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400000040

第40章 清代(4)

有一回,曹雪芹一连三天未见马青露面,一打听,才知马青病得不轻,便大步流星地跑到他家,却见马青昏昏沉沉地躺在炕上呻吟。曹雪芹走近炕前,为马青号了脉后,便胸有成竹地跑到村头的池塘边,割下一把野生的水芹,熬成汤,令马青喝下。药到病除,不上三天,马青就恢复了健康。从此,曹雪芹的名声大振,前来求医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也因此就地取材,以水芹和从山中采来的草药为主,为当地群众治病,分文不收。老百姓都说他是华佗冉世。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叫“雪芹”的号,意思是说愿做乡间的一棵野芹,为饥者充饥,为病者治病。以后又起了“芹圃”、“芹溪”两个号,以反映他矢志为民的意愿。

一言心语

曹雪芹虽然自身艰苦,但仍有一颗服务于他人的高尚之心。可钦可敬。

曹雪芹与品香泉

香山的泉水可多啦!老人们说:“香山遍地泉,大小七十眼。”“香山三百寺,无寺没泉眼。”这里是神州宝地,名泉很多,要说哪一口泉水最好,说法就不同啦,什么“罗大天的泉养神仙,双清的泉炼过丹”、“喝了水源头儿的泉,养生保平安;常饮品香泉,管保活万年!”

正白旗的曹雪芹尝遍了香山的泉水,他的评论是:泉水清、泉水甜,烹茶要属品香泉!

品香泉,源头在得山法海寺南边的一个山洼里,泉水清清,长流不断。曹雪芹和他的朋友鄂比先牛,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到这里来溜弯儿。回来的时候总要带上一壶品香泉的水,沏茶喝。鄂比直纳闷,有一次就问他为什么单喜欢喝这个泉的水。雪芹告诉他:“香山大小七十泉,我都品尝过了,独有这品香泉水清冽、味香甜,水质最轻,有养生延年的功能。不信,你可以尝一尝!”

鄂比说:“我看水源头儿的泉也不错嘛!”雪芹笑了笑说:

“老弟说的可是外行话啦,水源头儿的泉水固然也不错,与品香泉相比,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鄂比听了,摇摇头说:“恐怕也不见得吧,一股泉水,都让你给说神了。”

一天早晨,鄂比先生又来邀曹雪芹到香山闲溜。雪芹写《红楼梦》正写到兴头儿上,不能相陪,就请鄂比顺便给带一壶品香泉的水来。

鄂比不负朋友的委托,把泉水捎回来递给雪芹。二人一边聊天,一边烧开了泉水,沏了两碗茶。曹雪芹刚喝了半碗,就把茶碗放在桌子上,问鄂比先生:“这壶水是从哪股泉水打来的?”鄂比一愣,笑着说:“这是品香泉的水呀!”雪芹一听哈哈大笑,说:“老兄你真的开玩笑。你不要蒙我啦!这壶里盛的是两股泉的水,一半是水源头儿的,一半是品香泉的。”鄂比见雪芹说得那么肯定,就问:“莫非你刚才没有写书,偷偷跟着我上山去了?”雪芹说:“我这碗茶,上边半碗水清味儿正,是品香泉的水;下边半碗就逊色多了,是水源头的泉水。是你老兄捣鬼了吧?”

鄂比先生开的玩笑被雪芹看破,就如实地告诉了雪芹,他确实是先去水源头儿灌了半壶水,又到品香泉灌了半壶水,想试一试雪芹能不能品尝出来。他称赞雪芹说:“你真是茶仙再世,陆羽复生,不光有识别杜康的本领,还是一位品茶的高手啊!”

这个故事传出去,品香泉的水就出了名啦。远近的人都到香山来取水烹茶。有人还说:品香泉的水能医治百病,常年饮用还可益寿延年哩!后来乾隆皇帝也知道了,就在品香泉修建了一座小行宫,泉水被皇家独占了。

乾隆住在紫禁城里的时候,也有一辆专门运送泉水的龙车,天天把品香泉的水,送到皇宫里去。香山一带的老百姓,谁也喝不上品香泉的水啦。

一言心语

曹雪芹的品茶之道。高超神奇。不论是真是假。都可见他对茶的钟爱及颇有研究。

袁枚的传说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清朝时期的诗人,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予不语》等流传至今。

袁枚品茶

传说袁枚一生最喜欢饮茶,考中进士后,不愿做官,立意周游名山大川,品尝各地名茶。在游览浙江西湖,饮过龙井茶以后,他又到江西,登庐山,过湖口县石钟山,至婺源县饮过阳羡茶,赞不绝口,称为好茶。又从江西到福建,他一路风尘仆仆地到了武夷山,也不稍事休息,就沿着羊肠小道攀登幔亭蜂,凭吊了太姥、武夷君的遗迹;登上天游峰,站在双览台放眼望去,见云海出没在山谷峰岩之间,似觉成了神仙中人,怎么也不想离开了。

袁枚每到一处,不论是道观的道士,还是寺庙的和尚,看他谈吐风雅、仪表非凡,无不争相献茶,端出果品,殷勤招待。一次,在武夷山的寺庙中,袁枚急着要品尝一下武夷岩茶,以偿宿愿,可是接过茶杯一看,茶色太浓,叶片又大,第一个印象就不好,小试一口,苦得像喝药。

他就放在一旁茶几上,再也不看一眼。几天来,他跑遍武夷山寺庙,饮的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茶,在他临走的前一天,为此事专门拜访了武夷宫的道长。

这武夷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有房屋三百余间,周围的祠堂、庙宇、亭台有几十座。南唐保大二年元宗李碌的弟弟李良佐,就在这里修道,一住三十六年,死了葬在宫后面。宋朝有很多名人,像辛弃疾、陆游、朱熹等人,都曾经负责管理过武夷宫。袁枚进到宫中,道长亲自出见。袁枚见道长年逾古稀,俨然神仙中人,肃然起敬地起身相迎,告坐后,尝过童子献上的武夷岩茶,寒暄几句,问道:“陆羽每次饮茶,都要满饮七大碗,还著有一部《茶经》,故此人称为茶圣。但他的著作,都没有提到武夷岩茶,不知何故?”

老道长领会到他提问的含意,没有立即回答,微微一笑,起身到书橱旁,抽出一部书回到原位,指着书上的诗句给袁枚看。袁枚忙起身接过书,根据所指,只见上面是范仲淹《斗茶歌》中的几句诗:

年来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过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袁枚早已看过《斗茶歌》,今天再看,想到连日所尝过的武夷岩茶,觉得歌中的“不如仙人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有点言过其实,但在老道长面前,又不好直说,只是默不作声。

老道长望了他一眼,说道:“武夷岩茶,没有见诸《茶经》,足见陆羽著书立说,态度严谨,非道听途说者可比。据蔡襄考证,陆羽就没有来过武夷,故没有提到武夷岩茶。蔡襄著的《茶经》,对武夷岩茶言之甚详,不知先生过目否?”

袁枚听了老道长一席话,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两眼望着老道长,一言不发。老道长知道,此人不是用言辞可以说服他的,便说道:“先生如果嗜茶,不妨将老朽饮用的茶,请先生试一试,如何?”

袁枚一听,连忙起身,表示感谢。老道长命童子重新备茶,不一会儿,童子用精制茶盘,端出崇安遇林窑烧制的黑瓷茶具,杯子像胡桃,壶小如香椽。老道长持壶在手,满酌一杯,最多不过一两,请袁枚品尝。袁枚遵照老道长的吩咐,持杯在手,先闻其香,再试其味,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吞下,顿觉心旷神怡,和这几天饮的茶,大不一样。他又自酌一杯,先闻香,后试味,再慢慢吞下去,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精神倍增,疲劳顿消。他一连吃了五杯,才连声说:“好茶,好茶!”

他起身谢了老道长,又一连喝了三壶。老道长看袁枚嗜茶如命,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微笑。

袁枚说:“不瞒老道长,袁枚唯一嗜好就是饮茶。天下名茶不少,看来龙井味太薄,阳羡少余味,和武夷岩茶相比,不过是水晶和玉之不同。武夷岩茶,享有天下盛名,真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老道长见袁枚赞美不已,就告诉他来武夷数日所饮之茶,那是招待一般游客用的。袁枚听了大笑不止。

袁枚第二天没有走,一直和老道长饮茶论道。

老道长称赞他:“事必躬亲、态度严谨,当今之世,难能可贵!”

袁枚也笑着说:“差一点失掉了这个机会,领略佳茗,实在令人高兴。”

袁枚在了三天,才和老道长依依惜别。

袁枚回到家中,还念念不忘武夷岩茶,对亲戚客人故旧称赞不已,在他有名的《随园诗话》食单章中写有:

“赏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

一言心语

中国的茶道。源远流长,中国的茶道。可道可名亦可悟。袁枚对武夷岩茶的衷爱,既能说明茶道是一种艺术。也能说明它给人的一种精神享受。

刘墉的传说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

乾隆十六年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清代著名书法家,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有《石庵诗集》传世。他是乾隆最宠信的汉族官员刘统勋的儿子,继承了父亲忠正廉明、刚直不阿的优良品德。

巧施妙计斗和坤

刘墉在朝为官的二十四年中,正是和珅在朝中专权之时。虽然碍于乾隆,刘墉无法与和珅发生正面冲突,而不得不以“太平卿相”的面貌出现,但刚正不阿的他又岂能容忍和坤如此张狂。于是,他便在暗中与和珅较劲,旁敲侧击,借以挫和珅的威风。刘墉天生聪明,又极善辩,所以大多数回合都是以刘墉胜出,和珅当众难堪、吃哑巴亏而告终。

每逢大年初一,和坤必定会去皇官为乾隆拜年。这天,刘墉披了一件沾满油渍的破烂衣服,让人在自家门口倒了水,等在门边。等到和坤的轿子路过门口之时,他忙迎上前去,请和珅下轿到府中一坐,无奈,和坤只得下轿。谁知刘墉一见他下轿,便跪倒在地上,五体投地,按大清礼节,同级官员必须以礼相待。和珅自然不敢违律,于是便极不情愿地跪下回礼。起来时,他为拜见皇上而特意穿的玄绣袄、貂帜孤裙已染上一片污渍了。

受此捉弄,和珅又气又恨,跑到乾隆面前哭诉。哪知乾隆一笑了之,令和坤无可奈何。

乾隆丙戌年,天下大旱,尤以山东、直隶两省受灾程度最重。到了冬天,这两省更是哀鸿遍野,令人惨不忍睹。无奈当时国库吃紧,朝廷无法全力赈济灾民,于是刘墉与纪晓岚便想出了请京城首富和坤人瓮,向和坤募集赈灾银两的计策。商定具体方案之后,二人便依计行事。

几天后,和坤便得到了刘府向山东老家偷运二卜万两白银,无偿给灾民的消息。这一消息顿时令和坤精神抖擞,以为扳倒刘墉的机会来到了,于是便纠集家丁,拦截了刘府的驮队。和坤实指望赃物在手,告刘墉一个贪赃枉法罪,不曾想追到的却是一箱鹅卵石,中了刘墉的计,反被刈墉以和王申置山东十万灾民死活于不顾、私自拦截灾银的罪名告上了朝廷。

在乾隆帝面前,刘墉和和坤互不相让,他们一个说箱中确实是白银二十万两,另一个则连呼中计,一口咬定箱中装的是石头,根本不是什么白银,令乾隆难下定论。可是朝中大臣纷纷作证,说亲眼看到二十万两赈灾银两装箱起运,为保护和珅,乾隆帝只好顺水推舟,令和坤速速回府,点出四十万两白银,交给刘墉运往灾区,以赈济灾民。

因此次巧施妙计,刘墉不但为灾区募化了四十万两赈灾银,救济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而且他不惧权势,敢在老虎嘴里拔牙的举动更是赢得了满朝文武的钦佩和百姓的称赞。而这件事情,也被传为佳话。和珅这一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虽恨刘墉人骨,但却始终处于下风,对刘墉无可奈何。

一言心语

刘墉秉性刚直。不攀附贵。善用妙计智斗奸臣。其品德让人敬仰。其智慧让人惊羡。

以诗相戏挫奸佞

乾隆四十六年,刘墉从湖南巡抚任上回京,与和珅同在朝中为官。传说当时,和坤仗着有乾隆撑腰,在朝中作威作福,飞扬跋扈。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大臣们纷纷趋附于和珅。但刘墉、董浩、纪昀、铁保等大臣始终坚持正义,不肯向和珅屈服。这自然引起和珅憎恨,于是和珅千方百计地为难这些大臣。

乾隆帝想让刘墉做吏部侍郎。因为吏部负责铨选考核天下官吏,极其重要,而刘墉又不为和珅所用,任吏部侍郎后必然对他有所牵绊,于是和坤便以刘墉个子矮小、面貌丑陋、背部有“驼峰”,有碍国体为由,试图使乾隆帝打消任刘墉为吏部侍郎的念头。但刘墉立刻以东晋陶渊明为例进行反驳。他说:“和大人说的不对,古代就有眼斜貌丑的人在朝为官,而且为官清正廉明、流芳百世的,有五柳先生陶渊明,至于陶渊明究竟是否眼斜貌丑,可以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句中得出结论。试问,茗非眼斜,陶渊明又如何能在东篱采菊却望见南山呢?”一席话,引得在场众人捧腹大笑,连乾隆帝也夸赞他才思敏捷。但和坤却进一步刁难刘墉,要他在金銮殿上,以“驼背”为题吟诗以证明可以担负起吏部侍郎这一重任。和坤本以为这下可以难住刘墉,谁知刘墉出口成章: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

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

不但解了和坤的难题,而且在诗中隐晦地讽刺了和坤,使和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想阻止刘墉当吏部侍郎,却使刘墉既得到了皇上的赏识,稳获吏部侍郎一职,又使自己在皇上和众大臣面前丢了脸。

一言心语

对于奸佞之人,如果硬斗不行,可以采用智斗的办法。这是一策略。但应有极高的智慧。

同类推荐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本书是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翘楚、行业领袖人物、国家高层智囊的集体传记,通过他们的口述,重现了他们的成长与创业历程,并以此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塑,以及时代变局下,中国社会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逻辑。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大时代成就了他们的辉煌,而他们也以自己勇气和创造力,引领和改变着这个时代。作为站在中国各个行业最顶端的人,在本书中,他们也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而且是最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与相关资讯,有助于广大读者准确把握行业的脉搏和走向,理性看待中国社会的真实状貌,探索未来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热门推荐
  • 四大神座

    四大神座

    万族林立的蛮荒时代,一座高塔,一颗神树,一个洞口,一副棺材。
  • 你不知道我为何难过

    你不知道我为何难过

    为什么写这本书?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要说原因,也许是为了纪念友谊,也许是为了纪念爱情,又或许是为了,纪念我们在青春里面,所受过的那些伤,和所追逐过的梦想。这本书里面的女主人公刘亦雯,她是市长之女,却甘愿打工养活自己。她为了一个舞蹈梦,为了一个视频里一直教她舞蹈,却从未见过面的男生。甘愿放弃全国排名第一的京都艺术学院,而报考龙城艺术学院。一个被现实伤害到遍体鳞伤的女子,一次次的悲伤与绝望,差点让她缴械投降。可她在现实面前没有退缩,而选择是迎难而上,不管鲜血染满怀抱,亦或撞得头破血流,她还是选择了向着梦想勇敢前行。在这里,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说当中的刘亦雯一样,有面对挫折与苦难的勇气和面对现实与不公的信心,然后勇敢地在青春里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在历经千万种磨难后能触摸到自己梦想的光芒。
  •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单德兴(以下简称“单”):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好,欢迎参加这场盛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哈金先生来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发表演讲。平常欧美所的演讲都安排在对面的会议室,今天则特别准备了这个大会议厅,因为我们知道哈金先生的演讲会吸引很多人。这几天大家从媒体上知道哈金先生来台参加2010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消息,而我在去年知道他要来台北之后就积极联系,邀请他到中研院发表演讲,因此要感谢他接受我们的邀请,促成今天这场盛会。
  • 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被人陷害设计,卷入一场离奇的命案。真相总有揭开的那天。谁说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当童话照进现实,幸福将从此围绕在他们身边。
  • 租个太子当老公

    租个太子当老公

    因为前小半辈子被老妈管束,后来接手公司,没时间谈恋爱的洛小姿姑娘被老妈逼迫去相亲,当然堂堂总裁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在朋友公司里遇到了那个男人,走,咱们回家结婚吧。
  • 血蝉

    血蝉

    白天光,男,辽宁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至今发表中、短篇小说约400多万字,国内各选刊转载进百万字;出版六部长篇小说;有11篇小说以英、法、西班牙、日、饿等语译介到国外。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奖。部分作品改编为影视。骆江在他的茅屋后院把一条叫黄皮子的狗杀了。骆江的腿脚不太利索,他左腿是天生的小儿麻痹,比右腿细不少,又短一截,他把黄皮子绑起来的时候,摔了两个跟斗,还被黄皮子咬了一口。骆江一下子就发疯了,他把狗吊起来,用棒子打狗的头,将狗的头盖骨打碎了,然后,又给狗放血。嘴里还不停地骂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白果香

    白果香

    传闻深谷之中有一种神草,名叫白果香,闻之、食之,即可进入幻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溪沉阁

    溪沉阁

    西楼万万没想到,她这一辈子,竟然栽在这人妖手里了!这人妖还是自己的师叔!“师叔,你到底是男的女的?”浥轻尘笑得倾国倾城花枝乱颤,“楼儿要不要亲自验身?”啊——色人妖,你的手往哪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