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600000024

第24章 “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先导者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明代宦官 郑和(1)

郑和(1371—1435),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晋宁县)人,本来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人,全家信奉伊斯兰教。

郑和的曾祖父名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因为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朝拜过麦加,所以人们尊称他们为哈只。郑和的父亲马哈只,庄重魁伟,性格豪爽耿直,好扶危济贫,打抱不平,因而颇受乡党邻里的敬重。其母亲马温氏,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家庭妇女。郑和还有一个哥哥叫马文铭和四个姐妹。就在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即郑和出生那一年,腐朽的元朝已经被推翻,云南仍处在元朝皇帝所封的梁王统治之下。这年,明军收复了四川。四川平定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先后派遣王祎、吴云等前往云南招降,都被在云南元朝的梁王杀害。和平方式解决云南失败之后,朱元璋决心以武力收复云南。朱元璋在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诏命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30万大军进攻云南。梁王逃到晋宁自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春,明军攻下大理,云南最后平定。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就在这年郑和的父亲突然去世,他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境况下,年仅12岁的郑和被迫走向北平,投靠燕王朱棣,作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

宦官是极为下贱和被人鄙视的一个阶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著“祖训”,告诫后代,永远不许内官干预政事。郑和初到北平燕王藩邸时,年纪还轻,自然不会被燕王所重视,郑和在宫廷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和在朱棣身边逐渐长大成人。他“身长七尺,腰大十围,……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宏亮”,善于辩论,机警干练,学习刻苦,才智过人,谦虚谨密,不避劳苦,深得宫中大家的称赞。

也渐渐地受到燕王的信任和重视。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朱家皇朝传之千秋万世,朱元璋实行了分封制。他规定制度:功臣们不论功劳多大,地位多高,封的爵位也只是到“公”爵为止,只有到这个“公”

死后,才追赠为“王”。皇帝的儿子,都要被分封为亲王(也称藩王)。因为对皇帝朱元璋来说,这些王都是他亲生的儿子,有父子之情;而对继位的皇帝来说,又有着兄弟之谊。父子兄弟,融为一体,控制着全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妃们一共给他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准备让他继承帝位。还有一个皇子朱楠,因为生下来一个月就夭折了,没来得及封。其余24个儿子,全都封为亲王,并按他们长大后要去主宰的地方,作为“王号”。如二儿子朱樉封到西安,这里古代秦国之地,朱樉便被封为秦王;四儿子朱棣封地在北平,这里是古燕国所在地,便封他为燕王。这24个王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把整个中国都掌握在朱家的势力范围之中。

朱元璋在分封诸王的同时,又大封功臣,以便巩固政权。功臣里封公的有7人,封侯的有28人。朱元璋到了晚年时,对开国功臣宿将很不信任,很不放心。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和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案,两次大杀功臣,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当初随同朱元璋一同起兵,沙场上拼死拼活,让朱元璋当了皇帝的将领,朱元璋将元勋宿将杀民戮殆尽。

朱元璋杀尽功臣宿将后,所有守边事宜均由诸王负责,于是诸王军权渐大,尤其是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常常统帅诸将,出巡塞外。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本想立四子朱棣为太子,但由于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便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未来的皇帝。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大权掌握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二人手里。针对诸王大权在握的情况,齐、黄二人提出了削藩王的建议。他们认为,建文帝过于柔弱,应该逐步削去各亲王的兵权,以便巩固政权。建文帝朱允炆采纳了齐、黄二人的意见,先削掉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下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臣武将。由此,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北平,起“靖难军”,夺取了河北大部。消息传至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大惊失色。他先后派65岁的老将耿炳文和只会纸上谈兵的膏粱子弟李景隆率师北伐,都被燕军打败。1402年,燕军大举南下,渡过淮河、长江,攻下南京,皇宫起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经过四年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燕王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改元永乐年,当上了明朝皇帝,为明成祖。

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期间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朱棣当上皇帝后,对郑和更加信任。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诏命郑和为内官监太监,主管宫室陵墓的建造、铜锡饰品的铸造以及各种器皿的购置等。朱棣并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从此他就改马姓郑,叫郑和。

由于元朝末年,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及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及中国人民同亚非人民经由海上进行文化交流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明朝初,“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山东、河南,竟“多是无人之地”。从开封到河北,“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在这种情况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如奖励垦荒、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严惩贪官、抑制豪强、解放奴婢、鼓励发展经济作物、改革工匠服役制度、保护和扶植商业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辛勤垦种,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等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布帛、丝绢、棉花绒等已成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冶铁、铸铜、造船、织染、陶瓷、造纸、印刷等行业,在生产量、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造船业、航海技术包括罗盘针的使用、航海经验、航海知识及航海水手的培养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商业城市的繁荣。全国出现南京、杭州、苏州、扬州、广州、福州、宁波等30多个著名商业城市。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推动了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成祖朱棣时,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国力日趋强盛,出现了全国性的封建经济繁荣局面。面对这一切,朱棣感到非常自豪、骄傲。他想,国内统治已经十分巩固,经济繁荣,贸易活跃,下一步应该发展很早以前中国人民同亚非人民经由海上进行文化交流关系,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自认是“奉天命而君主天下”的,要海外各国臣服,都来“朝贡”。

朱棣和历代封建帝王一样,宣扬国威,耀兵异域,中国富强。朱棣心想,假如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死,跑到海外的小岛上,再跟国内的旧臣秘密联系,有朝一日反攻回来,岂不是一件麻烦事。为此朱棣想派出一支强大的船队,前往“西洋”诸国,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让海外各邦臣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同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换取一些国内缺少的物质,以满足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需要;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以防不测。

朱棣提出前往西洋诸国,这“西洋”这一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候,所指的地域是不同的。在明朝初期,“西洋”是指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海岸一带地方。明成祖朱棣决定派遣出使西洋的船队,便要挑选一个能干的人为正使,并负责统领船队。第二天金鸡三唱,曙色朦胧时,朱棣升殿,文武百官进朝。只见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朱棣皇帝说道:“今日文武百官会集这里,朕有旨意,百官细听敷宣。”

百官齐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有何旨意,臣等钦承。”

朱棣说:“朕今日富有四海之内,贵为天子,上承千百代帝王之统绪,下开千百代帝王之将来。为显示中国富强,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朕决定组织一支船队,选派一位能干之人担任正使,出使西洋各国,你们看谁能担当此重任?”

一位大臣手执象简,走上前来,说道:“陛下,臣推荐一人担任正使,出使西洋。”

朱棣忙问:“噢,爱卿快讲。”

“臣推荐内官监太监郑和。”

朱棣帝不解地问道,“爱卿,这么多文臣武将、公侯驸马你不推荐,为何偏偏推荐一位宦官?”

那位大臣回答道:“陛下,臣之所以推荐郑和,因为陛下对郑和非常信任;郑和智勇双全,知兵习战;郑和熟悉伊斯兰教、佛教,去西洋各国比较有利;郑和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担当正使合适。”

朱棣说道:“既然三保太监郑和能担当正使,出使西洋,那就快传旨意,宣他进朝。”即时朱棣传下一道旨意。

郑和接到旨意急忙跑进朝来,磕了头,谢了旨。

朱棣帝说道:“朕今日任命你为正使,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你愿意吗?”

郑和回答道:“奴婢仗着万岁爷的洪福,情愿立功海上,万里扬威。”

朱棣皇帝说道:“那好,着印绶监递印、中书科写敕与郑和。”。

郑和挂了印,领了敕,谢了恩,速去准备船只、人员,择吉日开航。郑和迅速组织起一支出使西洋的船队。

他率领的这支船队,规模大,组织严密,是十五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郑和船队规模的宏大,首先表现在船舶的数量大,种类多。船队有大海船60多艘,连中小船只在内,多达200多艘。分5种类型:一种叫“宝船”,是郑和船队的主体。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的各种物品,从西洋换回来的奇珍异宝都在这种宝船上。最大的宝船有九桅,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800吨,可容纳千余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二种叫“马船”,有八桅,长37丈,宽15丈。三种叫“粮船”,有七桅,长28丈,宽12丈。第四种类型叫“坐船”,有六桅,长24丈,宽9丈4尺。五种叫“战船”,有五桅,长18丈,宽6丈8尺。船舶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郑和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辅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这支庞大的船队,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的船队能够与之相比,就是近百年后欧洲航海家的船队与之相比,也要逊色许多。公元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只有3艘帆船,90名水手。最大的船只“圣玛利亚”号,只有250吨,不过是郑和船队大船的十分之一。哥伦布航行了一个月,一艘船就被大海吞噬了。另外两艘船抗不住大西洋的风涛,千疮百孔,漏水严重,最后总算勉强到达了美洲。公元1479—1498年,葡萄牙海军大将凡斯科·达·伽玛远航印度的船队,是葡萄牙国王麦纽尔亲自派出去寻找香料产地的。按照葡萄牙航海家的评价,他的船舶是亨利公爵革新葡萄牙船业后的产品,是当时欧洲最好的船。但达·伽玛的船队只有4艘船,旗舰也只有80英尺(不到25米)长,载重量120吨,另外还有100吨的一艘,50吨的一艘。这3艘船的总吨位,还不到郑和一艘大船的八分之一。葡萄牙他们返回里斯本时,只剩下2艘小船,海员生还者还不到一半。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也不过由5艘帆船组成,其中130吨的2艘,90吨的2艘,60吨的1艘,总吨位也只不过是郑和船队一艘大型宝船的五分之一。麦哲伦这支船队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艘船,265名水手生还者只有18人,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如此,他们的远航之所以损失严重,船小抗不起风浪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500多年以前,我国建造众多的大型海船,造船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也表明了明朝前期我国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充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告白芭蕾:米斯蒂·科普兰传

    告白芭蕾:米斯蒂·科普兰传

    本书是是美国著名非裔芭蕾舞蹈家米斯蒂·科普兰的自传。在书中,她仔细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基本被白人所占据的芭蕾舞圈内取得惊人的成就,以及自己对于生命与芭蕾的感悟。新线影业已经获得了这部自传的电影版权。
  •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内容包括居里夫人亲笔书写的自传、皮埃尔·居里传记及她在居里先生身亡后写下的催泪日记。从这些毫无矫饰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走上曲折的梦想之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如何相濡以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死搭档。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热门推荐
  • 坐绑美男傍山田

    坐绑美男傍山田

    环顾四周叹口气:“阎王,你丫的太不厚道了!”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吧。种地、买田、办山庄。。。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瘟疫不怕、男尊女卑不怕、权势压人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带着几百个油瓶,顶着锅盖再苦再累再委屈,再再再。。。也要努力地朝痛痛快快目标活下去!(非绝对女尊,先白后有点虐心)
  • 总裁放我离开

    总裁放我离开

    欧昊天、欧昊明。夏静怡、夏敬轩、夏静茹。她,一个从十岁以后,就开始做着公主梦的普通女孩,在她23岁的时候,她终于美梦成真,嫁入了A市最大的豪门,可是,婚后的一切让她.他为她举办了一场盛世婚礼,让所有女孩都向往的浪漫婚礼,可是,当另一个女人出现在他们的婚礼现场,他的眼神开始了变化,女人晕倒了,他不顾一切的跑到他心爱的女人身边,丢下她只身一人在婚礼上,抱着女人离开了还在举行中的婚礼。她的心痛到麻木,却依旧安静的沉默着,她卑微到只要安静的待在他的身边就好。婚后一年,伤心欲绝的她决定离开他,而且再也不要回来.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再次的遇见.很多时候,她想爱他,却发现自己跟本不可以爱他;很多时候,她想忘了他,却发现他在她心里占据着太重要的位置;很多时候,她想对他说,爱他的她真的累了,可他却毫不在意;很多时候,她想放弃爱他,并不是不爱他了,而是太爱他,所以她才愿意放开他.某一天的他突然发现,原来他想要的生活,无非是她在闹,他在笑,如此温暖过一生.可是.
  • 霸天武神

    霸天武神

    十万年前统治九天十地的将王皇朝崩塌,将王陨落,三大战将战死,血染九天十地!十万年后,三大战将之首李潇重生。身怀前世记忆,修炼无上功法,在这个万族鼎立,天才争锋,恢弘浩荡的世界中,镇万族,踏天骄,登天路,破苍穹!天地无间,唯我霸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清盐商》编剧、《小话西游》作者刘勃全新力作《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岔路口,很多问题都面临着至关重要的抉择:统一还是分裂;贵族政治还是官僚政治;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作者用细腻诙谐的笔触,鲜明形象的人物,非为说史,而是咏怀,再现烽火连天的乱世争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重生之时代欢歌

    重生之时代欢歌

    夏远重生了。带着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记忆回到了1999年,他的高二时期。面对着这样一个汹涌澎湃的时代该何去何从呢?当然是踏浪而行,谱写一曲时代欢歌!
  • 燕风啸金陵

    燕风啸金陵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