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200000027

第27章 元载

元载,宇公辅,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曾先后任唐肃宗、代宗时期宰相。本姓景,其父景升。当时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在扶风县有一片赐田,景升在此主管田租收缴事宜,因为管理有功,经请示元妃,遂赐赏改姓为元氏。元载虽然自幼丧父,家道十分艰难,但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十分擅长文章写作,尤其对道家学说用功犹勤。天宝初年,玄宗十分崇奉道教,下诏在全国搜求精通庄、老、文、列四子学问的学者,元载即以道学入试,“策入高第”,被授予新平(今陕西彬县)尉官,从此踏上了仕途。不久,监察御史韦镒充使监选黔中期间,引荐元载为判官,后来又升迁至大理评事。唐肃宗即位之后,苏州刺史李希言又举荐元载为副手,拜祠部员外郎(掌礼制),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被平息之后,元载入朝为度支郎中,掌管全国租赋、物产冰陆交通等。数月后,再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为达到在官场上继续升迁的目的,元栽利用与当时权倾四海的大宦官李辅国妻子也姓元氏的同宗关系,攀附上了亲戚关系,“因是相昵狎”(《旧唐书·元载传》)。宝应元年(762年),京兆尹一职空缺,李辅国就极力推荐了元载,但是元载有更大的野心,就故意一再辞谢。李辅国清楚了元载的真实意图后,通过上下活动,第二天,朝廷就任命了元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之一),并继续兼任度支转运使。元载入朝为相不足十天后,唐肃宗因病死去,代宗李豫即位。元栽为固宠保值,迎合代宗,便暗中委托中书省主书卓英情向当时颇得宠的内宫宦官董秀厚贿重金,“使刺取密旨”。得到董秀的内部情报后,不论代宗有什么想法和举动,元载都能事先知道。朝廷议政时,元栽极力探微揣端,无不迎合代宗的意愿,由此,代宗越发对元载另眼相看,宠信不疑。

元栽本性贪婪嗜财,猥锁险狠。当政擅权之后,便勾结中书省主书卓英倩、李待荣,利用手中权势,鬻官卖爵。大肆受贿,中饱私囊。当时民间盛传“天下官爵,大者出(元)载,小者自(卓英)倩、(李待)荣”,“四方携金帛求官者,道路相属”。凡是贿赂丰厚者都能得到满意的官位。陈少游被朝廷任命为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但迟迟不肯前去赴任,希望重新派遣到一个比较富裕而距离京城不远的郡州任职。于是陈少游以重金帛宝向董秀和元载行贿。董秀受贿后答应帮助解决,但是要求陈少游每年“献钱五万贯”。陈少游拜谒元载时,元载却让儿子元仲武出面接待谈条件,要求陈少游每年“献钱十万贯”(《旧唐书·陈少游传》)。按当时朝廷俸禄的标准,董秀、元载年俸仅为一千余贯,而二人竟索贿五十倍乃至百倍于自己的年俸,其贪婪之心由此可见。

元载把持朝政之后,不仅利欲熏心,贪赃卖官,而且徇情枉法,包纵贪猥之徒,险狠奸邪使朝廷正直之士隐忍不敢言。大历二年(767年)崔宁行贿于元栽之后被授予西川(今四川西部)节度使。崔宁到任后,自恃西川地势险要、物产丰饶,遂横征暴敛,厚积财货,让尚留在京师的弟弟崔宽继续交结行贿于权贵。元载及其儿子无论有什么欲望要求,崔宽都能奉上厚金,阿谀迎合。由于行贿有方,不久崔宽便被元载提拔为御史知杂事,后迁御史中丞。而崔宁在西川任节度使十余年,奢侈穷欲,浊秽军民,其手下许多官吏的妻妾为其淫污。消息传到朝廷,大家都深恶痛绝。但是由于元载从中百般庇护,崔宁兄弟不但没有受到任何贬黜,反而继续升官,后来崔宁竟累至尚书左仆射。

岭南节度使徐浩,贪婪奸佞,特别善于巴结行贿,谄媚权贵,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当地极力搜剥奇货珍宝,曾携带“瑰货数十万”进京贿赂当朝宰相元载。元载受贿之后不久就授任徐浩为吏部侍郎,而原任吏部侍郎杨绾正直无私、清廉俭约,只是因为没有巴结行贿于元载而被无辜撤职,调任毫无实权的国子监祭酒。

元栽为相日久,权势愈重,越发恣意妄为,不仅专权徇私,而且放纵子弟,内听妇言,肆意聚敛。元载之妻王氏骄悍暴戾,不讲妇德,有时连元栽也拿她没办法。在元载及其悍妻的影响和放纵下,他们的儿子伯和、仲武、季能等,虽然都是朝廷命官,但是依仗元栽的熏熏权势,无不公开纳贿索贿,搜括民脂民膏。

元栽及其家人贪纵受贿,通过明取豪夺聚敛起了巨大财富。他在京城大宁里、安仁里建有两处上等豪宅,其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华丽,冠绝当时。在京师的近郊,还专门建造了供平时游玩的楼台亭榭,帏帐什器精美齐备。在京师城南,元载还拥有数十所庄园,那里土地肥美,连疆接畛,在庄园里有成群的奴仆。元载及其家人在其中过着荒淫无度的奢侈生活。

元载贪婪奸佞,僭侈无度,不断引起朝野公愤,得到一些正直之士的坚决反对、并多次上书奏劾。元载对于揭发他的人则予以打击迫害。华原县(今西安市郊)县令顾繇上书朝廷,揭发了元栽之子元伯和、元仲武等依仗父势,弄权纳贿,肆掠民财的不法行径。代宗由于昏庸闭听,非但没有严厉制裁元载,反而听从了元载的百般狡辩,将顾繇罢官为民,流放到锦州(今湖南麻阳)。

大历元年(766年),元载为防止朝中大臣上书揭露其丑恶行为,便上奏代宗,借口文武百官奏章过于繁多,而且所奏内容多挟谗毁“谬舛”,因而建议设立新的奏章制度,对朝廷官员的上书言事进行严格限制,规定六品以下的吏部、兵部等部官员,凡欲论事,“不须检勘”,一律由宰相决定其可否,然后再奏闻代宗。元载变更先朝的言事制度,企图闭塞视听,压制言论的举措,毫无疑问遭到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抵制和反对。著名书法家、刑部尚书颜真卿立即上书予以驳斥,指出元载变更言事制度的真实目的在于遮挡皇帝的耳目,使上意不能下逮,下情不能上达,以便操纵朝廷,以售其奸。元载如此的擅权,压制言论,比李林甫、杨国忠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宝以后,李林甫虽权重势大,但对于群臣直接启奏皇上的奏折也不敢明约禁止,只是托故辩说中伤而已,尚未达到像元载公然要求百官奏章须经他同意的程度。对此元载既恨又怕,寻机上奏代宗,诬告颜真卿犯有诽谤朝廷的罪行。不久,颜真卿被逐出京师,贬为峡州(今湖北宣昌)别驾、抚州(今江西抚州)、湖州(今浙江湖州)刺史。

元载权势炙手可热,奸邪佞险。对于朝中正直无私之士,视为自己擅权徇私障碍的,无不予以排挤打击。崔纵、关播、裴谮、杨绾、颜真卿等先后被逐出京师。在元载的授意下,李少良等人竟被活活打死。李泌在唐玄宗朝时就已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为肃宗、代宗朝中重要大臣,常居禁中,参与许多机密要事。元载忌恨李泌有耿直不谀之风。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恰在此时,江西观察使魏少游上书朝廷,请求派任一名参佐赴江西。唐代宗趁此机会委任李泌为江西判官,以躲避是非。直到元载被诛,李泌才重新回到朝廷。代宗感叹说:“与卿别八年,乃能诛此贼《指元载》。赖太子发其阴谋,不然,几不见卿。”(《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可见元栽一时嚣张到什么程度。

元载在相位多年,理政无术,纳赃受贿,蠹政败国。为了掩盖自己的劣迹,达到惑主乱政、以佛敛财的目的,以道学起家的元载,在朝中勾结另外两名宰相王缙、杜鸿渐,崇尚并推行起了佛教。他们广建佛寺,大肆宣扬佛教学说,并把佛教引入政治,诱主佞佛,残民害政。唐代宗原本不重佛,但在元载等人的惑说下,也慢慢对佛教深信不疑。元载为代宗讲解因果报应,说国家的祸福治乱,均非人力所为,都是由佛界的因果报应所决定的。并举例说明安禄山、史思明叛逆而被其子所杀,仆国怀恩反叛而病死等等,皆由于因果报应的存在。由此劝说引导代宗崇佛祈福。在元载等人的影响蛊惑下,代宗在宫中也养起了百余僧徒,他们在宫中设道场,陈设佛像,诵经唱佛,把一个宫殿搞得乌烟瘴气。更为荒唐的是,当边境遇有吐番、回纥入侵时,不是想办法出兵退敌,而是命众僧围座讲诵《护国仁王经》以攘敌寇。当敌人退去之后,代宗还以为众僧讲经十分有效,护国有功,而大加赏赐,却置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于不顾。在元裁、王缙等人的推波助澜下,朝野上下都奉事佛教而废人事,造成政务废弛、刑纲目紊的腐败风气。

元载长期弄权自恣质污受贿,激起朝廷上下公愤,揭露元载罪恶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唐代宗对元载专权乱政、排斥忠良、引用奸佞的所作所为也表示了不满。多行不义必自毙。大历十二年(777年)二月,怙恶不悛的宰相元载获罪下狱,随后被赐自尽于永年县。元载的长子伯和在此之前就已被贬到扬州为兵曹参军,也被赐死。次子仲武、三子季能与元载之妻王氏一并赐死。代宗还专门派宦官赶到元载家族的祖坟所在地万年县黄台乡,毁掉元载祖父及父母的坟墓。将元载在大宁里、安仁里的两处豪宅没收充公,改建成百司的办公和居住用房。其党羽董秀、卓英倩、李待荣等,因与元载同恶,皆处以极刑,落得了一个可悲下场。

同类推荐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本书介绍了李四光的生平,内容包括:石头风波、求学经历、心向祖国、崭新的生活、地质力学的萌芽、石油之战、开发地热、“再给我半年时间”、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而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热门推荐
  • 本宫乃是长公主

    本宫乃是长公主

    出生时,我便获封荣昭柔嘉公主。四岁我没了母亲,十四岁我没了父亲,十六岁我远嫁和亲,从此人人见我都唤一句,长公主。我做过最孝顺的女儿,最炽热的爱人,最温柔的妻子,最慈祥的母亲,我也杀人,杀最亲近最爱的人,我把持朝政,我玩弄一个国家。我喝最好的酒,赏最好的歌舞,我身边还有一个跟他眉眼那样相似的少年。我醉了,前尘往事浮现眼前,我想起允儿说,母后,你到底回去找什么?找什么?找什么?永安三年,太后薨逝,陪葬仅一串佛珠,匆匆下葬,人民拍手相庆,皆曰,恶有恶报……
  • 风吹花烬香满园

    风吹花烬香满园

    他是东临天朝帝子,坐拥万里河山,执掌雄兵百万。她是西晋弱国最小的公主,儿时与北宸国结下娃娃亲却被迫前往与东临天朝和亲的道路。一场阴谋策划的和亲政变,令北宸国吞并西晋国,骤时狼烟四起,尸横遍野。前往东临和亲的队伍被沙暴冲散,身为和亲之人的她遭人暗杀,容颜尽毁,身中剧毒奄奄一息。亡命途中,阴差阳错之下巧遇其庇佑西晋的白狐圣女。当层层往事将一波波阴谋浮出水面,其涅磐之路,才刚刚开始………戏子否?红唇尝,追忆否?凤还巢。不解相思苦,空留风吹花烬香满园。
  • 路西法游戏

    路西法游戏

    一个神秘的真实游戏降临人间。一个年过半百的心术学老教授因此一夜间重返青春。蓦然回首,时代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财神、兵王、医圣、拳皇、棋魂、网灵、毒师……一个个杰出的玩家脱颖而出,在这钢铁森林间缔造着属于他们的新神话时代。而他,默默披上了“心魔”的称号,独自前行。与命运作对,不曾畏惧。与诸神为敌,其乐无穷。欢迎来到——「路西法游戏」。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宇竹

    宇竹

    修真有言,世间万物,皆可修炼,仙永不朽。
  • 蒙昧小时代

    蒙昧小时代

    怎么也想不起那些连贯的女孩子了,只有凭着或多或少,稍纵即逝的一点点激情,还会记起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但是回忆不仅仅是甜的,还有苦涩的,正因为如此,才使人难忘。
  • 网游蜃世之蝴蝶

    网游蜃世之蝴蝶

    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一场梦,它很魔兽,却又不魔兽。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是一场梦,或许终有一天它将实现。这是一个公平的世界,是一场梦,公平在权贵面前不堪一击。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场梦,眼前的利益远比未知的精彩更吸引人。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是一场梦,是我的坚持,是你的斜睨一顾。这是梦,只是梦……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文案她是天朝六军元帅独生女儿,未及豆蔻之年,已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天下传说,她有一张惊魂摄魄的脸,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则必定倾命。当朝太后的一面懿旨,她无从选择的嫁与天家皇子,消息一出,霎时,天下哗然,直说自古倾城多祸水,何况倾城倾国倾人命。将府之中,她心中冷笑,神色疏离,自顾悠然,全不在意。她的夫婿,传说中,年少英勇,心气高华,曾是功高骇世绝世英才,而自三年以前,大败宋国得胜还朝之后便销声匿迹的七荣王,竟也出人意料的允旨成婚,愿意娶她这个名闻天下的绝色祸水。嫁入天家,她原就当做玩笑,何况早已心有所属,更是万事从容,斑斑周全。大婚当夜,乐鼓震天,举朝笙歌,她安之若素,端的一身清华高傲。只是,她并未料到,传说中万般大义分明的七皇子,竟是如此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