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500000070

第70章 文体篇(6)

石球也可以踢吗?

在古代,人们不仅蹴鞠,还踢石球,尤其在北方民间颇为流行。古人将石头琢成小球状,一般在冬天户外进行踢玩。踢石球是由蹴鞠与击壤结合变异而来,据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记载:“今小儿抟土为丸,置其一以为标,足蹴他丸击之,或用瓦球,或用胡桃,率以中者为胜。应属击壤遗习。”又,富敦察崇在其《燕京岁时记》载:“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古时人们踢石球有两人和多人两种玩法。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是月(十二月),小儿及贱闲人,以二石球置前,先一人踢一令远。一人随踢其一,再踢而及之,而中之,为胜。一踢即着焉,即过焉,与再踢不及者,同为负也。再踢而过焉,则让先一人随踢之。”意思是,将两石球置于地,先由第一人踢第一球至远处,第二人共踢两脚,踢第一脚时被踢的第二球,必须赶上第一球,但不能超过,更不许碰到第一球。踢第二脚击中第一球,为赢。倘若踢第一脚超过或碰上第一球,算为输;第二脚未击中第一球,亦为输。输球者要将踢球权让给对方,以此循环。无论两人踢或是分为两队对踢,玩法都类似,每人都可在比赛中踢到石球。

古人也会变魔术吗?

古人其实很早就会变魔术,不过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变戏法。杨晓歌《中国魔术》考证,中国戏法产生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汉刘向《列女传·孽嬖传》载:“桀既弃礼义……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这里的“戏”指的就是戏法表演。戏法盛于西汉,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叫魔术。我们知道,现代魔术往往有专业的道具,比如魔术棍、魔术枪、魔术缸、魔术扑克等。而在古代,戏法儿的道具大部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戏法儿的手法讲究“上下翻亮,经外交代”,意思是表演前向观众交代双手时的姿态,必须上、下、反、正都要亮明,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搜神记》卷二曾记载:“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这名天竺胡人向宾客表演的就是用刀截断舌头的戏法,颇为惊险。

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是什么?

东海黄公,为汉代“百戏”节目之一。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黄公”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从前,东海地方有一黄姓老头,年轻时很有法术,能够制服蛇虎。他身边常备一把赤金刀,以红绸束发,可以立兴云雾,能使平地化为山河。及至年老,气力衰惫,且饮酒过度,从此就不能再行其法术了。秦朝末年,东海地方忽出现白虎,黄公就带了赤金刀想去把白虎制服,不料法术失灵,遂为白虎所害。当时,陕西关中一带的人民,将这个故事编成角抵戏演出,后被汉武帝引进宫廷,经过加工,作为“百戏”节目,并以招待“四方来宾”。正如《西京杂记》所云:“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但它在表现人虎搏斗时,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又有人与虎斗的角力,使各种艺术熔于一炉,并塑造了黄公这个有戏剧性的人物,这就说明当时的“百戏”技艺,已借故事的情节,由单纯趋向复杂,使形式服从于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跳丸与跳剑属于哪一类杂技表演?

跳丸剑,又叫“弄丸剑”,表演者用两手快速地连续向空中抛起若干弹丸或短剑,一手抛,另一手接;再继续抛向空中,最多可以连续抛起九丸或七剑。跳丸(或剑)数字的多寡,标志着技术水平的高低。根据我国出土文物资料判断,“跳丸剑”在汉代已很盛行,并在“百戏”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上的《角抵百戏图》中,就有此项技艺的图像:一个飘着长须的技人,赤着上身,穿着短裤,头上似戴一顶有缨平幅。他把三把短剑掷在空中,一剑尚在左手,右手张开接剑。他的左脚后踢,背后有五个镂孔的圆球飞起。看来,这人有一身兼玩丸剑的高超本领。四川宜宾市翠屏村出土的汉墓石棺上,刻有弄剑丸者三人,各向空中抛掷刀、圆球、木棍等。成都凤凰山的汉画像砖上,画着一个技人,飞数丸于空中,似乎连接连抛。四川彭县的汉画像砖上,也刻着跳丸技,一人手跳三丸。另外,见于汉代雕刻的还有孝堂山、济宁两城山、嘉祥隋家庄、戴氏享堂等画像砖上,都出现跳丸剑表演的形象。这说明跳丸剑在汉代曾流行之广。

“胡旋舞”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胡旋舞,即踏球游戏,是唐代的一种女子游戏。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云:“今乐人又有踏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宋王谠《唐语林》等也有关于踏球的记述。不过,唐代女子踏球游戏的形态,唐人王邕《内人踏球赋》描绘得最为详尽:“球以行于道,嫔以立于身”、“虽进退而有据”,球循着事先铺设的道进退,不是任意滚动的。进行踏球表演的宫女们“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大球滚动如风行雷鸣,可见其踏球技艺颇高。那么,踏球之戏源于何?据段安节《俳优》载:“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国、龟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其中,“骨鹿”点出球的滚动声音,而“胡旋”一语双关,既道出旋转之舞态,又指明来自何方。因此,踏球又被称为“胡旋舞”。踏球在当时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游戏,不过到后来逐渐杂技化了,杂技“踩大球”大概就来源于古代这种踏球游戏。

古代马戏就是今天所说的马戏吗?

马戏,杂技门类之一,原指人骑在马上所作的表演,以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也包括部分杂技、戏法和滑稽等表演,而现代马戏则专指驯马和马术。马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桓宽在其《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三国时马戏表演也很普遍。《三国志·魏书·甄皇后传》记载:“(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唐代,马戏表演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级,有如房椽,寒光闪闪,使人望而却步,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腾跳跃,飘忽而过,人马无伤。到了宋代,马戏技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多样的马上功夫。

古人如何表演爬竿杂技?

“寻橦”,为“百戏”节目之一,橦是橦木竿的意思,因此,寻檀即俗话中的爬竿。根据《汉书》记载:“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大康地志》又云:“都卢国,其人善缘高。”因此,寻檀又因都卢国人善缘木而得名为“都卢伎”。寻檀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当时有一些矮小的艺人,在矛戟的柄上进行爬缘表演,这估计便是“寻檀”的前身。到汉代,寻檀已成为颇受百姓欢迎的节目之一。在汉代的“百戏”演出中,往往安排一个压轴戏——“百马同辔(pèi)”,即出现许多戏车,车上架橦木,由幼童在戏车的橦木顶部“上下翩翻”,表演其高超技能,惊险却不失精彩。汉代寻檀也留下了不少历史痕迹: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有一幅“寻檀图”,形象地展示了寻檀的场景:表演者两人,一人托竿,一人在竿上表演。托竿者两腿作弓步,以求平衡。右掌托一竿,左手后伸,张开手掌,极力稳竿,保持平衡的姿势刻画得非常生动。竿上表演者,身稍倾斜,以足蹬竿,右手叉腰,左手上举,也作力求平衡的姿势。还有一些汉画中画有技人头顶竹竿,另有一至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的场景。由此我们可看出,汉代便有了“掌托竿”、“头顶竿”等花样,可见其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同类推荐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礼记(精粹)

    礼记(精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这部著作内容广博、门类繁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本书对所选取的《礼记》中的重要篇章,作了注释和翻译,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部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把握。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道极无方

    道极无方

    生于乱世,死于乱世,没有绝对的对错,更没有所谓的正邪善恶。他本该平凡,却因一场悲剧而从小生活在乱世之中,屡屡的欺辱与痛苦让他不知路在何方,质问苍天,既让我死,为何却让我生。数不清的尔虞我诈,充满着看不透的人心,辩不尽的善恶正邪,以极心方列极致之道,所谓极心之道。
  • Mary Barton(I) 玛丽·巴顿(英文版)
  • 重生,庶女也嚣张

    重生,庶女也嚣张

    新男强女强爽文,《毒妃难求,冷王勾心缠》,请点击其他作品帮忙收藏。相府庶女,再世重生,当郡主,挑皇子,举大刀,扛令牌,称霸天下!怎么嚣张怎么活!渣男渣女,看你们如何去死!前世,她身怀六甲,嫡姐却要嫁入宫中,取而代之!前世,十年夫妻情分,助夫为王,她以为自己觅得佳偶,最终竟换来小儿夭折!亲夫长剑!再世,亲生母亲并非与人私奔,一切的一切竟是祖母的安排再世,相府佟家阴谋层层,自己深陷其中,却从不知再世,她手持龙灵令牌,号令天下,原来渣男的野心一直不止一个大周国再世,她要拨开层层迷雾;再世,她要相府佟家鸡犬不宁;再世,她要渣男虚伪尽显!他,爱了她两世前世,一见钟情,却因她要嫁给他人,选择在远处深深祝福再世,再次钟情,他选择不离不弃,无意重返前世冷眼看清一切,他誓,此生,佟非凉便是他的天下!*“非凉,我已经错过你的一世,这一世我绝不会轻易放开手!”佟非凉的心被扯动了,这人竟然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非凉,此生此世,你就是我的天下!”男强女强重生宠文
  • 星空奇旅

    星空奇旅

    18岁的文松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宇航员,参加了国家的远程航行计划。飞往目的地的途中却被吸入类似虫洞的神秘天体。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不仅能够使用一种叫做“灵气”的神秘力量,而且还发展出了和地球极为相似的文化。为了找到回到地球的方法,文松只能慢慢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 我的贵族忠犬男票

    我的贵族忠犬男票

    “喂!朱可可,干嘛躲得那么远?”“……”宫少超:“朱可可,你的发卡又掉了!”“……”平泽西:“哈!小妞儿,我们又见面了!”“……”拓跋磊,宫少超,平泽西:“喂,朱可可,你再跑一步试试!”朱可可:“拜托,我要赶班车!”三个酷帅狂霸拽的大帅哥异口同声:“班车?什么是班车?!别找借口!站住!”
  • 顶轮王大曼荼罗灌顶仪轨

    顶轮王大曼荼罗灌顶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系统之大佬永远是大佬

    快穿系统之大佬永远是大佬

    一位死了很久很久的大佬,突然被拎出来进行各种快穿生活,因为前面行为处事太变态了,又被主系统弄死了。OK,重新再来。绑定新系统,进行各种随机任务。然后剧情怕也是崩了,人设随时随地崩了……就算你直飞九霄,还是地下黄泉,大佬还是大佬。你不服吗?打呗。女主有的时候很暴躁,平静的时候看着你嗝屁她都很平静。过了很久……大佬终有一天醒了!在虚空的各位大神们瑟瑟发抖。(改了三遍简介,第三遍也是最后一遍,在此已经确认女主无cp,结局也不可能有cp了。单章节男主,各个都可以凑cp。全部是作者私设,不喜欢,我也没办法了。)
  • 偷个天才宝宝惹来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