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100000001

第1章 家族史——曾氏祖先的治家之道(1)

1.曾家祖先的治家之道

清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1808年。有一户姓曾的人家迁到了湘乡县南一个叫白杨坪的小山村。由于村子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所以稍有风吹草动全村便尽人皆知。刚迁来的曾家共有十几口人,家境一般。曾家的长者虽然已年过花甲,但白须飘飘,精神矍铄,一脸慈祥,仿佛一位仙者。

这位老者便是曾国藩的祖先曾竟希,也是曾家在清初最早迁到湖南湘乡的祖先。曾竟希有两个儿子,其中第二个便是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人称星冈公。曾玉屏有三个儿子,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老大,曾玉屏的第二个儿子早年病死,第三个儿子曾骥云没有孩子。相比之下,曾麟书可谓多子多孙,他生有四个女儿和五个儿子,曾国藩排行老二,上面是一位姐姐,下面有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但最小的妹妹早年夭折。

湘乡曾家祖籍衡阳,历代都以耕种为生,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家境自然好不到哪去。自明朝以来,曾家人都与科举无缘,连个秀才也没有。直到曾竟希的祖父曾元吉一代,才开始逐渐摆脱贫穷。曾元吉夫妻靠勤劳的双手创下了一片家业,在湘乡大界盖了多处宅院,在衡阳购买了四十亩土地。在当时来说,也算家境阔绰。到了曾元吉年老之时,他把自己的家业全部分给了子孙后代。

在曾国藩的高祖曾辅臣去世三十二年后,他的独子曾竟希便带着全家十多口人迁到了湘乡县南百余里外的小山村白杨坪,在白杨坪买了很多便宜的土地。那时的曾竟希六十六岁。

曾家历来奉行节俭、勤奋,为人厚道。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是曾竟希的次子,他在年少时受到父辈影响,勤奋好学,努力上进。但后来随着家境日渐富裕,他开始变得好吃懒做,不求上进,常和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染上了不少恶习。每日骑马到湘潭街上,和臭味相投的朋友喝酒划拳,常常是通宵达旦,日升高头还在酣眠。

转眼一年又一年,曾玉屏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感觉这种生活毫无意义,开始感到厌倦。一日,正在旅馆里睡觉的曾玉屏感觉口干,便下床去喝水。喝完水之后,他准备接着睡,却听见隔壁有人在谈论他。一人说:“这曾家祖辈都很勤劳,可如今却出了此等轻浮浅薄之子孙,真是家门不幸啊!”另一人也随之叹气。听到这些话,此时的曾玉屏再也睡不着了,他辗转难眠,想想这几年的所作所为,确实感到羞愧。在那时,名声比什么都重要。那两个人的话像尖刀一样刺中了曾玉屏的心脏,他不想给祖上丢脸,不想把祖上辛苦得来的家业毁在自己的手上。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曾玉屏终于醒悟,他决定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从此之后,曾玉屏成为了家里起床最早,干活最多的一个人,再也没有偷懒。而“早”字便成为曾家门训中八条之一。改过自新之后的曾玉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起初大家对他的行为有些怀疑,但毕竟他不像以前那么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了,对于这种转变,曾家人都为之高兴。

湘乡地处丘陵地带,大部分土地都是山丘,凹凸不平。要想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可曾玉屏不怕困难,日夜不停地在山丘上耕种梯田。为了干活方便,他在山脚下搭了一间小屋子,不断地开山凿石拓荒。终于他开垦了一片大田地。种上作物之后,他亲自放水浇灌、除草、施肥,然后喂猪、养鱼,天天如此,从没有停过。

在曾玉屏和雇工的辛勤劳作下,曾家所有的山林、田产年年大获丰收。直到曾玉屏步入老年之后,由于身体缘故,他不得不放下地里的活,但仍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晚年,他将自己一生的治家心得总结为八条:祭祖、善待亲邻、早起床、勤扫庭院、读书、种菜、养鱼、养猪,告诫曾家子孙要恪守这些信条,并代代相传。

曾玉屏既是拥有百亩土地的地主,又是自耕自乐的农民。他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曾家子孙留下了精神财富,更为曾家子孙的半耕半读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因为有曾玉屏创造的这一切,曾家子孙才有了读书的资本。

由于曾玉屏的勤劳,使他得到了乡里人的重视和尊敬。曾玉屏刚开始在山丘上开地时,许多人都嘲笑他,认为他只是一时兴起。可正是由于这种嘲讽,让曾玉屏一鼓作气,历经磨难,终于把像鳞甲一样的小山丘改造成相连成片的田地,这时,乡里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地方上受人尊敬的大人物。

曾玉屏无论在整个家族里还是乡邻里,都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他是将曾氏族人组成宗族的倡导者,并以筑宗、置祠、祀产之举成了曾氏宗族组织的领袖。

第二,曾玉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每次闹饥荒,他都恤孤济贫。遇见道路桥梁毁坏不治者,他都出资修桥补路,备受乡邻的尊敬。他常告诫子孙:“若是一定要等到富贵了再去想这些事情,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第三,曾玉屏是一个富人仁者。由于他本人未能考取功名,在他年老时常“引为深耻”,自知这一切不能改变,便让子孙拜名师,多读书。此外,他和读书人交往密切,还喜欢把一些文人志士邀请到家中做客,听他们讲学。他对“老成端士”和所有读书人都以礼相待。

第四,曾玉屏非常注重邻里、亲戚关系。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会帮忙出钱、出力帮助。

因此,这时的曾玉屏已成为湖南湘乡白杨坪的精英,曾家的社会地位也是从这时开始提高的。

在曾国藩初入仕途时,曾玉屏就曾对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说:“吾家以农为业,虽富贵毋失其业。彼为翰林,事业方长。吾家中食用,无使关问,以累其心。”即使在曾玉屏住京期间,他也不忘自己种菜,自己拾粪,终生勤俭,子孙无不敬仰。曾玉屏还总结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告诉少年曾国藩要“人以懦弱无刚为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当年曾国藩离家准备进京做官时,他来到祖父曾玉屏的面前,和祖父告别,等待祖父大人的临别教诲。曾玉屏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影响了曾国藩的一生。曾玉屏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当然,曾玉屏此类让后人受益的话还有很多,这些话都成为曾国藩的座右铭,让他受用一生。

曾玉屏的言传身教,让曾国藩感受颇深。他说:“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又言:“余常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

2.曾国藩的父亲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曾玉屏的长子,曾玉屏从小对其要求严格。由于曾玉屏年少时放弃了读书机会,所以知识贫乏。年少的他还未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直到后来他成了具有威望的人之后,乡邻遇事便向他求教,他才为自己知识贫乏、没有功名而后悔。他痛恨自己早年弃学,所以他对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为祖上争光。为此他四处打探,花重金为曾麟书聘请名师,并督促曾麟书刻苦读书,“穷年磨砺,期于有成”。

尽管曾麟书每天勤学苦练,但却成绩平平,并无读书天分。虽然他曾参加过十多次童试,都名落孙山,但他仍然日夜苦读。直到四十三岁那年,他才成为补县学生员。而次年,他的长子曾国藩便入该县学。曾麟书自知没有读书的天分,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曾国藩兄弟身上,便“发愤教督诸子”,然后在家做起了私塾先生。

曾麟书虽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但他是曾家五六百年以来出的第一个秀才,因为正是由于他才改变了曾家的历史。从此,曾家人才辈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作为私塾先生的曾麟书,非常重视对子弟的基础教育,他督促子弟学习,耐心细致,多年以后他的子弟仍念念不忘他的教诲。同样,他对曾国藩兄弟五人的教育也非常严格,正是由于其父的严格要求,才为他们打下坚实基础。曾国藩五岁那年,便在父亲执教的私塾里读书,一读便是十五年,直到二十岁才到衡阳求学。多年以后,曾国藩还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曾麟书告诉子弟们:“读书是为了尽忠报国,为了做一个明事理的君子;读书能开阔胸怀,拓宽视野,所以人人都要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书贵有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他还说:“有志进取亦是圣贤;如果能有志,就能读好书,就能做到代圣贤之言,孝悌之心,仁义之理,皆能透彻。”曾国藩在外求学时,父亲给他的信中就特别强调:“只管用心读书,不用考虑其他的任何事情。”在曾国藩、曾国荃及曾国华应考时,曾麟书分别给他们写信,要他们“临切揣摩墨卷,一心读书,切莫分心外务,因为心志不专则业不精,心驰于外,则业荒于内。此不可不知所戒也。”甚至曾国藩在京做官时,父亲在信中仍强调:“祖父去世后不必回归,家中一切不必挂牵,嗣后尔写出信,只教诸弟读书而已,不必别有议论也。”

同类推荐
  •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这部书立体地展现了赖斯早年的生活,细致诚恳,真实感人。这是赖斯从未讲述过的故事。她描写了愉快的家庭时光,回想了母亲与癌症的坚强斗争;展现了自己与前苏联领导人的近距离交锋。在这里,她不是叱咤风云的国际政要,而只是一名小女孩、一位年轻姑娘,她要在不太友善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有一对杰出的父母,一个可亲的大家庭,还有赖斯成长于其中的美国社会。出人意料地引人入胜……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处理公共事务的钢铁女士背后的浪漫柔情。赖斯对父母的尊重,对充满年少回忆的泰特斯维尔社区的永恒之爱,感人至深。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王宁(1955—)不仅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当今人文学界最为杰出的西方文学理论家、文化学者和文化活动家。他的学术建树不仅体现于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引进和批判性研究与应用,还体现在多年以来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不懈关注和海外推广。2015年欣逢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我们借此机会组织编写了这一文集。本文集兼顾学术性、纪念性和趣味性,题材、体裁多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学术性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宁的学术贡献、治学之路和治学方法的探讨和对其著作的评述等;下编主要包括王宁教授教书育人方面相关的散文或者其他回忆性文章。
  • 千古传奇

    千古传奇

    本书描写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玄奘,孤身一人,九死一生,到西天(古代印度)取经的真实经历。再现了他以高深的佛理及渊博的学识倾倒了印度王国,震动了西域诸国,在印度、中亚获得了至高无上荣誉的事迹。回国后,辛苦翻经,弘佛受到了大唐朝廷的高度器重及臣民的敬仰,圆寂后在长安竟有百万民众送葬,超过了历代任何一个皇帝的葬礼,读之让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全书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既给人以历史文化的感悟,又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热门推荐
  • 江湖小相公

    江湖小相公

    身为仓库管理员的林千笑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一个武侠世界。练武?成为绝世高手?最后一统江湖?NO!NO!NO!这些都不是林千笑想要的,他一心只想吃别人软饭。因为,开局就送老婆啊!!!而且,开局也送仓库啊!!!就这样,林千笑开启了自己没羞没臊的吃软饭生涯。老婆,咱们一起去闯荡江湖,看谁不顺眼,你就揍她,千万别客气!
  • 天价娇妻:霸道总裁深深爱

    天价娇妻:霸道总裁深深爱

    牧家五爷,传闻中神秘莫测,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禁欲又霸气逼人,自带生人勿近的气场。叶清晨,从不曾想到当年的少年会是他!多年后她招惹了他,他强势的进入了她的世界,只因当年那一双好看的杏眼儿,撞进了心里,其他都黯然失色。从此以后他的眼里只有她,他的温柔只给她一人,宠溺的毫无底线……
  • 大主宰之另一种结局

    大主宰之另一种结局

    从天蚕土豆老师的《大主宰》第1446章山洞闭关开始。前景回顾:牧尘即将出关,准备动身前往摩诃古族争夺万古不朽身。
  • 掌控者

    掌控者

    海华丝是生活在星云裳的一个人物,他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因为一个意外抛弃了自己的心爱的女人,来到了另一个地方。他来自另外一个地方,当然是想要在这里生活。那么他能否如愿以偿的把这里给掌控了呢?
  • 懵妃夭夭

    懵妃夭夭

    她沐夭夭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以不靠谱出的名,外号阿懵小姐。某王一生最重要的事:宠她!宠坏她!↓↓↓“嫂子们好!”某懵挤眉弄眼的看向某王,“师兄,你艳福不浅啊!”某王一脸黑线,他费尽心思娶回来的媳妇居然喊父皇安排给自己的小妾为嫂子,差点没把他气吐血。“夭夭,她们不是你嫂子,你才是我的王妃。”某王尽量扯出一个微笑,咬牙切齿道。“矮油!虚名而已,你最善解人意的小师妹是不会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我不会妨碍你娶妻纳妾。”某懵信誓旦旦。某王脸色铁青,一声怒吼,“沐夭夭!”某懵大叫不好,急忙认错,“师兄我错了。”某王脸色缓了缓,挑眉道,“错哪了?”“我不该说你是茅坑。”“……”
  • 彭公案

    彭公案

    彭公,是我国古代的清官之一为广大人民广为传颂。他断案的故事也留传千古而不衰,他断过的案,大到人命关天,小到鸡毛蒜皮断过之后时人无不怕手称快,至今人们还不忘这位“包青天”。本书所辑就是他断案的一些故事,望对读者能有所启发和裨益。《彭公案》以彭朋出知三河县、升绍兴知府、擢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叙述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除盗平叛的故事,结局无非是清官邀得圣宠,侠客受到奖赏。民国初艺人尤少台据清贪梦道人同名小说改编演出。述清代绍兴府侠士黄三太闻清帝康熙貌丑,欲一睹。赴京,得九门提督飞天豹武七之助,于康熙出猎时假充武弁随行。
  • 伶雾双生绝

    伶雾双生绝

    世事无常,谁能想到琳琅若羽一对普通的双生姐妹,身上会背负着江湖人人觊觎的绝世功法。凌血石破,星月决现。二人背负的秘密,搅弄着偌大的江湖……一个是避世的冷漠少主,一个是身份多变的玉面公子,是故意接近还是天意使然,四人在经过一系列的谋杀、叛变、阴谋、出卖之后,终看清楚自己的心……一切源于十年前,一切缘于十年前……
  • 绝世凤女之极品公子

    绝世凤女之极品公子

    传奇弃少林宇辰逃婚,偶遇倾世红颜张梦瑶,一段尘封了20年的真相付出水面。焚心劫又当如何,少年之怒,焚毁苍穹。 有诗为证:九门生死碎丹田,锻体炼灵脱凡胎。星辰雷动战九天,武炼巅峰出尘缘。书友群:494495828
  • 两世书:弥天(第二卷)

    两世书:弥天(第二卷)

    天分九野,地载八荒。在这片异世的天地间,《两世书》本是命运神手中的一部书,命运神在这本书上书写众生的休咎祸福,被写入书中的内容必然实现且不可抗拒。世人皆道命运无情,一念之间造化弄人,但若命亦有情,命运神自身的运数又将何去何从?《两世书》内,讲不完的人间事,诉不尽的人世间。《两世书》外,君只怨幅地作楮千章恨,君不见泣天为墨著书人。
  •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记忆超强的大熊猫温任先生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记忆超强的大熊猫温任先生

    可爱的大熊猫温任先生和太太因担心自己的孩子是残疾而四处寻问,终于得知小孩子是正常的,这时却有一群听说小大熊猫是个残疾儿的“好心人”接连上门,打算将其收养,更可笑的是温任先生始终记不住孩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