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300000008

第8章 帝王之师——兢兢业业为天下培养“明君”

1.以“天心”为自己的心

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六日,神宗皇帝即位后举行祭祀大典。大典完毕后,张居正上奏“请以是月中旬,择日御文华殿讲读”。随后,张居正又向神宗皇帝提议:皇帝应在每月的三日、六日、九日上朝听政,其余的日子就到文华殿学习。同时,张居正亲自挑选了马自强、申时行、许国、于慎行、余有丁等六位大臣专门为皇帝讲读。在神宗皇帝即位后的两个月,父皇就驾崩了。

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中旬,神宗皇帝开始参加日讲(日讲是明朝时期对皇帝的教育方式),日讲的地点在文华殿,侍卫以及执事等官都要退下,由讲读官和内阁学士留守待班。在日讲刚开始的日子中,小皇帝一整天课程都非常紧凑,而且张居正也非常严谨。每天,小皇帝都要早早地起来读好几章的书,然后去接见大臣学习怎样治理国家大事,接着就要练字。如果没有遇上大寒或者大暑天气,皇帝的课程是不能有所变动的。从这些课程的安排中,我们能看出张居正对小皇帝的殷切期望。

张居正为了提高小皇帝的学习兴趣,在讲读中采取了特殊的教学方法。《明史纪事本末》里有记载,隆庆六年(1572年)十二月下旬,张居正主编了一本《帝鉴图说》并将书送给了小皇帝。这本书以连环画的方式讲述了八十一条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以及三十六条祸国的恶行,详细的阐述了兴衰存亡的道理。据说,当时小皇帝在看到这本书后非常高兴,立刻让左右学士帮他打开书,而张居正则在旁边加以讲解。张居正那时还曾写过一封这样的奏折:“历史上所记载的兴亡治乱的事都如出一辙,只要延续祖制、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勤劳治国,天下就可以大治。”

有一次,小皇帝读《帝鉴图说》的时候读到了汉文帝劳军细柳的故事,张居正在旁边指导说:“皇上应该留意武备,祖宗是以武功定天下,如今承平日久,武备日弛,不可不及早讲求。”小皇帝听了之后连连称是。当小皇帝看到书中说到宋仁宗不喜欢珠宝时,小皇帝感慨地说道:“国之所宝,在于贤臣。珠玉之类,宝之何宜!”张居正听后很欣慰,他及时教育皇帝:“明君就是要贵五谷而贱金玉。金玉虽贵,但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区区一点点为价却不低,徒费民财,不适于用。《尚书》中的‘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有物’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小皇帝立刻作出回应:“对,下次后宫的妃嫔们再嫌朕赏赐的东西少,朕就问她们可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东西啊?”小皇帝的这番话让张居正十分震撼。

为了让小皇帝了解打天下的不易,张居正拿来了一本名叫《皇陵碑》的书,这本书是一篇以歌谣的方式记载的自传。神宗皇帝整整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对张居正说道:“先生给的《皇陵碑》,朕览之数遍,不胜感痛!”张居正也进一步教导说:“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圣人像咱们圣祖那样吃了那么多苦。那个时候,圣祖四处流落,甚至到了无以糊口的地步。老爷子和老太太去世的时候,他连棺材都买不起,而这些都是上天为了让圣祖拯救苍生而有意安排的,使他备尝艰辛。圣祖自淮右起义,其目的就是拯救民众。登了大宝之后,他将所有缴获来的奇珍异宝都毁掉了,依然穿那些旧衣服。三十年克勤克俭。在仙去那一年,他还召集了乡里的农户和粮长,询问民间的疾苦。你知道圣祖为什么要做这些吗?因为圣祖要缔造伟大的基业。而只有以‘天心’为自己的心,才能创造宏图大业。现在,圣祖的做法传到了皇帝您这里。”神宗皇帝听完这些话谦虚地说:“朕不敢效仿祖宗,全是受先生的教导。”

在教育小皇帝的时候,张居正还经常说一些隆庆皇帝的事情,他告诉小皇帝:“先帝经常喜欢穿新袍子,新袍子仅穿了一次就被扔掉了,所费甚巨,皆取之于民。如果皇上能节约一件衣服,民间就会有数十人能穿上衣服;如果皇上浪费一件衣服,民间就会有数十人要受冻。所以,您不能不念及如此。”另外,张居正在对小皇帝的教育中还经常采取启发的教学方法。据记载,小皇帝非常喜欢书法课,有一次,小皇帝在张居正的书法课上写了两个大字并受到了张居正的赞赏,但小皇帝还没高兴就听到张居正又说:“作为皇帝,有一些爱好是可以的,但是绝不可以对书法等爱好产生太大的兴趣,否则你的精力就会浪费在这些爱好上而忽略了治理江山。你看当年的宋徽宗,虽然书法独步天下,但是最终却因为玩物丧志而丢掉了江山,做了亡国之君,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听到这番话,小皇帝就主动要求取消了书法课。

在对神宗皇帝的早期教育中,张居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想方设法将神宗皇帝培养成明君。那个时候的小皇帝也非常努力,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2.少年君主的爱民爱臣之心

张居正经常教育皇帝要重视早朝,明朝的很多皇帝经常不上早朝也不见群臣,因此,皇帝就无法了解政事。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进谗言的小人。若想避免这种事情,君臣之间就一定要经常见面、经常交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时上早朝听政。明朝的上朝时间非常早,不等天亮,皇帝以及大臣们就要起来上朝。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幼,所以将上朝日期改在了三、六、九日。

那个时候的神宗皇帝非常聪明懂事,他明白上朝听政是治理国家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他总是表现得很积极,这样君臣之间就始终有见面沟通的机会。其实,小皇帝不仅仅是做样子,他经常学着看奏折。他会将每个大臣所上奏的每一篇奏折仔细地看很多遍,在看完之后,他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皇帝的努力下,很多大臣的奏折都得到了非常合理的批复。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初一,那天是自神宗皇帝出生后第一次出现日全食。古代人非常迷信,一旦出现了异象,君王就会认为是上天给自己的预警,此时,自己就要认真地检讨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就在这一天,小皇帝做了一块牙牌,并在牙牌上写了他将要去做的十二件事:“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牙牌做好后,神宗皇帝将它拿给张居正看,张居正教导他说:“虽然您是因为天象才自省,但是这几件事囊括了修身治国的所有道理,皇上应该谨记一辈子。”随后,神宗皇帝在处理政事上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张居正向皇帝提出了建议,认为服丧期未满,因此应该免去宫中的宴会,连元宵灯会也不要举办。小皇帝对此也非常赞成,他说道:“昨日我便已经下旨,不举办宫中的宴会。”张居正又教导他说:“这不只是尽孝道,也是节约钱财,是皇帝的美德。”于是,这一年宫中的宴会停办,节省了白银七百多两。到第二年年关的时候,神宗皇帝十分想观赏灯会,便征求张居正的意见:“元夕螯山烟火祖制。”张居正当然了解神宗皇帝的心思,于是回答道:“在殿上多挂一些灯笼就可以了,不要劳民伤财的搭建灯棚。国家有很多大事,比如皇上的大婚以及潞王的出阁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但天下民力有限,宫中还是要节省一些。”

太监冯保知道皇帝的心思后,提议说等到国库不紧张时,可以偶尔举办一次灯会。但是张居正万万没有让步:“搞一次灯会就要花费十万黄金!天下民力枯竭,财政部门也没有办法缓解,还是能省则省吧。”神宗皇帝听了之后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立刻回答道:“朕深知民穷,就按先生的话办吧!”

当时,神宗皇帝极其尊敬张居正,夏天会亲自调制羹汤送给老师品尝,冬天在经筵的时候,他会亲自送银炉给老师暖身。有一年冬天,张居正像往常一样给神宗皇帝讲课,但是神宗皇帝却走神了。其实,神宗皇帝看到老师站在大殿冰冷的地上,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便命人拿来毛毡放在张居正的脚下,这个举动让张居正非常感动。还有一次,皇帝在下了早朝后听说张居正腹痛,又听说辣面可以以辣治腹痛,于是他就亲自做了一碗辣面并让次辅吕调阳陪张居正一起吃。后来,神宗皇帝听说张居正的父母亲还健在后非常高兴,下旨赐了很多东西给他的父母。

张居正在主政内阁的十年中,神宗皇帝从来没有喊过他的名字,一直都是称呼他为“先生”。在所有诏令中,一旦提及张居正也全部写成“元辅”,张居正的种种殊荣让很多大臣非常羡慕。

3.一代严母的良苦用心

神宗皇帝的母亲李氏是一位典型的慈心严母,万历皇帝在即位时正是孩童时期最调皮的阶段,而作为母亲的李太后也不辞辛苦地与辅政大臣共同培养小皇帝。在后宫,李太后执掌大权,每当面对一些国家政事而年幼的皇帝无法作决定时,都是李太后出面处理并且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

李太后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李伟为了摆脱窘迫的境况,举家来到了京城谋生路。但是到了京城后李家发现,生活相较之前更加困难了,于是李伟狠心地将女儿卖给了裕王府做粗使丫鬟,而当时的裕王便是后来的隆庆皇帝。有一次,醉酒的裕王一时兴起,宠幸了当时还是丫鬟的李氏。同年,李氏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神宗皇帝。在隆庆皇帝登基以后,李氏也因为生下儿子而升为李贵妃。其实,隆庆皇帝之前也有两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只剩下李贵妃生的两个儿子。于是,李贵妃在后宫中便占据了无人可比的地位。但是,李贵妃从不持宠而骄,她天性非常质朴,对想依靠自己上位的娘家人也非常约束,避免给朝廷添乱。当时有很多娘家的亲戚都要求封官晋爵,她每次都会让娘家人带来曾经使用的瓦刀,然后问:“这是什么?”家人回答:“瓦刀。”李贵妃就会痛斥道:“以前你们是靠这个生活的,现在已经大富大贵,还不知足吗?”

虽然李贵妃对娘家人要求严格,但是她对隆庆皇帝时的陈皇后却非常尊敬。每天清早,她都会带着万历去陈皇后那里请安,即使是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从没间断。后来在小万历做了皇帝后,李贵妃仍然一如既往的尊敬陈皇后,因此陈皇后和她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几次对她说:“不要这样拘礼,况且孩子还那么小,每天带他过来请安多辛苦啊!”李贵妃总是回答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我不敢违反祖宗的规矩,而且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万历继位后,已经做了太后的李氏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将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张居正在成为首辅大臣后立刻上奏,提出了很多针对小皇帝的教育问题的合理建议,而这些建议正符合李太后的心思。因此,李太后将小皇帝放心地交给了张居正。

其实按照明朝祖制,皇帝驾崩之后,其之前在位时的皇后才可以被称为皇太后。李氏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所以按照宫廷礼仪的规定,她可以被称为皇太后,隆庆皇帝的正宫陈皇后要在皇太后的称号前面加两个尊字,也就是后来的仁圣皇太后。因为李氏不是隆庆皇帝的原配,所以虽然也被称为皇太后,但是前面不可以加两个尊字。张居正当上首辅大臣之后,便主张给李太后的称号前也加上两个尊字,可是礼部大臣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这样不符合规矩。结果张居正以政局暂时不稳定为由,劝服了礼部尚书潘晟,然后给两宫的太后各自加了尊字,陈太后称为仁圣皇太后,李太后称为慈圣皇太后。

在教育神宗皇帝的问题上,李太后与张居正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明君而不辞辛劳。李太后对小皇帝的教导十分严格。据说,每次皇帝不用心读书,李太后便会责令他一直跪在地上。在皇帝上早朝的那天,李太后在五更时分便亲自到皇帝就寝的地方,让人服侍皇帝更衣上早朝。另外,因为隆庆皇帝沉迷于女色,所以为了避免小皇帝重蹈覆辙,李太后下令,小皇帝身边的侍女全部是三十岁以上的宫女。每次在小皇帝听完讲课之后,李太后都要小皇帝将课程内容叙述一遍。

史料中记载,有一次,年少的皇帝偷偷喝了酒,醉酒后命令内侍唱歌给他听。由于内侍不会唱歌,小皇帝勃然大怒,拿起剑来就要砍他。在左右近侍百般劝解下,最后小皇帝将内侍的头发割了下来,算是已经“斩首”了。后来,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了,非常生气,她令小皇帝在地上跪了很久以反思自己错在哪里。小皇帝一遍遍地请求给自己机会改正,这件事才算了结。

还有一次,太监孙海诱导皇帝喝酒,皇帝在喝醉的情况下,让他将大太监冯保的养子打伤并骑马直接冲向冯保的住所。第二天,冯保找李太后哭诉,李太后便毫不犹豫地换上了青布衫,然后摘去了一切首饰,并下旨命内阁大臣通知太庙废去万历皇帝。小皇帝听说后非常害怕,立即去找太后请罪。可是太后的意思非常坚决,不过,在万历皇帝哭诉很久后,李太后终于决定饶恕他。由此,我们能看出李太后为了培养一个有为之君的良苦用心。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传(全6卷)

    毛泽东传(全6卷)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沧海一笑:跨国奇案女主角的传奇人生

    沧海一笑:跨国奇案女主角的传奇人生

    新中国成立后,一场诉讼时间达21年、涉案金额多(1984年的30亿元人民币)、取证难度大的跨国经济大案,揭开了一段隐藏在历史夹缝中的传奇,故事从民国初年一位少女抗拒裹脚、远赴日本求婚开始……为了爱情,她接受了荒谬的条件,改用丈夫已逝前妻的名字。她曾与土肥原贤二、张作霖、溥仪、婉容、裕仁天皇等人有过近距离接触。丈夫死后,她顶着汉奸老婆的恶名与儿孙艰苦度日。古稀之年,她莫名地成为了骗子们争相冒充的对象,神奇般地成为一场跨国经济大案的女主角。从民国初年到伪满洲国,从抗战胜利到改革开放,从珠光宝气到贫困潦倒,从改名换姓到做回自己,六十六年的时间跨度,一桩桩惊世骇俗的传奇经历。她的一生注定要震撼世人……当代著名学者、大书画家范曾先生曾被她的事迹所打动,并为她题写“依然故我”四个大字。该书完稿后,范曾先生再次为该书题字“沧海一笑”。
  • 林则徐家书

    林则徐家书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热门推荐
  • 冷傲太子妃:杀神归来

    冷傲太子妃:杀神归来

    【新书《宠妃,来虐渣》已发表】她在雨夜当中杀尽贼寇,浴血归来,从此来人杀人,来神杀神他在暗夜中与她巧遇,却不知错牵姻缘,痴缠一生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好似百毒不侵,却暗藏柔弱他冷漠无情翻云覆雨,却愿为她耗尽所有他们此生注定缘牵帝位一途,凶险诡谲,他们如何步步为营,化险为夷她与他,是携手登位,或是共陷深渊命途多舛,谁主沉浮群号:214345852,喜欢的小读者可以加群交流,备注书中任一角色名
  • 云上童年

    云上童年

    童年总是最美好的时光,而我的童年也不例外。童年时的那些人、那个地方、那些事总是难以忘怀。本书记录了我童年的十分珍贵的回忆。
  • 解忧搭档组

    解忧搭档组

    俞浅桢瞥见垃圾桶旁边的一只落水小白猫,腿部受了伤,伤口上正冒血。“喵~”可怜的那双绿色闪闪发光的眼睛似乎是在求助于少女。俞浅桢叹了口气,“看来今天你也受了不少委屈呢。走吧,我带你找个温暖的家。”“喵喵喵~”白猫叫唤了几声便转身往小巷子跑了。“去哪啊。你受伤了,不能跑的。哎…”话还没有说完,就赶紧追着那只白猫,生怕它跑丢了一般。俞浅桢也不顾着路面上的水坑,直奔白猫跑去的方向。“呼…呼呼。好能跑,终于追到了。”她一边扶着墙角一边插着腰,气喘吁吁地说:“你过来,俞姐姐保证不打死你。当然,把你伤养好了。我会考虑折腾你一下。”“喵喵喵~”白猫似乎很不逊,抬起前爪舔了舔。
  •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次元大门

    二次元大门

    穿越到了火影世界,却发现自己不是真的穿越,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团,直到找到最终的真相。。。第一次写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 异界变革录:腹黑魔女妖王宠

    异界变革录:腹黑魔女妖王宠

    十年蛰伏,此番“出征”必要马到功成。可是……她是来完成大计的,不是来陪人谈恋爱,更不是看自家宠物争风吃醋的。耍横的:“走开,臭麒麟,本大爷才是主上大人的宠物。”直接动手的:“哎呦喂,熊仔,跟你小爷我大呼小叫,长能耐了!”、“小爷我不介意味道差,今天非剥了你这只熊猫的皮,吃你的肉。”撒娇的:“主上~~~胖胖一天到晚欺负虎家,虎家很委屈。你要替虎家做主啊。”为了博得自己关注的,啥招数都用。就连自家心上人也掺和进来:“宝贝,我以后不会再欺负胖胖了。我发誓。”心好累,她要发泄,任何一个她看不顺眼,阻她大计的,她都要好好算计一番。
  • 世界病

    世界病

    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一家人,在俗世中经受着他们大悲大喜、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他们各自担负着无法言说的秘密,承受着累累的罪,企盼着能找寻到解脱和救赎,却在不经意间渐渐疏远了彼此,迈向人生的殊途。式微长久以来的生活总是被挣扎和矛盾纠缠着。弟弟大唱和继母紫的离奇死亡,以及自己无法追寻回的感情,像布满了荆棘的牢门阻挡在他渴求冲破的道口。本该美好的恋情深陷在扭曲的环境里,埋葬在父亲心底多年的往事成为彼此间不可平复的沟壑。
  • 一切从天行九歌开始崛起

    一切从天行九歌开始崛起

    一切从天行九歌世界开始,本书依旧走国漫路线。会写的世界有。超神学院、武庚纪、狐妖小红娘、墓王之王、画江湖灵主、斗破特别篇、斗罗都会写,有什么想看的,也可以留言。书友群;313087532PS;新书;诸天之开局圣人盗,欢迎阅读
  •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苏阳重生成为一只猫,进化全靠吞噬。地球灵气复苏,这里的参天大树高达百米,有数丈高的黑狼在森林中穿梭,有暴戾巨大的爆猿挥动巨木……!一只只传说中的灵兽,凶兽纷纷登场!强大的人类觉醒,有一刀横断长江水,有一剑纵横三千里……!看苏阳从一只猫开始,如何在这血腥乱世,进化成为丛林虎,弑天虎,神兽白虎,深渊魔虎……!最终,成就巅峰妖皇!……欢迎加入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群聊号码:7905549651群以满,请加2群,群号:816633519,群名: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2群打赏20人民币以上获得弟子头衔,或者全订的书友可以找群主入vip群,vip群群号:901074249
  • 逆天龙神皇

    逆天龙神皇

    少年得至尊龙神诀,于微末之中崛起,登临万界,执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