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400000048

第48章 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魏州典城(今河北馆陶)人。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曾官至相位,进封郑国公。

魏征不但以谏诤流芳千古,而且在廉政爱民方面也堪称楷模。

一、安民

隋末唐初,由于连年灾荒和战乱,中华大地曾一片萧瑟。据史载,当时从洛阳向东直至大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曾围绕如何治国的问题让大臣们各抒己见。这时,有人提出:人心已变得浮荡奸诈,应学秦朝施以严刑峻法;有人认为人心虽变,但民不聊生,宜仿汉朝而以仁义、刑律双管齐下。时为谏议大夫的魏征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偃武修文”,“抚民以静”,从而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他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筒静乃可致耳。”他还将隋初和唐初的国势加以对比,说隋初的仓廪、户口、甲兵都比唐初又多又强,但“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唐太宗深以为然,遂采纳了他那“抚民以静”的方针。

“抚民以静”,主要是不进行对外战争、不进行巡游之类的活动,以使百姓减少兵役、力役负担。

不久,北方突厥大兵压境,一直打到渭水以北。这时,满朝文武大都主张出兵作战,唐太宗却听从了魏征的建议,力主议和,并与突厥订立了“便桥之盟”,使之退兵。

接着,西域高昌王去麹文泰和一些小国使者一道来长安朝见唐太宗。唐太宗很高兴,当即下令派使者远迎。魏征却反对说:如果让他们作为商贾往来,边境百姓可以得到利益;如果将他们当作贵宾来接待,国家的财力必将消耗太大,沿途州县也一定会受到骚扰。唐太宗又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停止了远迎。

唐太宗曾一度打算营造一座新宫殿,材料也已准备齐全,只待择一吉日开工。也是听取了魏征的意见,才打消原来的念头。不少大臣基于唐太宗患有“气疾”,而“气疾”又怕潮湿,便一再奏称“宫中卑湿”,理当建座高点的台阁。但是,唐太宗始终没允许。

为利于百姓发展生产,尽快脱贫致富,唐太宗还根据魏征的建议制订了“安人理国”的四项措施,即: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在园子里种了几亩庄稼,亲自耕作,以便体会百姓之艰辛,鼓励百姓更勤俭。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社会状况大为好转。一些流散人口纷纷回乡,到处“连续丰稔”,“马牛布野”。粮价从最初的斗米一匹绢,到斗米四、五钱,再到斗米三钱。过往行人“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很快呈现出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大好局面。

二、谏诤

随着国势的迅速好转和颂歌的日益增多,唐太宗渐渐滋生起骄傲与享乐的苗头。魏征惟恐他“滑坡”,常常犯颜直谏。

贞观六年,唐太宗在一些大臣的鼓动下,决定封禅泰山。魏征得知后,立即劝阻道:陛下虽然功高盖世,但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足;天下虽已平安,但财力还不十分充裕,还不足以应付重大的事变;隋末的战乱只过去十几年,国家的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候去进行封禅大典,必然会烦扰百姓。即使陛下蠲免几年的赋税,也不足以补偿对百姓的损害。所以,封禅之仪是图虚名而受实害,实在不应该实行。开始,太宗很不高兴;但仔细一想,觉得他言之有理,也便依了他。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为了个人享受,下旨在洛阳修建飞山宫。魏征得悉后,立即上疏反对。他说:“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虑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穷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反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旧而加饰,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唐太宗听罢,思忖再三,下决心停修了飞山宫。

不久,唐太宗去洛阳巡视,住在了显仁宫。因当地供奉不周,他大发雷霆,并将有关官员叫过来怒斥了一通。魏征听说后,又立即进谏道:陛下因为供奉稍差就怒斥诸官,恐怕会造成恶劣影响。若将来上行下效,一定会弄得民不聊生。以前,隋炀帝出巡时常以郡县供奉多少定赏罚,结果闹得天下大乱,众叛亲离,以致灭亡。这是陛下亲眼看到的。那么,陛下又为何要学他呢?还说:像今天这样的供奉,如果知足,也可以满足了;如果不知足,即使再好上一万倍,也难以满足。唐太宗沉思了片刻,无限感慨地表示:若非爱卿,我听不到这番话!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又针对唐太宗对自己约束不严的实际情况,特向他上了一封奏章,指出他渐不克终者有10条,此即历史上有名的《十思疏》。《十思疏》的前几条是:一、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暇荒;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二、贞观之始,视人为伤,恤其勤劳,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轻用人才,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三、贞观之初,损己于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四、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名其是……他还强调指出:“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衷心希望唐太宗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励精图治,继续发展贞观之治。这篇奏疏,极大地震动了唐太宗。他“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并当面向魏征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

当然,有时候也由于魏征谏言尖锐激切,不留情面,惹得唐太宗怒不可遏。有一次,刚刚罢朝回宫的他就恶狠狠地对长孙皇后说:我早晚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他指的是谁,他说是魏征,又说魏征竟然在朝堂上当面顶撞他,使他下不了台。幸亏长孙皇后是位深明大义的贤内助,立即退入内室、换上朝服向他祝贺:“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因陛下之明也。”这才使唐太宗转怒为喜,并于次日当众重赏了魏征。

三、清廉

魏征在积极倡导清正廉洁的同时,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

有一次,唐太宗大宴群臣。数杯酒下肚,情绪更加激昂。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向他提意见,帮他纠正错误的,当首推魏征,并当场加封魏征的爵位,以表彰其卓著功勋。魏征却认为:一个人的爵位高了,若不警惕,会滋长骄气;富裕而不注意,会趋于奢华。于是,马上叩首,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加封。

此后,魏征又因为主持修完了朝廷的祭礼、朝拜礼、军礼、婚礼和丧礼“五礼”,唐太宗按往常惯例,决定给他的一个儿子封爵。魏征再三推辞无效,竟然请太宗为他一个已故的侄子封了爵。这是因为:被封者已死,封与不封都一样。

在唐太宗提升魏征为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时,照规定,应领取从一品官的俸禄。对此,魏征又力辞再三。太宗说:“朕好比埋在矿藏中的黄金、白银,正需要像你这样高明的工匠来锻铸,你哪能推辞呢?”魏征还是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太宗无奈,只好册封他为二品。

魏征早在青年时代就不置家产,官至宰相后,仍过着俭朴的生活。唐太宗听说他“所居室屋卑陋”,曾几次要为他营造宅第,都被他一一谢绝了。

贞观十七年(643年)初,魏征患了重病。唐太宗派人前去看他,竟发现他家中连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使者深为感动,马上报告给了唐太宗。唐太宗立即下令将宫中准备建造小殿的材料送给他,并限期5天之内为他建造了一个客厅。接着,又根据魏征的俭朴习惯,赐给他一些白褥、布被、几案、手杖等日常用品。在魏征弥留之际,唐太宗又带着太子前去探望他,询问他有何要求。他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要。但过了一会,又硬撑着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思是: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而只担心国家的衰亡。唐太宗见他这时候仍旧一心想着国家社稷,又感动,又痛惜,不禁泪流满面。

四、殊荣

据史传,魏征死的前一天晚上,唐太宗梦见他前来上朝,一如既往,状貌如常。而到第二天一早,却听到了他去世的噩耗。唐太宗强忍住无限悲伤,亲临魏府哀悼,“悲痛异状”。史书上还专此记载道:“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

接着,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的规格隆重安葬魏征。然而魏征的夫人裴氏却恳辞道:魏征一向俭朴节约,若以一品官的盛大葬礼安葬他,不符合他平生志向。唐太宗鉴此,才答应了她的请求。

史书上说:唐太宗特地为魏征“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而到送葬那天,他又登上苑西楼,“望哭尽哀”,还作了《望送魏征葬》一诗,感叹“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

后来,唐太宗仍常常思念着魏征,“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他还向人叹息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魏征生前,曾对唐太宗说:“愿使臣为良臣,不为忠臣。”太宗问:“忠良有何不同?”魏征说:良臣身有美名,如稷、契,君主也获得好的声誉。而忠臣则不同,如商纣王时的尤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综观魏征的一生,他的的确确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廉臣!

同类推荐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既重文治、又重武功,毕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是他,第一次在确立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由此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次北击匈奴取得光辉煌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宁;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开发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不仅称雄于世界的东方,而且威扬四海,誉满天下。从此以后,中国人的始称“汉人”,古华夏族始称“汉族”。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
  • 甲午英魂邓世昌

    甲午英魂邓世昌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笙根终念

    笙根终念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暴狱

    暴狱

    《暴狱》讲述了特种兵出身的监狱警察铁剑到地处偏远的沙拉监狱任职途中遭遇惊险车祸。悬崖旁边,千钧一发,他拼着重伤,救了同车女孩周瑾一命,意外收获甜蜜爱情。初任监狱管教干事。铁剑就遇到了敌手。犯有谋杀罪的重刑犯吴应泉老谋深算,与身手利落的铁剑硬碰硬,遭到教训后怀恨在心。伪装老实的他早已偷偷预谋越狱,血气方刚的铁剑能否防范这只狡猾狐狸?表面平静的高墙电网内,暴风骤雨般的流血冲突即将袭来……
  • 遥忆楚江秋

    遥忆楚江秋

    只是遇见了一个与生命中所有曾经擦肩的过客不同的人,所以一切都改变了,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薄情王爷非常妃

    薄情王爷非常妃

    十二月初八,宜婚嫁,柳丞相府。原本以为婚约真的会取消,可是等到的却是王府的花轿,屋子里,柳雪儿笑眯了双眼,看着镜子里粉妆玉琢的影像,至于三天前和水沁柔的一幕却已然忘记而来,她一定是嫉妒自己可以嫁给王爷,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诋毁羞辱自己,如果真的如水沁柔说的那般,今天她就不会上花轿了。锣鼓声响彻震天,伴随着鞭炮的喜悦声,大红的花轿从丞相府出发,向着东边的轩辕王府行去,花轿里,低着头,满眼都……
  • 重生伪蜗牛的麻辣生活

    重生伪蜗牛的麻辣生活

    重活一世林小娇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并不是为了复仇而重生,只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可是眼前这些欠揍的玩意儿为啥就不能让老娘保持蜗牛作风走着淑女路线,为啥就非得逼老娘原形毕露本文一对一,甜文+空间女主:外表甜美软萌但坚决拒当包子男主:外表高大实则内心忠犬的妻奴一只,溺水三千只取一瓢小包子:我们的生活就是负责娘亲开心幸福快乐的好吧~_~亲戚:时而糟心风,时而暖心风,随时切换无死角男配,女配:哎,我们只有望天长叹,谁叫我们斗不过腹黑男跟“泼妇”
  • 青春是张单程票

    青春是张单程票

    《青春是张单程票》是一部感动中国千万人的青春怀旧小说,由网络超人气作家亚亚所著。无论岁月怎么变幻,唯有爱与成长永恒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青春飞沫扬花。王岩,在懵懂的年纪里,邂逅了那个她;原小城,为了一段青春之痛,远走他乡。分离,是相思的开始;相思,是深情的见证。
  • 我家相公是只鬼

    我家相公是只鬼

    只不过过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生日,收了一份意外的礼物,这个世界在楚叶的眼中,便换了一种打开方式。还多了一个死活要做自己相公的鬼。excuseme,让我缓缓。。。。。。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房地产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的阅读,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运用财务思维视角运作企业,找到提升运营绩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