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700000097

第97章 明(9)

朱翊钧是穆宗的第三子,5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批准读书,这在大明历代皇子中,可算是一个特例了。他的老师便是后来叱咤风云的名相张居正。张居正对这个小皇帝的教诲可谓是孜孜不倦,为了让这个小皇帝能够对历史对为君之道有个初步的了解,张居正将尧、舜以来天下君主所做的可效法的善事81件,应警戒的恶事36件,编成类似于连环画的故事书《帝鉴图说》。后来,张居正又从历代皇帝的实录和明太祖的《宝训》中,分门别类地编成《创业艰难》、《励精图治》、《勤学》等40本书让万历阅读。上课之余,张居正总向朱翊钧讲一些如何为君的正论。张居正行事端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很注重外表,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能点中事情的要害,这些使少年朱翊钧极其敬畏。李太后对此极为赞赏,每当张翊钧不用功的时候,她便把张居正搬出来,说:“告诉张先生吧,怎么样?”或者“这叫张先生知道了可如何是好?”朱翊钧虽害怕,但也暗暗地滋生了不满情绪。

这给以后朱翊钧残酷地报复张居正埋下了祸根。

朱翊钧即位后的前十年,是万历朝最为昌盛的时期,当时国泰民安,大仓的积粟可用10年,国库的钱财多达400余万。当然,这主要是张居正励精图治的结果,张居正是穆宗东宫时的亲信,穆宗上台后,张居正也得以进入仕途,于公元1567年被选入阁。第二年,张居正便向穆宗上了一封《陈六事疏》。主张实行改革,提出“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覆名实”、“固邦本”、“饬武务”六大急务,深得穆宗嘉许。但可惜穆宗早逝,张居正当时又不是首辅,所以这些颇具见识而又切中时弊的主张暂时还得不到实行。不过张居正还是受到穆宗的重视,让他负责对朱翊钧的教育。朱翊钧即位之初的内阁首辅是高拱,高拱自以为是先帝重臣,对小皇帝朱翊钧并不是很尊重,因此张居正立即献上奇计,高拱于是下台,张居正取而代之。此后,大权在握的张居正便雷厉风行地将他的改革梦想付诸实施。

这场改革最先从政治上开始。张居正力主整顿吏治,为的是解决当时全国贪污腐败成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日益恶化的形势。公元1573年,整顿吏治的措施“考成法”出台了,这项由张居正提出来的措施,着重点在于清查官吏的腐败问题和提高政权机构的办事效率,此令一出,可谓轰轰烈烈、朝野震动,吏治与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改观,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张居正随后进行的便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张居正首先是裁减冗官冗费,而且控制皇室费用,以减少开支,随后于公元1577年,清查丈量全国各类土地,实现“开源”,增加生产。在此基础上,张居正开始施行“一条鞭法”,这个制度后来被称为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它主要包括统一役法、田赋及其他土贡方物一律征银、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等四项内容。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是生产和货币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军事方面,张居正主要进行的是整顿军备,加强边防。他重用了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等名将加强边防,同时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从而确保了明王朝边防的巩固。对此朱翊钧非常满意,他曾为此褒扬张居正说,“先生公忠为国,所用的人没有不当的。”

但张居正并不是一个完人,首先他并不是个廉官,曾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家人谋私利;其次就是张居正父亲的死后,张居正居然不回家丁忧,而是继续在朝中当值,这现在可以说成是一心扑在事业上,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后来张居正回家葬父,大肆铺张,沿途官吏纷纷前来郊迎,甚至连藩王都得出府迎接这个当朝最为权重的内阁首辅。

公元1582年,这个深受朱翊钧和皇太后重视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终于去世。朱翊钧最初十分悲痛,他特意下诏罢朝数日以致哀,追赠张居两柱国的荣衔,赐谥文忠公,并封四品京卿、锦衣卫堂宫、司礼太监等人护送归葬江陵。身后的恩礼如此隆重,在大明历代的臣僚中,都是极罕见的。但是不久,朱翊钧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促使朱翊钧对张居正态度改变的,便是曾被张居正设计陷害而被罢官回家的高拱。高拱临死前,曾写了一本《病榻遗言》,里面揭露了早年张居正和冯保等人的一些丑恶事情。这本书被辗转呈到朱翊钧的手里,朱翊钧看后大怒,首先就将冯保逐出宫去,查没其财物。这次对冯保的查抄,朱翊钧得金银100余万、珠宝无数,结结实实地尝了次查抄的甜头。

冯保被抄后,朱翊钧下一步就会将矛头对准张居正了。这也是出于树立自己的权威,达到总揽朝纲的原因,但还没有找到借口。这时,恰有大臣弹劾张居正14条罪状,朱翊钧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于是在张居正死后一年,朱翊钧下令追夺张居正的上柱国、大师荣衔,文忠公谥,并罢其两子的官职,随后对对张家进行查抄。

查抄的结果,却只得黄金一万余两、白银十几万两,算不上什么巨富。钦差觉得不好向朱翊钧交代,于是把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抓来拷问,张敬修受不住皮肉之苦,信口说还有30多万两银子,分藏在别人家里,结果那些人家也受牵连,被查抄。不久张敬修投河自尽,张家的惨状也今朝野惊悸,于是大臣们上疏请求从宽处理,朱翊钧才下诏留空宅一所、田10顷,赡养张居正的母亲。

在对张居正和冯保清算报复之后,朱翊钧终于洋洋自得地亲政了。但这个从小就受到张居正严格教育的皇帝,却因为那段中规中矩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严重的逆风心理。张居正曾劝他做的都不做,张居正执行的政策他统统废除,全然不管这些措施是否是真对国家有利。

于是被张居正苹除的冗官冗费恢复了,皇室的生活用度也大大地增加。而张居正千辛万苦地教育朱翊钧,希望他成为一代明君,朱翊钧也反着来,日夜纵酒作乐,动辄大醉,醉后必怒,怒了则要胡乱打人,宫女、中官稍不留意,就要遭杖责,重的常被打死。他还逐渐学会了抽大烟,玩花鸟。最后就连日讲、经筵和早朝等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索性以“圣体违和”为由,停止了日讲和早朝,于是大臣们就很难再见到这个当朝皇帝,于是便纷纷上疏劝谏。朱翊钧见了大多大臣们的上疏,烦也烦死了,干脆把不理朝政公开化,从公元1590年起,到死都不再临朝,大臣的章奏,他的批示、谕旨,全靠内监传达。甚至连郊祀等礼仪,也不亲自参加,而让别人代替。直到公元1615年因要解决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的“梃击案”,这才召见过一次群臣。朱翊钧的反叛心理是越来越突出,张居正专权期间,提拔了大批的官员,朱翊钧便将这些官员大多免职,之后也不再进补。到公元1602年,官员短缺的现象已令人震惊。

中央九卿要员中空缺一半,有的衙署竟无一人。到公元1612年时,内阁仅剩下叶向高一人,六卿仅有赵焕一人,都察院连续八年没有领导,全国半数以上的府没有知府,而新科文武进士及教职数千人,却待命在京无人管。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元1617年的一天早晨,官员们上朝的时候,发现有100多个人在长安门外聚集,围成圈跪着号哭,上前询问,回答说是镇抚司所管犯人的家属,因“衙门里没有主事的官,好长时间犯人不得判决,只在那里耗着,人都快死光了!”

朱翊钧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即位后的那段时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更加繁华,物产日益丰富,贸易往夹也急剧增加。大量的钱财搜集上来,使得这个本来就贪财好货、纵情酒色的朱翊钧更是放开手脚,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为给他的皇子办冠婚礼,朱翊钧竟然花费了相当于今天4亿人民币的银两。为买称心的珠宝,一次就花掉相当于20多亿人民币的白银。在朱翊钧的带动下,朝廷兴起一股奢靡之风,不久就将国库掏空了。为了继续维持庞大的花销,朱翊钧竟然搬出了当年张居正开源节流的做法,“节流”当然没有必要,而“开源”则是个好办法。于是.他以空前的热情,开始了敛聚钱财的活动。

万历最初想到的“开源”的点子,首先就是让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准。他平白无故地把太监拖来拷问,兜一阵圈子后,就要他们献金银珠宝。头脑灵活立即献上的,当即释放,执迷不悟的,就往死里打。这样搜刮上来的钱财毕竟为数不多,朱翊钧于是又将手伸向百姓,他借口乾清、坤宁两宫被烧需要大笔款子修建,抽调大批太监,充当“矿监”、“税使”,分派到全国各地,搜刮民脂民膏。这就是十分有名的“采榷之祸”。万历皇帝对钱财的奇贪,前无古人。当时征税的对象,不仅是商人、土地所有者,就连官吏、农工等也都成了征税的对象,凡是涉及房屋、车船、米、麦、鸡、猪、牛、马等等,没有一样不纳税。

但税使要同矿监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矿监们都是些不学无术的阉货,根本就不懂什么勘探,而是随便指鹿为马,不论田园房屋,只要看好就可以敲诈一笔。有的还借口找矿,到处挖掘坟墓,搜取金银陪葬品。

这矿监和税吏还曾经停止过一段时间,原因是朱翊钧的一次病危。朱翊钧在公元1602年皇太子大婚典礼刚结束不久,就一病不起,朱翊钧害怕自己亡故,于是在安排了托孤之事后,又下令将矿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等停止,关押的罪犯都放掉,固上疏而削职的官员也都官复原职,并将官员统统擢升,以补朝廷衙门的缺。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文武百官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他们还是失望了,朱翊钧很快就起死回生,并要大臣们将前边的诏旨统统收回。

朱翊钧统治的中后期,政治极端腐败,朱翊钧的挥霍无度、横征暴敛,加上水、早、蝗之灾连年不断,百姓穷困,搞得国家财政枯竭,民怨沸腾,尤其是矿监税使肆无忌惮地压榨,更使人民的反抗情绪如干柴烈火,反抗斗争遍及全国。公元1601年,江南就爆发了一次明朝末年最有声势、组织最严密的反矿监税使斗争。

这时,北方的女真族已趁机迅速崛起,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称帝,建立后金,并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

努尔哈赤率军南下,很快就攻克了抚顺。朱翊钧这时才着急起来,命令兵部调集了约10万人马,企图将后金一举歼灭。但这时囚国库无钱,军饷竞缺300万两银子,于是户部请求从银两充足的大内存银中调拨。但是,向来视内库为己库的朱翊钧认为,要自己掏钱给国家去打仗,这实在是太划不来了,因而他坚决不同意。

户部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去东拼西凑,总算是凑齐了所需军饷。随后又于公元1618年要求增加赋税,以筹征辽银两。朱翊钧一看捞钱的机会又来了,马上同意,三年之内每亩田赋竟增达9厘,年田赋增征。总颇为520万余两,但这些银两大多都被朱翊钧充实到自己的大内库中去了,国库里还是没有多少银子。许多农民因此被夺去土地,流离失所,怨声载道,终于导致后院起火,山东、河南等地农民暴动接连不断。

公元1619年春,明军兵分四路合围努尔哈赤主力,结果被努尔哈赤采用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的战略方针,打得明军伤亡4.6万余人,大将战死300余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战过后,后金与明的力量对比得以扭转,后金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此时的朱翊钧已经是风烛残年,再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便于公元1620年夏死去,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光宗朱常洛

(公元1582年~公元1620年)

在位时间: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

曾用年号:泰昌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庆陵

公元1582年,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出生。

公元1615年,发生明末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

公元162年,明神宗死去,朱常洛即位,一个月后去世,庙号“光宗”。朱常洛的死又牵连上明木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

朱常洛出生以前,16岁的母亲王氏仅仅是慈宁宫里侍奉皇太后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有一天,神宗去给皇太后请安,突然想洗手,王氏就端过一盆水凑近皇上,于是被临幸。几个月后,王氏的身孕使逐渐显露出来,此时的神宗仍不知道他有了儿子,只是盼孙心切的皇太后问起,并将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神宗赏赐何物的“起居注”摆在神宗面前,神宗这才认下了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并照太后旨意,先将王氏封为才人,之后又封为恭妃。

公元1582年,朱常洛出生。当时的后宫中只有朱常洛这么一个皇长子,因此皇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孙子,并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认为将来的太子必定朱常洛了。直到公元1586年他的弟弟、皇三子朱常洵降生。

朱常洵是极受神宗宠幸的郑贵妃的儿子。神宗的想法,自然是立这个他所宠爱的贵妃的儿子为嗣。有些大臣怕“子以母贵”,神宗会“废长立爱”,因此上奏要求早立太子,而另一批受郑贵妃指使的大臣则极力阻挠,因此朝中开始了长达15年的建储之争。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本书分为米·谢·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部分。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朱德交往纪实

    朱德交往纪实

    朱德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又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他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南昌起义等著名历史事件。长征途中,它不仅与毛泽东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还与博古、王明及张国焘等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解放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到被授予元帅军衔,戎马一生的他功成名就。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朱德的交往经历十分复杂,书中对朱德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人的交往,有选择的做了安排,相信读者能从中受益匪浅。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这,也就是我想写他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简单的青春呀

    简单的青春呀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青春。那些年的我们,你们,他们,无论是何种模样,都是青春的样子。简单,又不简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深度谋杀

    深度谋杀

    落帔“凤凰”黄叶一飘,天气就凉了。独岭村里的男人们都夹着铺盖,远走他乡挣钱去了。落魄的养鸡老板郭长林还没处去,就赶着自家老牛在坡上杀地。地窄条条的,不够一耙宽,勉强能着下牛,到了地头牛就返不过身来。他只好让牛慢慢跳下塄地地,从塄地地犁回来,再吃力地爬上塄上地犁过去……这样反复循环几圈下来,本来一天能犁三亩地连气也不喘一口的大老犍,被这三分刀把地累得浑身汗珠滚滚,呼哧呼哧地张着大嘴喘粗气;他的浑身也像散了架,又酸又疼又乏。“郭老板,我看你还是别犁地了,还是跟我去下煤窑吧!只要你跟我李育红干了,保证让你不出力气发大财。
  • 一往情深:Kiss我的傲娇男神

    一往情深:Kiss我的傲娇男神

    【正文完】【推荐:《限量宠爱:男神,别撩我!》Hare酱】 一夜过后,夏之初怀上了顾子遇的孩子。失去恋人的他为了孩子跟她结婚,她孤注一掷,想借此机会让他爱上自己。婚后她依旧没脸没皮,他依旧高冷傲娇。顾子遇发现自己爱上对方时,夏之初却一个转身,消失五年。五年后再见,傲娇男人化身霸道总裁,一现身便想把人带走,却发现那女人身边居然有了别的男人,还有一个可恶的小屁孩!男的踢走,小的……实在不行,家里不缺他一口吃的。总之,夏之初只能是他顾子遇的!
  • 我的男友是猫妖

    我的男友是猫妖

    陶七七这辈子做过的最大善事就是在某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从恶犬的嘴下救下一只白猫。可是,她真心想仰天长啸了!是哪个该杀千刀的说好人有好报的?她除了平时犯2,偶尔八卦,做事偷懒,好歹还是一个好姑娘啊,为毛难得大发的善心竟然会招来一一只腹黑无良的绝色猫妖?!
  • 练气飞仙

    练气飞仙

    从太乙道又一次招收新弟子那天起,杨邺的故事也跟着开始了。紧接着,偌大的九洲荡起风云,神秘的魔出世,远古洞府现踪,守卫九洲的十方道统也重现人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飞仙。也有人问:飞仙,有那么重要吗?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大能者,用鲜血告知,并发出血的战吼。
  •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后姓阴名丽华。当初,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曾见到朝廷的执金吾,在街上出巡时的威仪,非常羡慕,感叹道:“任宦当做执金吾。”又一次,在去新野姐夫邓晨家中时,恰巧遇见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名叫阴丽华。刘秀惊为仙女下凡,不禁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北京错爱

    北京错爱

    越是繁华的城市,越让人堕落!灯红酒绿间,面对空寂的攀比,奢华的诱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沉淀。地球少了谁都会转,但却永远都不会为一个人转,可是我们却总是围着一个人转,不管你在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无数次地想放弃,却终究是舍不得,一直在寻找归宿,哪里才是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