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200000006

第6章 初蒙圣宠——天遂人愿多波折(3)

有一次,福康安又立军功,得到乾隆帝的封赏。和知道自己的仕途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如果能够结交到像福康安这样的贵人,对自己的地位以及以后的路都会有很多的帮助。于是,退朝后,和早早在殿门口等候福康安,与他搭讪。福康安走出大殿以后,和恭敬地对其行礼,面带和善,略带恭维地说:“恭喜福帅又获得赏封,福帅战无不胜,实在是我大清国的福分啊。今日天色尚早,不知福帅可否有空到我府上一叙?定能蓬荜生辉,实在是我所盼。”福康安当然知道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本来他就看不起和,看到和这副嘴脸,心中更是反感,于是面无表情地说:“和大人是尊贵的大学士,我何德何能能接到和大人的邀请。早就听说和府华丽至极,恐怕我是没有那个机会享受啊,实在是高攀不起,还是改日再说吧。”说完撇下和,扬长而去。和虽然气得直跺脚,可拿福康安没什么办法,也只得忍气吞声。

和兼任的崇文门关税是很高的,所有进进出出的官员都要交取税金,可外省的官员有一些是不知道这个规矩的。有一次山东的一个官员大老远跑来见皇上,过崇文门时不知道规矩,没有准备足够的银两,万般无奈之际,只得把随身携带的行李留在京城之外,只带一侍从进城。后来向好友借的被褥、衣服才得以住下,实在是狼狈得很。后来这件事情被福康安知道了,福康安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看不惯这种事,于是跑到皇上那里告了和一状。乾隆帝知道福康安说的都是实话,崇文门关税高百官几乎都知道,这也是经过乾隆自己同意的。后来和自然是没有受到什么处罚,不过却在心里更加怨恨福康安了,一直在等机会想好好报复一下福康安。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福康安京城的宅院打算重新翻修一遍。翻修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木材,那时候福康安常年在外四处征战,抽不出身置办此事,就托付自己的老下属李天培来代办此事。李天培是福康安一手提拔上来的,收到福康安的托付自然义不容辞,立即在湖北汉口一带挑选了一批上好的木材。为了节约花费,李天培打算将这些木材用朝廷运粮的船给运进去,于是调来湖广的漕运粮船,装上木材运往京城。可没想到天公不作美,李天培调来的这艘船导致航道堵塞。这件事被和的弟弟和琳发现了,和琳当时担任湖广道御史,负责监督官员。他发现李天培假公济私后,一时心里犹豫不决。根据当时大清朝的法律规定,假公济私是大罪,理应严惩。可那样就会牵扯到福康安,福康安是当今皇帝面前的红人,和琳哪得罪得起!但是如果这个事情不往上汇报,如果被别人告发了,自己也将受到牵连。这让和琳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考虑再三,和琳决定还是先与哥哥和商量一下,再做打算。

和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说:“不用担心,乾隆帝最近本来就打算整顿吏治。福康安这个人又数次给我难堪,此事正是给他一个下马威的机会。你只需利用御史的身份向皇帝上奏,就说李天培私自借调漕运船只、假公济私就行了,不要提到福康安。如果钦差大臣追查此案,牵扯上福康安,那棘手的是查办此案的人,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可谓是一石二鸟。”

于是,和琳根据和所说,向乾隆帝上奏了此事。乾隆听后大发雷霆,当即命令阿桂调查这件事情,并且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阿桂虽为官多年,可接到这么一个“烫手山芋”,也是左右为难。据实秉报,肯定就把福康安给得罪了,帮其隐瞒吧,和又岂会善罢甘休?考虑再三,阿桂还是决定把这件事给压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对乾隆帝禀奏:“李天培假公济私,应该重罚。虽然他是帮福康安购置木材,但是福康安可没让他调用公家的船,这完全是李天培自己的主意,所以此事和福康安没什么直接关系,直接治罪李天培就可以了。”

和一听心里不乐意了,连忙对乾隆帝上奏:“假公济私是当今大罪,既然触犯就理应受到应有的惩治,如果仅仅是因为福康安而姑息此事,那以后何以服众?假公济私的事情还会接连不断地发生。”

乾隆听后觉得有理,应该拿此事严办,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当即判决:“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私自调用官船,导致航道阻塞,则令革去其身上所有职务,发配边疆。福康安对手下管制不严,造成如此大错难逃其责,扣罚十年俸禄、养廉银三年。”除此之外,阿桂奉旨办事,身为钦差大臣,却包庇福康安,这是无视大清国的法律,同样也受到了处罚。

可叹福康安在外辛苦作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换来一道扣除自己俸禄的圣旨。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福康安知道是和做的手脚之后,知道了他的能力,才对和另眼相看。

和在出了一口恶气之后也没再找福康安的麻烦,毕竟福康安乃皇帝看重之人,就凭福康安的赫赫战功,和明白自己就不能与他相比,只要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让他对自己心存忌惮就可以,如果过于针锋相对,势必两败俱伤,对两人都没有任何好处。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和也有意地拉拢福康安,福康安也不愿意与和这样的小人逞意气之争,于是在表面上也与和交好,特别对和的弟弟和琳,福康安与他的关系亲密,形同好友。

和琳也一直作为副手追随在福康安左右,随他南征北战。福康安打仗经验丰富,每次都能凯旋而归,和琳和福康安一起也立下了不少军功。后来,福康安病死军中,接替福康安挂帅的就是和的弟弟和琳,从此以后,七省的军队由和琳一人指挥。试想如果当初和只知道与福康安针锋相对,那么和琳是难有挂帅之日的。

7.再展才华,贪官查办贪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和阿桂奉旨在甘肃督军。时间长了,官兵的军饷没能及时补充,粮草也将耗尽,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好的对策。这时候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怕乾隆帝怪罪下来,于是自献殷勤把多年来贪污的四万两纹银充当了军饷,解决了粮草不足的大问题。

王廷赞本以为会得到乾隆帝的赏封,没想到画蛇添足,引起了乾隆帝的怀疑:王廷赞如此大方之举实在少见,甘肃又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况且他还上报朝廷说甘肃大旱请求拨款救灾,而和和阿桂却上奏说甘肃连降大雨。乾隆认定王廷赞有贪污的嫌疑,于是命和暗中调查这件事情。

和身为一个大贪官对查办贪官一事还是很有心得的,他知道有些事情明着查肯定没有什么结果。于是让手下刘全等人乔装成外地商人的模样,打听甘肃最近是不是连续干旱,调查的结果是:甘肃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没有什么干旱。同时还打听到当地的规定,把所上交的粮食全部换成银两,每年不收粮食,每人只需缴纳纹银五十五两即可。这些银两名义上是用来赈灾,但是既然风调雨顺没有灾情,那么具体用在了哪里,自然查不清楚。

和知道后感觉非常不可思议,这么大的一件事情,甘肃的官员竟然能如此保密。于是当即写奏折禀报皇上,建议先从各地监粮的账目上查起。其实在此之前,乾隆曾派过刑部尚书袁守侗调查过存粮的相关问题。不过袁守侗基本上就是去走一个过场,只顾吃喝玩乐。甘肃当地官员把粮仓外面堆满几层粮食,里面实际上都是空的。袁守侗开仓查粮的时候发现门口堆得满满的,也就回京潦草复命,称粮仓全部存满,余下的粮食多得没有地方存放,还需要加盖仓房以备储粮。袁守侗这一做法实在是荒谬至极。

和知道清查粮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布政使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由于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去参见乾隆帝,和紧急召见了兰州知府蒋全迪,要求他配合清查粮仓的储备情况。蒋全迪看出了和的意图,企图拖延时间。没想到和有备而来,和以皇帝让其尽快赶回京城为理由,要求第二天就去粮仓。这种说法蒙蔽了蒋全迪,他先答应下来,之后立刻派人回去准备粮食,打算用以前的方法蒙混过关。

当天晚上,和秘密来到阿桂大营中借了一百名精兵,次日和带着这些精兵来到粮仓。蒋全迪一看这阵势立刻心里没了底,在和的要求下不得不打开仓门接受检查。粮仓的门口堆满了粮食,看上去粮仓是满的。和下令把门口的粮食搬开检查,不久得到报告——粮仓里面是空的,只有外面这一层是粮食。被揭穿的蒋全迪当即下跪磕头求饶,和把他带回军中连夜审问,蒋全迪就一五一十地全招了出来。和拿着充足的证据,将蒋全迪押到热河,并去禀报皇上。

乾隆帝听后大为愤怒,一时竟然无法相信。竟然集体联合起来贪污,简直就丢尽了大清朝的脸,于是吩咐和继续调查此事,务必要水落石出。

掌握了相关证据的和,在案情后段的进展就相对顺利了,王廷赞很快招认了贪污一事。阿桂也把审查的结果写了一本奏折报给了皇上。盛怒下的乾隆帝大开杀戒,共处死省、道、府、州、县等各级官员六十余人,抄家一百多人。

至此,甘肃省贪污调查一案结束,和记为头等功,被追任兵部尚书,同年追加兼职管理户部三库。在这次事件中,和赢得了乾隆帝的极大信任,也从被斩首的官员中吸取了教训:要想做贪官,就要做一个没有弱点的贪官。

和这次前往甘肃为朝廷立了大功,乾隆皇帝也借此对他大加封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被乾隆任命为兼任兵部尚书;同年十二月,乾隆任命和兼职管理户部三库,由于和查办甘肃贪官十分得力,因此以后的仕途之路更是顺风顺水了。

同类推荐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热门推荐
  • 风烟引

    风烟引

    祸国正起,风烟再引,十四阙、清歌漫联手打造,爱恨情仇弹指过,嗔痴怨怒已斑驳,且听岁月如歌,定局说离全。温暖、幸福、清澈的爱情梦幻国度。是什么让爱人成仇,又是什么让亲人反目?风般的女子,谜样的男子,百转千回的案情,来势汹汹的阴谋。抽丝剥茧后,结局却出乎意料的伤人。
  • The Hated Son

    The Hated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谣

    江山谣

    一个亦庄亦谐的宫廷言情。有宫斗,有复仇,有三角恋,有虐,有爱,有狗血,有煽情,有欢乐。初识时,她是盗窃集团新晋小贼,女扮男装,迷糊傻气,初次接到任务就失手,被皇后要挟,卧底到他身边刺探情报。他是被传出好男风的二皇子,与她将计就计,制造出春风一夜的假象。两人在斗嘴中建立了情感,嘻嘻哈哈好不快活。西北边陲有辽人来犯,他主动请缨赴前线,还向她透露了诸多皇家秘密,除了皇子身份之外,他还是某搞钱军团的团长,他把得来的钱全攒着,替他爹保江山。在战场上,他指东打西,不按理出牌,却收到惊人效果,大胜辽人。而她得知,暗恋的大师兄是前朝太子,为复国而来,战争由他发起。她听从内心的情感,回到大师兄身旁打天下,在竭尽全力的日夜里怀疑自己,既然爱着大师兄,为何屡屡想起他?等到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却已成了他的仇家,无颜再面对。然而他不肯放弃她,踏遍天下,寻找到她。在风云涌动的政局下,爱情有了一个完美的收鞘。
  •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红豆系列最后一本,填坑收官作,谢谢观赏~
  • 治国之镜:诗词镜鉴历代改革家

    治国之镜:诗词镜鉴历代改革家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到清末的33位改革家,用诗词形式概述了他们的事迹,摘取了他们的主要改革言论数篇,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改革思想和实践、历史影响及其作用等进行了述评,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了他们的改革成就及其历史地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需报备。达到了出版水平,可以出版。
  •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其实是一种生存景象,被死神一点点浸入生命暗河的人,从健康,到残疾,到脏器败坏……到死亡,始终没有停止追索。自助和坚韧,生死之辩,贯彻他一生。对他而言,生活和精神都没有遮蔽。他的作品太重要了,跟他的生活紧紧咬合。《史铁生评传》的作者叶立文是学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文学修养,且史铁生是他心目中优秀的当代作家。所以,《史铁生评传》中动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这位学者的热情。作品中,作者再现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也厘定了史铁生的创作之路,追索了史铁生作品中的哲理。
  • 我们都是孤独的星星

    我们都是孤独的星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星,不停的在相遇,又在分离。总有那么一个人会照亮我们没有光的地方,而在这之前,我们要自己变得坚强。
  • 异能田园生活

    异能田园生活

    开新书《九零炮灰彪悍逆袭》啦,拜托宝贝们过去投个票支持一下啦! 意外穿成农女一枚,家穷势弱被人欺!还好老天给力,给了空间和异能,带着家人开心去种田!欺负我的人,自然要给欺负回来啦!至于夫君嘛,这可马虎不得,得好好挑挑哦!
  • 小傲娇的大大世界

    小傲娇的大大世界

    尔演是一名中规中矩的中学生,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小可怜,直到遇见他的那年夏天,她感觉她的整个世界都打开了!
  • 首席体验师

    首席体验师

    本文讲的是地产大亨的独生女大学毕业后的首份工作冒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