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700000006

第6章 文献回顾(3)

3.其他的实证研究

此外,国外学者的研究还表明:(1)女性在择偶时更为挑剔,择偶条件更周全;(2)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容貌而不是持家能力;(3)对物质标准的重视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负相关,黑人比白人更重视物质性标准;(4)对精神标准的关注不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5)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的上升,男性择偶时对对方的教育程度和经济能力日趋重视,在择偶标准上存在的性别差异日趋消失。[50]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1)相似相容的同类匹配和男高女低的梯度匹配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配模式,实证研究验证了西方学者的“同类匹配”和“择偶梯度”理论;(2)“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标准在现代社会依然起主导作用,在择偶过程中,男性偏爱容貌姣好、温柔贤惠、善操家务的异性,而女性关注对方的学历、职业和才能;(3)青年人更看重对方的自致条件而不是先赋因素;(4)高教育程度者更重视对方的教育背景;(5)青年人、文化和职业地位较高者更注意感情因素;(6)但是,学者对社会变迁过程中经济因素在择偶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存在分歧:一些学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在下降,人们更看重浪漫爱情;另有一些学者发现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对经济因素的重视程度在递增;还有些学者指出,表面上看人们在择偶过程中对经济因素的考虑在减少,但他们关注的学历、职业和事业心等因素实际上可以转化为经济能力。

学者根据对上海和成都800位未婚青年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1)扩展的交换理论可以解释基本的两性择偶模式,两性并非以对方现在有什么作出选择,而是预期将来会有什么,即男性更期待对方的生活照顾和顺从,女性往往更关注对方的发展潜能;(2)相似相容原则得到两性的一致认同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3)代际关系的相容性替代社会经济地位的“门当户对”成为重要的择偶标准,无论男女都对“孝敬老人”最为关注,而把“对方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视为最不重要之列;(4)女性择偶更谨慎,选婿条件更周全[51]。

总之,学者李煜和徐安琪对大陆婚姻市场上的青年择偶研究存在的问题已经作了较好的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和样本偏差两个问题。本书在其结论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发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作出以下概括:

第一,在理论上,多数研究侧重于对中国择偶标准的经验描述和对西方结论的简单检验。

第二,在方法上,国内有关择偶的经验研究大多以方便采样方法获取大学生、研究生或征婚对象的资料,即使是对普通青年的调查也多采取非随机抽样法(偶遇抽样法或方便抽样法)对某系统、单位、部门发放问卷,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样本偏差,其研究结论缺乏代表性和可靠性。

第三,从研究发现上看,国内的经验研究支持了西方学者“郎才女貌”的择偶标准、同类匹配和梯度匹配的婚配模式等理论;但也发现中国择偶问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户籍分割问题,以及对婚史的关注等。房子,金钱,年龄,形象,职业,性格和属相等因素对择偶的影响缺乏经验的实证资料,相关探讨则更为鲜见。

第四,就研究的主题而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关注择偶标准和婚配模式等问题,对于大都市待婚男女的择偶机制、父母帮助子女寻求匹配的结婚对象的新型择偶模式、在婚姻市场中遭遇择偶困难的大龄青年出现婚配障碍的根源,以及在市场化情境下个人及其家庭的应对策略等问题缺乏关注。而这些正是本书着力探索的方向。

对于上述问题,本书试图通过对相亲角这个出现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主要由待婚青年的父母们组成的独特的择偶平台的研究,来进行初步的探索。事实上,相亲角这个研究对象本身也是首次进入学者的视野。

四有关“白发相亲”现象的研究

“白发相亲”是笔者提出的一个试探性概念。学界对这一现象鲜有涉足,主要是一些媒体报导和大众刊物的介绍性和试探性分析文章。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白发相亲”的动机,相亲角的成因及其效率问题。曹慧中根据媒体有关“父母相亲会”的报道,从父代和子代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变迁对婚恋观念及现实所带来的影响,认为在现代性的挤压下,父母代替子女去相亲实属无奈之举[52]。事实上,从我们对上海相亲角的观察发现:父母有无奈苦恼的一面,也有自得其乐的一面。除相亲之外,他们赋予了相亲角另外一些新的功能,这是本书在后面章节中将着重论述的潜功能。

有学者主要分析了上海巾帼园父母相亲会[53]和北京相亲角[54]两地父母代理相亲的原因及成效[55],认为子女就业和职场压力增大,无暇自己择偶,父母出于焦虑,为孩子“打前站”,两代人择偶标准的差异决定了相亲角效率低下:父辈择偶重物质条件,坚持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而白领青年择偶重感觉,强调精神交流[56]。事实上,这种代际择偶标准的区分缺乏实证的支持,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父母都强调门户观念,子代对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同样非常注重。相亲角配对成功的前提是“条件对”而且“有感觉”。另外,这种观点只揭示了问题的一面,问题是:在当下,“白发相亲”的效率不可能高,单纯地强调父代和子代的择偶标准的差异不能完全解释这一问题。

有文章分析了京杭两地相亲角的成因,发现“用家长的视野来确定孩子未来婚姻的走向”是中国式婚姻的一大特色。能够帮助父母以面对面的形式去接触将要联姻的另一个家族,摆脱了以往中介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四二一结构,也是促成了传统观念下相亲角的自发形成[57]。

还有一些研究也分析了相亲会兴盛的原因。对“青年相亲文化节”活动的研究表明高学历、高收入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未婚青年群体的显著特征[58]。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总结了浙江卫视举办的“中国相亲大会”活动的公益效果[59]。此外,还有文章以南京市每月都举办的两场大型相亲会为例,分析了相亲会中媒体、商家和“白发相亲”者三方的利益交换,认为这是相亲会兴盛的原因[60]。

“白发相亲”现象在华人圈中普遍存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北美等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近年也出现了类似的相亲会[61]。韩国和日本的“相亲文化”比较兴盛[62]。其他国家的相亲在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地点不同,土耳其是公共浴室[63],法国巴黎则是老佛爷(Galeries Lafayette)超市[64];方式各异,美国流行“智慧相亲”[65],而在韩国电脑正在取代媒婆[66];中间人及其影响力不同,柏柏尔族母亲对儿子的婚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67],以色列的红娘作用不可小觑[68],而巴西的婚友社开展国际婚介业务[69]。

五研究问题与理论视角

本书的研究问题聚焦在:“相亲角”是一种什么样的择偶平台?“白发相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型择偶模式?“白发相亲”采取了哪些择偶策略?

相亲角是一枚棱镜,透过它,我们试图勾勒出这一群被焦虑裹挟着的上海“知青一代”中的城市中产阶级的众生相;通过它,我们希望廓清他们如何理解以及怎样应对自身所面对的焦虑。对“白发相亲”现象的研究,笔者希望从四个方面去展开:其一,讨论“相亲角”作为一个新型婚姻市场的多个面向;其二,父母如何认识和解读“相亲角”这种新型婚姻市场,以及其子女择偶所面临的这种独特的社会情境;其三,探讨“白发相亲”的应对策略;最后,分析“相亲角”的潜功能及“白发相亲”背后的社会内涵。

本研究采用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的核心概念——“制度约束中的选择”[70]作为理论视角,即在制度约束中的选择,在情境限定下的理性。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范式牢牢扎根于理性选择的传统,承认行动者的行动是一个有目的的理性选择的过程。但它强调行动者的理性是在情境限定下的理性(Context-Bound Rationality),行动者的选择是在制度约束中的选择(Choice With Constraints),理性和选择必须在特定社会和历史阶段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在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情境包括习俗、传统、规范、宗教、信仰、家庭、亲友、种族、组织、社区、阶级、群体、市场、法律和国家等[71]。

我们可以把“制度对行动的约束”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设定了被社会认可的行动选择集。行动者只能在这个边界之内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自由选择行动方案,否则会受制度的惩罚和制裁。其二,不同的制度情境有不同的权力和机会结构,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收益也嵌入于特定的制度情境之中。因而制度情境通过影响行动的预期回报进而影响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从这里可以看出,“制度约束中的选择”这一概念一方面强调了制度对行动的约束;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约束不是决定性的,行动者依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和空间,从而为能动留下了作用的空间。

“制度约束中的选择”是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对本研究有两点启示:首先,对中国内地父母帮助子女择偶的行为的分析必须与当下特定的制度情境相联系,特别是注意市场化进程对人们的择偶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次,注意在同样的制度情境下,不同群体的择偶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原因是什么?

首先,帮助子女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的家长们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独立的行动者,这些行动者总是具有一定的理性。他们带着各自的目的来到相亲角,以求在此追求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独立的目标并不一定与相亲角的目标一致。在相亲角这个特殊的行动领域,存在其外在的、特定的情境,这种情境对行动者具有约束性,但是,它并不能将后者的行动余地完全压缩掉,因此,我们将分析的焦点放在这些行动者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何使用他们的理性上。

其次,行动者的理性是情境限定下的理性。在相亲角的研究中,我们关注那些限制并决定行动者自由度和理性的结构性的、物质的和人的条件。一方面,本研究将在实证资料的支持下,阐述相亲角作为一个新型的择偶平台的基本属性,从而说明待婚男女的父母们选择相亲角,作为帮助子女择偶的平台是制度约束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将从房子与金钱、地域与户口、行业与工作单位、年龄与性别、外貌与打扮、属相等多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存在于相亲角中不同群体的多元而复杂的择偶标准。

再次,行动者作出的择偶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制度的约束。在相亲角,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出一系列权力关系和交换,后者规范着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并构成行动的空间,最终使行动成为可能。我们对父母们的行动策略的分析就是要探索这种游戏规则(这里指的是择偶标准)得以运转的机制。

最后,行动者的行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维护自身利益的策略性行动。冲突和斗争的产生必然与这些策略性的行动相关,我们正是试图通过相亲角存在的冲突和斗争,去探索行动者之间权力的争夺,从而理解相亲角这种择偶机制的效率问题。

同类推荐
  •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实用工商文书的写作方法及类型,按其文体格式划分,有表格式文书、申请报告类文书、章程及合同类文书、申诉答辩类文书四大类。打开此书,找到你想要的文体,按图索骥,轻松搞定!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本书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27座国际城市为案例,系统剖析了这些城市智慧化发展的理念、特点、各自所倚重的发展路径,给出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推进方法和策略,对于当今城市化大环境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热门推荐
  • 花和竹的故事

    花和竹的故事

    研究生在读的文科女遇上同校研究生在读的理科男,原来不同学科之间也能发生碰撞
  • 瑾年,邂逅

    瑾年,邂逅

    弹指间,一恍岁月的阳光已深深烙印在时光的轨道中,洒下簇簇温暖柔和,妩媚的倒映着片片残落的微凉。两年的岁月行如流水,只记得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遇见一个阳光明媚的你,许一场意气风发的青春……那句“我喜欢你”,是整个青春最无憾的事情。他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虽然生活或许总有遗憾,但未来依旧美好。
  • 王小波全集(第四卷)

    王小波全集(第四卷)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本书是全集之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天破

    西天破

    生无父,养无母。嬉笑本是孤儿状。孤儿方古无父无母,从小被爷爷带大,可有一天出现了一只怪猴,爷爷却离奇消失,村里人仿佛从不知道村里有过方老头这样一个人......另一边的世界里正酝酿着惊天大阴谋,金蝉低眉,佛祖怒目,猴王也只得垂颈等待......
  • 山海地仙

    山海地仙

    明末清初之际,王朝鼎革,战火纷飞,外有异族入主中原,内有反王厮杀争鼎。中华各处杀气恒天,民不聊生,人间正气日衰,潜伏在华夏各处深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处的邪恶力量渐渐苏醒,为祸一方百姓。修道之人身逢乱世,自当下山卫道。丹阳,道远师徒二人涉险远,降妖除魔,寻访古迹传说,大禹的天极移山,地下的黄幽地府,上古凶神秘教,巴人无底墓洞,契丹和女真千年恩怨,西极葱岭云中之国....上古宝器,凶神,妖魔轮番登场,天地命运居然系在一人之身....
  • Hunted Down 跟踪追击(英文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迟来的录取通知书

    迟来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高考中落榜了,大学失之交臂,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该何去何从?他带着一条伤残的腿,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可是曾经的那个大学梦,还会在吗?她不愿复读,却又走上了这条道路,复读的震撼,原来不是想象中的灰色。他为了那个梦想,坚持选择复读,不达目的绝不休吧!可是人生好像并不仅仅是读书,还有更多的事情有待领悟。她不是复读生,却踏进了复读班,命运的捉弄还是缘分的使然?不管原因如何,大学梦是永远都不会变。他玩世不恭,成绩差的要命,却因为妈妈的一句话,他也来复读了,是煎熬还是蜕变?他....她.....太多的他(她)辛苦的走在这条复读的路上,未来属于他们的未来,会存在吗?
  • 神奇宝贝之系统大师

    神奇宝贝之系统大师

    一个宠物小精灵,又名口袋妖怪,也叫精灵宝可梦的一个发烧友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里的故事,当渡和主角一起遇到红色暴鲤龙时,渡:小鬼,你等级太低,这个我替你收服了。主角:........(NMB,真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