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300000038

第38章 主要参考文献(2)

李建国陈伟成洪佳士:《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四个转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实践及发展趋势分析》,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申请注册45类商标国家商标局已经全部受理》,载《湖北日报》,2002.5.11。

本刊记者:《我们是否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关于记者维权的对话》,载《中国记者》,2003.11。

田久玲:《新闻舆论宏观管理的参谋和助手——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十年综述》,载《新闻与写作》,2001.8。

郑保卫陈绚:《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载《新闻记者》,2004.5。

孙宜君:《论中国电视传播中媚俗现象及治理》,载《中国电视》,2004.8。

本刊评论员:《治理低俗之风要打持久战》,载《今传媒》,2005.2。

丁柏铨:《论党报发行》,载《现代传播》,2005.3。

程顺立、顾孝乾、由东觉:《党报发行的理念、结构及策略调整》,载《新闻战线》,2003.9。

刘年辉:《党报竞争力现状、成因与提升策略》,载《新闻记者》,2005.5。

曲志红、邬宁宁:《扩大党报影响、服务人民群众,各地大力推进“党报进报亭”综述》,载《人民日报》,2004.7.2。

陈翔:《报业运作创新模式的保护》,载《中国记者》,2003.5。

梅笑冬:《把握传媒产业特点保护传媒无形资产》,载《新闻世界》,2002.7。

杨志勇:《西部地市党报:困难、机遇和对策》,载《中国报业》,2006.9。

周志懿:《报纸媒介品牌建设的缺失》载《传媒》,2004.5。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报研究课题组:《西部报业战略研究机构的设置与运作》,载《当代传播》,2005.3。

许熙玉:《省报人才管理的特点、难点与突破点》,载《中国记者》,2001.12。

张玲:《上海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简析》,载《新闻记者》,2005.8。

梁长荣:《关于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思考》,载《新闻知识》,2005.11.

张春林:《论省级党报改革的疑点、难点及特点》,载《新闻界》,2005.4。

朱文慧:《党报“定位”新论》,载《新闻知识》,2003.12。

要清华吴庚振:《党报社论改革刍议》,载《新闻知识》,2005.1。

刘景河刘玉民庞晓娟:《浅议舆论监督的误区》,载《新闻爱好者》,2003.4。

孙旭培:《推进舆论监督的三项举措》,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

李艳:《求解党报头版之困》,载《传媒观察》,2004.11。

曾璜:《与美国图片编辑谈中美新闻摄影》,《人民摄影》,2004.5,转引李艳:《求解党报头版之困》,载《传媒观察》,2004.11。

刘维生杨静:《最是一版费斟酌——党报一版改革初探》,载《新闻记者》,2005.4。

王更辉:《图文并重路仍很长——兼谈党报图片运用中须注意的问题》,载《新闻战线》,2003.12。

白利君:《文化大省缘何与“报业集团”无缘——陕西报业集团缺失现象剖析》,载《青年记者》,2005.7。

谢湖伟、叶同春、邓涛:《媒介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和模式选择》),载《新闻与传播》,2005.5。

孔祥科施宇:《媒体扩张的契机与挑战》,载《新闻爱好者》,2003.12。

安静:《中国报纸灾难性报道之“怪现状”》,载《新闻知识》,2005.11。

周铁菊:《浅析平面媒体对危机事件报道视角的差异——以包头空难的报道为例》,载《新闻知识》,2005.2。

仇耀耀:《重大灾害报道的议程设置》,载《当代传播》,2005.6。

徐晖明:《报纸报道角色的社会经济地位分析》,载《新闻记者》,2004.6。

周茂川:《关注农民工——一个全新的报道领域》,载《新闻战线》,2004.3。

杨敦显:《媒介传播和农民工利益表达》,载《当代传播》,2005.6。

杨育才:《党报关于农民报道的问题及对策——对7家省级党报农民报道标题的议程设置分析》,载《新闻大学》,2003.秋。

时艳钗:《中国农村报业市场现状浅析》,载《中国报业》,2006.2。

周志懿:《党报深入农村的机遇与策略分析》,载《中国报业》,2006.2。

李峰杰:《媒体“城市化”与农村信息“荒漠化”》,载《青年记者》,2005.10。

本报评论员:《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日报》,2006.3.18。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月8日)》,原载《党建》,2003.2。

张群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载《新闻战线》,2004.8。

范以锦:《六大理念追求人才“泉涌效应”》,载《传媒观察》,2006.2。

周文武:《报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载《新闻战线》,2003.3

朱夏炎:《新形势下党报面临的挑战与与改革》,载《中国记者》,2006.1。

王晨:《加强干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在人民日报社2005年度新任局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班上的讲话》,载《新闻战线》,2006.2。

何向芹:《人才战略:报业经营与发展的制高点》,载《新闻战线》,2000.8。

徐熙玉:《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报业发展》,载《新闻战线》,2004.3。

蔡雯丁士:《将新闻传媒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力是一个紧迫的任务》,载《新闻战线》,2003.10。

张德生:《“新闻民工”现象引发的思考》,载《青年记者》,2005.5。

蔡凯如:《关于新闻教育、研究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考》,载《中华新闻报》,2004、8、23。

张子明:《努力打造中原传媒产业强势品牌》,载《中国报业》,2005.6。

本刊记者胡怀福:《报业发展要走出‘必然王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谈报业发展趋势》,载《中国报业》,2006.2。

蒋经韬:《党报产业化的战略思考》,载《青年记者》,2005.9。

张兆清:《对地市报业改革的认识与思考》,载《青年记者》,2006.2。

李敏:《河北省党报基本状况调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张昆周芳:《关于中国县城报纸发展的思考》,载《新闻记者》,2004.3。

《殷殷之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山西考察侧记》,《人民日报》2004,8、19。

非引用文献(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著作

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钟立群著:《新闻编辑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邓小平论新闻宣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丁柏铨著:《新闻理论新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刘卫东著:《新闻传播学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张子让著:《当代新闻编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曹鹏著:《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丁柏铨著王雄董秦等著:《新闻舆论引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北京广播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垒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编:《中国晚报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雷跃捷金梦玉著:《传媒高等教育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丁柏铨主编:《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丁柏铨著:《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方晓红著:《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孙燕君著:《报业中国》,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版。

赵曙光禹建强张小宇著:《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何建民著:《创造名牌产品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史秋衡著:《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保卫著:《当代新闻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郑保卫主编:《论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力丹著:《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邵培仁陈兵著:《媒介战略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绪军著:《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孙瑞祥著:《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野》,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新浪网编:《总编理念和传媒精神》,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

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品牌节目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杨光赵一鹤著:《品牌核变——快速创建强势品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郑保卫主编:《论传媒改革与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孙旭培著:《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编:《新闻传播当前沿2004》,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建星著:《新闻的创意时代——新闻采作92条札记》,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黄扬略著:《新时期党报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年版。

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传媒体制改革》,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陆长荣陆长生著:《现代品牌战略运作》,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巨天中编著:《品牌推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薛可著:《品牌扩张——延伸与创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素贞孔祥友史书娥主编:《领导班子建设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彭永斌著:《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兰明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幸冯小宁主编:《南方媒体领袖——2005南方传媒高峰论坛实录》,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丁柏铨著:《加入W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朱春阳著:《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周鸿铎著:《报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周鸿铎王文杰陈鹏著:《传媒集团运营机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周鸿铎主编:《媒介产业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戴元光主编:《传媒、传播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飞主编:《传媒批判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郝振省主编魏玉山徐升国副主编:《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04——2005》,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

雷蔚真著:《名牌栏目的策略与演变——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任淑美编著:《品牌诊断》,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高平平编著:《企业领导学》,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

王前新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智翔向洪师帅主编:《品牌之殇——中国品牌战略的误区与批判》,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陈作平著:《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其它报刊等

《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传播》、《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实践》、《青年记者》、《新闻爱好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历年的《新闻年鉴》等。

同类推荐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本书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融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试图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地位、结构、过程、矛盾、规律和调控系统,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新内容体系,使之成为一部党性鲜明、科学性强、普适性广的专著,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人们或因学缘关系,或因前期相关学科习得惯性,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等相关概念,或多或少会出现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族学、人类学与所涉及的姊妹学科及子学科的亲缘关系和隶属关系加以梳理澄清,以便更好地解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
  •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本书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之规定,响应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号召,以数个国内外经典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北工大耿丹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真实教学案例为基础,深刻分析几种当前主流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试图摸索出能够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热门推荐
  • 文国战场

    文国战场

    本作品讲述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统一三国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珠海的天空

    珠海的天空

    阎杨真的想去珠海看看,这个南国小城,有叶子的小城。这颗珠海的心不知要把他带向何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本书是从文学语言变革角度研究中国文学文体现代转型的一本专著。文学形式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文学语言是影响文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五四文学革命是在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基础之上完成的,语言变革是考察中国文学文体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切口。本书从文学语言入手,从总体上探讨了语言变革对文体功能、文体形态和文体格局转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语言变革作用于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体体裁程序而导致的文体转型,探析了语言变革对文体渗透这一特殊的文体现象现代转型的影响。同时,本书跳出文学的内部研究,将语言变革还原到民族共同语生成的文化语境中,探察这一语言现实对文体转型的作用情形。论题的研究可以为认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学的现代性及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语言困境等问题提供启示。
  • 瑛芸盛世

    瑛芸盛世

    从小向往古时闲云野鹤生活的沈英,大学毅然抛弃了自己最爱的古文和极具天赋的纯数理化专业,开始学农。学了不久后发现,自己真的得到古时候闲云野鹤去了。还不是一般的古......不是,我真的是来闲云野鹤的啊!我不是来搞你们的啊!沈云:妻君有人欺负我!谁?!我要搞死TA!!!我以为我的目标:闲云野鹤作者给我的目标:改变世界
  • 如果不曾爱上你

    如果不曾爱上你

    莫爱,莫爱,她的名字就注定着不能爱上别人,也不能被别人爱上。跟君北冥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罪孽。他的好,他的爱,就是一把最锋利的刀刃,在莫爱的心脏上,一刀一刀划着,随时可能会被临时处死。§从未想过,这个她借助复仇的开端,会如此的爱上了自己。可真相大白的时候,她却彻底的失去了拥抱这份爱情的勇气……
  •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商业发达,物质丰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孩子们从小就有很多向往,他们想拥有钢琴,想拥有画板,想报特长班,想出去旅游……然而,生活是很实际的。这些向往的实现都离不开钱。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甚至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等孩子大了呢?他能靠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欲望吗?给孩子金钱,不如培养孩子赚钱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思维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赚钱技能,而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和理财能力等等。本书揭示了华尔街精英的成功秘诀,帮父母共同打造高财商、了不起的孩子。
  • 苍茫山下部落崛起

    苍茫山下部落崛起

    当森林里的部落暴露于世界,将是人类王国的尽头;兽人氏族的末日;弱小者们的曙光。且看一个原始的野蛮人部落,如何一步步接纳各个种族,在他们身具双魂的酋长下,逐渐成长为无可匹敌的帝国。{PS:异界!领主!种田!全战!暴兵!魔法!黑科技!}
  • 季侦探

    季侦探

    出生在侦探世家的季凡从小就有一个大侦探的梦想,但是在母亲的坚持下只好去伦敦留学,在餐厅打工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再再一次可是了自己的破案旅途……
  • 爱在百花深处

    爱在百花深处

    男主人公老二,深爱着胡同里的一个女孩——他的同班同学吴蔷,但老二的邻居,同样也是同班同学的大玲,更是对老二一往情深。而后,由于生活的百般捉弄,老二高考落榜,心爱的女孩吴蔷被同班同学样小宁抢走,大玲却一步步摸爬滚打,蜕变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老二过着窘迫的生活,跟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又离婚之后,才逐渐明白大玲才是他的真爱,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随着老二要去香港继承遗产,生活又起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