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600000010

第10章 “唐朝玄宗时大宦官” 高力士(2)

他生性明悟,做事干练,深受主子信任。另外,还有一个背主逃亡的贱人李守德,身手矫健长于骑射,李隆基花费5万钱为他赎身,收为心腹干将。削除太平公主时,王毛仲表现奋勇立下大功,玄宗对他越发宠爱信任。如果几天不见王毛仲,玄宗就感到若有所失。君臣相见,常常饮宴通宵,欢洽异常。王毛仲因功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封霍国公,实授封户500户。他得到赏赐的庄宅、奴婢、驼马、钱帛不可胜记,两个夫人同时被封为一品命妇“国夫人”,幼小的儿子也被封为五品官。开元十三年(725),王毛仲为人威严,忠心维护皇权,又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获得了最高的功勋。

朝中权贵和禁军将领对王毛仲也畏惧三分。另外,王毛仲还与龙武将军葛福顺结为儿女亲家。禁军将领唯王毛仲之令是从。王毛仲确实是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王毛仲得到如此恩宠和高位后,却是小人得志,日益骄纵起来,常干一些越轨不法之事。他控制的禁军将领竟然无故白昼杀人,事后用钱买通法官,让凶手逍遥法外。起初,玄宗李隆基予以宽容而不责备,这也助长了王毛仲的张狂气焰。禁军在中宗时多以官奴充当,被人轻蔑地称为“北门奴”。北门奴大受宠幸,胡作非为,时间一长,引起了宦官们的嫉妒和愤恨。玄宗时常派宦官去慰问王毛仲等人。而王毛仲恃宠倨傲,对高力士这样的亲信宦官不放在眼中,对一般的小宦官,稍不如意,便是臭骂殴打,恣意凌辱,就像对待自己家中的奴仆。

这样必然激起宦官集团的不满和仇视。高力士、杨思勖等大宦官,对王毛仲一伙尤其恨之入骨,暗中伺察找机会进行报复。

开元十八年(730),王毛仲伸手向李隆基要兵部尚书的职位,李隆基没有答应,他便形于词色,口出怨言。

玄宗之所以将王毛仲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是因其出身低贱,没有什么社会势力,易于控制和指挥。如果让王毛仲职掌兵部,握有实权,将会产生什么恶果?李隆基心中的警觉和忧患意识,对王毛仲的信任发生转变。经这一次,不再是漫不经心,而是龙颜不悦了。

高力士对这些事态变化,看在眼中,预感到出恶气报夙仇的时机将要来临。不久,王毛仲的妻子生了儿子。

三日后,李隆基命高力士前去祝贺,按照惯例赏赐酒馔、金帛,并授这个新生儿五品官。高力士回宫后,李隆基问:

“王毛仲高兴满意吗?”

高力士回答说:“臣下去了之后,王毛仲抱着他的儿子说:‘我这个儿子难道不能做三品官吗?’”李隆基一听,顿时满面怒气。高力士又进言道:“这些北门奴官位太高,而且他们上下勾结,抱成团伙。陛下如果不预先处置,早晚会弄出大祸事来。”

高力士的话带有几分推论,打中了李隆基的心病。

宠极生骄的王毛仲却不知祸将临头,竟私自向太原军器监调取兵器铠甲。这事被担任少尹的严挺之立即上报给李隆基。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李隆基采取了果断措施。

李隆基在开元十九年(731)正月,诏书急下,贬王毛仲为瀼州(今广西南部,靠近越南)别驾;其他禁军将领葛福顺、李守德、王景耀、卢子龙等人也都解职贬往边远之地。被牵连的还有王毛仲的四个儿子和党羽数十人。当王毛仲行至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李隆基又下了一道赐死的诏书,以谋反的罪名将王毛仲一伙贬逐后,对宫廷禁军进行了整顿。曾参预平定韦后的陈玄礼,淳朴忠诚,升为龙武大将军,担负宿卫宫禁的重任。

高力士掌握皇宫仗内卫队飞龙禁军。这样一来,宦官的地位得到提高,越来越盛,成为李隆基重用的内廷力量。

高力士在天宝年间的职衔勋位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唐太宗贞观年间定下制度:宦官机构内侍省不设三品官职。武则天执政后,发生了变化,宦官人数开始增加,超升七品以上官位的多达千余人。这时宦官当中品级较高的很少,没有染指朝政事务。李隆基即位后,宦官日益重用。只要有才能得到信任授予三品将军的职位,家门前可摆设油漆的木戟。这种木戟,在汉代原是官员出行时作为前导的仪仗用物。唐朝时规定,官阶勋位三品以上者,私宅前设立油戟,以表主人高贵身份。

李隆基执政朝代最为显贵的宦官人物,是高力士,其次是杨思勖。杨思勖从小就当宦官,参加过玄宗发动的宫廷事变,因功升为左监门卫大将军,深受玄宗信任。

杨思勖为人勇武,生性凶猛残忍,杀人不眨眼,常年受命统军在外征讨,先后带兵平定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叛乱,战功显著。杨思勖后来升至辅国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他的私宅也有兵将防守,所得赏赐无数。

另外,显贵的宦官还有黎敬仁、林招隐负责出使传宣诏命;尹凤祥掌管书院;其余孙六、韩庄、牛仙童、李大宜、袁思艺等人,也都身受重任。他们出使监军,权力超过节度使,经过郡县,地方官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得罪。这些显贵宦官,如杨思勖死于开元后期,其余也有因罪被罚而荣宠不过一时的。唯独高力士长期居于内宫,深得李隆基信任眷顾。

高力士对玄宗棋影响也最大,他的显贵,大约从开元十年(722)前后开始。李隆基吸取祖母武则天代唐为周和韦皇后擅政的教训,于开元十二年(724)7月废掉他的皇后王氏之后,不再正式册封皇后,目的是不让皇后插手朝政。把朝政大权交给外朝宰相,总觉得不能十分放心。于是,李隆基便挑选身边的亲信宦官来协助处理军政事务。这就使高力士有了适逢其会。史书记载:

全国各地呈上的奏章,都先经高力士审阅,再转呈玄宗批示,小事有高力士直接处理。高力士经常住在宫内,李隆基常说:“有力士在这里值班,我才睡得安稳。”

宦官执掌中枢机要,在皇帝身边形成了与外朝宰相相对抗衡牵制的“内朝”。原先内侍省长官“内侍”的官位是四品,这时升为正三品级的“内侍监”,地位和外朝宰相相同的级别。

唐朝历史,自高祖李渊称帝后,身边创业开国的元勋之臣,称作“太原元谋功臣”,无需另外再培植亲信。

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身边是参与过“玄武门之变”,帮他夺取皇位的功臣,以及秦王府的旧人,轮不上宦官来参政效忠。高宗李治即位后便有所不同了,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是先帝的旧臣,不好使唤,为夺过权力,只好依靠多智多计的武昭仪(即武则天),在自己身边形成与宰相抗衡的“内朝”。武则天当政的晚年,以自己的男宠为“内朝”。中宗复位,韦皇后擅权形成“内朝”。

而玄宗李隆基称帝后,又与以前各不相同,充当内朝的角色也就不同了。

高力士的地位,自从掌管内侍省事务后,日益显赫,权势令人侧目,前来巴结附会的人,也就多得不可胜计。

他手下的那些宦官,受命出使监军、办理拜佛诵经及布施恩惠一类的功德事务,到各地去采买珍奇鸟兽等,都是可以借机招贿勒索钱财的差事。至于派谁去干这些“肥差”,全凭高力士一句话。自然,高力士少不了从中“坐收渔利”。朝臣中那些希图早日升迁的,以及投机钻营的人物,如官至大将、宰相的宇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琪、杨国忠、安思顺、高仙芝、安禄山等人,虽然都是有才干而得到玄宗宠幸,先后被委以重任的,文武官员都巴结讨好于高力士,请求高力士在皇帝面前为他们扬功美言。

高力士少年时因“家难”与生母别离。高力士显贵后,岭南节度使派人寻访到麦氏,接生母麦氏来。别离三十余年,麦氏问:“当年分别时,我说的话你还记得吗?”

高力士回答:“你说过儿胸前有七个黑痣。”麦氏急问:“还在吗?”高力士连忙解开衣服,让母亲认看。这时,麦氏也拿出保存下来的一双金环,让儿子辨认。至此,母子二人方才相互确认,悲切流泪,抱头痛哭。

李隆基听说此事后,立即传命召见麦氏,恩封她为“越国夫人”,并追赠高力士亡故多年的父亲为广州大都督。麦氏便住在儿子养父高延福家中。高延福也享受和麦氏同样的侍候奉养。宰相张悦(封燕国公)为麦氏作墓志铭中有“验七黑于子心,辨双环于母臂”,说的便是这段故事。

麦氏来到长安备受奉养时,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少府监冯绍正,同高力士结拜为兄弟。麦氏去世后,程、冯二人披麻戴孝,在麦氏灵前跪拜并接受宾客吊唁,二人悲哀号哭的模样,甚至超过送葬自己的双亲。尽管高力士势倾朝野,程、冯二人认干亲攀权贵的做法,便是受到人们耻笑的故事。

宦官虽然会受到皇帝宠信,但也受到耿直人士的鄙视。宦官以“刑余之身”还要结婚娶妾,就更是一件不伦不类的畸形事情。开元初年,吕玄晤河间(今河北献县)人在京城当小官吏,他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被高力士聘娶为妻。因为这层裙带关系,吕玄晤后来官位升到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他的子弟中还有担任皇族宗室王傅的。更引人注目的是,高力士的这位吕氏夫人去世时,朝廷上下争着赠送财礼和参加送葬的人,从高力士的府宅排列到京城东面的墓地白鹿原,络绎不绝。还有一事可见高力士的地位之显要。修建宝寿寺大钟铸成后,高力士设宴请客,朝廷大小官员都前往祝贺,规定凡敲钟一下,要捐献礼钱十万。有人为讨好巴结高力士,一气敲了二十几下,还感到不够;敲得少的也在十多下。

所收捐献礼钱归己所有。

高力士在京城的来庭坊修有佛祠,在兴宁坊建有道观,这两处的殿堂楼台,与官修的寺院道观不相上下。

高力士还在京城西北的沣河上拦水筑坝,安装了五座水磨,每天可碾麦300斛(10斗为1斛),收取工钱。史书记载,由于玄宗宠信宦官,京城中最好的房宅,京畿一带最肥沃的田地、果园、池沼,有近一半是宦官所有。

高力士身居高位,享有优厚俸禄,更有玄宗给予的大量赏赐,再加上广纳贿赂礼物,他的家财十分殷厚。

高力士多是在宫中侍奉玄宗。李隆基寝殿旁边有一座专为高力士修造的小院,房舍精致考究,其中还有专供念经拜佛的安静场所。李隆基称他“将军”而不呼名,皇太子称他为“二兄”,宗室诸王和公主称他为“阿翁”,驸马辈称呼他为“爷”。高力士在宫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同一般。

高力士在开元末年,曾向玄宗李隆基说:“臣生于边鄙蛮荒之地,长在升平盛世,身受皇上恩宠三十多年,常心怀粉身碎骨,竭尽忠诚,报答皇上的愿望,以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隆基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首先致力于革除武周以来的弊政,仿效太宗当政时的“贞观故事”。

在史书上盛称的“开元之治”突出表现,就是选任贤能。

李隆基先后重用久负盛名的姚崇和宋璟为宰相。姚崇阅历丰富,明于吏道,理政果断,很有魄力,被誉为“救时宰相”。宋璟为官重“守法持正”,敢于犯颜进谏。姚、宋二人将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姚崇担任宰相职务的第二天,李隆基从打猎的渭川回到京城,姚崇就几个郎官晋升的事向李隆基请示。

他连奏三次,李隆基却仰视殿堂顶上,不予答理。姚崇不明态度,心中不安,急忙退出。这时,高力士在场,轻声进谏道:“陛下刚刚总理万机,宰臣前来请示,陛下应表示可否,为何一言不发呢?”李隆基回答:“朕任命元之(姚崇的字)为相,如果有关国政大事,他自然应当奏闻,与朕共同商议。可像郎官升迁这类小事,他自己决定就行,为何还要来麻烦朕!”

高力士在几天后遇见姚崇,向姚崇传告了李隆基的话。姚崇心中明白。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

高力士对李隆基是胸怀忠诚的。古代的军国大事中,皇太子也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关系国家根本。而历代皇帝处理此事,总是不免波折。自秦始皇统一天下,确立了皇帝制度后,在天下百姓心中,皇帝君临万民,主宰一切,威权至高无上。每当世乱动荡,总有英雄豪杰四方而起,争夺天下统治权。就是在统一的王朝中,心怀二志企图篡夺皇权的臣子也不乏其人。而在皇室内部,尽管早有历代传下来的嫡长子继承皇位制度,具体执行起来,并不顺利的。其中有三方面原因:一嫡长子未必个个都是圣明君王的材料;二皇帝一般都是儿子众多,被立为皇太子的未必就合皇帝老子的心意;三皇子们最容易不安分守己,争夺皇位以至骨肉相残势所难免。唐玄宗李隆基本人,论其圣明,可与曾祖太宗相比;论其残暴,可与前朝隋炀帝相比。在册立太子一事上,他的作为就是后世指责的话柄。

李隆基的后妃们共生育了30个皇子,30个公主。

同类推荐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热门推荐
  •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俗话说:富家子弟多骄,女家子弟多傲。在生活上,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太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太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吃点苦,受点委屈,体会艰辛,这样长大了他才懂得坚韧,学会坚强。明白责任,自立自强。 “富养”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要充分关心和引导。使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自已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即便是在清贫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培养出卓然的气质。”
  • 沐虐恋

    沐虐恋

    元沐用万年时间拯救了不计其数的人,可到头用尽了自身修为却救不了自己心上人。“莫要顽固不灵了,元沐”“可为良道?岂不是为救遍天下苦心人?为什么不能救他?”……“此生你们这些天道救人,我便杀尽天下人。”
  • 一二

    一二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雷力母亲的一生。这个女人怨恨自己的丈夫却依然选择撑起整个家;与儿女关系恶劣却依然不顾一切地为女儿讨回公道;厌恶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侄女,却依然收留并照顾她。这样一个在雷力眼中的“女魔头”,骨子里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坚强。而与母亲关系僵持、已有十年不来往的雷力,在为母亲奔丧期间,也慢慢地了解了母亲的一生,释然了很多道理。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一个男人,五年前,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女儿,自己出了车祸后神秘失踪;五年后,他回到这个城市,在影视城开了家小吃店,蛋炒饭199元一碗,明星来了,态度不好,那就爱吃不吃,吃了不过瘾,还想要?不卖!作为一名厨神,个性很重要……
  • 这怕不是爽文

    这怕不是爽文

    走一步。“叮,你移动了一步,身体素质经验+1”呼吸一下。“叮,你呼吸了含0.1%废物的空气,身体素质经验+1”当这么一个系统出现在林立面前的时候,这个原本被同学们戏称“垃圾”的人,顿时觉得自己就是小说的主角,而且还是爽文。走十步,身体素质就是原本的十倍,这不是爽文还能是什么。
  • FINISHED

    FINISH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她这辈子做过的最美好的事,就是把她的男神变成了她的男人。她这辈子做过的最潇洒的事,却是将她的男人变成了前夫。“唐旭尧,如果以后你真找不到女朋友,我委屈点当你女朋友怎么样?”那年,陆然十八岁。四年后,她与他在人海中不期而遇。然后,她成为了他的唐太太。她以为,她拥有了整个世界。二十四岁,她的世界轰然坍塌,一声“保重”后,她从此音讯全无。二十六岁,熙熙攘攘的机场里,她匆匆撞入他怀中,擦身而过的瞬间,他突然扣住她的手臂,四目相交,他手掌骤然收紧……曾经相遇,曾经心动,曾经错过。曾经以为,我终于拥有了你,直至枕畔再也没有你的温度。
  • 当梦与现实交错

    当梦与现实交错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苦中有甜,笑中有泪的。甜时并不为人知觉,以为理所当然;而苦时,却要哭天抢地,怨气冲天。你看,面对折磨,有些人沮丧悲观,心灰意懒。于是,他们永远也尝不到生活的甜美了。而那些知难而进的人,穿越了生活的盘丝洞,尝到了苦中有乐队滋味儿!所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捉弄了你,不要放弃,读读普希金的诗吧!它会给你力量,帮你摆痛苦,给你希望。
  • 革命吧魔王大人

    革命吧魔王大人

    简单版:这是一个发生在魔界的普通种田故事。-复杂版:原本只想赋闲在家混吃等死的穿越者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意外成为了第114任魔王。凡人诸国的压力、王城内部的党争、四面漏风的战局、海外领地的开发…魔界的文书和重担如同雪片一般地不断飞往魔王城的——宰相官邸。世界龙蛇起陆、英雄辈出,该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然而这和里奥这个橡皮图章魔王没什么关系——他处理过的最重要文件是有关取缔魅魔风俗街的通告。“不革命不行啊……”里奥抚摸着王座的靠背,好像它就是宰相那锃光瓦亮的脑门。“等我掌权了,就把你们都杀了!”-附魔界政治笑话一则:“魔界哪里风景最好?”“当然是魔王城,那里是整个魔界唯一看不到魔王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