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08

第8章 孔子(7)

由于孔子对学生深沉真挚的爱,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把孔子比作“太和元气”,把他的学生比作“四时之春”,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仅比孔子小9岁的子路就对老师十分尊敬与佩服。尽管孔子多次批评子路好勇无谋,甚至说他“不得其死然”(《先进》),但子路却一直愿跟随孔子学习,实际上充当了孔子的卫士的角色。孔子在其兴办的私学里,毕其一生,用了长达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才,而且在办学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师生关系诸方面都做出了创造性的建树,并作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给后世,造福于人类。

春秋后期,鲁国的三桓(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即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的势力膨胀,通过“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掌握了鲁国的实权。公元前562年,三桓“三分公室”,把公室的军队改编成三军,由一家统辖一军。过了25年,三家又进一步瓜分国君的权力,把三军改为两军,分成四股,实行“四分公室”,由季孙氏分得两股,并掌握鲁国的大权;叔孙氏和孟孙氏各得一股。这样,国君的主要权力就被瓜分了,经济上也只能靠三家的进贡来维持。由来已久的公室衰微,世卿专横,政在季氏的局面,使鲁昭公不得不想方设法削弱铲除季平子,以恢复公室的权力。

“斗鸡之变”当年的曲阜城里,有斗鸡的习俗。鲁昭公二十五年夏天,执政的季平子与另一贵族郈昭伯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鸡大赛。季氏给鸡穿上护甲,郈氏给鸡装上锋利的金属爪子。两鸡相斗,各不相让。时间一长,季氏的鸡渐渐不支,而邱氏的鸡仗着利爪,越斗越勇,将季氏的鸡打得狼狈逃窜。季平子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并仗势强占了郈氏的房子。郈昭伯是鲁惠公的后裔,同季平子一样,也是鲁国公室贵胄,只不过权势不及季氏。

鲁昭公早想除掉季平子这个权臣。得知斗鸡的事情,喜出望外,便召郈昭伯密谋铲除季孙,邱氏欣然赞同。联系了一些季平子的政敌,经过周密的策划后,在同年秋天出兵围困季平子。兵至季府门前,当即捉住并杀死了季平子的弟弟季竖。季平子已有准备,闭门坚守。季平子登上观台,遥拜鲁侯请求说:“君王没有调查下臣的罪过,就派官吏用武力讨伐下臣,下臣请求待在沂水边上让君王调查。”昭公不许。请求囚禁在费地,也不答应。又请求带着5辆车子逃亡池。左右劝昭公准季平子所请。昭公还是不听,郈昭伯火上加油说:“一定要杀了季平子!”孟孙氏、叔孙氏得到兵围季府的消息,深知除了一家,其余二家也难保,便一齐起兵来救季氏,昭公兵少难敌,只好带了少数亲随,出奔齐国。(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后来又逃到晋国,过了7年流亡生活,最后死于晋国乾侯。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斗鸡之变”。

“斗鸡之变”这年,孔子35岁,他耳闻目睹了这场鲁国君臣之间、各当权贵族之间的激烈争斗,感到鲁国政局的混乱,做国君的不像国君,为人臣的不像人臣,完全背弃了礼的尊尊、亲亲之义和互敬互让原则,传统的贵族共政体制所要求的君臣协调关系破坏殆尽。在孔子看来,礼徒具玉帛钟鼓的形式,甚至被僭越者所利用。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的万舞人数:天子用八佾(一佾为一列八人),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身为大夫的季平子在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时,竟把从公室调来的乐队和自家的乐队合在一起,组成八佾,演出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舞于庭”的场面(见《论语·八佾》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而且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在祭祀撤奠时,还唱起天子用的《雍》歌(《八佾》),声势十分气派。而公室的祭祀活动,不仅规格低于三家,由于舞队被季氏调走2/3,连万舞也不能举行,显得十分冷落。以维护周礼为己任的孔子哪里能容忍这种无法无天的僭越行为,他针对季平子八佾舞于庭的做法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又针对三家祭祀以《雍》的行为评论说:“《雍》诗里有这样两句话:‘相辟维公,天子穆穆(诸侯助祭,天子庄严主祭)。’这样的语句怎么可以出现在三家大夫的庙堂里呢?”(《八佾》)孔子再也不忍目睹这种大夫违礼僭越的行为,决定留下妻儿,自己便和追随他的一班弟子驾车赴齐避乱。

“苛政猛于虎”孔子这次赴齐是在鲁昭公逃亡国外后不久,即公元前517年的深秋。车出城关,渡过泗水,便进入了西北郊遂,映入眼帘的是广袤无垠的田野,孔子师徒久日压在心头的烦闷情绪为之一扫,秋高气爽,心情也就宽松多了。又走了几天,只见峰峦重叠,山势渐高,遥望一峰,拔地耸天,弟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说是可以清楚地望见泰山山脉的主峰岱岳了。车子在山路上辚辚前行,越走山愈深,境愈幽,山限水曲的地方,林木掩映着一两椽茅舍,炊烟袅袅,正是一个避世隐居的好去处。正当孔子师徒沉寂在遐想中,饱览着这美景如画的泰山风光时,忽然不远处传来一女子的嘤嘤哭声,抽抽搭搭,时断时续,打破了山林中的幽静和谐的气氛。

孔子急忙命子路停车,自己恭敬地站起身来,扶住车前横木,说:“快去寻找这位失声痛苦的女子,看看能不能帮她点忙。”子路循着哭声走去,发现在山坳一旁有一中年妇人在墓前哭祭,样子十分悲痛。子路问道:“这位大嫂,听你的哭声,好像有几层忧伤,不知为何?”

妇人强抑泪水,悲切切地说:“山里猛虎为患,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听说后,同情地问道:“山里虎患这么严重,你为什么不早点搬到山外去住呢?”妇人回答说:“这深山老林中没有苛捐杂税呀”

孔子的心为之一震,如梦初醒,悲愤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件事,苛政猛于虎啊!”(《礼记·檀弓下》)“齐景公问政”

孔子一行怀着阴郁的心情过了泰山,又走了两天,就来到了迫临淄水而为城的齐都临淄,住宿在齐卿高昭子府上,做了他的家臣。高氏自齐襄公时起,与国氏并为国卿,是齐国最有影响的贵族。孔子希望通过他的关系,能尽早见到齐景公,陈说自己对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达到出仕干政的目的。

齐景公听高昭子说他慕名已久的孔子已经来到齐国,当然十分高兴。前次在鲁国见面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次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向他请教,所以很快就接见了孔子。当时的齐国,陈氏(齐桓公时逃到齐国的陈公子完的后代)强大,为了收买人心,与公室争夺民众,采取了以大斗贷出、小斗收入的广施小惠的方法救济穷苦百姓,提高声誉,扩大社会影响;而齐国景公却耽于游乐,疏于朝政,使大权已经旁落的公室更加衰弱,民众背离公室而倒向陈氏,“归之如流水”。(《左传》昭公三年)所以当齐景公第一次问政时,孔子回答了8个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臣父子应该各尽其职,各行其道,做国君的要像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等等。齐景公似懂非懂,连忙按自己的领会称赞说:“你说得多么好啊!如果各自不守名分,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是有粮食,我能吃到嘴里吗?”(《颜渊》)齐景公又过了些日子,再次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节财。”(《史记·孔子世家》)节财,就是节俭财用,也是针对齐国存在的问题讲的。齐国人一向崇尚奢侈,相传齐桓公给自己的700名宫妃修建700所住房,开设7个宫内市场供其消费。齐景公则过着“宫室日更,淫乐不违”的腐朽糜烂生活,而且他的“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左传》昭公二十年),巧取豪夺。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三老冻馁”;“国之请市履贱踊贵(因为受刑的人多,脚被砍掉,所以市集上的草鞋践而假脚贵)”(《左传》昭公三年)。出现了“民人苦病,夫妇皆诅”(《左传》昭公二十年)的危机局面。

孔子提出“节财”,就是希望齐景公能带头去掉奢侈,提倡节俭,减轻税收,施惠于民。齐景公是不会听从孔子劝告的,但他对孔子的印象还不错,打算把尼谿这个地方封赐给他,并留孔子在齐国做官。

“会见晏婴”

齐相晏婴得悉齐侯要重用孔子的消息后,便急忙去宫中晋见景公,陈说利害,谏阻说:不能把尼谿封给孔子,也不要他在齐国做官。儒家都是些倔傲自大的人,他们特别看重丧葬之事,以至于破产厚葬,这不可成为民俗;他们靠奔走游说过日子,嘴上说得好听,并没有治国的真实本领。自从圣贤死后,周王朝已经衰落了,周朝的礼乐制度也废缺多年了。现在孔子想考订周朝的礼乐制度,企图重新恢复它们,把升降揖让之礼搞得十分繁琐,让人一辈子也学不尽。国君打算留用仲尼,用他那套过了时的办法治理齐国,这怎么能行呢?(见《史记·孔子世家》和《晏子春秋·外篇》)晏子是齐国有影响的老臣,他对孔子的批评引起一些人的响应,对孔子留在齐国仕进的想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孔子到齐国,拜见景公却不拜见晏子。子贡怀疑晏子在景公面前说的那席话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是对他的老师说:“拜见国君不拜见执政的人,行吗?”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个国君而且都服服帖帖,我怀疑他的为人。”这话传到晏婴的耳朵里,他解释说:“我是齐国世代平民出身,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品行,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不能立身在世。我听说得宠被钟爱,不得宠被厌恶,诽谤赞誉是一回事,声音和回声相应和,看见怎么行事就听任它算了。我听说,用一颗忠心侍奉三个君王,所以得顺应;用三个心眼侍奉一个君王,得不到顺应。如今孔丘没看到我的品行,就讥讽我。我听说,有道德的人独立在影子前不羞愧,独自躺下心里也不惭愧。”孔子听到这话,说:“有句俗话:在近处说的话,不能传到远方;自身做的事,不能瞒住众人。我私下议论晏子,没有击中他的要害。我的过错危险啊!我听说君子超过别人就把别人当作朋友,赶不上别人就把别人当作老师。现在我对晏子说错了话,晏子谴责我,这个人是我的老师。”然后孔子才拜会晏子,以释前嫌。

“闻韶不知肉味”

孔子赴齐的结果很不理想,有一件事却使他终生难忘,这就是在齐国逗留期间,有幸亲身观赏了古典乐舞《韶》的演出。《韶》,相传为虞舜时期的乐舞,历传夏、商、周三代。周平王东迁时,乐师流散。据《论语·微子》载:“太师挚逃到了齐国,二饭乐师干逃到楚国,三饭乐师缭逃到了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入居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之涯,少师阳和击磐的襄入居海边。”这些流散的乐师自然就把周代的礼乐制度带到了各诸侯国,因此,孔子在齐国能观赏到《韶》舞,就不奇怪了。

孔子对《韶》乐推崇备至,他曾说过:“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乐则韶舞”就是主张演奏舜时的《韶》乐和周武王时的“武(舞)”乐。对于这两种乐,他也有过评论,认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即舜时的《韶》乐比周武王时的《武》乐更好一些。这倒不是因为前者更古,而是因为《韶》乐既优美动人,又无战争肃杀之气,符合孔子“仁”的思想。《韶》乐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当他在齐国观赏《韶》的演出时,竟然如醉如痴。《论语·述而》记载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连吃肉都觉得没有滋味,可见他对《韶》乐入迷到何等的程度!从中得知,孔子是一位音乐素养十分高和艺术感受力非常强的人。

“接浙而行”

孔子在齐的好景不长,先是景公对他逐渐冷淡,好不容易求见一次,即不再问政事,也不提封赐尼谿的事,而是不冷不热地说:“待您像贵国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来,渐有传闻,说齐国大夫中有人要加害孔子,他又去见景公。景公对他说:

“我老了,不能用您了。”(见《史记·孔子世家》)那语气就等于下逐客令。看来,要待在齐国已是不可能了。

孔子便让弟子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到鲁国去。这年是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在齐稽留约为一年半光景。孔子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孔门弟子号称3000人。在这3000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3000弟子中有姓名可考者就有95人,孔子生前弟子已有多人,仕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及至世界教育史上像孔子这样教授学生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的人并不多见。孔子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全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已超越时空界限,绵延至今、遍及世界,以研究《论语》著称的美国克里尔教授和日本江哲郎博士、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都把孔子称为”人类的导师。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奠基人。这位给中国历史文化及至世界文化以深刻影响的文化巨匠,历代被称为“至圣”是世界上最早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同类推荐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懵懂与自然的启蒙;初入社会的青涩与憧憬;事业起步的欣喜与磨练;以及他自立门户、与流俗决裂的卓越不群。在赖特优美流畅的文字与奇巧清新的哲思中,我们可以窥见一名建筑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整个建筑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

    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

    20世纪的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而备受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共同推崇的大画家,只有齐白石一人。齐白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异数,从没有一位画家如同他这般,能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他将传统文人画的美感情趣转向移位,开辟了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绘画天地,注入了生机活泼的世俗人情。《齐白石回忆录》是白石老人亲述,由门人张次溪记录,原是请吴江人金松岑为白石老人作传所备的素材。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热门推荐
  • 己酉避乱录

    己酉避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中国的传统名著中有无数瑰宝,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想象和智慧,同时又具备了人性光辉的传世之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不仅不可怕,甚至非常有意思,从对孩子的品格培养,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素材。我们“斗胆”编写了这套儿童版的聊斋故事,精心挑选了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故事素材,在不破坏原著故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修饰,屏蔽了一些吓人的恐怖情节。我们还特别挑选了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播音艺术家,用有感染力的声音来演绎这个儿童版的聊斋故事。企鹅童话有声版的聊斋志异,包括了鬼,狐,妖三个专辑,介绍了三类“妖魔”的有趣故事。
  • 荷室夜话

    荷室夜话

    《读史点滴》53篇,是继上部西汉“五日京兆张敞”之后的继续,即跨越近三百年历史长河,讲到东汉灭亡,而三国和两晋时期的故事,只好在下部书中见了。《生活趣事》收入文章67篇,还是谈花论草、虫鸟鳞兽,凡我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讲诉的对象。《美术故事》收入22篇,通常是一篇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观点,如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走南闯北谈东西》收入游记14篇,其中西南行纪讲到重庆就截止了,因在上部书中有“成都散记”几篇。《荷室夜话》斜枝旁出,内容驳杂,与其说是一部散文集,不如说是一部资料书,不成体统、不求甚解之处,请读者批评谅解。
  • 傲游九天

    傲游九天

    一代剑仙,被迫使出全力与最强仙帝拼命一击,莫明的被传送到了异世大路。一代剑仙,在异世的成长称霸之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傲天做不到的。
  •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她,一个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金牌教授,却重生在了一个废材初中小女生身上。长得丑?成绩差?被学校的男生女生欺负排挤?不,她堂堂一个金牌教授,岂能被这些打倒?且看一个金牌教授,重活在一个废材初中女生身上的翻身之路。将会如何?敬请期待废材翻身,有你好看!PS:重生、女强、爽文、废材、青春校园、随身空间、平凡生活、家长里短。【喜欢本书请积极投票、收藏、打赏、评论、谢谢,书友群:341548080】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曾倾心爱过你

    我曾倾心爱过你

    有人说,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人,智商为零,而我用两件事情证实了这个说法。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文学史上首部写给大人的唯美童话!王尔德真正步入文学圣殿的代表作,从此成为文学史上唯美的化身!文学史首部写给大人的唯美童话!王尔德说,我的童话不是写给孩子的,而是写给有童心的18岁至80岁的成年人。书中附王尔德大事记。
  • 王爷你听我解释

    王爷你听我解释

    【催更群号:772383252】喝完八斤白酒在外面撒欢掉坑里了,不是掉坑里摔死了成了神作了吧?那么问题来了,她俩是玛丽苏女主姐妹花?还是重生女主智斗炮灰穿越女的那个炮灰?按固定套路啊,玛丽苏系列穿越完了得是个啥玩意丞相府二小姐,最差也得是个宫女吧?然后小王爷大皇子骑着马就来了,开头就能看见挂开在哪儿了,她俩这么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是有多倒霉?就这好不容易出现个盐帮老大结果还得指着她俩破案救命……活着怎么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