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700000016

第16章 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5)

我们知道电视的播出形式是线性的,也就是说通过不同时段不同节目的分布而构成所谓全天的电视概念,而电视艺术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类型的节目,因此,我们在探讨电视艺术的同时就应该尽量地从具体的单一类型节目的艺术特征及审美特征中解脱出来,站在一个相对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呈现。

完整的电视。同样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频道的全天播出内容的概念。完整的电视是指在某种策略上的具有明确主观意识的不同电视节目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尽管在纯粹的新闻频道与娱乐频道中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这种不同电视节目的融合成一个整体所显示出的本质却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新闻事件还是娱乐热点,实际上电视艺术都是在通过对相应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现实生活转化成为审美对象。

电视艺术在形式上与电影极其相似,但作为独特的艺术形态而存在,电视艺术又与传统的民间叙事艺术更为接近,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更像是古老的史诗或是民间流传的评书。而就在今天,人们又是如何来评价电视的?像电影还是更像听完一个故事?实际上,电视艺术的本身是具有某种口述史价值的。每个时代的电视节目在展现当时的事件及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时,也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当时的审美趣味及审美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同时,如何真正从其本质出发,如何将电视与单纯的影像与视听的艺术中区别开来,应该是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

也许更为极端的观点可以如此来表述:所有的艺术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我们现在所有努力不过是改变了表现艺术本身的材质。实际上,不管电视艺术在其内容与形式与其他艺术形态如何的相近,在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上与其他艺术形态如何的不同,电视总归是人类艺术形式的延续与发展,电视艺术仍然延续着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历史。但无论如何,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呈现,在本质上仍然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相通的:

首先,美具有一切审美对象都具有的形象可感性。一切非形象、不可感的东西都不是审美对象。“心灵美”、“思想美”不是从美学意义,而是从修辞学意义上,是比喻或是赞誉。只有当心灵和思想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当艺术给心灵以形式,把不可见、非感性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艺术形式,它才成为审美对象。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是影像与声音的形象可感性,但在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它与电影的分别,电影中的影像与声音是显性的具体可感,观众可以直接从画面与音乐中体会到美感,而电视的影像与声音即使同样会让受众感受其中的美,但作为电视艺术的本身,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的所谓形象可感性,本质而言是事件。是单一的或是连续性的事件中所体现出的美感。在这一点上,电视艺术极像人类童年期就产生的故事,能够最早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电视艺术不再是口传心授,而是通过影像与声音,可以更加形象化地叙述故事。

一部没有情节的实验电影在现实生活是可以存在的,也会有一定数量的观众,但一部没有情节的电视剧却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情节与非情节,并非是艺术属性的评判标准,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但对于电视剧而言,没有“故事”的支撑,是无法“连续”下去的。这也说明了电视艺术的特点,“故事”与“事件”本身是核心,而影像与视听手段不过是丰富这一核心的外在表现。实际上,不止是电视剧,一台晚会的主题也是一个“事件”,或是节庆,或是仪式,或是某个特定的缘由。从“心连心艺术团”到“同一首歌”,与单纯的商业性演出相比,找出一个由头,一个事件的背景才是其存在的根本。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甚至于商业性很强的电视节目,也莫不如此。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视艺术本身的传播特点,是因为电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电视艺术也正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手段,在对日常生活整理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细节的放大,对现实生活节奏的改变,将具体的事件以故事的方式展开,将生活中的事件提升到可知可感的诗的高度,从而成为审美对象。在纪实类节目中,人们甚至可以牺牲影像与声音的品质,而渴望更接近于事件的现场,接近于事件的真相,这既不同于电影中的影像也不同于广播中的声音。

美的形象可感性与非美的形象可感性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形象可感性与人体感官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只要人以审美的态度去感受,它不借思考就令人感到愉悦。因此,美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客体具有物的尺度的完善性。它包括了三层逐层递进,缺一不可的含义:

一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人就是人,不是人面蛇身,鸟就是鸟,不是九头怪鸟。这一点使美区别于怪。相对于电视艺术自身而言,由于其与日常生活的贴近性与易受性,即使与电影艺术相比,电视艺术更要求它能够真实反映现实。但这里所区别的是,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也同样有所局限,它可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但绝不能猎奇,不能以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千奇百怪为自己传播的主要内容。电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自身的选择能力,而不是它所具备的记录能力,是因为它自身的表现能力,而不是它所具备的复制能力。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这既是基础又是原则。

二是事物的正常尺度。驼背、残疾不算正常,未老先衰和少年白发也不算正常,美是正常不是畸形,这一点使美区别于丑。与审美同属一个范畴的审丑,与表现丑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自身具备了在表现内容上的极大丰富性,这里面不是说绝对不能出现丑,但这与展现丑表现丑却完全不同。而在这一方面,电视艺术在商业化的影响与左右下,的确出现了大量与电视艺术审美相悖的现象,目前的确有一批电视剧和电视栏目,在娱乐化和收视率的牵引下,将低俗视为创新,以丑为美,与电视艺术的发展极不协调,而这种违背艺术审美规律的现象同样也是缺乏长久生命力的。

三是正常中的优秀者。一般人都正常,但不一定美。无论是人或物,美是正常中的优秀者。这是使美适合于人类关于美的理想。虽然这理想被体验为客观的,但却是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的结果。美是理想,美同样也有相对的标准存在,即使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美是不可言说的,但我们也同样留下西施之美、西湖垂柳之美、唐诗宋词之美……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同样继承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美学传统与标准,而美作为可感知的对象,也构成了电视艺术的主体。电视艺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复制,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断展现生活中的美的同时,为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注入美的因素和理想。因而无论是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电视作品中,电视传达的内容占有主体的都是“优秀”的人和感人的“事”。这也是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的重要特点。

美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作为美,其客体形式中必然包含着符合自己形式的内容。这内容是审美活动中人能由外及里层层感受不断深入的审美愉悦,最后达到象外之韵的高峰体验的保证。如果形式和内容本来就不统一是客体本有的特征,那么这就是非美的审美对象,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形式大于内容是一种类型——象征型,内容大于形式又是一种类型——浪漫型。从美的审美对象类型自身和非审美的审美对象这两个维度,可以更好地理解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张法著《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电视艺术因为它自身的传播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纪实风格已经成为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而存在,而纪实风格在形式也对电视艺术的内容表达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存在的前提,是它自身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属于自身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又与其自身的表现内容相统一。实际上,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而且相关的论述又极其详尽,但在具体的电视实践过程中,这又是存在于电视艺术理论与实践中的大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电视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极其明显,即使在电视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于电视艺术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上的关系仍然无法统一认识。以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来讲,有相当多的体裁与内容就完全不是电视化的,表现在大量电影化的色彩、造型及光影的调度,大量大场面大情节的铺陈与宏伟叙事结构的热衷,全然忽略了电视小画框的局限。而这种以电影影像美学观念来替代电视艺术审美特点的同时,无形之中阻碍了电视艺术的发展,而这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偏差最终会导致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失去存在的基础。

另一方面,电视艺术在具体的实践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形大量存在,而这种象征型的表现方式,与电视艺术作为基础存在的纪实性矛盾也会在受众收视的过程中渐渐失去兴趣。之所以这样说,电视艺术以“事件”与故事为最有效的表述方式,真实感是最为重要的前提,而日常生活中尽管美的理想是以完美为目标,但现实生活完美是不存在,人们习惯于自己日常的生活与电视节目奢华的背景与环境巨大反差,无疑在信息交流与传达过程中产生阻碍,而这种表现出来的完美在人们与自身生活的平实甚至缺陷相比,在社会学角度上也极容易产生不平等的感受,从而产生焦躁的心理。

当一批看着电视长大的年青人把金钱当作人生最终的目标,将奢华安逸的生活作为生活的基点,实际上,正是电视将这种错误以生活的经验传达给他们,因为,对于受众而言,电视里面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即使这是别人的生活。这是电视的责任,也不只是电视艺术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问题。

有关电视艺术在形式与内容的讨论,在现实的电视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这方面,我们最大的缺陷还在于对电视本体的了解极其有限,因此对于它的发展方向仍然缺乏足够的把握。

美的第四个特点是美的对象符合人的尺度。与人有由历史实践活动而来的内在同一性。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成了自己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中与人具有同一性的事物就构成了一类客体系统,它们在审美活动中能够成为美,因而被具体时空中的人以认知形式确定为美的客体。

在这里,作为审美对象的电视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一是鲜明的时代性,一是它自己不可或缺的历史的传承性。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首先符合人的尺度,而这一尺度是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另一方面,电视艺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它自身必然要成为占据大众生活主导作用的主流价值的体现,因而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这也是与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相吻合。

电视艺术的传承性表现在审美本身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无论是审美的态度、角度及审美的价值等诸多方面,都与社会文化的历史传承联系在一起,而一旦割裂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审美对象也就不复存在。

电视艺术的本身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完全与历史脱节的,电视作为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它在诸多方面承继了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当电视艺术最终走向成熟的同时,那么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自然也就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典型的美学意义上的范本。

同类推荐
  •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音乐文集”收录了辛丰年先生主要的六种音乐著作:《乐迷闲话》《如是我闻》《请赴音乐的盛宴》《音乐笔记》《处处有音乐》《乱谈琴》。此外,文集还收录了《中乐寻踪》的内容和《乐滴》的部分内容,分别编入《处处有音乐》和《请赴音乐的盛宴》。这些著作最初是由国内数家出版社出版的,此次为集中出版。辛丰年的音乐文字曾经充当了整整一代中国古典乐迷亲近西方音乐的津梁,他的文字在专业的乐理、乐评以外还兼融这各种乐史中的名家轶事,无论你是在音乐的“门内”还是“门外”,他都将引领着你从历史中聆听音乐,在音乐中感悟文化,品味“读乐”的无穷乐趣。
  • 教你学美术书法

    教你学美术书法

    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大曲:古代鸾歌凤舞

    大曲:古代鸾歌凤舞

    相和歌是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舞曲,是我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和远古三皇舞、龙凤舞、六代乐舞而形成的一种乐舞。它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和娱乐的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汉魏的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步出夏门行》、《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
  •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作者21世纪以来撰写的关于戏曲理论与美学的文章22篇。第二辑6篇,概述了中国古代到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辑5篇,论述了欧阳予倩、阿甲、张庚、郭汉城等当代戏剧家对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三辑7篇,阐述了作者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观点,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构成、建设的构想,论述了“关目”、“程式”、“行当”等戏曲概念的意义;第四辑4篇,通过论述戏曲美学与中国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民族艺术美学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形神、虚实、内外、功法等美学范畴的意义。书末附有对作者的访谈一篇,记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 谈影唯缺颂红妆:摄影阅读手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谈影唯缺颂红妆:摄影阅读手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从菲利斯·比托、约翰·汤姆森到卡蒂埃-布勒松、威利·罗尼、寇德卡,再到维诺格兰德、严莫凡、张乾琦;从美国FSA纪实运动到法国《VU》杂志启动的视觉新闻时代;从摆拍摄影、街头摄影、新画意摄影到非洲后殖民时代摄影;从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被摄史到玛格南图片社的印片条……本书选择过去百余年间国际上30余本重要摄影家、摄影运动、摄影现象与摄影史的代表性作品集,综合运用东方学等当代学术工具,以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深度个案研究揭示摄影从技术到艺术、从介质到观念、从经典到当代、从照片到影像的演变历程,并梳理了其背后引导和影响这一转变的社会思潮、技术革命以及艺术/个性因素。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平行空间系统

    快穿之平行空间系统

    她一直以为她不停地穿梭在不同的空间里替那些心有遗憾的人完成梦想,是为了获得新生……最后才知道,原来“她”才是关键……
  • 逆天大小姐之美男快来

    逆天大小姐之美男快来

    墨凌然,我要杀了你。凌然刚准备动手,旁边的美男开口道:这种事我们来,你在一旁歇着。说完,美男一招,刚还说要杀墨凌然的女子,一点渣都没剩。本人的介绍写的不好,不过内容还可以,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谢谢
  • 阳光的心态

    阳光的心态

    本书教导学生要以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重塑心灵: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

    重塑心灵: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NLP的历史、理论框架、基本概念等基础理论;共分为10章,每章都有其独立的主题。书中提供了少量NLP技巧,既安全又容易产生实效的技巧,以及更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新观点与新案例;同时本书的概念与技巧也可为所有人在面对人生时提供启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王渡

    龙王渡

    每一个不得志的人脑海里,肯定有无数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张伟在公园里对着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许愿,希望自己早些时候买的彩票能中大奖。然而大奖没中,却被流星砸中了!————龙王渡:诸神不过是我的口粮,诸天万界也将在我的双翼阴影下颤抖!
  • 顾与南风

    顾与南风

    “南风,你看我穿这条裙子好看吗?”“当然好看了,在我眼里你不管穿什么都好看。”十六岁的许南风眼里都是顾言。“南风你看这次模拟考我考了全年级第二名,超过你了喔。”“看来我要努力了,不然下次模拟考我还得在你后面。”那时候十七岁的许南风,眼里多了一丝惆怅。“南风,我们去吃火锅吧。”“好,只要你喜欢我都陪你。”那可能是最后一次陪顾言做喜欢的事情了。后来,许南风终究还是没能兑现给顾言的承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要逆道

    我要逆道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他是一位冷酷的高手?……不他是一个逗比。当不正经的系统遇上不正经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