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0500000002

第2章

九年的时光里,娘接连又生下了“四个蛋儿”:铁蛋、狗蛋、瓜蛋、孬蛋。娘说,都是吃货,一群嗷嗷叫的嘴。

那时,家里的日子日见困顿。有一段,为了顾住这众多的嘴,父亲曾经偷偷摸摸地重操旧业,担着挑子,手里摇着拨浪鼓,干起了“糟头发换针”的勾当。父亲的挑子里藏着一个玻璃瓶子,那是他的“宝瓶”,那瓶子里装着花花绿绿的糖豆,他就是用那些糖豆去勾人的。可他总共干了没有几次,就被镇上“市管会”的人捉住了。被捉住的那一天,父亲身上被人刷上了糨糊,身前身后都贴着墨写的大字:“投机倒把分子!”而后又拉他到四乡里去游街……从此,父亲再也做不起人了。

那时候,所谓的“外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除了应时应卯地到队里开会、分菜、分粮食之外,也就是亲戚间的相互来往。按平原上的俗话说,就是“串亲戚”。在平原的乡野,“串亲戚”是一种纯民间的交际方式,是乡村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那也是生活状况的夸耀和展示。生娃要展示,娶亲要展示,死人也要展示。在这里,一年一度的“会”是要赶的,婚丧嫁娶是要“问”的,还有一些民间的节日也是要“走”的。

早些年,代表一个家庭出外“行走”自然是父亲。那时候,父亲总是穿着他那件干净些的褂子,手里寡寡地提着一匣点心,有点落寞地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父亲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他知道他的“脸面”就提在他的手上。所以,临出门的时候,他嘴里总要嘟囔几句:“就一匣。”娘总是还他一句:“还能提几匣?你老有?”于是父亲就不再吭声了,而后郁郁地走出门去。

说起来,在村子以外,他们家的亲戚并不算多,经常来往的也只有三四家。两个姨家,一个姑家,一个叔家,那叔叔还是“表”的,算是父亲早年的一个朋友。就这么三四家亲戚,父亲“串”起来,还是觉得吃力。就提那么一匣点心,他的“脸面”实在是太薄了,薄得他站不到人前。终于有一天,四月初八,该去大姨家赶会的时候,刚刚游过街的父亲实在是羞于出门,他抬头看了看房梁,迟疑了片刻,说:“钢蛋,你去,你去吧。”

梁头上只剩下一匣点心了。

那时,在平原的乡村,那一匣一匣的点心,并不是让人吃的,人们也舍不得吃,那是专门用来串亲戚的。谁家要是来了亲戚,不管是提了几匣点心,都要挂起来,就挂在屋里的房梁上,等下一次串亲戚的时候再用。在这里,人们甚至不大看重点心的质量,他们更为看重的,却是那装点心的匣子。那匣子是黄色的马粪纸做的,上边盖有一个长方形的纸盖,盖上有封贴,是那种画了红色吉祥图案的贴子。这样的纸匣子挂的时间一长,很容易被点心上的油浸污了。所以,讲究些的人家,会把匣里的点心拿出来,另外用油纸包了,而只把那空了的匣子挂起来,等到来日串亲戚的时候再重新衬封装匣,就像新买的一样。在房梁上,挂了多少点心匣子,那实在是一种体面的象征啊。

九岁,头一次代表家人出门“交际”,他是很兴奋的。娘说:“洗洗脚,穿上鞋。”他平时是不大穿鞋的,那天他穿上了鞋。鞋是娘手工做的,穿在脚上有点夹,夹就夹吧。而后,父亲小心翼翼地把那匣点心从房梁上取下来,吹了吹落在上边的灰尘,递到了他的手里。父亲摸了摸他的头,说:“去吧。”

临出家门的时候,他发现他的三个弟弟:铁蛋、狗蛋、瓜蛋,嘴里衔着指头正默默地望着他,那眼神儿个个泛绿(那时孬蛋更小,孬蛋还在娘怀里吃奶呢)。他觉得自己突然间就长大了,回身拍了拍弟弟们的脑壳,说:“听话。”

可是,当他走上村路的时候,那无形的屈辱一下子就漫上来了。是的,怪不得父亲不愿出门。在村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去赶会的村人,他们有骑车的,也有步行的,穿得鲜亮不说,他们手里提着的点心匣子都是一摞一摞的。有五匣的,有三匣的,最少也是两匣……特别是他看见了铜锤。铜锤坐在刘一刀那辆“飞鸽”车的后座上,嘎嘎地笑着,“日儿”一下就从他身边过去了。那车把上一边一摞,竟然挂了十匣!而他,手里就提了那么一匣,那是一家人的“脸”哪!

大姨家住在焦庄,八里路。他就那么默默地走着,走得很慢,不跟任何人搭帮。当他走上小桥的时候,他遇上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危机。那会儿,他一下就蒙了!身上的汗忽一下子全涌了出来。本来,他正甩甩地走着,刚上了小桥,他手里提的那匣点心的扎绳突然就崩断了,那匣点心“啪”一下掉在了地上。论说,掉了也没有太大的干系,重新捆扎起来就是了。可是,他一看就傻眼了,天啊,那匣子里装的竟然不是点心,是驴粪蛋!是的,从那匣子里掉出来的,是八个风干了的驴粪蛋!!……

他一屁股坐下了,就那么在桥头上坐着。他脑门上从来没出过那么多的汗,那汗一豆儿一豆儿地麻在脸上,而后像小溪一样顺着脖子往下淌,身上像是爬满了蚯蚓。他在桥头上坐了很久很久,眼看太阳当顶了,可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去?回去怎么说呢,说点心匣子里装的是“驴粪蛋”?父亲会相信他吗?娘会相信他吗?他第一次单独出门,就遇上了这样的尴尬事……于是,他哭了。

待他哭过之后,他慢慢地蹲下身来,把那八个风干的驴粪蛋一个个拾进了点心匣子,盖上纸盖,先是把那画有红色吉祥图案的封贴儿用手掌一点点地抹平,重新压在匣面上,用结起来的扎绳分外细心地重新捆了一遍。而后,他站起身来,望了望天儿,重重地吸了一口气,重新上路了。

在临上路之前,仿佛是鬼使神差,他脑海里突然涌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就是这个念头使他在此后的时光里,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那时候,他已是乡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他从衣兜里摸出了一个破铅笔头,小心翼翼地端起匣子,就在这匣“点心”的匣底上,画上了一个“十”字形的记号。他也说不清为什么非要做这样一个记号,可他做了。

眼前就是焦庄了。焦庄是个大村,那“会”也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远远地,沸腾的嘈杂声就像水一样地漫过来。先是一浪一浪的尿臊气,那是从牲口市上传过来的,臊气里突兀地响起了一声野驴的嘶鸣,那嘶叫声像是一下子把日头钉住了,显得空远而幽长;接着是一坡猪羊的叫喊,那叫声直辣辣乱麻麻的,就像酱缸里跳出来的活蛆!女人们在红红绿绿的布匹市上涌动着,一个个都像是“解放”了裤腰带似的,窜动着一扇一扇的屁股。卖煎包、油馍、胡辣汤的小摊前飘荡着馋人的香气,那香气在炸耳的叫卖声中一赶一赶地拴人的鼻子,油你的心!提着点心匣子的男人都显得格外矜持,在一片香气里一磨一磨地走着,走出很体面的样子,可他们大多穿着半新的、偏开口的裤子,那裤子自然是女人们压箱底的存货,一个个显得裆紧……没有人会踩着自己的心走路,惟独他是踩着心走路的。他不光是踩着心,手里还捧着一个火炭!他就这样一刀一刀走进了人群,走进了焦庄的“大会”。就要走进大姨家了,他不知道结果将是如何?!

拐过一个小弯,他突然发现眼前的村路边上齐刷刷地蹲着两排女人,每个女人面前都铺着一个方巾,方巾上摆放着一摞一摞的点心匣子。女人们一个个都换上了鲜亮的衣裳,阳光下像是一片矮化了的高粱!“高粱们”歪着鹅一样的脖子,辫子上的红绳一梢儿一梢儿地动着,眼巴巴地望着来来往往的路人,一声声说:“要不要?”

他知道,这些女人是出来卖点心的。大凡亲戚多的人家,收的点心也多,有的就当时提出来卖掉,好换些油盐钱。女人们各自招呼着面前摆放的点心匣子,有的匣已经解了封,拆了盖儿,那是专门亮出来让买主儿看的。本来花一块钱从供销社或是“会”上买来的点心,这里只卖七毛、八毛……看到这些女人的时候,他脑海里“轰”一下就炸了!往下,那一步一步简直是在钉子上挪着走的。有那么一瞬间,他突然想跑,扭头就跑!可他还是忍住了。这时候,他听见卖点心的女人们一声声地叫着:“看看吧,新封,新匣。新封,新匣……”就在这一片“新封,新匣”的叫卖声中,有个声音兔儿一样斜着叉出来,那声音是冲他来的:“钢蛋,是钢蛋吧?都晌午过了,咋才来呢?!”有那么一会儿,他像是被钉住了似的,呆呆地立在村路的中央,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只是紧紧地抱着那匣点心,就像是生怕被人夺走似的……就在这时,耳旁兜头炸了一鞭!一个赶车的吼道:“这娃,傻了?!”激灵一下,他听出来了,是表姐在叫他,那是表姐彩彩的声音,表姐也出来卖点心了。那么,她要是……表姐看他愣愣的,一头热汗,就又说:“上家吧,快上家吧。”

他是最后一个走进大姨家的客人。当他走进院子的时候,大姨家已经开“席”了。大姨照他头上拍了一下,说:“这孩子,怎么这时候才来?”说着,顺手就把那匣“点心”接了过去,放在了堂屋的木柜上,而后牵着他往外走,可他仍痴痴地望着那匣“点心”……院子里摆着俩方木桌,木桌旁已坐满了人。这时候,亲戚们早已吃起来了,大姨把他按坐在一个旧式木桌的桌角旁,说:“挤挤,吃吧。”说完就又忙去了。

在大姨家,那顿饭他吃得心惊肉跳!桌上摆放着七七八八的海碗,大多是粉条、焖子、豆腐之类,间或还有几片肥肉油汪汪的!还有馍呢,是包了皮的卷子花馍。这些都是他最爱吃的。要是往常,他喉咙里都恨不得跳出一只手!可这会儿,他却一口也吃不下去,只觉得恶心,想呕吐……他就那么眼看着筷子头在他眼前飞舞,亲戚们的嘴唏唏嗦嗦、出出律律的,风卷残云一般,眼看着那海碗一个个空下去了!可他仍在那儿干坐着,一动也不动。一个坐在他身旁的亲戚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说:“吃嘛。”他勾下头不吭,一声也不吭。这时,大姨过来了,关切地问:“咋,认生?”他像蚊子样地小声说:“不咋。”大姨说:“咋不吃呢?”他小声回道:“吃了。”大姨“嗯”了一声,摸了摸他的头,就又忙活去了。他的眼像玻璃球一样,就那么一直随着大姨骨碌,大姨走到哪里,他的眼风就跟到哪里。有几次,当大姨走到了那放点心的木柜旁时,他的心一下子就跳到了喉咙眼上,差点一口吐出来!等大姨走开的时候,才又慢慢地咽下去。那心几乎是一血一血地在喉咙眼里蹦,整个食道都是腥的!这样翻来覆去地折腾了几次,他整个人几乎就要虚脱了……老天,那时光是一点一点在针尖尖上挨过去的。

后来,他逃一样地离开了大姨家。在回家的路上,他觉得身子一下子变轻了,身轻如燕!他一跳一跳地走在乡间的土路上,田野的风洗去了身上的热汗,雀儿的叫声使他倍感亲切!当他回望焦庄的时候,他笑了,笑了满眼泪。大姨回送的两个卷子花馍,他吃了一个留了一个,那个香甜是他终生都难以忘怀的!

他还是过了几天惊恐不安的日子。那会儿,每天放学回来,在进门之前,他总要悄悄地问一问铁蛋:“大姨来了吗?”铁蛋摇摇头,说:“没有哇。”“真没来?”“真没来。”这样,他才会暗暗地松口气。

本来,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那留在心上的划痕虽重了一点,也不过就是一道痕。父亲再也不出门了,一个家庭所有的“外交”都交给了他。因为,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却已成了家中惟一的识字人。他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

可大约过了半年,突然有一天,他竟然在秋生家发现了那匣点心!

那天他到秋生家借簸箕,在秋生家的堂屋里,猛一抬头,蓦地就看见了那匣做有记号的点心。那梁上一共挂了五匣,有四匣是捆在一起的,而这匣却是单独的。他没有看错,那记号还在呢,一个歪歪斜斜的“十”字,是他在小桥上用铅笔头写上去的……有那么一刻,他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终于,他忍不住笑了。秋生诧异地说:“你笑啥?”他脸一绷,说:“我没笑。”秋生说:“你笑了。”他郑重地说:“没笑。”出了秋生家院子,他一连在麦秸窝里翻了三个跟头,大笑不止!

后来,那匣“点心”先是转到了贵田家,接着又转到了二水家,从二水家转到了宝灿家,而后又是方斗家,三春家,麦成家,老乔家……他一直记着那记号,那记号已经刻在了他的心上。不知怎的,他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看人家梁头的习惯,不管进了谁家,他不由得都要看一看人家的梁头,看看那些挂在梁头上的点心匣子……那就是“体面”吗?一家一家的,就这么提来提去,为着什么呢?

是呀,那些匣子就是乡人的体面。哪怕是“驴粪蛋儿”呢,只要是贴了封装了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挂在梁头上!开初的时候,这念头让他吓了一跳,这念头里包含着一种让人说不清的东西。他害怕了,他是被那堂而皇之的“假”吓住了。

有一次,在三春家,他突兀地“呀”了一声。那会儿,他很想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他想告诉人们,那匣里装的是“驴粪蛋儿”!可他咬了咬牙,还是没有敢说。那“点心”已经转了那么多的人家,封贴也被人多次换过,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打开看过?!他的直觉告诉他,不能说。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5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5中篇小说卷)

    本书选取了1985年优秀中篇小说五篇,包括铁凝、梁晓声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暖若春风

    暖若春风

    本书是80后作家林森的最新原创长篇小说,随着撤离海南岛的部队前往台湾的曾祖父,在离乡多年后回来,随后死在故土。曾祖父的归来,在带给子孙新的生活希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阴影,直到他死去多年,那种笼罩性的阴影也一直没能散去——整个家族便开始了一种宿命般的挣扎。祖父、父亲以及我这一辈,都想活出自己的路,几代人各藏心事,无论是爱情与亲情,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甚至希望逃离家园。长者们穷于应付,近乎发狂,而年轻的心灵则陷入迷惘和无奈。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几代人的流浪与还乡,是面对时代变化面前的无力与坚韧,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的一部心灵书。
  • 铁血忠魂

    铁血忠魂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形突刺刀。——西北军“破锋八刀”刀诀,归队一九三八年一月末的一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进武汉车站,早聚在站台上的大群学生打着红纸小旗儿吼着口号往软卧包厢围上来,其他车厢的乘客都挤到窗口看热闹,挤不过来的问前面的:“咋回事?”“抓汉奸呢!说那个‘七七事变’当了汉奸的天津市长在包厢里。”
  • 最后的选择

    最后的选择

    “我永远无法逃离这片土地。我注定要与这片土地的炙热融为一体。假如有办法,我要将它捣得粉碎,搅得它穿肠破肚。可惜我没有,所以我要将我自己烧成灰烬,去祭奠它的热切。正如我出生之时那样不顾一切地爱着它。”这是书的最后一句。也是乔尔最后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花了十五年时间,伊桑才断断续续地将这本书读完,以至于都忘记了作者的名字。
热门推荐
  • 九爷爷的黄昏

    九爷爷的黄昏

    年前腊月十五日晚,十三婶被鬼上身的事情,整个小周庄都知道了。第二天中午,人们心有余悸,我奶奶曹氏喊我九爷爷周千九一家到自家吃饭。饭桌上,九奶奶南枝好奇地询问曹氏,昨晚十三婶被我九爷爷的前妻翠心附上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奶奶曹氏说道,能是怎么回事?还不是因为你男人死赌,连死去十多年的翠心都看不过去了。听我奶奶曹氏讲完事情的经过,九奶奶南枝停下筷子,把饭碗朝小方桌上一搁,对我奶奶说道,四嫂,我今晚和青桃想在你家睡。曹氏一开始没怎么领会南枝的意思,只漫不经心地答应道,那就和以前一样,你俩睡里屋,吃完饭我去收拾收拾,铺好被子。
  •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公认的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通过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所经历的众多感人故事,展现学习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铺开人与人之间于品性上的淳厚、质朴。本书以“爱”贯穿起整个故事,以“爱”为本,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将“爱”的各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书写,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呈现孩子的生活与思想,因此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经典,从做人之根本处启蒙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等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爱的教育》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 杀手皇妃倾天下

    杀手皇妃倾天下

    她本就是个冷情孤僻的杀手,被父母丢弃不说还被老天爷扔到了这个乱世,好吧!既然来了就好好活着吧,可是上天还是夺走了她拥有的幸福;他本是个浪荡公子,却被她一打定情,怎知道自己也被卷进了这乱世之中;他小时候就被扔在了乱葬岗,九死一生后却意外的拥有了那个出色女子的情意,相知相守是何等的惬意;他是北辽的王子,下一任的北辽大王,却被这个冷清的女子深深的吸引,不惜为她放弃了野心。三个出色的男子倾尽一切不为天下只为她!
  • 给孩子的唐诗课

    给孩子的唐诗课

    《六神磊磊给孩子的唐诗课》是六神磊磊最新的一部著作,专门为孩子量身打造的唐诗课程。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和专家们一起精心打磨,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但又不拘泥于此,带领孩子去五彩斑斓的诗的世界。在这里,磊磊会用另一种方法讲唐诗。不搞填鸭和大量死记硬背,不搞全盘一字一句的赏析,不搞那么多“标准答案”,而是带孩子们穿越时光,来到公元618年去漫游,做他们的游伴。给他们讲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们的故事,了解诗人们的小秘密、开心和忧伤。磊磊说:不勉强孩子背唐诗,我只负责让孩子爱上唐诗。每篇文字都配有美丽的插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阅读是一件有趣和赏心悦目的事情。每一节课的课前有知识点,课后会有相关的小问题,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方便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和讨论。
  • 你不知道他多不爱你:朱碧的爱情“小说”

    你不知道他多不爱你:朱碧的爱情“小说”

    通过随手拾来的心情碎片、生活故事、广人为知文学影视等作品细节以及倍受关注的一些娱圈艳事……解析谈论爱情和男女关系,论之有据,亲切风趣。既现实、毒辣又温情,包涵着“对女性的悲悯理解……(不自知的)美好良善,对年轻女孩难以言喻的重要意义”。
  • 野兽球王科斯塔

    野兽球王科斯塔

    柯迭戈:“我的偶像是迭戈·科斯塔。”Real球王系统:“好的,以后你就是迭戈·科斯塔。”柯迭戈:“WTF???”系统加持,球王辅助,迭戈回到2006年的葡萄牙,重新成就迭戈·科斯塔的野兽球王生涯。欢迎大家加扣扣群催更:458909519。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 我见君来

    我见君来

    某天苏落对着冥府之主冥华如是道:“我想起了一些事情。”冥华漫不经心地说道:“什么大事呀?”苏落:“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起了我曾经是修真界第一女帝的事情。”冥华震惊脸:“我听说你,哦,过去的你,无恶不作,烧杀抢掠,逼良为娼是真的?”苏落:“都是胡说,我没做过这些事。”狼王玄苍:“都是真的!”“我抢谁了,我逼谁了?”玄苍:“你抢我了!”夙回:“你逼我来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致命宠爱:霍少不好惹

    致命宠爱:霍少不好惹

    签约两年后,慕初初面临银货两讫的局面。她是货,霍景焱出钱。“你是我买的,就要乖乖听话。”他低头吻住她温润的红唇,用宠爱签下她的人、她的命、她的一生。爱上这样的男人太容易,慕初初在他的宠爱中沉沦,不知道这宠爱的背后带着致命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