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300000001

第1章 绪论

选择论文题目是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一项很痛苦、但又是很幸福的工作。报业品牌建设的实践蓬勃发展,但关于报业品牌建设问题的专门性研究论著目前笔者尚未索到拜读。因此,我最终确定了本题目,试图抛砖引玉,共同为党报品牌建设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意义

党报品牌建设的实践热切呼唤,积极催生着党报品牌建设理论的深入发展。研究本课题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21世纪的媒体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中国报业竞争已进入到品牌竞争的层面

报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结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进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至1955年,中央在加强对报纸的政治导向引导的同时,对建立社会主义经营管理体制给予高度重视,对公营报纸还延续着解放前实行的“供给制”政策(即办报所需要的资金和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费都由党和政府统一供给)进行了改革。先后发布一系列文件及法规,明确提出报社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受“左”的思潮的影响,正确的企业化经营方针没能坚持下来,又恢复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供给制。以至到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酿成的社会大动乱,使中国报业经济蒙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和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报业同其它领域一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八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拉开了报业在保持其事业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改革序幕。“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具体内涵是:新闻机构在保持其‘事业’性质的前提下,即保持原有的所有制、政治立场、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在经济管理体制上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新闻业进入市场,标志着新闻改革推进到历史性变革阶段。独立经营体制的建立,迫使新闻媒介成为一种特殊产业,即信息产业。这一变化从70年代末刊播广告到今天,已有几千家大众新闻媒体带有产业性质,它们不仅是报道新闻的机构,同时又是经营广告、开发信息产品、开办实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正是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思路的指引下,我国的报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壮大。1992年至1996年,报纸种数由1666种,增加到2163种;报纸总印数由190.8亿张,增加到267亿张;报纸广告营业额由16.2亿元,猛增至77.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70%。绝大多数报社与政府财政彻底断奶,一部分报社开始向国家上交利税。之后报业经历了三次治理整顿,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日报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出版规模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日报出版大国。中国报业产业化运作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报业格局由一元向多元突变的过程。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大陆基本上是党报一统天下。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行业报、晚报、都市报等报种群发式地登上了中国报业市场。报纸数量的激增,报纸格局的多元化和市场空间的有限性,必然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的内涵有人概括为是面向读者的发行竞争、讲求效益的经营竞争、自我发展的资源竞争和相互争夺的内部竞争。也有人概括为是新闻竞争、发行竞争、广告竞争、资本竞争和人才竞争五个方面。可以说,这些竞争都是不同侧面的竞争,是低层次的竞争。报业竞争的极致是品牌的竞争。这种竞争是高层次的竞争,是最富有挑战性和成果意义的竞争。诚如《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所预言的:21世纪的媒介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的争夺,都将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以品牌来建立媒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媒介形象,是十分有效的媒介竞争手段,也是媒介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报业竞争的境况也使国内学者认为,“报业经营者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品牌的极端重要性,不惜重金加大对品牌的投入,强化对品牌的张扬。大量的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创建品牌的报纸,都有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学者认为:“能否以实施媒体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并壮大传媒产业,不只是传媒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坚守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局。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媒体品牌的重要性,开展媒体品牌建设的紧迫性。”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报业市场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大战。品牌成了一些报纸抢占市场的“撒手锏”,“强者为王败者成寇”。如中国报业的强势品牌,消费类周报《上海星期三》的傲视江湖,跑马圈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该报2000年创刊,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已成强势品牌,开始走上了品牌扩张、连锁经营之路。先后扩张出了《扬州星期三》、《台州星期三》、苏州《城市星期三》、《温州星期三》、《濮阳星期三》、《新疆星期三》、《湖州星期三》、《石狮星期三》、杭州《星期三》、《日本上海星期三》等子品牌报纸。还凭借响当当的“牌子”,向传媒产业之外进行品牌输出:与春兰集团牵手合作,进行股权置换;与“范志毅足球俱乐部”合作开业了“星期三范志毅酒吧”等。党报中也有不少品牌叫得响的。如在报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委机关报的南方日报审时度势,兴利除弊,稳扎稳打地进行品牌建设,以多品牌战略为主打,稳固地开拓并占领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无论是在社会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上,都成为省内报业的“旗舰”,在国内也名列前茅。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以锦不无感慨地说:“南方报业集团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办报刊媒体一定要创品牌,成为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媒体,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经创立品牌的媒体,则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持续竞争”。

2、“胡锦涛总书记、长春同志和云山同志都讲过《人民日报》的品牌”,以党报品牌建设为抓手是党报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

媒体品牌建设问题,已引起了一些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乃至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2005年,上海宣传主管部门推出了《关于实施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沪上媒体“加大力度,抓紧培育和形成更多导向正确、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媒体品牌”。《意见》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高度,提出了媒体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同时对上海媒体的定位管理和布局提出了一整套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一开创性的举措对于优化媒介生态环境、推动媒体品牌建设、提升媒体影响力,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2005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中,各级党报有438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党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的数量大,更在于它是执政党的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报作为中国报业的“旗舰”,其品牌建设问题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该报领导说:“胡锦涛总书记、长春同志和云山同志都讲过《人民日报》的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创品牌、名牌的意识。……每个部、每个版都应出品牌名牌,成为一个部门一个版面明显的标志和特色的项目。通过创名牌反映办报水平,带动办报水平。要让读者感到,一说《人民日报》就想到几个品牌,一说几个品牌就想到《人民日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要求:人民日报的特色,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独特的品牌优势,人民日报要充分看到这个优势,充分发挥这个优势。

建设党报品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些年来,经过各级党报机构不懈的探索,党报品牌建设出现了非凡的业绩,一大批党报成为强势品牌,得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党报机构不善于,甚至不懂得进行品牌建设,不仅在公信力、影响力和亲和力上存在滑坡现象,社会效益常常出现问题,而且经济效益不好,甚至危及到生存。据权威机构统计,到2005年上半年,全国376种地市党报中,目前有44家由财政全额拨款,有171家由财政差额拨款,有114家实现了自收自支。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地市党报目前还没有自负盈亏能力。当然,经营不好的党报中,有的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为什么同在一个地区,甚至只相距二十多公里的两家地市级党报,一家已于1998年成立了报业集团,而另一家还靠政府补贴度日。而且前者的子报还在后者的地盘内办起了分公司,把后者的人才也挖走了不少。类似这样遭到非党报冲击而日见萎缩的地市级党报并非仅此一家。品牌建设上的差距是导致一些党报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传媒品牌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本研究力求使党报品牌建设的研究在深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上有所突破

媒介品牌建设的实践推动着媒介品牌建设理论的开展。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兴起,有关媒介管理类的著作和论文不断出现。在一些媒介管理之类的著作中有专章或专节来论述媒介品牌,报业品牌的问题;有关媒介品牌、报业品牌及党报品牌的专门性研究文章更不在少数。还有大量的论文,虽不是专一谈论品牌问题的,但其中也涉及到媒介品牌、报业品牌及党报品牌的问题。对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笔者已按规定放置在前面,在此不再赘述。但对下列两个问题再作一重申或强调。一是通过研读相关著作和论文,对笔者起到了很大的刺激灵感,诱发思路,充实知识,促进创新的作用,对本课题的研究及最终完成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没有以往那些卓有建树的研究成果开辟了道路,笔者是不可能完成本论文的。

二是同时也感到,所拜读到的研究成果对报业品牌,包括对党报品牌的研究尚有不足,还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此,笔者注重针对以往党报品牌研究对个性特征观照欠位的问题,力求在研究其特殊性上有突破;针对以往党报品牌研究对基本概念探究欠深的问题,力求在研究的深刻性上有突破;针对以往党报品牌研究对内容范围顾及欠周的问题,力求在研究的系统性上有突破;针对以往党报品牌研究对实践一线服务欠佳的问题,力求在研究的实用性上有突破。

二、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是:除这篇绪论外,还有四章及。前两章是基本概念及理论的阐述。党报品牌建设的实践热切地呼唤党报品牌建设的理论。而已见到的研究在党报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方面还不够到位。因此,在第一章对“党报品牌”这一概念进行了解析,包括党报品牌的定义、特征、作用及意义;对有形、无形要素的认识和把握等;第二章论述了党报品牌建设的过程及方法,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章梳理分析了党报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到实际状况和方便论述,将这些主要问题相对地划分到党报品牌无形要素中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亲和力三个方面。第四章针对存在的重点缺失,分别向党报机构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在中进一步强调了本论文的关键性内容、分析了存在的缺憾并确定了下一步努力方向。论文通篇的基本思路为:党报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要求是什么,党报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是什么。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具有采集研究对象的资料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客观性强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本人围绕着党报品牌建设问题这一课题,尽最大可能地广泛采集,深入研究各类资料,鉴别、吸纳和突破他人的认识结果及水平。这些文献包括相关的著作、论文、演讲文稿、党和政府的相关文件和法规,还有及时捕捉到的媒介品牌,包括党报品牌建设在内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等等。较为广泛深入的文献研究,不仅使自己受益匪浅,而且也易于产生新的破解和创新。

(2)实际调研法

实际调查研究,具有客观、深入等特点,是文献研究的良好补充和延伸。本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深入实际调研则更为重要。为尽可能地取得论文的最佳效果,本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党报机构,通过访谈、问卷、观察、查阅资料等途径,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支撑了本课题研究的力度。同时,有的调研成果已产生良好的效应。如深入辽阳日报社调研,对其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报社采纳了部分建议,其主要观点也体现在了本论文中;再如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党报的品牌建设问题,通过我对锡林郭勒日报社、左江日报社等单位的调研,产生的一些素材及见解融入到本论文中,有的还被学术刊物发表。

概念认识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结论的不同。因此,在论文之始应首先解决“什么是党报品牌”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本章将对其进行深入解析,明确党报品牌的定义、特征、作用及意义;并讨论如何认识和把握党报品牌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

同类推荐
  •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来自台湾最重要的理性声音,用100个故事,100个观念,呼唤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开放的未来。杨照从千头万绪的故事和现实中提取出一百个关键概念,如协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记忆、媒体……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本来面貌有着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开放时代,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经验,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没有任何准备,将无法适应我们理想中的那个未来,而书中的这些故事,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努力或避免的方向。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精选历史名人、商界骄子、演艺明星的演说,让你在诵读名句中,领略成功之道!《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
  • 我们学校那点破事儿

    我们学校那点破事儿

    一切都那么平凡,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平凡的感动!啼笑皆非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令人捧腹的对话,这里没有大侠,没有仙神,没有传说!破事儿,重在一个“破”字,且看“他”的大学生活有着怎样的一堆“破事儿”!搞笑中有感动,幽默中见真情!每个人都纯真过,不是吗?那些“破事儿”你是不是曾经经历过,或者是正在经历着?不要告诉我你没有,看过之后才知道有木有!或许你就是“他”或者“她”!平凡的感动才是最真实的感动,不是吗?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
  • 甜蜜隐婚:帝少,实力宠妻

    甜蜜隐婚:帝少,实力宠妻

    为了救一个坏男人,她把自己搭了进去。不料他对她上了瘾,她只能哭着。“你干嘛……你丫的别过来啊……”“我不过去怎么和你创造人类?”某天,他当众宣布:“从此以后,南少成为我的合法继承人。”她懵逼:“合法……继承人?!死辣鸡,我要做你的合法妻子!”……外人皆以为野良有个优秀的继承人,殊不知他只有一个小小的妻子罢了。
  • 请你放肆爱我

    请你放肆爱我

    小姑坏,大嫂坏,弟媳坏,婆婆更坏!都想压榨她老公的财产占为己有!谁知道公公的相好才是王者段位,竟将她心上人觊觎!苏红伶手握亲亲老公令牌,来者,杀无赦!不把你们打得满地找牙,算她孬种!为心上人清理掉所有的三姑六婆后,心上人真正的爱人却回来了,已陷身心的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快穿之青蘅

    快穿之青蘅

    明明只是一个又一个冰冷无情的任务世界,但是青蘅总会在这些任务里发现种种惊喜。全心全意依赖她的小正太?为了报仇隐匿勾栏十余年的清贵公子?还是冰冷无情的星际帝国将军?抑或着是暗含忠犬属性的猎户?还有绝情无欲的祖师?男主强,女主更强。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逆袭吧小田妻

    逆袭吧小田妻

    海兰不幸的出生在了重男轻女的陆家,并且被父母培养成了一个传说中的扶弟魔,从小到大,父母的眼里只有弟弟,弟弟是掌中宝,她是路边草。弟弟得到了家里所有人的疼爱,她却被辱骂被嫌弃被无视;弟弟可以上大学,而她早早辍学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后来身患尿毒症的她依然被自己的父母要走了仅剩的救命钱去给弟弟买房。都说爸爸是女儿前世的情人,而她却是爸爸眼里的一根鱼刺。重生回来,海兰发誓她再也不会做那个又蠢又傻的女儿了,面对再次嫌弃她,抛弃她的父母,她只送他们八个字:“生老病死,不要找我。”
  •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 高台王子别撩我

    高台王子别撩我

    第一次相见,神志不清的宋熙熙衣衫不整地被他压倒在KTV的沙发上。她喊他色狼,北堂宸轩咬牙切齿:“你说我是色狼,看来我得好好完成才担得起这个称号!”幸好她急中生智。第二次相见,他是威风堂堂的贵族少爷,还要拐她做女仆给他暖床?呸,她有梦中情人好吧,摔了他的宝贝摩托就跑路。第三次相见,他泳池诱惑,好吧,他的身材是很好,但是她坐怀不乱。偏偏这大少爷要和她算总账,还让她下一次跑带娃跑?这是一场泳坛的麻雀女革命,十八年无人问津的宋熙熙一朝俘获学院两大王子,一场糖衣炮弹也接踵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