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11

第11章 孟子(3)

孟子来到魏国后,受到了魏惠王的欢迎。魏惠王迫不及待地问:“您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会给我国带来很大利益吧。”孟子听了梁惠王的发问,心中很别扭,不愿顺从魏惠王,说:“王何必一开口就言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孟子便大谈了一通他关于义利的观点,他接着说:“王假若说,‘怎么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也说,‘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那一般土子以至百姓也都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会发生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能杀掉它的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万乘之国中,大夫拥有兵车千辆;在千乘之国中,大夫拥有兵车百辆,这不算不多了。但是,假若轻公义而重私利,那大夫若不把国君的产业夺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没有讲仁的人却遗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却对他的君主怠慢的。王也只讲仁义就行,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的这番议论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从早期的传统说,一般不把“利”和“义”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作有机的结合。即使孟子所推崇的孔子也不讳言利,《左传》成公二年有孔子论义的话说:“义以生利,利以生民。”

意思是说,由义产生利,用利来治理人民。对比来看,孟子的义利观比孔子是退步了。一次,孟子去谒见梁惠王,梁惠王便把他带到王室园林里。梁惠王走到池塘边,一边观看珍禽嬉戏和野兽追逐的情景,一边问孟子:“请问孟老夫子,贤者是否也喜欢观赏这种园林风光,是否也喜欢这些珍禽异兽呢?”孟子答道:“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享受这一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纵使有这种快乐也是无法享受的。这话怎么说呢?我举出周文王和夏桀的史事来说明吧。《诗经·大雅·灵台》篇说:‘开始筑灵台,精心经营,大家齐努力,很快便落成。文王说不要急,百姓更卖力。文王来到鹿苑中,母鹿正安逸。母鹿光且肥,白鸟羽毛洁。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文王虽用民力筑高台,建深池,百姓却乐而从之,称那高台谓‘灵台’,称那深池谓‘灵沼’,为其有多种禽兽鱼鳖而高兴。就因为他能与民同乐,故能真享受此乐也。”

孟子接着讲述了一则与文王建灵台完全相反的故事:当夏桀在位的时候,自夸其政权像太阳一样永恒,可是他施行的暴政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恨透了他,说道:“太阳呀!你什么时候消灭呢?我宁肯跟你一道死去!”为人君者,使百姓怨恨到愿意与其一同灭亡的地步,纵然有高台深池,奇禽异兽,难道能够独自享受吗?这就是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的这番说教触动了梁惠王,梁惠王主动地向孟子请教道:“我对于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河内遭灾荒,我便把那里的部分饥民移至河东,同时将河东的部分粮食运至河内。河内遭灾也是照此办理的。寡人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老百姓打算的。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看到他仁政思想的感召力,心中高兴万分,答道:“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两国交兵,战鼓咯咯,兵刃相接,头断血流,兵卒中有的弃甲曳兵而逃,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逃五十步的兵卒耻笑跑一百步的胆小怕死。大王以为如何?”梁惠王不假思索地答道:“不行!只不过他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孟子用比喻告诉梁惠王,尽管他尽心治国,如不制止兼并战争,就与那些不恤国政、穷兵黩武的君主没有什么区别,要想富国强兵是不可能的。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孟子为梁惠王设计了一个强国富民的蓝图。一,不违农时,那粮食就会吃不尽。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不断互相征伐,争雄争霸。为了得到兵源和财富,不惜在农忙季节征兵、抽役,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这种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粮食短缺,连年灾荒。孟子强调“不违农时”,实际上是在反对因兼并称霸而导致的滥用民力的现象。二,孟子认为,发展社会经济不仅仅是发展农业,而应当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他主张:“每户有宅园五亩,种桑养蚕,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着帛。鸡豚狗彘,六畜兴旺,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肉吃了。一家百亩的耕地,不夺农时,不妨碍其生产,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无冻馁之苦了。”

三,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孟子主张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他说:“不违农时,粮食则不可胜食;不以细密的渔网到江河湖泊和沼池中捕捞,鱼鳖等水产品就食之不尽;砍伐树木有定时,木材也会用不尽了。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于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始。”孟子还谈到,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应多办学校,对青少年进行仁义孝悌的教育,使社会上人人都懂得敬老尊贤,这样须发花白的老人就用不着自己背着东西在路上奔波操劳了。如此这样从来没有的事,天下百姓还不能归服。

孟子接着谈到了眼下的情形:“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富贵之家的猎狗吃着人的粮食而不知节制;路上有饿俘却不知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所致。’这和拿着武器杀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何不同呢?”孟子最后说:“大王只要不归于年成,而能从实行仁政着手,那么天下百姓就会来投奔您了。”

孟子后来和梁惠王又曾交谈过。有一次,梁惠王再次登门拜访孟子。他很坦率地说:“魏国曾经是天下强国,这是您所熟知的。到了寡人之手,东败于齐,长子战死;西败于秦,丧失七百里土地;南又受辱于楚。寡人为此事感到耻辱,无时无刻不想为死者报仇雪恨。依夫子高见,寡人该如何行事?”孟子说:“只要实行仁政,就是纵横百里的小国也可以使天下归服,更何况魏国这样的大国了!您如果能对人民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使百姓不失农时地精耕细耨;使青壮年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孝悌忠信的道德,而且运用这些道德,在家便来侍奉父兄,上朝便来尊敬上级,这样,即使让他们手持木棒也可以抗击技坚执锐的秦、楚军队了。而秦、楚诸国穷兵黩武、侵夺百姓农时,使百姓不能从事耕作来养活父母,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逃西散。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中,大王去征讨他们,有谁能与您对抗呢?所以说:‘仁者无敌。’大王就不要怀疑了吧!”

孟子在最后一次与梁惠王的交谈中,清楚地知道,梁惠王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自己的仁政主张,也就根本谈不上实行了。梁惠王所想的只是用战争手段报仇雪恨,收复失地,使魏国重新强盛起来。这和孟子的仁政主张是格格不入的。

梁惠王公元前318年,去世,他的儿子赫即位,是为梁襄王。一天,梁襄王忽然要召见孟子。孟子满心欢喜,以为这位新国君要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了,急忙前去拜见。当他一见梁襄王的面,就发现这位新王没有一点威严,根本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梁襄王一见孟子就问:“天下如何安定?”孟子认真地回答说:“定于一。”梁襄王又问:“谁人可以统一天下?”孟子答道:“惟有不嗜杀人者,才可以统一天下。”梁襄王又追问道:“那有谁来跟随他呢?”孟子又答:“天下的人没有跟随他的。您熟悉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久旱不雨,禾苗自然枯槁了。忽然有一天,天空乌云出现,转瞬大雨倾盆,于是禾苗得救,并且茂盛地生长起来了。像这样,那有谁能阻挡得住呢?如今各国的君王,没有一个不好杀人的,倘若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王,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如果真是这样,百姓就会归附于他,跟随着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那还有谁能够阻挡得住呢?”

孟子这次与梁襄王谈话,彻底失望了。他原想通过梁惠王来实现他的仁政措施,可梁惠王还没来得及接受他的主张便去世了;新上任的梁襄王又是一副不成器的样子,就是接受了自己的主张,也难以推行下去。使他感到继续留在魏国,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便重返了齐国。

齐国在威王改革之后,国势日盛,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及徐州相王等一系列军事户交活动,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疆域最广、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319年,齐威王死,齐宣王即位。齐宣王力图继承威王的事业,扩展领土,统一天下。为此,他特别注意多方面罗举人才。他非常喜爱“文学游说之士”,甚至为了笼络人心,甘愿忍受一些知识分子对他的侮慢。为了称霸中原,征服秦、楚等大国,实现统一,齐宣王的确收罗了不少人才。早在齐宣王的祖父田桓公时,就曾在齐国国都临淄城西稷门外设立了一座稷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来这里研究学术,议论政治,为齐国出谋划策。经过齐威王,到齐宣王时,稷下学宫人才济济,“自如邹衍、淳于有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弟,不治而议论。”齐国成了当时思想。政治空气最为活跃的国家。

孟子来到齐国,对齐国实行仁政充满了信心。对他的学生公孙丑说:“凭着齐国的条件,使它称王于天下是易如反掌的事。”没等他的学生发问,他接着指出:“在夏、商、周三代最兴盛的时候,任何国家的疆域也没有超千里的,而齐国就有这样辽阔的土地;从国都一直到四方边境,鸡鸣狗叫的声音能够处处相闻,说明齐国人口稠密,百姓众多。因此,不必再扩大国土,也不必再增加人口,齐国只要靠实行仁政来称王于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了。而且王者不出现的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长久过;老百姓被暴政摧残,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厉害过。在这个时候,齐国这样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一定会非常拥护。所以,如果齐国能接受我的主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孟子对齐宣王寄予了很大希望。一次,齐宣王与孟子论政,一开始便问:“孟老夫子知识渊博,能将齐桓、晋文称霸的详情与道理讲给寡人听听吗?”孟子答:“孔门弟子无谈论齐桓、晋文之事者,故而后世无传,臣也就无从知晓。倘陛下定要知道如何治理天下的话,何必定要了解齐桓、晋文称霸诸侯的道理呢?让臣来讲一讲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王道政治吧。”齐宣王一听孟子有治理好国家能统一天下,便急忙追问:“一个国君,须具备怎样的德行和才干,方能统一天下?”孟子果断地回答:“一切为百姓安居乐业考虑,要想王天下,谁人能够阻挡……”宣王继续追问:“依夫子高见,似寡人者,能够王天下吗?”孟子脱口而出:“当然可以!”齐宣王为了弄明白,继续问道:“夫子何以知寡人能王天下呢?”孟子没有立即回答,先讲了一个齐臣胡乞曾告诉过他的一则故事:一天,齐宣王正坐在殿堂上,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经过。齐宣王好奇地问道:“你牵牛到什么地方去?”牵牛人答道:“前去宰杀,祭祀一口新铸的大钟。”宣王道:

“放了它吧,看他恐惧发抖的样子,无罪而送进屠宰场,像杀一个无辜之民,寡人实在不忍。”牵牛人反问道:“那么,废除祭钟仪式吗?”宣王果断地命令道:“怎么可以废除呢?用只羊来代替吧!”“——不知道真有这么一回事吗?”孟子便又说:“凭着陛下这种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陛下吝啬,但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

宣王听孟子这样说,便急忙顺着说:“对呀,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也何至于连一只牛都舍不得?我就是不忍看它那种哆嗦可怜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被送进屠场,才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百姓说陛下吝啬,陛下也不必奇怪。羊小牛大,用小的代替大的,他们哪能体会到陛下的深意呢?如果说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送进屠场,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么不同呢?”宣王笑着说:“这个我真连自己也不懂是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才去用羊来代替牛。看来百姓说我吝啬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孟子为的是让齐宣王实行仁政主张,因此说到这里,便以轻松的语气把话锋一转,说道:“这是小事一桩,百姓如此误解倒也无妨,老夫知陛下有一颗仁爱之心。道理就在于:王亲眼看见了那只牛,却没有看见那只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悲鸣哀号,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这番话后,高兴地对孟子说:“《诗》云:

‘他人有心,子忖度之。’说的便是孟夫子这样的人呀!

我只是这样做了,再问问自己,但却是说不出其中的道理,经夫子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便豁然明亮了。”

同类推荐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
  •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热门推荐
  • lol之电竞天王

    lol之电竞天王

    人生应该有理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就是张小明的理想!然而,这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时代,没有任何人会鼓励你去做一名职业的玩家,因为,在世人的眼里,成为职业玩家是不现实的,也是荒谬的!但张小明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继续努力,通过挥洒青春,燃烧激情,朝着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注:本书献给这些日夜奋斗在LOL的人们。
  •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本书内容包括小品、主题、小说、游记、恋物共五大部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此文原名《鸾宫:麻雀皇后》,作品宣言:以小白的方式写不小白的文!如果喜欢,请收藏!----------------------------宰相府内,某女使劲扯着嗓门吼道:“来来来,快来下注啦,再不下注就要开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诶~”没错,她就是相府内那个嗜赌如命的大千金,骨牌,麻将,二十四点无所不会。又一次聚众赌博被狐狸般的老爹抓到,拿出一卷圣旨,爱情戏苦情戏悲情戏亲情戏,总之先骗入宫再说。“哎,雪儿啊,爹也是没有办法啊……”既然要当国之栋梁,那就一栋到底吧,家里的小狐狸女儿也奉献出去好了。出嫁,当今皇上广纳后宫,车辇还没进宫门,三大妃子就先在街口交汇处大打出手。不想夺宠。却无心插柳柳成阴,一曲乐曲,弹死了一个中书令,毁了一个良淑妃。他设计让她做皇后。她却一一化解。精彩片段欣赏:⑴“皇上,臣妾真不会弹琴……”她可怜兮兮的说道。“爱妃……君无戏言,你不要让朕食言嘛”“那……好吧”她敛眉遮住眼中的笑意,小手开始庄正的一挥:“嘎吱……噼里啪啦……啪哒……”“抱歉,我真的不会弹琴……”⑵“爱妃,听说,你这落雪殿出了百鸟朝凤的奇景?”“是呐,可是,鸟儿都没了……”她摆摆手无奈的说道。他的表情露出了一丝的阴沉:“嗯?爱妃,鸟儿没了?”“是啊……因为——臣妾把它们全烤了!”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反问道:“皇上,你要尝尝那烤鸟肉吗?可香,可好吃了”⑶天气晴朗,皇宫上头万里无云。观星台上,他说:“你是我这辈子里遇上的最烂的那一朵桃花”她不乐意了,问道:“江山和美人,你选哪个?”他贪心道:“都要。”
  • 天价甜妻:徐先生深深宠

    天价甜妻:徐先生深深宠

    新文已经发了!《你比三月春风暖》,甜甜滴,快来围观吧!!他是外人眼里的清冷先生,却是她的温柔男人。偏偏一生气,却是十分难搞。为此,日常一聚,议论纷纷。他的下属一脸惶恐,“总裁一生气,便是狂风暴雨。”他的好友一脸调侃,“他一向冷漠,生气更甚,无法可解。”末了,她淡定总结,“他一生气,我也无可奈何。”事后人全散去,他把她抵住,嗓音低沉响起,“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莫沐一惊,却听见他淡淡开口,“若你哄我,便是晴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过时的青涩

    过时的青涩

    这是一部关于八五后高中成长生活与考试成绩的长篇小说,主要讲在一所寄宿制省重点高中里,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是如何迷失自我,然后遭受挫败、从而有所成长,有所成熟的故事。
  • 繁花浮生乱

    繁花浮生乱

    她的一生,将倾尽一世的焚心爱恋,付诸了那一场年少的繁花之焰中,却是烧成了炙白色的冷灰,随着乱世的烽火与宫阙的诡谲,轻轻地飘散在了漫漫的无情冷风中,坠落入泥地,化作低贱又卑微的尘埃……身已灭,心已死。浮生图录,京华若梦,命若蒲萋,疏雨惜寒,零落萧尘,春凄西冷,孤锁宫柳,乱花残尽。醉魂惊梦愁风起,寒鸦染烟倚轻楼。
  • 万古魂决

    万古魂决

    少年生无元基,无法修炼,注定废物一生。怎奈情有所寄,心有不甘,七岁立志,八年苦练。入龙翔,闯万世,习五御,得魂决。收火木水土四元,得八荒远古魂兽。上入九天苍穹,下破幽冥地界破天地日月奴,创元魂合一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