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700000036

第36章 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审美化(2)

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明确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节电视艺术的美育期待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一部分,拯救和改造国人心灵的启蒙意图决定了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在阐释西方现代美学和美育理论以及处理感性与理性关系、个性与社会性关系、美育与德育关系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本土化意义。

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电视艺术在其传播属性的基础上,也势必承载了更多的审美与社会教育责任,尤其是美育理论的本身,在国内的发展历史也决定了与西方国家的审美教育在其社会意义与目的等方面上的不同,因此,电视艺术在承载了美育责任的同时,也在继承了中国美育理论中的社会理想,也就是说这本身也是一种美育期待。

20世纪前50年代对中国现代美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改造,也就是广义的启蒙。这种启蒙的意向决定了中国现代美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也就是说,不管这些美学家如何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独立,注重审美的超脱或无功利性,其目的并不等同于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想,他们归根到底是要想通过审美和艺术使国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情感世界产生一定意义的变革,从而推动中国当时的文化乃至社会发生变革。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在这里的所指,更多的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美学理论概念,审美与美育在中国思想文化改造的理想下,更多的承载着现代启蒙的社会责任。因此,关于我们目前的美育理论,仍然是一个广义的与德育相关联的概念。

对于理性和道德的特别关注,是由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意识到的历史使命以及中西美学思想碰撞和交融所决定的,并不主要是这些美学家个人的学术兴趣或人生志向使然。因此,尽管这些现代美学家在论述美育的重要性时,都不同程度地夸大情感的价值和审美对于纯洁人心的作用,但是,从更为基本的层面上讲,他们更为注重情感和人心的道德意义。因此,审美被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文化功能来对待,为实现这种特殊功能,这些美学家就竭力主张美育。

就美育自身的基础理论来说,审美与道德的关系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学理性问题,而且,就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可以继承的传统思想资源以及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来说,审美与道德以及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更显得突出。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家杰出代表的王国维先生,他看到了审美、艺术的独立性,并给予它独有的特殊的重要性,他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王国维著《王国维文集(第3卷)》第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版。]。在他眼里美育一方面是独立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德育的手段。

某种意义上,我们在美育理论的表达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美育期待,甚至将美育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改造的手段与工具,而这种期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与目标和理想之间的偏离。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认为,审美教育有两个固有的功能:一是决定人的审美价值定向,二是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它和我们以真正的审美价值——即表现个人和社会的自由发展的价值——的精神来培养个性的目标,是和谐地互为条件的。因为这样理解的审美价值本身在人们的创造活动过程中产生,而对这些价值的认识就不能不带有创造性。审美教育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最高的审美价值——的重要手段,而艺术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审美价值的本质》斯托洛维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21世纪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也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必然性。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从而改变对美育的各种狭隘、偏颇和滞后的看法,以形成一种融合整个教育的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新美育理念。而电视艺术借助现代传播方式,在社会美育的过程中不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育是对整个人的教育。美育已不只是一般称谓的审美教育,关注审美能力的形成,而是发展成一种以各种美和各种艺术方式,通过各种审美和美感体验的综合育人活动,它是对人的整体性的教育。它关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也开启心智之门。美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会导致艺术与科学综合文化素质的形成,产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情商”与“智商”的优势互补,形成创造思维。美育可以说是在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上的人格教育,是在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上的素质教育,是在提高生命质量、人生价值的人的终极关怀上的生命教育。因此,美育最具有教育的本义,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教育。

美的无处不在和美育与教育诸学科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这种关系,并导致一体性融合。因此,美育不是外加的教育因素的一种“灌输”或“渗透”,而是其固有因素的实践体现,一方面是诸育诸学科潜在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发现、开掘和展示,表现为美与科学一体、美与人文同在、认知与审美并进:一方面也是诸育诸学科融合于艺术的或游戏的形式、方式和手段之中,是寓教于艺、寓教于乐。两方面的统一便构成美育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模式,既是美育之中的、通过美育的教育,又是融合着整个教育教学的美育。美育与教育一体。这体现了美育走向全民美育、全社会美育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是美育之中的艺术教育,成为艺术育人的艺术美育,也就是说是美育的艺术教育,而不是专业性的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已不仅是传统的音乐、美术课,也有歌舞戏曲、现代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等,也开始包括综合的艺术教育,并且引入艺术史和艺术美学等内容。在教育本质上首先要进入审美活动,因为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的知识教授和技法、技能的训练都必须融合于艺术审美活动中进行,不能置艺术的美与审美于不顾而只取其知识与技法,把艺术作品变成单纯的知识对象,教学变成技法课,只求技术的获得而不求艺术的陶冶。是在审美感悟中感知艺术、理解艺术、运用艺术,在审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等,都是提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其中的第一个主要标志是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第二个主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所做的专门论述。但直到现在,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都一直没有包含“美”或“美育”一词。不过,应当看到,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与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我国教育方针所作的第一次权威表述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毛泽东当年的表述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二者仅从字义上讲就不一样:“德育、智育、体育”是就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的,这里没有提美育,也就意味着美育不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之后的教育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中的“德、智、体”这是就个体素质结构而言的,而不是就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教育途径和内容而言的,因此这样的提法本身应该说丝毫也没有排斥美育,也就是说,教育方针中没有“美”字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中就不存在或不提倡美育了。具体讲,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一样,同样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并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更何况“德、智、体等”中的“等”字还把个体的审美素质包含在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虽然并没有“美”字,但无论是中央领导的有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教育法规和文件大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美育在这几年依然受到一定重视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美育作为一种理想与期待,在全面教育的概念下,美育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就说,美育与一般的艺术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艺术教育可以作为美育的方式与手段的一种,而不能代替美育的全部,我们目前的美育理想是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美育仍然包含着道德教育等伦理方面的内容,这也决定了我们目前的美育目标与西方美育理论的现代性批判还有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大众媒介而存在的电视艺术本身是应当承载着美育的社会责任。而且作为学校教育向社会的延伸,美育应当是电视艺术借以影响社会审美文化及审美素养的重要目标。但是这里面所应区别的是,美育与简单的艺术教育的不同。

事实上,在强调德、智、体的本身仍然包含着美育的内容,而单纯的艺术教育本身往往会被人等同于美育,但如果从延续下来的美育期待着眼,实际上,单纯的艺术教育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美育。单纯的艺术教育在过度强调技巧学习的同时,忽视了美育最核心的与德、智、体相并行的人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单纯的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根本,美育的根本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而是针对于个人的素质教育。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反映在电视艺术上也一直存在着历史的局限。首先将美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过于泛化,使美育成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作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本身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这也正是现代美学家民族复兴理想的一个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美育作为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其审美功能与现实功能的关系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美育就不再是审美性的而更侧重于道德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美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仍然作为手段与工具,显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得僵硬与疏离。

在电视艺术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将电视艺术工具化,大量的“主旋律”题材的电视艺术作品以承载社会责任为首要目的,用社会责任替代或冲淡审美,使作品的“意义”无限制扩张,而忽略了电视艺术的特点与表达方式的局限。而在纪实类作品中,过分强调“典型”以至于忽略了生活原生态的细节等等。

同类推荐
  • 日本电影110年

    日本电影110年

    《日本电影110年》将日本的文化传统、电影技术的发展、日本与东亚乃至世界的关系史、日本社会意识的演变等多维度交织在一起,围绕日本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娓娓道来。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电影的新进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它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近来呈现出的各种新特征。比如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环保主义、东方主义、全球化、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与内向化等问题的关注视角就拓宽了对电影本身考察的视野。一部日本电影发展简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曾被称为“世之欧行第一书”,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此帖共78字,无款印,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书法笔力苍劲古茂。《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厘米,横33.6厘米,被历代书法家称之为稀世之珍。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塑者何为

    塑者何为

    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创作了400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本书汇总了吴为山在雕塑、美术方面的思考与感悟随笔,全书分“创作篇·写意的塑者”“理论篇·诗意的雕塑”“感悟篇·点染美术”三部分。
  •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汉字的产生为古籍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汉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时,被称之为“书”,也就开始了古籍发展的历程。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古籍发展历史上的最初阶段。在这一时期,殷商时期甲骨书、西周时期青铜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书、简牍书和缣帛书,无不巧借载体,体现了最初图书的不断变迁。这些古代文献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更对后来承载汉字的载体及成书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不愿停止跳动

    不愿停止跳动

    原以为沉睡的尽头是死亡,却不知沉睡的尽头是救赎。误入的陌生幻境,会说话的木雕,变换的世界,还有沉默长发男子自然的纯粹遇上现代的仓促,不知是对还是错无第三者插足,无狗血,原型做梦梦来的。发展很慢,没有波澜,没有无缘无故,安静地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 诸灵纪元

    诸灵纪元

    在天空撒下光点的那刻起一切都变了,一代机械师的崛起
  • 窥词管见

    窥词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峰天山派

    雪峰天山派

    中原武林明争暗斗,而远在西域的天山派还未被波及,武林至尊之位,回生诀和魔尊舍利子以及雪峰榜,都是明争暗斗的目标。 男主张阳却始终不畏艰辛行侠仗义,传播着侠义正能量。各门派,把子女送到天山派去学武艺,其目的是帮自己成就武林霸业,所以,天山派弟子有时不得不和同门斗。可有些天山派弟子顾念同门之谊,谱写了同门患难与共的侠义篇章。张阳和金小凤的爱情也经历无数次考验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 栩栩如我的心意

    栩栩如我的心意

    “你不是挺高冷的嘛?”“高冷是对别人,对你是特殊。”“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喜欢你呢?”“我对你,志在必得。”直到他的到来,她才懂得原来喜欢,如此美好。她喜欢的样子,他恰好都有。从来没有这样的心动,能被一个人如此坚定的选择。“我想和你成为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他如是说。高甜日常,在线发柠檬~~
  • 流浪在异星

    流浪在异星

    我们流浪,在太空,伫立在漫天的星辰之下。眼前是一个蓝绿相交的星球,可是,它并不是地球。远古巨兽在这里苏醒,古人类后裔在此繁衍。寻觅,人类的奥秘,我们在异星中流浪,站在进化的顶峰
  • 零落成尘相见欢

    零落成尘相见欢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那么一个人你曾经喜欢过但是最后不得不放手不是败给了时间不是败给了爱情而是输给了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百年明朝一鉴开:熊召政读史笔记

    百年明朝一鉴开:熊召政读史笔记

    对历史人物的直接评论和对整体的思考用评价式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和评论明朝的一些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全书分三章,第一章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直接评论和对整体的思考。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书的主体,主要讲述和评论了刘伯温、宋濂、方孝孺、姚广孝、解缙、李东阳、杨廷和、严嵩、徐阶、叶向高、张居正、张璁等明朝著名历史人物。
  • 重生田园养儿记

    重生田园养儿记

    一次意外的爆炸让医学硕士林雅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农家女身上,而且农家女还有一个儿子,为了儿子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傻子,本想着凭自己本事攒点钱早日离开,不成想发现自己对这个傻子动了感情,呸呸呸,她好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怎么能看到漂亮的男子就脸红呢,虽然自己对他动心了,可是深宅大院可不是她的归宿,况且她还有秘密欺瞒了人家,突然有一天听说有个神医可以治自己的傻子夫君的病,她的夫君临走时还让她等自己回来,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却被亲近的人出卖,被人直接休了赶出了府去,也许老天已经为她做了决定,于是她带着她那个儿子离开了,她林雅好不容易重生一次,可要踏遍这里最美的风景也不枉这一世。(欢迎入坑,甜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