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800000003

第3章 生命如此精彩(2)

一次重要的见面,从此之后,巴金的生活里多了一个身影。1940年,巴金和三哥住在上海,进行《秋》的创作。在此期间,萧珊频繁的来信,使巴金感到体贴与温馨。他在《秋》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的郁闷和痛苦中,正是友情洗去了这本小说的阴郁的颜色。”他特别提出要感谢的四个人中有一个是“在昆明的L.P”,“L.P”,正是萧珊小名“长春”的世界语缩写。

相识相爱历时八年,巴金与萧珊终于在1944年5月8日结婚。

我们结婚那天的晚上,在镇上小饭馆里要了一份清炖鸡和两样小菜,我们两个在黯淡的灯光下从容地夹菜、碰杯,吃完晚饭,散着步回到宾馆。宾馆里,我们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我们谈着,谈着,感到宁静的幸福。(《怀念萧珊》)当年,满怀激情和热望,年轻的巴金走出了大家庭。

如今,在滚爬摔打将近二十年后,他才有了自己的家。一个充满温馨的家,伴随他走向未来。

情书与家书

巴金的情书和家书远不像沈从文那样写得文采飞扬,更不像徐志摩的情书那样浪漫、夸张。他写得很朴实,大多篇幅是在叙述见闻或交代事情。

1952年,巴金被安排前去朝鲜战场深入生活,行前在北京等待出发。这段时间,巴金写给萧珊的信,有了更多的倾诉。谨摘录如下:

我很想念你们,尤其想念你。每次分别心里总充满着怀念。无论到什么地方,我总会记着你。(1952年2月12日)在这方面我的确有点毛病,看见玩具,又想到孩子,没法跟他们见面,买了玩具就仿佛见到他们的笑容似的,这种父亲的心的确可笑,以后当改掉。(1952年2月14日)珍,的确,我多么想见你,想跟你单独在一起谈四五个钟头。我知道没有人像你那样地关心我,也没有人像我这样地关心你。我的确想家,我真不愿意离开“家”,离开你们。我一生一直在跟我自己战斗。我是一个最大的温情主义者,我对什么地方都留恋。(1952年2月18日)1955年巴金从汉口乘火车前往广州,火车在3月28日早上路过坪石。1938年他和萧珊一起从广州到柳州、桂林流亡时,曾路过这里。旧地匆匆掠过,巴金却难忘当年与萧珊在一起的情景,当即在列车上给萧珊写信:

今晨过坪石,重经十七年的旧路,风景如昨,我的心情也未改变。十七年前的旅行犹在眼前。“银盏坳……”你还记得吗?炸弹坑早已填满,现在是一片和平建设的景象了。据说我们在广州住爱群,又是那个老地方。这一路上都有你,也有你的脚迹。昨晚在车上我又梦见你了,朋友,那是十几年前的你啊!在梦中我几乎失掉了你,醒来心跳得厉害,但是听见同伴的鼾声,想到你早已属我,我又安心地睡去了。愿你不要做噩梦。

比较而言,萧珊写给巴金的信则要更加热烈、浪漫。这里也摘引几段如下:

好久你可以回家?多么想听听你的声音,像往日一样,在你声音中睡着。太远了,我无法想像你的生活。

(1950年11月27日晚)昨天我在家里等了一天,汝龙没有来平明。一天我若有所失。今天早晨汝龙来电话,说昨天因为车上没有睡好,在家里睡了一天。我没有等他来我这里,我去了平明,我急得很,我赶着去看他,因为他来自你的地方,看见他我似乎看见你的影子。我听见他说了你曾经自语:

“所以我迟结婚,一有了家,人就有所牵挂。”你不知道我多么感动,如果不是因为人多,也许我就会哭出来。

(1952年2月23日)你能留北京至月底,很好,至少我们离得近一点,离开北京后,你会不会没有时间给我写信呢,我真怕没有你的信的日子。没有你的信,我怎能想像你的生活?你不知道有时候我多么的需要你,我多渴望你能更爱我一点,我好像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子。(1952年2月15日)1953年,巴金第二次赴朝采访,这一次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前往的。7月29日萧珊在信中特意附上一笔:“八月一日开始我译《初恋》了。”8月20日晚,在另一封信中,萧珊说:“我现在开始译《初恋》,我觉得我好像只为你一个人在搞这工作。偶尔我想到一两得意之句,我就默默地望着你,希望得到你的嘉许,如去年冬天一块儿工作时一样。”可以理解,萧珊是在以当年初识巴金时的表达爱情的方式,来安慰远在炮火中的爱人,给他以温暖,以信心。

心中的痛梦里的爱

上海是巴金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上海的家在武康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去世,他一直在这里居住。

“文革”中,萧珊被罚扫街。巴金写道:“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竭,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

惊恐、忧虑、劳累,损坏了萧珊的健康。她患了肠癌没能得到及时检查、治疗,身体一天天消瘦,为了不让巴金担心,从不哼一声,也不诉说疾病的痛苦。

当萧珊患病时,巴金正在位于上海奉贤县的文艺界“五七干校”里劳动。直到1972年7月底,萧珊才好不容易住进中山医院病房,癌细胞已经扩散,在不得不立即开刀进手术室以前,她生平第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

萧珊开刀后仅仅活了五天。

1972年8月13日,萧珊走了。巴金的爱情走了。巴金在“文革”期间的照片很少,但留下了一张对他个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纪念意义的照片。这是他在为萧珊送别之时拍摄的。他臂戴着黑纱,双手叉腰,低着头,脸上悲痛欲绝。他在为自己失去了感情中最美丽、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哭泣。

萧珊走了。回到家里的巴金,从此,只有怀着对妻子的思念,从武康路那个大门孤独地走出走进。在他的卧室里,萧珊的骨灰盒一直陪伴着他。晚年巴金,梦中不断见到萧珊,成为感情交流和思念的场景。类似的情形,可以说一直伴随着病中的巴金。“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病床上的巴金,继续做着他的梦。也许清醒,也许懵懂。生者与死者在这样的虚与实的场景中对话。

梦中,巴金又回到了他在武康路的家: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

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为什么偏偏她的身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

写下这个梦是在1984年。自那之后,又过去了几十年,巴金又做过多少梦,只有他知道。恐惧也好,忧虑也好,怀念也好,沉思也好,都装在心里,然后,走进梦中。

巴金的《怀念萧珊》的第四部分最末段之前,在修改时删去了这样一段:“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文字虽然删去,但这却是巴金内心最真切的情感,是不可多见的一种表述。萧珊永远没有离开巴金。至少,在梦中,他们仍在一起。

现在,巴金走向了她。他们将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世上没有不受伤的船

重获自由才知道天有多蓝

2003年8月16日,因为税务问题,我被拘留422天后,取保候审。获得自由后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像架机器似的拼命拍片,想尽快补齐那1000多万元税款和罚款。

回想过去,在20世纪80年代,我拍了《小花》等几部电影获奖后,就开始“走穴”。由于童年时过苦日子的记忆根深蒂固,所以我觉得“每一分钟都要用来挣名挣利”。我至今保持着无人可及的记录:一个月演出150多场,最高一天演过8场。后来,下海经商成为一种潮流。10年中,我先后成立了几十家公司,涉及房地产、影视、美容等行业。但因为搞艺术的人单纯而又感性,缺乏经商经验,这些公司后来大都销声匿迹了。不过由“演员刘晓庆”延伸为“商人刘晓庆”的名气,还是广为人知的。

我经商后最大的失误,就是写了《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这本书,它让我成了众矢之的。后来,我开始投拍电影。想把中国的好电影介绍到海外去,便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中,忽略了对法制信息的吸纳,还按过去的老套路运作电影,结果被查出税务问题。但在秦城监狱经历了400多天“几个人住一个房间,天天吃青菜,冬天才能用上1元1包的润肤霜”这样清苦的生活后,我终于知道了自由的可贵。这次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个名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它让我激亢的奋斗之心平静了下来,一切从头做起。

没有一条不受伤的船

从拘留所出来后,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曾问我:“你一直给人以女强人的感觉,这次事件中,你有没有沮丧过,哭过呢?”我毫不掩饰地说:“我在看守所里经常大哭,‘泪飞顿作倾盆雨’啊!出来后接着哭,看到亲友们,没说几个字就开始热泪盈眶。”其实,世上没有真正坚强的人。好在我一向个性乐观,天大的事也不会往坏处想,所以还算平静地度过了那个特殊时期。

郑明明到北京看我时,我带她去吃饭。我最喜欢吃烧鹅和鸭掌,那天也点了这两样,可我吃得很少。因为一年多的拘留生活,我没沾过油腻食品,胃缩小了,一时适应不了。郑明明跟我开玩笑说:“好多演员为了减肥,拼命折磨自己,你现在喜欢清淡食品,既省了减肥之苦,也有益于健康。”我们都笑了。其实,这就是辨证的看待事物,把坏事当成好事看。所以,通常是心态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快乐。

记得出狱后不久,我和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商议拍电视剧的事宜。和他们见了两面,我竟然穿了同一件衣服。有个朋友问我:“是忽略了这个细节吗?”我告诉她,我已经没衣服可换了,我什么都没有了。后来有记者问我,出来后最想做什么?我说现在是百废待兴,我要拼命挣钱,赶紧还债。所以这一年多来,我一天都没闲着,先是处理了拘留前拍的电视剧《洛神》,然后接拍各种影视剧。记得刚签完第一部片约,知道要拿到一笔片酬时,我特别兴奋,马上想先还谁的债啊,很快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然后再去拍戏挣钱。现在,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回想起这两年的跌宕起伏,还是感慨不已。

想当年拍电影《小花》时,那组爬山梯跪送伤员的镜头,曾让我的膝盖血肉模糊;拍电影《南海长城》时,为证明我的勇敢和泼辣,我在寒冷冬天不顾一切地跳进海水里……可以说过去我的性格是真诚、勇敢的,而现在面临困境,我仍然要保持演员的职业操守,不会为了还债而只拿片酬不好好演戏。现在在剧组,我不会以我曾是制片人、老板、昔日影后自居,也从没迟到过,无论重拍多少遍,脸上总带着“听从发落”般的笑容。

2005年元旦前后,我在上海演出谢晋导演的歌舞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台上又唱又跳。有人说演歌舞剧太累,钱又挣得少,对你还债不利。可我不这么想。虽然钱是我目前的急需,但当我站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时,我发现我浑身充满了活力,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演戏而活。这时,奉献于艺术比挣钱重要多了。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

1976年拍完电影《小花》后,我一直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尤其演多了帝王将相,性格中多少带了点霸气,这让我忽略了亲情和友情。但经历了“税务风波”后,我才明白人这一生中,只有三件事最重要:亲情、知识和健康。

我在拘留所那400多天里,阿峰、姜文等一大班亲友,每分每秒都在帮我,给我请律师,不停地鼓励我。刚出来时,我曾问阿峰,如果我在狱里待了很久,比如十几年,你会怎么做?他说:“我会一直等你,直到为你付出生命!”他这话让我感动不已。

还有姜文,出来后见他的第一面,我曾向他和另外几个朋友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姜文抱着我小声说:“晓庆,我们大家都那么爱你,你不出来,谁都睡不踏实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年姜文拍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由于香港的投资人突然离去,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也无济于事,当时是我四处为他筹钱,使停拍的剧组重又启动起来。这部片子取得了当年国产影片的最好票房纪录。而这次,姜文又反过来帮我了。他是要在我最困难的时刻拉我一把。这种深厚的情谊就像小溪般流淌在我的心间,让我体验着温暖和真情。

另外,拥有健康也太重要了。刚出来时,我和朋友去打羽毛球,过去最长可以打5个小时,而那次因为体力欠佳,只打了10分钟,就大口地喘气,感觉很辛苦。所以现在不管拍戏多忙,我都坚持天天运动。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蒲松龄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用主人翁的特殊人生告诉读者,在荆天棘地的社会中,人如何生存?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如何发展?怎样面对人生逆境,置于死地而后生?怎样把人生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怎样飞黄腾达?怎样发财致富?怎样对待“爱情”、“财富”、“地位”三个永恒的人生难题?聊斋人物的人生阅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对现代人仍有启发借鉴作用。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

    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小说家与小说

    小说家与小说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的又一经典力作。本书以小说家的生平时间为主要线索,从16世纪的塞万提斯开始,详尽解读了近五百年来的八十多位优秀小说家与他们的作品。小说家们的生平影响了他们的作品,而他们的作品又是对每一位小说家思想的真实映射,布鲁姆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品味,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属于小说家的世界。本书评价了近八十位有影响的小说家和一百多部长篇小说。从16世纪的塞万提斯到20世纪后期美国华裔女作家,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四百年间小说艺术的流变。布鲁姆教授以资深读者的品位和独到眼光,带领我们走进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点评其艺术价值,分析各位作家所受影响和流派渊源,将阅读体验引向更深层次。
  •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阿多尼斯诗歌短章选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阿多尼斯诗歌短章选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是旅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歌短章,他总是以人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为起点和指归,像儿童那样感受世界,像青年那样爱恋世界,像老者那样审视世界。阿多尼斯的短章,在事物及其喻体之间建立了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的联系,并把诗人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赋予其中,因而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书中随处可见对落后、专制的阿拉伯政治的批判,对腐败、丑陋的社会现象的鞭笞,对阿拉伯传统文化中的沉疴积弊的指摘,对打着各种幌子牟取私利的西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揭露。他诗中彰显的现代性,与阿拉伯世界历来占据主流的保守理念作了割裂,也和阿拉伯文化遗产中被遮蔽的变革精神完成对接。他倡导理性主义和启蒙思想,弘扬人的价值和意志,力图在诗歌实践中,探索有形世界背后的神秘未知,揭示与人以及身体、心灵、本能、直觉、梦幻相随相伴的奥秘。
热门推荐
  • 妃池中物之我要自由妃

    妃池中物之我要自由妃

    她,纳兰容容,一个现世的弃儿,身世虽染有凄凉色彩,但上天看似没有舍弃对她的眷顾,一对可爱的夫妻收留了她,让她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十六年后一次意外穿越,让她明白所有幸福快乐的背后都会留有痛苦悲伤……
  • 从原始人世界归来

    从原始人世界归来

    这是一个超级纨绔败家子,在原始人世界拼杀十万载,为寻一线生机,托举整个世界冲进虚空神秘漩涡,却重回灵气复苏的地球,一不小心引领新时代的故事。……本书群:568975678!
  • 那个人

    那个人

    咪咪是个多好的孩子呀,我们从心底里爱他。而且,老鹰的罪孽,不应该由他的孙辈来承担。杀死他,就已足够,虽然他的死,远远不能,远远不能弥补我们家庭以及无数个向我们一样的家庭从天堂跌入地狱的苦痛,以及这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我的母亲因对我过度的思念,而身患严重的抑郁症,于我八岁那年跳楼自杀,抛下了孤零零的父亲……
  • 隆平纪事

    隆平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帝绝宠:爆萌小妖妃

    魔帝绝宠:爆萌小妖妃

    “我会娶你为妻!”那一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亦留下了这句如千金之重的承诺。醒来后的冥小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着怎么弄死对方。堂堂冥王,被一个男人吃干抹净不说,对方居然还一声不响的就走了。这绝对是对她莫大的侮辱,于是她跟着那个男人去了人间,势必要一雪前耻。要知道整个冥界都是她说了算,就算到了人间,照样横着走,那些在人间欺了她的,咱们到了地府好好算,刀山火海下油锅任君选。可自从遇到那个男人后,冥小七不干了,逃了几世,最后还是被那个男人逮到。说好的报仇,却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娃是怎么回事?(轻松宠文,男强女强一对一)
  •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脉降临

    血脉降临

    年少辞家向北行,平生誓为斩狼头。风雪压城血成河,万兽绕城死不休。纵有神威亦弱微,悲壮身死骨难留。金砖玉瓦铺满路,不拜王侯拜英雄。多少英雄为了守护家园因此丧命?又有多少人为追求至强,追求永恒的生命不断的努力着!
  •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pgsk.com (Turned)BETRAYED is book #3 in the #1 Bestselling series...
  • 蔓蔓余生皆是你

    蔓蔓余生皆是你

    顾蔓临死前回顾了自己荒诞的一生,识人不清,负了爱自己的秦宇,和自己的家人断绝了关系,自己穷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一场有预谋的爱情罢了。秦宇:蔓蔓浮华一世,我所求的,终其一生只是一个你罢了。
  •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一觉醒来,林旭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赤腹松鼠。松鼠有文化,动物都害怕。勇斗菜花蛇,降服云豹,他成了山中名副其实的王者。没事偶尔溜进村子摘些水果,或者搞搞直播,他是网友眼中调皮可爱的萌宠……总之,这是一本轻松温馨的动物生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