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600000073

第73章 宦官干政(8)

在古代中国,真正乾纲独断的是专制君主,而能够将阉宦所具有的一系列干预朝政的前提条件转变为现实的,自然也是专制君主。换言之,内廷中的宦官说到底还是君主的奴才,如果没有君主的“授权”,就不可能有宦官的“专权”;如果没有君主的“委政”,就不可能有宦官的“擅政”。历史固然也曾出现过作为宦官的“家奴”对作为君主的“主子”构成一定威胁的情形,甚至有的家奴势侔人主或奴大欺主。东汉灵帝曾公然称张让为“我公”,称赵忠为“我母”,即以爹娘视之;唐僖宗亦称田令孜为“阿父”。明代的权阉刘瑾,人称“立地皇帝”,明末权阉魏忠贤则尊称“九千岁”,离皇帝的“万岁”仅一步之遥。当时的一些阿谀奉承之徒,竟然对其“行五拜三叩之礼,呼九千九百岁爷爷”。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势力更是发展到“万机之予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的可怕境地。但只要仔细分析就可发现,宦官专权乃至侵犯君权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其前提则是君主的授权或委权,那祸根还是在专制君主那里。

这也恰如清代学者赵翼所言:“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究其根源即在于君主“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势已成,虽有英主察相,亦无如之何矣。”

如果转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或许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汉、唐、明三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宦官势力曾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即使如此,只要擅权当政的宦官失去了君主的信任,立即就会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汉桓帝时期,宦官单超等五人因诛除梁氏集团有功被同日封侯,时称“五侯”。

权力鼎盛时期,其党羽遍布朝廷,虐遍朝野。单超死后,四人继续把持朝政,有“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之称,然而一旦皇帝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侵害,并由此不再宠信于他们,朝臣立刻群起而攻,左官被迫自杀身亡,具瑗投案自首,徐璜、唐衡都被降爵,所谓的“五侯”集团顿时烟消云散。号称“挟帝有术”的唐代权阉仇世良在宫中生活了四十多年,专擅朝政达二十年之久,但在新君唐武宗即位后失去了宠信,立时感到惶惶不安,并很快以病告老还乡。唐武宗顺水推舟,即刻应允。仇世良死后,武宗下诏削除其爵位,籍没其家产。

明朝宦官的专权也与君主的纵容直接相关。明成化年间,朝臣上疏弹劾权阉汪直,明宪宗勃然大怒,斥道:“一内竖辄危天下乎?”正德年间,当朝臣上疏弹劾权阉刘瑾时,明武宗竟然一个腔调:“天下事岂专是内官坏了?”

后来,又有人揭发刘瑾图谋不轨,企图夺取天下,明武宗竟然还说:“天下任彼取之!”可见,基于君主的纵容阉宦可以权倾一时,贵盛无比,然而一旦君主龙颜大怒,仅仅一纸诏书就可置骄横不可一世的权阉于死命。

刘瑾被武宗下诏碎尸万段,并枭首示众;号称“九千九百岁爷爷”的魏忠贤被迫自缢而死。明代王世贞曾就此指出:

夫(王)振(刘)瑾至狼戾也,公卿台谏至狐鼠伏也,亿兆至鱼烂也,然而不为汉唐之季者,高皇帝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即狼戾如振、瑾者,一嚬而忧,再嚬而危,片纸中夜下而晨就缚,左右无不散兽鸟窜,是以能为乱而不能为变也。

“能为乱而不能为变”正如实道出了历代宦官必须依附于君主而存在的客观现实。这也表明,中国历史上尽管反复出现宦官专权擅政的局面,但根源在于专制君主。宦官权力的赋予与扩充来源于君主,宦官权力的收缩与剥夺决定于君主,脱离专制君主而独立的宦官专权是不可能存在的。

宦官干政的历史作用

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宦官便逐渐成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现实力量。他们除了承担传统的内廷杂务之外,还广泛地参预多方面的政治活动,而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已经能够左右政局乃至专擅朝政。宦官权力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中枢机要之权的干预与操纵

作为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生活起居的内廷仆役,宦官的职掌本不涉及朝廷政务,更谈不上对中枢机要之权的干预与操纵。但伴随着君主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及君权与臣权矛盾的逐步明朗化,宦官因蒙受君主宠信而渐渐得以干政议政。

宦官干政之初,仅仅表现为个别现象而缺乏制度的保障。西汉武帝时置中书谒者令一职,从制度方面开创了宦官典枢政务的先例,进而成为宦官制度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进入唐朝时期,又有枢密使的设置。唐代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执掌机密并参预军国大政,进而把持中枢机要。到了明朝,凡各类奏章的批答,先由内阁以小票草拟,称“票拟”,再由司礼监中的宦官代替皇帝朱笔批出,称“朱批”。应该说,汉、唐、明三代之所以成为宦官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是以制度为保证的。

由此,宦官干政乃是制度所允许,把持中枢机要乃其正常职责而非越分擅权。

宦官们通常还会利用制度所赋予的合法权力,不合法地假传圣旨、矫诏营私,从而造成宦官实际权力的大规模扩张。如权阉刘瑾当政期间曾利用手中的权力制立法度、更改旧制前后达八十余项,其中有“枷法”一项专为惩治不满其淫威的官员而设。按明律旧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枷最重不得超过13公斤,而刘瑾发明的新枷竟然重达75公斤,官员枷死者无数。如此之类的荒唐立法直到刘瑾被诛后,方由皇帝下诏“悉厘正如旧制”。

(2)参预内廷争斗以及对君主废立的干预

宫廷内争事件历代层出不穷,而几乎每一次宫廷争斗都少不了宦官的参预。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病重期间,诸公子各树党争立,宦官竖刁与公子无亏结党,软禁病中的齐桓公。待其死后,又诛杀群吏,拥立无亏为齐君。

东汉时期皇帝与外威势力相互纠结,争斗不已。然而无论何种势力要想夺取朝权,均不能忽视宦官这宫廷中的第三种势力。及至后代,宦官已成为宫廷事务的实际管理者,无论何种形式及何种规模的内廷争斗,皆绕不开无处不在的宦官势力。

内廷争斗的极端表现是有关君主废立的争斗,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宦官的参预,尤其是唐代宦官势力以典掌朝廷禁军为基础,更发展到“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的骇人地步,君主的废立之权尽归阉党,朝廷大臣乃至皇帝本人都不起作用。唐文宗健在时就立了太子,唐宣宗临终时也有托孤之举,但在宦官的强力干预下,他们的遗愿均不能实现。非但如此,唐代宦官还多有弑帝、废君之举,表明宦官集团成为君位继承的裁决者。明代宦官的得势始于永乐年间,其中关键也是宦官在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的过程中立有殊勋,从而得到了皇帝的垂青。

(3)对察举用人之权的干预

察举用人之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在这方面就有了较多的发言权。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就是因宦官缪贤的举荐而得到赵惠文王重用的。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更是得力于宦官景监的多次举荐才有机会赢得秦孝公的赏识。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曾前后四次游说秦孝公:第一次“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可见其游说之辞根本没有打动秦孝公;第二次情形稍见好转,“然而未中旨”;第三次“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第四次“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从司马迁的这段形象记载可以想见,商鞅初见秦孝公时,游说并不顺利,而他之所以能够有连续向秦孝公游说的机会,其中关键在于宦官景监的坚持推荐。

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宦官在朝廷用人方面的权力逐渐加大,在汉、唐、明三代,朝廷选拔任用官员的大权和对官员的察举之权几乎完全被宦官所控制,真可谓是“手握王爵,品含天宪”。明代宦官势力之大足可令朝臣慑服,而且按朝廷的规制,许多官职均由宦官举荐选任,即使是号称“宰相”的内阁重臣的任用往往须司礼监掌印首肯。刘瑾当政时,竟然矫诏规定凡进退文武官员,必须先至刘瑾处详议,而后方能上报奏文。正因如此,朝廷重臣见了权阉皆不得不谄媚讨好,自称“门下”、“晚生”以委曲求全,而其他一般文武官员更是畏之如蛇蝎,晋身斥逐全在其一念之间。

(4)对经济与司法活动的干预

自汉代开始,宦官即参预宫廷内部财务的管理。汉灵帝起自侯家,一生喜欢聚敛钱财,曾开邸舍于内宫西宛,公开卖官鬻爵,所得钱财统统交给宦官保管。隋、唐时期同有内侍省的设置,下有内府局和内坊局,分掌内廷所藏宝货给纳及宫人粮禀。另有市舶使掌外来船舶税收贸易之事;内庄宅使掌两京地区官府田庄、皇室庄田及其他产业:营田使主管屯田事务:铸钱管铸钱方面的事务。凡此种种都显示出宦官已经全面的插手经济活动。明代宦官在经济方面的活动除了充任矿监、税使、采办、织造、提督市舶、监督仓场等之外,还有总理户、工之权,即设立名曰“户工总理”的宦官衙门,主管朝廷负责经济事务的户部与工部。由此,总理户工的宦官俨然成为二部的最高长官,整个朝廷财政皆操控于宦官之手。

宦官对朝廷的司法活动也积极干预。秦、汉内廷设有由宦官主领的监狱,即掖庭狱与黄门北寺狱。所掌事务本以处置犯有过失的后妃宫人为主,但随着宦官势力的扩张,所管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逐渐由后妃宫女、内廷宦官,扩展到朝廷大臣和地方长官。明代宦官通过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设置,广泛地干预司法活动,并从实际上控制了司法大权。明代出镇地方的宦官在防区内受理诉讼、干预刑名之事本就非常普遍,正德二年,明武宗下诏“敕名镇守太监预刑名政事”,使宦官干预地方司法的权力更加制度化与合法化。

(5)对军事活动的干预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宦官就广泛地干预军事活动,但此时公然担任军职者还不多见。秦汉以降,宦官在军事方面已逐渐合法地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权力:一是守卫宫禁之权;二是典领禁军之权;三是出任监军之权;四是统领众军之权;五是虚赠军职之权。其中,守卫宫禁和典领禁军对宦官势力的扩张尤为重要。

历代宫廷皆有内外廷之分,汉代的外廷多由执金吾、光禄勋及卫尉掌管,而内廷则由宦官负责守卫,然而在东汉时期,光禄勋辖下的虎贲、羽林诸军也多由宦官统领。唐朝中期以后,由宦官守卫宫省和统领朝廷禁军已成为定制,而且宦官还通过监军使、观军容使、招讨使等使职广泛地干预军事活动。唐代之成为历史宦官势力最猖獗的时期,也正与此密切相关。明代宦官既可提督京营,又可出任监军、镇守、守备之类的军职。京营是负责守卫京城的京军,也是朝廷用于征伐的主力部队。

自明成祖始,京营例设提督内臣,史载:“京营自监督外,总理捕务者二员,提督禁门、巡视点军是三员,帝皆以御马监、司礼、文书房内臣为之,于是营务尽领于中官矣。”

同类推荐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热门推荐
  • 风帆阴阳

    风帆阴阳

    (每周五更)墨离尘:“喂!下面的哪位校友,我爬上树后下不来了,你帮我一下,我有恐高症,等会导师来了就完蛋了!”上官风当做没有听见一样,走了过去。“喂喂喂,别走呀,你也知道,进了穆里尼奥学院的,修灵都被封了,要是没有被封,我也不会找你了,拜托了,帮帮忙好不好。”墨离尘不死心,想要挽留住上官风。可上官风却当他是空气,“要不这样,就当我墨离尘欠你一个人情。”……
  • 穿越时空捉妖去

    穿越时空捉妖去

    俞小然表示,都9102年了,竟然还有人信奉鬼神之说?作为一个新世纪下长大的科学少女告诉你,盲目迷信是要不得的——事后,俞小然捂着脸表示,很疼好吗!!!在一个有妖魔鬼怪的时代里醒过来,被定义成借尸还魂的俞小然,成了唐家的二小姐,稀里糊涂的被卷进了一桩家宅阴谋中……本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却不想姻缘的红线早已注定…………等等,你说红线乱牵,情缘太小?啊,这个呢……可以慢慢等他长大嘛!!
  • 快穿女配的穿越人生

    快穿女配的穿越人生

    为了世界和平,作为女配的浅夏穿梭在各个位面,完成委托人的意愿。
  • 半个月亮掉下来

    半个月亮掉下来

    一百年前,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把皇宫里八大马车金银珠宝坚壁在太监暗宅的一口古井里;一百年后,京城实施危旧房改造,王一斗鬼使神差地发现藏有金银珠宝的古井就在自家老屋的地下。这辈子,一轮到王一斗烧香,灶王爷就调屁股。这一回,命运的天平终于向他倾斜。他要把一辈子所有的后悔事全都找补回来,改变一斗粮食的穷命。却不想遇到一系列邪事鬼事古怪事。这到底是人为还是天意?一地道里的阴暗潮湿吸食了手电的光亮,微弱的落点还是照清了两扇石门,上面漾着细小的水珠,泛着幽幽的光。
  • 西风聘马

    西风聘马

    京都女纨绔周为鹦,在一次拐卖中被北域世子爷盯上,世子爷李祟花式求爱,非跟着周为鹦到京都,一路打败她的初恋,脚踹她的小厮,叫板她的家族,最后求陛下赐婚,如愿以偿娶到周为鹦,没想到周为鹦来历惊人,周家上下竟然全部是死士,而周为鹦嫁给他也是因为皇帝的命令,周为鹦的初恋小公子气势汹汹卷土重来,在曹家双生子夺嫡一事中彻底了结,而出生于曹家的皇后拥有着众多谜团,天子不仅隐瞒了她的死亡,还庇护了杀掉她的人,李祟一直有心结,谣言称李祟不是真正的北域王血脉,没想到他竟然是当今天子的儿子,北域王暴毙,他的死牵连着多年前衡州的一场大火,此时李祟因为拥有王储资格,与三公主产生争斗,周为鹦在其中终于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三公主倒台掌握着真相的她遭到皇帝忌惮,原来衡州的大火,曹家的阴谋,所有人的命运走向,都在天子手中,他想要完成皇后的心愿,找到前朝的黄金寺庙,复固龙气,一场京都大火在他的密谋中展开,而周为鹦其实是皇后的心腹,她要阻止天子,李祟也怀着对天子的复仇,两人成为弑君夫妇,最终困住了天子,牵引了京都所有势力,却来不及找出早已埋藏好遍布京都的火药……
  • 月影行者

    月影行者

    这篇月影行者主要简述楼丰城的故事,这是关于由两家旧怨慢慢积累所引发的一场,有预谋充满尔虞我诈的复仇动乱。而她的出现,更是使得这场原本暗流涌动的动乱,一下被搬到的台面。对于他的被动介入,也是因形势所逼。小说总共九章,每章一万多字,九章十万来字。
  •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正如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有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 陌生记忆

    陌生记忆

    关于青春,关于美好的校园短篇小说合集。谨以此《陌生记忆》献给那些搁浅在岁月中的「旧时光」致我们都曾颠沛流离过的青春。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百蜜一疏,总裁请接招

    百蜜一疏,总裁请接招

    “先生,你破坏了我钓金龟婿的机会,该怎么补偿我啊?”舞池里,他步步紧逼,她寸步不让。“你是我的。”原以为他们之间只是一场交易,却没想到那个站在云端之上的矜贵总裁,竟然真的对她动了心。“凌楚楚,回到我身边!”小包子也拉着她的手:“妈妈,让爸爸回家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