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700000068

第68章 北宋(6)

赵佶对道教越发痴迷,到后来竟然把自己也册立为“教主道君皇帝”;蔡京、童贯等朝廷大臣也都兼任了道教官职。就连朝廷要提拔侍从以上的官员,也得先由算卦的道士推算他的五行休咎,然后再正式任命。一时之间,恨不得天下男女都是道士,都是仙姑,然后齐声高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然后赵估就得道升仙,到天上去瞎折腾去。

直到公元1121年夏,天降大雨,汴梁城内汪洋大海,煞有介事做法的林灵素被防汛的民夫打得屁滚尿流,再加上太子赵桓前来告状,赵佶这才赶走林灵素,才使得自己的修道活动稍有收敛。

赵佶性本轻浮,又正值风流年华,在忙于收集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钟鼎书画,忙于修道升仙的同时,赵佶还是忘不了凡间的儿女情事。

在赵佶的后宫中,充斥大量的美女,赵佶每日环游在石榴裙下,乐此不疲,先后宠爱过郑、王二氏,大小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等。这几个人各领风骚、人人都擅一时之宠。赵佶玩腻了后宫佳丽,又跑到宫外,打起了名妓李师师的主意。赵佶经常趁夜间溜出宫门,微服潜行,前往她家过夜。

赵佶在位25年,生活的腐朽糜烂在历代皇帝中是少有其比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只会享乐的皇帝,竟也有些文治武功的想法。文治是不行了,但“武功”他还行。

因为在蔡京建议下,赵估派童贯带兵讨伐西夏,竟然取得了胜利,攻占了许多地方,逼得西夏低声下气地奉表谢罪。自从与西夏交兵以来,宋朝确实从未取得过如此赫赫的战果。赵佶洋洋得意起来,又打起了行将就木的辽国的主意。于是与金签订海上之盟,共同夹击辽,收复燕京。燕京是收复了,赵佶的“武功”倒也不小,但随后金大举南侵,赵佶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公元1125年,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在叛徒郭药师的带领下,金军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久就打到了京师附近。赵佶此时再也风流不起来,吓得只想着逃跑,但主战派李纲的一席话提醒了他。李纲剌破胳膊,以血上疏说:“皇太子监国,本是典礼之常规,但如今大敌入侵,安危存亡在于呼吸之间,怎能仍旧拘泥于常规呢?名分不正而当大权,又何以号令天下,指望成功呢?只有让皇太子即位,叫他替陛下守宗社,收人心,以死捍敌,天下才能保住!”赵佶听后,想想也对,为保住面子,他绞尽脑汁找了个要当教主道君的借口,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子赵桓,于是赵桓就这样登基了,即是后来的宋钦宗。在经过一番辞让后即位。上赵佶尊号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居龙德官;郑皇后尊号曰“道君大上皇后”,居颉景西园。

赵佶退位后,就带着嫔妃宠臣向南逃跑,直到金兵从汴京城下撤退,赵桓派人请赵佶回京。赵佶这才又回到汴京。

随后,金兵又来攻打汴京,不久城破,赵佶和儿子赵桓等被抓获。等金兵在汴京劫掠一番后,赵佶和赵桓以及王公大臣贵族嫔妃等3000多人,被金兵押着往北而去。同行的,还有赵佶苦心收集的大量古籍珍玩等等,也不知道这个亡国之君看了心痛不小心痛!

赵佶被押到金国都城所在地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在穿着素衣拜见了阿骨打庙后,又拜见金太宗吴乞买于乾元殿,金太宗封他为“昏德公”。不久,赵佶和赵桓等九百余人,被迁到了韩州,金朝拨给十五顷土地,令他们耕种自给。

在以后的几年里,金人每逢丧祭节令总要赏赐给赵佶一些财物酒食,每赐一次,又总要赵佶写一封谢表。

后来,金人把这些谢表集成一册,拿到设在边境的和南宋进行贸易的榷场一直卖了四五十年。

公元1135年春,这个风流大半辈子,到老来却受尽惩罚的宋徽宗赵佶,终于熬不到被接回南宋的那一天,客死他乡。公元1142年夏,赵佶的棺材终于被运到临安安葬。

钦宗赵桓

(公元1100年~公元1156年)

在位时间:公元1126年~公元1127年

曾用年号:靖康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庙号:钦宗

安葬地:临安

公元1100年,宋徽宗的长子赵桓出生。

公元1125年,在金兵兵临汴京城下时,宋徽宗赵信吓得把皇位让给了赵桓,赵桓遂成为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为宋钦宗。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赵桓和父亲宋徽宗等人被俘,随后被送往金“内地”。

公元1161年,赵桓死在异乡金国。

宋钦宗赵桓既是个软弱的怕死鬼,也是个糊涂的倒霉蛋,原因就是糊里糊涂地让父亲把皇位传给了自己,让自己把北宋的江山毁灭掉。在仅仅一年的统治时间里,赵桓没有享受到一天清福,而是在金兵的大军压境下惶惶不可终日。等到东京城破,自己又和父亲宋徽宗一起,被金兵送到北方软禁,然后就糊里糊涂地渡过了下半生。

中国历史上当皇帝当得最痛苦的,赵桓算是其中之一。

赵桓出生后,也像其他皇子一样,先是小小年纪就当了一大堆官,然后开始读书,然后长大成人,然后再被立为太子,一切都顺理成章,再正常不过了。赵桓读书时也和常人一般,资质虽不很鲁钝,却也算不上聪颖,一篇经文常常需要数日方能成诵。好在他读书习作比较勤奋,待人接物谦恭有礼,慢慢地也就给人留下了聪明仁孝的好印象。

公元1115年,作为赵佶长子的赵桓,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太子。此后,他只要不犯什么错误,不授人以话柄,就能待父亲百年之后,稳稳当当地登上皇帝的宝座。但这一天突然来临了,而且是极不正常的来临了。

公元1125年冬,金兵携灭辽之余勇,大举南侵攻宋。

成天只会题诗作画的宋徽宗赵佶给吓得团团乱转,毫无对策。无奈之中,他想到了禅位这个方法,以摆脱令他焦头烂额的军政事务。于是便将将太子赵桓召来。

赵桓来到保和殿东阁,见赵佶半卧榻上,身边围着的都是朝中重臣,不由暗暗吃了一惊,对自己的太子地位不免有些担心起来。不过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让他提到嗓子眼的心很快就落回到肚中,大师童贯和少宰李邦彦将一领御袍披在了赵桓身上,赵桓当上了皇帝。

赵桓即位之初,还能以勤补拙,每天接见群臣,批阅奏报,常常忙到半夜还不休息。但他毕竟不是个政治家,他柔弱寡谋,多疑多变,缺乏政治家应有的干练、果敢,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深谋远略了。这样的皇帝在天下大平的时代还能敷衍着做完,可是面对北宋的日渐衰败和金兵的大单进攻,赵桓只能引着北宋王朝向灭亡走去。

公元1126年,也就是赵桓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

之意确定年号为“靖康”的第二天,离京城汴京不远的睿州(今河南滑县东北)失守,金兵渡过黄河。消息就传到京城,汴京城里一下子炸了窝,当天夜里,赵估和一些王公大臣便逃出汴京,往南而去。朝中,大臣们纷纷劝赵桓南迁,只有李纲坚持守城,赵桓只得留在汴京,命李纲安排守城事宜。李纲与汴京军民同仇敌忾,多次挫败金兵的进攻,粉碎了金兵想一举攻下汴京的企图。

只有六万余人的金兵,本来数量上就远不及北宋的守城兵,见各地勤王将士纷至沓来,更是有些害怕。然而,比他们更害怕的是赵桓,赵桓在东京保卫战刚打响,就两度派人前往金营求和。之后又罢免主张抗战的李纲和种师道,后来遭到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和群众的反对,方才宣布重新起用李纲、种师道。李纲、种师道复职后,率领汴京军民英勇杀敌,加上勤王士兵日益增多,逼得金兵只得解围退兵。

半年后,金兵卷土重来,将汴京再度被包围。此时,李纲等人士战派已经被罢黜,主和派把持了大权。因此,从金兵再度南下以来,北宋君臣就一直忙于求和,对防御没有一个放在心上的,所以等到金兵第二次兵临汴京城下时,其形势比第一次更坏得多。所以不久,汴京就被金兵攻破。赵桓不得不亲自出城议和,奴颜婢膝、低声下气地伏首称臣、乞求宽恕,大宋天子就这样成了金国的臣子。

对于金人的命令,赵桓是绝对不敢违抗的。金人要金1000万50两的锭,银2000万锭,帛1000万匹,赵桓便下令四处收集金银;金人要骡马,赵桓赶紧收得7000余匹派人送去;金人索要少女1500人,赵桓也只好照办,连自己的嫔妃也拿来充数,嫔妃民女不甘受辱,自杀的人也很多。

此后,赵桓被金兵扣为人质,大肆劫掠汴京百姓,然后将赵桓、太上皇赵估、赵桓的皇后及皇太子以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嫔妃等押着退兵北去,并带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占董文曲、百工技艺、倡优杂伎人等,北宋王朝二百年府库蓄积为之一空。

赵桓被押到金后,被封为“重昏侯”,意思是他和被金人封为“昏德公”的父亲赵佶加在一块是一昏再昏。

此后,便在耻辱中生活,直到公元1161年死去。

同类推荐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我是今夏你是明秋

    我是今夏你是明秋

    分开两年,今夏还是时常在想,一个人的心到底要有多硬,才会油盐不进、软硬无用。但当程悦带着瞿薇走到她面前时,她才知道,原来,在不喜欢你的人眼里,就算你是一朵花,他也只当你是根草。而当他们两年后再相遇时,程悦捧着她最喜欢的花,笑着说“阿夏,只有你,是这世间我唯一想要的”,他眼里的深情,她是动容的,可她早已不是心里眼里只有他的那个“阿夏”了。她笑了,笑得像是程悦喜欢的夏日骄阳那么明朗,她说“阿悦,我是今夏,我是明秋,我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之后的他们,终于在朋友们的唏嘘声中,成了“他们”。
  •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幸存者生存指南

    幸存者生存指南

    当灾难来临之际,是生命的归途,还是生命的开始……
  • 末世的女配

    末世的女配

    夏晴职业:法医连轴工作72小时,在写尸检报告的时候,突然失去意识。苏醒后,她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然而,命运的惊吓,远不止如此……自称高等文明产物的系统,试图让她拯救世界!而她所处的异界正经历着一场大灾变,病毒肆虐,丧尸,变异生物横行。至于她,则是一个活不到剧终的'女配'。'小说'中,'女配'死在哥哥的手里,而她的身边还有'女主'的裙下臣一二三四五……。为了改变命运,她选择与系统携手。与此同时,这个世界的隐秘,以及末世背后的阴谋,也在渐渐揭晓。系统:社会我晴姐,人美路子野!晴姐:呵呵,垃圾系统!
  • 倾世兵团

    倾世兵团

    一个空怀大志的少年,受尽官兵欺压。一把王者之剑改变了他的命运,招兵买马,聚贤纳才,绝世妖孽尽皆追随左右。他们强大,他们冷血,他们忠诚,他们残忍!一支足以让世人恐惧的兵团就此现世。千年兵团被兵团屠灭,后人皆称这支可怕的兵团为--死神兵团!
  • 听说女君在敦煌打架

    听说女君在敦煌打架

    你喜欢敦煌吗?你听说过上古洪荒祭吗?你听说天地玄黄四大神族吗?我本以为,自己小酒喝着,小哥搂着就可潇洒走完一生,不想有一天,初恋背叛了我。他说,我接近你,只不过是为了你脖子上的青冥碧玺。我诧异了:青冥碧玺不是我的,是我姐妹的。初恋说:哦,不好意思搞错人了,告辞告辞。我正有些欲哭无泪,青梅竹马忽然跳出来,告诉我,你是一族女君,不是普通人。我更加诧异了,本以为我是全村的希望,不想却是一族的希望。
  • 我和你情定三生三世

    我和你情定三生三世

    第一世,他救了她,一路帮她复仇,护她周全,最后,为她灰飞烟灭,他说,你欠我的,记得要还。第二世,他找到他,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他帮他,拼尽全力救他的心上人,可是,他却在她最无力的时候,在她面前和心上人殉情。第三世,从他出生她就跟着他,她说,这一世,你的青梅只能是我!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山西一跃成为在全国独领风骚的模范省,必有其人所不及之处。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山西王”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地方实力派代表,把他归为“反动派”,自然有充足的历史依据,不过,一个立体的阎锡山显然不仅于此。他独特有趣的行事方式,在招致诸多批评和讥笑的同时,既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也造成他无可奈何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