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5500000014

第14章 勇者无畏,成为投资界的千面圣手(2)

1992年9月16日,在伦敦斯瑞尼德大街的英格兰银行的总部里,八名负责处理外汇工作的银行职员从早上起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将要用20亿美元大量购买市场中流动的英镑,以此来遏制投机商们疯狂的进攻。然而,英格兰银行的计划最终却宣告破产了——数百家英格兰公司早已经把他们手中持有的英镑抛售一空,而这些英镑大部分都聚集在了国际投机商的手中。然而,国际投机商们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们依旧在疯狂地购买英镑、里拉以及其他疲软的欧洲货币,并且计划将它们大量地转手抛售。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大臣莱蒙只好又召集财政部处理危机小组的成员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每个与会人员的表情都异常凝重,谁也拿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次危机。在和首相以及英格兰银行市场部主任进行沟通后,莱蒙决定动员外汇储备对市场进行更有力的干预。

英国政府的强力干预收到了一些效果,英镑汇率暂时止住了下跌的趋势。然而,不久之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进攻,而在这次投资活动中他们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英国的金融市场,使得刚刚稳定的英镑汇率又开始了下跌。面对国际投机商们咄咄逼人的进攻,莱蒙感到自己已经无力去应对,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拨通了首相梅杰的电话。

在接到莱蒙电话的时候,梅杰正乘坐着自己的专车赶往老海军部大楼,在那里他将召开一次会议,而会议的主题正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有关。此时的梅杰还对拯救英镑的行动充满着信心,但是当他接到莱蒙的电话以后,整个人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在电话中,莱蒙用沉重的语气向首相描述了当前英镑汇率在以怎样的速度迅速地下跌,并且谴责了德国人见死不救的行为。梅杰深知,一旦英镑贬值,那么就会给英国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英国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持货币的稳定。莱蒙向首相建议把利率提高两个百分点,梅杰对此表示同意。

尽管英国政府提高了利率,但英镑的汇率却没有像他们预料的那样得到稳定。为了商量出更好的对策,梅杰甚至放弃了他一贯坚持的拒绝重开国会的立场,要求在9月29日这一天重新召开国会。要知道,召开国会在英国可不是一件小事,一般来说只有在重大情况发生的时候才会召开国会。自二战结束以来,英国国会被要求召开的次数不超过10次。然而,无论现在梅杰作出何种努力,都已经很难挽救英镑的命运了。

到9月16日中午为止,英格兰银行为购买英镑支持英国货币已经花费了价值5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一切似乎已经为时已晚。尽管英格兰银行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依然不能止住英镑下滑的趋势。当天下午,国际投机商们开始大量抛售英镑,英镑的汇率急剧下跌。英格兰银行为此又一次提高了利率。至此为止,一天之内英格兰银行已经连续提高了两次利率,这种情况在英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此时英国的利率已经达到了15%,与梅杰促使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时的汇率数值相等。

很多人都预感到英国无法承受如此之高的利率,英镑与马克的比价也因此开始持续下滑。在纽约的交易市场中,英镑与马克的交易已经下降到了1∶2.703,这已经远远低于汇率机制的最低限额。英国政府此前所作的努力完全白费,英镑不可避免贬值了,而英国脱离欧洲汇率机制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天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英国财政部的门外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个重要决定的来临。此时英国首相梅杰正在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所有人都一致赞成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与此同时,意大利也作出了和英国一样的决定,两国的货币从此开始采取自由浮动的制度。梅杰首相通过电话告知德国与法国总理,除了让英国退出汇率机制以外,他再也想不到任何好的办法来应对这次危机了。

晚上7点,财政大臣莱蒙终于出现在记者们的面前,此刻的莱蒙显得极为憔悴,比往日消瘦了不少,并且神情沮丧。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莱蒙表示,金融市场的极度混乱动摇了汇率制度,为了摆脱危机,政府只能选择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只有这样英国才能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

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以后,纽约交易市场中英镑与马克的比价已经降到了2.70,这甚至低于最低限额2.7180。在英国货币贬值的同时,意大利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货币也纷纷贬值。

在这次狙击英镑的行动中,索罗斯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庄家。9月16日上午7点,斯但莱·德鲁肯米勒给索罗斯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他量子基金公司已经在这次行动中赚取了9.581亿美元。但索罗斯听到这个喜讯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喜,似乎这一切早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

事实上,索罗斯在这次投机欧洲货币的行动中一共获利20亿美元,其中10亿是在对意大利以及瑞典货币的投机的收益,而另外10亿美元则来源于对英镑的投机。在这次欧洲货币贬值的事件中,尽管其他的投机商们也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没有一个人的收益能与索罗斯相提并论。布鲁斯·卡瓦纳和保罗·约翰斯也是这次事件中的两个大赢家,但他们分别只赚到了三亿美元和2.5亿美元。这虽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与索罗斯相比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作为这次狙击英镑行动的大赢家,索罗斯顿时成为了受到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在伦敦《每日电讯》最新一期的报纸上,索罗斯的照片被刊登在了头版,标题用巨大的黑色字体标出:“因为英镑狂跌,我获得了10亿英镑的收益。”在英国,索罗斯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所有的媒体都争相想采访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商,这给索罗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9月19日,伦敦《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凯利斯接到了来自索罗斯的电话,在通话时他能够很清楚地听到电话那头的骚乱声。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凯利斯关切地问道。

“我现在正在伦敦,你看到新一期的《每日电讯》了吗?”索罗斯的声音显得非常激动。

“刚刚看过了,有什么问题吗?”凯利斯问道。

“现在我住的公寓门口挤满了记者,我本来想出去打网球的,但现在却根本出不去,你能够帮忙想些办法吗?”索罗斯恳切地说。

“我想知道的是,《每日电讯》上的报道都是真实的吗?”在给出自己的建议之前,凯利斯先提了一个问题。

“当然,那是真实的消息。”索罗斯非常肯定地回答。

于是,凯利斯建议索罗斯不要和记者说话,那些记者得不到有用的消息自然就会离开。他同时也表示,如果索罗斯想要接受报道,不妨接受自己的采访。经过短暂的考虑后,索罗斯答应了凯利斯的采访请求,并约定第二天中午在伦敦的办公室中会面。

次日,凯利斯准时来到了索罗斯的办公室,与索罗斯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这次谈话中,索罗斯向凯利斯详细地介绍了对英镑进行投机活动的全部过程。

索罗斯对凯利斯说:“我们进行了多次卖空英镑的行动,并且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事实上,早在9月16日之前,我们就已经在市场中占有了100亿美元的业务量,成为了市场中最大的交易商。本来我们还想将其中的一部分出售,但随后事情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我们还没有占得足够多市场份额的时候,英国就决定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了,所幸的是最终的利率和我们当初设想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凯利斯不明白为什么索罗斯会把自己的主要力量都投入在对英镑和意大利里拉的投机中,对此索罗斯解释说:“我们认为德国政府最希望英镑和里拉贬值,而不是其他的欧洲货币贬值。因此,在我们看来投机英镑和里拉是最安全的投资行为。”

在与凯利斯的交谈中,索罗斯明确地表示,投机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行为。但是,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对这种投机的行为采取制止的措施——例如控制交易,也许会更加具有危害性。他表示,固定汇率制的缺陷使得它不能够完全地制止投机行为,要想让投机商们束手无策,欧洲就需要使用同一种货币。如果欧洲国家能够采取这种措施,那么就连他索罗斯也不能再进行投机货币的活动,但他却宁愿付出那样的代价。

与索罗斯的谈话给凯利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如此描述自己眼中的索罗斯:“他看起来非常冷静和睿智,我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任何情绪的波动。赚钱在索罗斯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投资中真正的乐趣在于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次取得成功的时候他都会有极大的满足感。”

凯利斯在他发表于《泰晤士报》中的文章里这样写道:“索罗斯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家,他曾经在东欧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既是一名慈善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交易商。在这次狙击英镑的行动中,索罗斯无疑是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投机者,正是因为他发动的一次次攻击,英国政府才不得已宣布退出欧洲的汇率机制。”

凯利斯的文章发表之后,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索罗斯的助手看来,正是因为凯利斯发表的这篇文章,索罗斯才成为了国际投资市场中的风云人物,而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索罗斯因狙击英镑的壮举而闻名世界,他也被全世界的投资者看做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麦纽斯曾这样说道:“在英国媒体的眼中,索罗斯被看做一个并不太精明但却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取到利益的投机商。他们试图向人们灌输一个观点——商人就应该把资金投入到那些容易获利的领域之中。而对于在此次事件中表现拙劣的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媒体则普遍给予了批评。”

当然,也有一些英国媒体对本国遭受的经济损失以及索罗斯的大获全胜感到耿耿于怀。他们试图找到让英镑贬值的罪魁祸首,而索罗斯无疑就是他们最大的目标。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有人站出来谴责索罗斯的投机行为。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就这样评论道:“索罗斯的投机行为使得欧洲的希望破灭,影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而他则从这次危机中掠夺走了大量的财富。”

尽管因为投机英镑的行为而饱受指责,但索罗斯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烦恼。他曾经对他的助手这样说过:“我不会因为对英镑的投机活动而感到自责,虽然这会给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想这不是我应该去考虑的问题了。如果我因为道德心而放弃一次良好的投资机会,那么我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我对英镑进行投机并不是为了打击它们,也不是为了帮助它们,我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大笔的利润,这才是我真正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从公正的角度来看,投机英镑的并不只是索罗斯一个人。正如一位英国的交易商所说,虽然索罗斯在这次投机行动中投入了100亿美元,但如果和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比较起来,这还只是一笔小数目。这次打败英格兰银行不仅仅是由于索罗斯的发力,同样也离不开其他国际投机者的推波助澜,而索罗斯只不过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那一个投机商。因此,对于这次对英镑的投机行动,索罗斯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罪恶感。他坚信,即使自己不参与这次行动,也会有其他人来发动对英镑的战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无论如何,因为这次对英镑的投机行动,索罗斯成为了1992年华尔街投资界中收入最高的人。他以6.5亿美元的数字打破了米歇尔·米尔肯在1987年创下的年收入5.5亿美元的纪录。到了1992年年末,量子基金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37亿美元,成为了实力最为雄厚的投资公司。与此同时,索罗斯建立的其他几个分公司业绩也非常好,1992年全美国六个效益最好的公司中有四个都是索罗斯旗下的公司。除了量子基金公司之外,另外三个公司分别是财富增长率为57%的量子发展投资公司,财富增长率为56%的夸萨投资公司以及财富增长率为37%的有限投资公司。

对于英国来说,1992年是非常黑暗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英镑出现了贬值,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危机。然而,对于索罗斯来说,1992年却是非常成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他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投资大师。

3.富有个性的市场偶像

狙击英镑的行动让索罗斯名声大噪,媒体也越来越关注这位投资大师的生活与个人经历。在很多人看来,索罗斯就像投资市场中的先知一样,总是能够先于别人发现投资良机,并且引领一股投资潮流,从而影响市场的行情。

1993年8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索罗斯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每日电讯》的编辑们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对于索罗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崇拜之情:“自从索罗斯在1992年迫使英国退出汇率机制以来,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投资者拿来认真地分析,而他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发表的言论更是被人们当做了金玉良言。”

同类推荐
  • 盛妆·张爱玲

    盛妆·张爱玲

    张爱玲久负盛名,万众景仰,这套“张爱玲系列”共分三本,分别是《初妆·张爱玲》、《盛妆·张爱玲》和《卸妆·张爱玲》,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写她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少年、青年和老年。她是酷爱梳妆扮的,正好用“初妆”、“盛妆”、“卸妆”三个词来形容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部分,构成张爱玲完整的一生。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享有“世界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美誉的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热门推荐
  • 修罗魔瞳

    修罗魔瞳

    在一和平的大陆上,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在街上冒雨前行着,至于这已经是第几次冒雨独行,她已无法记清。只知道,丈夫离开后,她每天都带着自己未来的孩子来这条路上走走看看,只希望有一天,丈夫依旧会笑着向自己走来——在这条他曾经每天都要经过的熟悉小道上。
  • 那些年那些事江铭离

    那些年那些事江铭离

    这本小说是去年我在收拾书房的时候,看到我初中时代写的虚构小说,然后就码上网上,给初中时代的自己一个交代吧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锦瑟依旧待卿归

    锦瑟依旧待卿归

    初见时,她是女扮男装的公子哥,面对众人对北萧丞相的崇敬不屑一顾,他是游走四方的镖局少当家,因她的特别而注意,一番闲谈后,他们互为知己。再见时,她是与侍女走散的小姐,他出手将她救下,于是两人相交。她是南元公主元箬安,他是北萧丞相有司钰,他与她相识于意外。可再回首,她是亡国公主,他是北萧最年少有为的丞相,他与她,已然陌路。“国仇家恨,不可忘,你与我,永不相见。”于是,他穷尽毕生之力,也未能寻到她。元箬安:我们曾约好,一起去看漠北的黄沙,南边的烟雨,去看雪山,大海。但终究,我们无缘。漪华:钰哥哥,你终会知道,只有我才是最适合你的。孟棋悦:阿南,等等我,我去陪你。(虽然开篇说女主有参政,但是本文与朝廷政事无太大关联)
  • 情深不受:沈总,高抬贵手

    情深不受:沈总,高抬贵手

    六年前,她被他伤得体无完肤。六年后,他步步逼近,护她至极。她却求他高抬贵手,各不相干。一个是妖魅多情的骚包男:“许小姐,做顾少的压寨夫人可好?”一个是万千少女眼中的禁欲系“唐僧肉”。花狐狸的一见钟情PK男的日久生情....她:所谓情深不寿,情深不受。
  • 网游之暗影法师

    网游之暗影法师

    徐文重生到了《降临》这款游戏的开服之际。再次进入《降临》,徐文重新开始了他的法师之路。这一世,徐文不仅能够操纵火焰,也能操控暗影。虚拟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利用前世的经验,徐文在游戏中登峰造极。新书《厂长的英雄联盟》已发,希望大家支持
  • 我,系统制造者

    我,系统制造者

    ‘叮咚,你的系统——最强修仙系统已上线......’刚刚渡劫完成的北上真人,听到脑海中的提示音,仰天长笑。‘叮咚,你的系统——最强抓鬼人已上线......’身为茅山一脉单传的独苗,看到脑海中突兀出现的系统,如获至宝。‘叮咚,你的系统——史上最强全能系统已上线......’方晨一脸懵逼,随后欢天喜地,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而这一切的作俑者白羽,嘴角勾起了一个神秘的笑容。“又多了一群打工仔”
  • 倾国公主

    倾国公主

    一场“穿越”将景蓝带到这个离奇的世界,作为一位血统高贵的亡国公主,景蓝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面对亲情和爱情,又该如何选择?最纯净的血统,同时也是一切罪恶之源……景蓝:之前我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探索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局中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通灵卡卡西

    通灵卡卡西

    名为时追的少年意外通灵火影灵体旗木卡卡西,一条名为通灵者的道路开启。卡卡西附身,他能走多远?
  • 寒域絮雪

    寒域絮雪

    如果她不在了,活着又是为了什么....“雪域始祖,求您成全。”“丧失全部神力,只为追随雪神的一脉灵魂,你可想好了?”“只要能陪着她,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看着这小辈消失在茫茫雪原,始祖摇了摇头,这小辈万变不惊,却独独这雪神是他的软肋,也不知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