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3100000005

第5章 改革是怎样重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由来(3)

他在讲话中批评有些人“很少看到市场对激励企业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看不到市场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看不到它对优化资源配置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市场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它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把稀缺物资配置到能创造最好效益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带来压力和动力。”

“他讲到目标是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我听到全场热烈鼓掌。”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于2009年3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江泽民还在讲话中重申邓小平的看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在后来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中,他仍反复表述了这一看法。

小平支持

“六九讲话”之后,江泽民专程拜访了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党内高层意见达成统一。

6月12日,江泽民专程到邓小平家拜访。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还说:“实际上我们是在这样做,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影响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

他还说,党校讲话可以先发内部文件,反映好的话,就可以讲,这样十四大也就有个主题了。

此后,根据“六九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起草小组进一步修改十四大报告。

这是一面旗帜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进入冲刺阶段,但进展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七八月间,起草十四大文件的班子中有人提出,把调子往下降降,打算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成报告中的第三级标题。

同在起草组的刘国光坚持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放在第一级标题。

显然,“计划与市场”的议题在十四大报告起草中依然是矛盾焦点。

在看到十四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吴敬琏十分焦急,于9月5日再度上书江泽民:“把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规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的进一步阐明,也是本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最重大的发展,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深远,应当用有分量的语言加以概括和评价。”并直言不讳“目前的文稿似乎体现不足”。

此时,江泽民决心已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面旗帜。

两个点睛之释

“这次大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寄希望于我们这次大会,世界上关心中国的朋友都注视着我们这次大会。”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作报告时,开篇即强调使命之艰巨。

希望和关心,聚焦于中国经济改革如何扬帆起航,劈波斩浪。

结果已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次大会上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用江泽民自己的话说,这一整体性、前瞻性的提法,确定了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可以保持中国经济改革20年稳定。

前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在小组讨论中说,十四大报告中最有新意、最有突破性、对改革最具决定意义和深远影响之处,就是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四个月前的“六九讲话”相比,十四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更加全面而系统,不仅将其设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且做出两点解释:即中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周小川评价说,这两点新解释,延续了过去对于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都可以用的认识传统,形成了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新概念,建立了一种高于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水平切块的新关系。

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教条终于被抛弃了,市场不再是“被利用”的机制,而是基础。人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

四、从纲领到行动

间接调控:第一次大考

改革目标甫定,便面临第一次大考。

十四大之后的1993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猛增,1992年跃升40%,1993年再攀升50%;投资扩张导致原材料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并引发全面通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7%;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证券股票热、乱拆借、乱集资,处处可见。

1993年整个上半年,朱镕基副总理都在思谋良策。6月10日至13日,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在大连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此次“大连会议”筹备半年有余,朱镕基是核心策划人物。会议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Nicholas Stern)、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还几经波折请到了被誉为“台湾经济奇迹重要推手”的李国鼎,他当时已届83岁高龄。

“大连会议”提出了提高存贷款利率至正利率水平、推行信贷额度限制、价格改革等多项一揽子改革措施。会后,朱镕基又专门会见了李国鼎。李国鼎提出了确定中央与地方税收之合理比例关系、整顿中央银行、汇率并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建议。

楼继伟至今认为“大连会议”十分重要。他说,在推进全面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会议讨论形成的主导性意见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

“大连会议”之后,落实了对于“过热”的应对措施。几经反复和商讨,国务院最终形成6月24日下发的“16条”(即《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

“16条”实施半年后,效果初显。新开工项目开始减少,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回落,乱拆借、乱集资的口子基本被堵住。

值得关注的是,“16条”措施中有13条是经济手段,强调的是强化间接调控,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这次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可称“第一次应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此后系列改革方案的出台创造了条件。

“50条”: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体制改革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1993年5月31日,距离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164天,由25人组成的文件起草小组进驻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玉泉山是清代的“三山五园”之一,后成为中共领导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中国多数重要文件都起草于此。初夏的玉泉山很幽静,起草文件在两层小楼5号楼的一层会议室,起草组成员则散居在2、3、4号楼。

到玉泉山的第一天,江泽民主持了起草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讲了文件起草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需要着重回答的问题。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是起草小组组长。一位当年的起草组成员回忆说,温家宝讲得很清楚:十四大确立了改革目标,具体怎么样落实、如何具体化,三中全会要前进一步,对建立新体制做出规划。

据当时的起草组成员回忆,起草组用三周多时间完成了提纲,于9月9日完成第三稿。经中央审议修改后,下发全国征求意见。与此同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还就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了有300多人参加的16个专题调研组,到各地开展广泛的调研,为起草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本文中下称《决定》)的草案最终交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时,是正式讨论稿的第八稿。

“当时起草组有同志开玩笑说,七搞(稿)八搞(稿),总算搞出来了。”参加起草工作的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回忆说。

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这一《决定》。文件除开头和结尾各一段简短的文字外,主体分为10个部分,共50条。所以,该《决定》又被称为“50条”。

按周小川后来的总结,“50条”是对十四大报告的具体展开,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详细解释和改革的行动纲领。这个文件和十四大报告一起,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缜密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整体框架,描绘出了一幅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蓝图。

直到今天,多位亲历改革的参与者认为,这一框架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50条”在市场经济框架下提出,由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组成的“五大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由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十四大提出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行动纲领。

“这五根支柱,是迄今最好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时隔19年,许多专家仍如此评价。

交锋企业制度

多位参加起草的专家回忆,在“50条”中,争议最多、费力最大的是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73岁的陈清泰回忆说,1993年在起草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时,江泽民几次提出并要参与起草的同志回答一个重大问题: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怎样结合?

当时,陈清泰从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调任国务院经贸委副主任将届一年。在中央后来成立的16个专题调研组中,他担任第2组即国企改革调研组组长。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国有企业占据超大比重。按传统框架下的思路,主要通过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调整来搞活企业。

陈清泰寻求突破。这时,陈清泰了解到吴敬琏等人关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建议。

当时,吴敬琏与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钱颖一博士一起提出,在企业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将现有的非公司类型的企业改组成为公司法人组织”。陈清泰认同这一看法,并向江泽民做了介绍。

8月24日,吴敬琏和钱颖一合著的文章《关于公司化》在《经济日报》发表。

8月27日,在大连举办的华北、东北地区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江泽民说,建立产权关系明晰、责任制度明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

同类推荐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日本经济发展之道

    日本经济发展之道

    21世纪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家庭资产持续缩水,负债一路攀升,收入两极化趋势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产阶级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危机。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首次提出社会发展架构,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日本政府、企业、家庭等不同层面对中产阶层面临的危机、商业存在的机遇和政府应该作为的领域进行了逐一剖析,并提出了实惠于民的建议,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那些“被中产”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赋税论

    赋税论

    《赋税论》是一部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本书的诞生,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细品本书,您会发现,威廉·配第所举事例皆来自现实生活,生动贴切,而其所阐述的理论深刻而又易于理解,他的主张,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财富再分配问题,仍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亦可以得到印证,让我们感觉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本书是一本讲述新媒体时代IP化生存方法的图书。而本书是在基于不可逆的新媒体营销潮流下,从IP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P化生存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红模式进行剖析,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模式的利弊及运用技巧。书中避免了晦涩生硬的专业术语,用比较通俗轻松的笔法,结合丰富有趣的案例阐述了IP化生存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商家,以及新时代的IP人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热门推荐
  • 总裁追妻:前妻不要跑

    总裁追妻:前妻不要跑

    “为什么要用我儿子的命去换她儿子的命?”“孩子我们还会有的,可是爵儿要是不救的话他就没有命了。”“那关我儿子何事?慕海城,为什么你每一次选择伤害的人都是我?”“我们离婚吧!”然后她带着一身的绝望离开。五年之后,她携带一身的光环荣誉归来,再遇前夫,她内心平静如水,而他,内心激涛澎湃。当看到她身边已经不缺男人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慌张了,在死皮赖脸的追妻之路上越走越远了······“老婆,我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次换你娶我,要是我再那么混蛋,我净身出户。”“老婆,你再不来,人家就要死掉了,想你想到快要死掉了啦!”众人:慕总裁,脸皮是一个好东西,希望您捡回去。
  • 以爱为谋

    以爱为谋

    漫漫人生路,本就坎坷,没经历过失去,又怎么懂得拥有的幸福,不曾分离,又怎么知道相聚的开心,爱情本就是酸酸甜甜,分分合合,失去过,才会更加懂得珍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法则全书

    成功法则全书

    本书是希尔花费了25年多的时间才整理出的一部个人成功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已售出上千万册,帮助成千上万的人获得了成功。成功的秘密其实简单,当你阅读此书时,你将从中领悟到这一真谛。本书主要介绍了成功法则导论:智囊团的力量、成功法则之一:明确的目标、成功法则之二:自信心、成功法则之三:储蓄的习惯、成功法则之四:进取心与领导才能、成功法则之五:想象力、成功法则之六:充满热忱、成功法则之七:自制力、成功法则之八:付出多于报酬等。
  • 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谁没用过纸?谁不知道蔡伦?可谁知道如何造纸?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王妃有毒

    王妃有毒

    本文原名《锁相思》黯相念,追情思,夜夜除非,锁尽离人泪。人愁春老天不老,痴情难绝,化作东风醉。…炼狱无情,火海无踪,世间最销魂者惟有爱,而世间最伤人者亦莫过于情。七年时间,她付出一切后换来的是仅剩三年的生命,而他换来的却是一生无忧。一夜纠缠,竟是他七年来处心积虑的算计,造成她生不如死…他说,“既已知道我的身份,那你更应该高兴才是,天下有多少女子想入我兰王府邸,我自不会亏待了你。”云渺锋颠,她笑对穿骨一剑,“从此黄泉天堂,是死是生,你我再无瓜葛!”然而,三年的岁月,他留下的她须要每每以血来证明,灼烧痛骨的残忍余她一人承担!…半年之后,再见竟是君臣之别!当那一席刺目的梨白走进大殿的时刻,他几乎忘记了呼吸!是她!他曾想要弥补,曾无数个日夜忏悔,只期望能得她原谅。却不想,如今,那熟悉的容颜走过时只有淡漠疏离的目光,他知道他输了!于是,扬袍躬身,指甲陷进手掌,道,“微臣参见皇妃娘娘,恭请娘娘、圣安!”痴心的守护,虔诚的赎罪,换来的却是她毅然选择别人的怀抱…究竟,是缘是孽?…本文属虐恋型,亲们一定要准备好!推荐好友殇夜千年滴文文<秦始皇的小妻子>推荐旧文《锁妃》《老公很赖皮》《我的麻烦爱妻》
  • 没有泪的夜晚是天堂

    没有泪的夜晚是天堂

    既然无法摆脱前世的定数,今生的束缚,为何,为何要让我们相遇?可如果不能相遇,那我的今生将如何走下去?相遇是一种折磨,不遇却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痛楚。
  • 敌对两将军 合计演“双簧”

    敌对两将军 合计演“双簧”

    韩练成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也变得异常严峻:“让我凭什么相信你?”1946年初冬的一天。山东平度县兰底镇。这是一个北方农村的小集镇,只有一条街,街两边有十几家商店,但此时都店门紧闭。街上冷冷清清的,外出的老百姓很少,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国民党官兵,映入眼帘的是战争带来的凄凉景色。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部就设在街中间的一家商店里。这家店的店房很大很深,共有三间,中将军长韩练成住在居中的一间房里。此刻,韩练成独自一人在客厅里来回踱着步子。他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期盼的目光不时向门外射去。
  •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嫡妃重生

    嫡妃重生

    前世她母仪天下掩尽妩媚却落魄而终,魂眼看家国败,民不寮生,她心痛不已!今生她势将那绝世风华转为利箭,扶贤王,选明君,却不料让那个最不起眼的小王爷打乱了。重生回到十年前,同为赐婚前夜一场看似意外的醉酒,这次,她不再反抗。最终落得个惨败之名,却还有人愿意娶她?那个极少有人目睹真容,传说中身有残障的七王爷,那个前世向她求婚被拒的男子,竟然要娶她这个残花败柳!残王淫妃——天下皆是耻笑声!大婚当夜,所有的传说一一应验,他身坐轮椅,她媚眼如妖!云水袖,红纱衣,极尽风情,使尽妩媚!一句:王爷,奴家要,让俊美的七爷当场昏厥.又传言:洞房花烛夜,王妃太勇猛,把王爷给xxoo晕了.片段:敛财篇:管家抺着汗跑来:王爷,不好了,王妃让冬韵阁几位小主回娘家索要嫁妆了。王爷闻言一摇折扇:哦,要的是什么?管家一一道来:福香楼,绣水坊,茶韵居,其它人要带回万两白银.王爷手中的茶杯险些落地:她要这些做何?管家不怕死的说:王妃说,王爷身染重疾,需要这些来治病!王爷手中的茶杯这次真的落了地,咬牙切齿:云千洛,你打着本王的旗号揽尽钱财,看本王不收拾你!抢皇位篇:王爷看着那一堆堆的银票不解的问王妃:“你敛这多钱财做何?”云千洛白了某王爷一眼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些是国之根本。”王爷很郁闷,他的王妃说要辅佐他抢皇位,但他实在对那皇位不屑一顾呀!他要的只不过是她那一眸一笑,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已!他的妃难道不懂吗?追情篇:六王:洛儿,你若随了本王,本王此生只立你一人为妃,绝不纳妾!云洛:无聊,你爱纳多少妾,管奴家何事?太子:洛儿,如你愿意,这后位非你莫属。云洛:太子,你还是将后位留给别人吧,同时在心里冷哼,这个皇位你怕是坐不上了!小王爷:慕容云洛你敢和他们走试试看!云千洛小手一使劲,把小王爷摁倒在床上,怒骂道:王爷,你这都病如膏肓了,好生歇着吧。某小王一怔,顿时脸色犯白,深咳数下,一点也没了先前的生气!这是一对腹黑男女,扮猪吃老虎,最终开创盛世家园的有爱故事.
  • 全能男神快看我

    全能男神快看我

    星能组合在四年前解散。纪梦笙经过努力,被墨天娱乐公司选中。“纪小姐,您有什么要求吗?”“让星能回归。”几天后,纪梦笙以歌手的身份登台,以助理的身份离偶像更近。在大家相处甚好时,有人却起了贼心……“喂,我们结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