒时,子思才四岁,不会受孔子亲传,他是曾子的弟子。《汉书》中记载,子思著有《子思》23篇,现已不可考,只有《中庸》一篇流传于世。

《中庸》主要讲天命性道,阐明诚意和正心为修身之前提。是基于《大学》纲目之上的展开,中心思想为“过犹不及”。宋儒程颐解释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意思是:执政的人在位的时候,他的政令能够执行;执政的人不在位的时候,他的政令也随之停止。说明政治的残酷性,表明“人走茶凉”的悲哀和深刻道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有准备。立:成功。废:失败。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做好准备,有了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广泛地学习知识,周密地探究它,谨慎地思考它,明晰地辨析它,坚定地实行它。

【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自身独处的时候也要战战兢兢,严格要求自己。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孝敬父母。意思是:所以君子不可以不进行自身修养,想把自身修养好,就必须孝敬父母。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位:地位。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必然能得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必然得到与之相应的财富,必然得到与之相应的名望,必然得到与之相应的寿命。

【仁者,人也】意思是:仁爱就是爱人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信是天道的本来原则,而要做到诚信,这也是人世间本来的原则。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均:平定治理。蹈:踩。意思是:天下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好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是可以辞去的,刀刃是可以去踩的,但要完全做到中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反:违背。意思是:君子能够顺常理处世,做到中庸,小人的行为却是违反中庸之道。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意思是:要施行善政要得到贤臣,要得到贤臣必须先修正自身,要修正自身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必须以仁义为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辟:通“譬”。迩:近。意思是: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像是走路,一定要从近的地方开始走向远处;义像是登山,要从低的地方开始。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素:索求。隐:隐僻之理。意思是: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荒诞怪异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述:完成。意思是:孝顺就是能很好地继承前人的遗志,很好地完成前人未完成的事业。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意思是: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就算是远避人世而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平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好:喜欢。自用:自作聪明。意思是:天性愚蠢的人总喜欢自作聪明;地位低下的人总喜欢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生长在当今的时代却想恢复古代的法令,这样的人会有灾祸降身。

【居上不骄,为下不悖】意思是:在上位的领导者不骄傲的话,下面的人就不会悖逆。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道:方法。意思是:想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方法的,假如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陵:通“凌”,欺凌。意思是:在上级的人不欺负自己的下级,在下级的人不去巴结上级。

【言顾行,行顾言】意思是:说话时要顾及到是否可行,行事时要考虑到说明白。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按照。意思是:君子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行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意思是:别人只用一分气力就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气力去做;别人用十分气力做到的,我就用一千分的气力去做。比喻笨鸟先飞,付出的比别人多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本性。意思是:上天赋予的禀性,叫做人的本性;人能依照这种本性行事就是顺应天道;能够修炼好天道甚至推广它就叫做教化。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达到。中和:不偏不倚。意思是:如果达到理想境界中的不偏不倚,中和状态,那么天地间的位置就会安排得很恰当,世上的万物就会顺利地生长发育了。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赞:帮助。化育:生长变化。意思是:能够帮助天地发挥对待事物生长变化的作用的人,就可以列为天地之间。配合成才,造化万物。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中”是天下正确的道理,“庸”是天下的永恒真理。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拳拳:牢握不舍的意思。膺:胸。服膺:紧贴胸前,表示牢记的意思。意思是:得到一种好的道理,就牢牢地记在心上,而且永远不丢掉它。

【君子诚之为贵】意思是:君子把诚实看成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流:随波逐流。矫:刚强。意思是:君子待人和气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刚强的表现啊!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意思是:君子对自己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总是抱十分谨慎的态度。

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谈行事的著作。采用语录体,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孔子有关政治、伦理、教育、礼乐、文艺等方面的许多见解。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我国古代写作体例,大致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由“钞纂”而成的书籍称为“论”。《论语》的“论”,为排比资料,纂辑成编的意思。“语”系语录之意。即为纂辑孔子的语录。《汉书·文艺志》解释《论语》书名的由来时说:“论语者,孔子当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谈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称之《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同类推荐
  •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罗马的遗产》从法律、艺术、戏剧、诗歌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罗马留给现代世界的宝贵遗产,以及它如何形塑、改变现代生活,深富启发与洞见,堪称经典!
  •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旨在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学科角度对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进行专题研究。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奥威尔与缅甸;第二,奥威尔与中国;第三,中国奥威尔研究的新视野。第一、二部分涉及奥威尔作品中的亚洲题材以及中英文学关系,第三部分紧跟国际奥威尔研究前沿,以中国角度提出奥威尔研究的新课题,反思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现状。三个部分的研究皆放置于跨文化语境,试图从中发现和解决西方奥威尔研究的盲点或不足,推进国际奥威尔的学术研究。
  •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论语》到勾勒生物和人类的历史轨迹的《世界史纲》;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国富论》到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名著《法哲学原理》,本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著作,是研读中西文化经典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锦心绣手

    锦心绣手

    五年的相敬如宾到头来却是彻底的谋害利用,她撞墙而死,睁开眼睛时却成为了“一字不识,呆憨蠢直”的平原侯世子夫人。更让她瞠目结舌的是她可以绣花草树木,却不能绣飞禽走兽,不然就会——某世子望着充满了各类飞禽走兽的自家花园,皱着眉头暗想:这败家娘子啊!世子夫人却拈针微笑:等我把世子爷的绣像完成了,到时候京城里有两个世子爷,那才真正好玩呢!且看一根绣花针,绣出乾坤江山。
  • 撞命

    撞命

    人的命天注定!在出生之前,各自的命运就早已有定数!可无论怎样的命运,上天都会给你一次应天改命的机会!到时候,会有开着外挂系统的人去提示你!周梦就意外的获得了这样的一个外挂系统!本来他只想踏踏实实的当好一个撞命客!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被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争斗中!左右都躺枪的他,成了各派势力都想除掉的对象……(PS~各位大佬看多了各种各样的搞笑贱文、爽文、种田文、无敌文!不妨来这里看看这淡蓝色的故事,换换心情!就像封面上说的,其实淡蓝色的心情,才是最舒服的!)(PPS~前面只是一些必要的铺垫,主线剧情从70章以后开启!)
  • 花香四溢

    花香四溢

    马阳开电动三轮车来到桑泉镇时,喧嚣声立刻扑面而来,商贩们正抓紧散集的工夫,扯开了嗓门叫卖,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江南风情歌舞团的演出场地在镇南车站西侧的一片空场上,那里准备盖一座大楼,场地平整好一年多了还没有动工。歌舞团用红蓝条纹塑料布在场地东侧围成一个圆形大棚,如同蒙古包,只在朝车站的方向留个门。门外,用钢管搭了个高高的架子,上面放几块木板,铺上红地毯,就成了个高台,两只大音箱一左一右,一块背景广告板高耸台后,几位身体半裸的女孩站在上面,随音乐节奏,做着各种舞蹈动作。
  • 观云之澜

    观云之澜

    “我是我,但我终究,不能是我……”“大道无情……”小我与大我,终究难以两全。
  • 快穿之外挂凶残

    快穿之外挂凶残

    从24层顶楼下坠的唐娆,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激活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系统,从此…“任务失败,随机扣除宿主5属性点。”“任务失败,宿主获得“霉运连连”体验七小时。”“任务失败,宿主获得‘不定时敏捷减半’体验,时限至下一任务完成。”唐娆:我觉得有压迫的地方就该有反抗。系统:系统权限不足,无法为您解答,请宿主量力而行。
  • 自信赢得未来

    自信赢得未来

    许多人会这样想: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我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自卑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好多人本来可以做成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只做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具备坚定的自信。
  • 巫女事务

    巫女事务

    巫女一族,诞生人界,游走各异界。她们自私自利、心肠歹毒、无恶不作,是恶魔的正统代言人,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委托,她们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就不必了。事务所兜售的物品定能让你愿望成真,请委托人准备好价值连城的宝物才登门,不然她们铁定让你吃不完兜着走。
  •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本书是从道德与人的本体关系上对道德教育的一种学理性探讨。针对现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生命的自我观照出发,本书将德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放在道德自我的建立上,旨在从根源上寻求中国学校德育的根本性变革。
  • 盛恩之腹黑医女找上门

    盛恩之腹黑医女找上门

    她是天玄大陆公认的废材,他也是废材,命运的齿轮将两个人连在一起;从此两人扮猪吃老虎,相互扶持走向人生巅峰,情不知何起,一往情深。“你先把医药钱付了”“你是医师?你叫什么名字”“你查户口吗?先把钱付了”“我身价无价”心里衡量了一番说“我以身相许吧”“什么?”“虽然你耳朵不好,还是色女,我不嫌弃”“我怎么是色女了?”。“不要激动,你趁我昏迷撕了我的衣服,你必须负责”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情话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