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4000000013

第13章 芒果TV:快乐从“新”开始(3)

大约从2008年开始,因为有北京奥运和汶川地震两个重大事件性报道,促使我们在技术方面也必须跟上,开始逐渐增加投入。原来人民网上所有视频都是WMVWMV:由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从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格式升级延伸而来。在同等视频质量下,WMV格式的文件体积非常小,因此适合于网上播放和传输。格式的,用户体验比较差;从2008年起,我们的视频全都改为FLV格式,并改进播放器的尺寸。在直播时,为保证视频播放流畅清晰,增加了对视频流的处理。这些都是在用户体验方面下的工夫。

另外,我们也认识到,资源的运用应该是一个整体,不是做文字的只管文字、作图的只管图等等,而应该各种资源互联互通,相互配合,着眼于如何给用户一个良好的整体感觉。哪怕是一个小新闻,也要思考如何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出来。因此,要将图文、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改进,比如说,过去我们的音视频和图文工作是割裂的,现在我们将人民网的视频管理系统、视频发布系统,与图文系统之间在发布系统上打通,将视频的采集、拆分、转码等工作和人民网的文字、图片内容对接,从而保证图文和视频部门方便地调用到自己所需的对方的内容,也就是通过后台技术平台的改进、升级,使内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效益,也将“全媒体”的报道手段充分体现出来。

请您介绍一下人民电视的内容情况

人民电视的内容来源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我们自己的原创内容,大约占全部内容的1/3。我们这个部门只有30个人,也就是电视台一个栏目组的人数,但我们一共做了16档自制节目。当然,在网络平台上做节目,不会像正规电视台做节目那样进行那么大规模的投入,一集节目时长也不会如常规电视节目那样有三四十分钟。网络上的节目必须符合网民的收视特点。

我推荐人民电视一档节目,叫《小白闪报》。这档节目是2008年——当时我们还叫人民宽频——“两会”时一炮打响的一个栏目。后来又经过了许多改进。2008年奥运的时候,它独特的播出形式,以及平民化的风格,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邓欣欣教授很高的评价。2009年《小白闪报》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我还推荐大家看一个节目,叫做《小六砖头铺》。这是我们2009年年底开始做的一档具有探索性的专题性节目,播出时间比较固定,每周两次。最新一期播出的话题是“李一”。栏目的特点是承袭了网络文化中“恶搞”比较辛辣讽刺的风格,还穿插了一些剧情和表演,完成表演的人全部是我们人民网自己的员工。

《人民日报》巨大的品牌优势带来了丰富的新闻资源,为人民网视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人民电视多档节目都有人民日报社记者编辑参与,既延续了报社的品牌和人才优势,又体现了网络的快速整合能力。比如利用驻台记者,由他们来做一档节目——《台湾那些事》。虽然报社记者缺乏电视方面的专业性训练,但他们分析台湾地区时政的观点是非常有深度的,他们熟知两岸关系并对台湾地区非常了解,包括对政策的把握、对观点的剖析,所以由他们来制作这个节目是很有分量的。大力推进报网互动、报网融合,请人民日报社记者来主持人民网的视频节目,担纲评论员,这也是我们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提高“权威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原创节目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我们的嘉宾。每年上千位嘉宾做客人民网,这些嘉宾的访谈许多是很有新闻性的。一个多小时的访谈,网友可能一次看不了,那我们完全可以将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截成数个几分钟的节目,重新剪辑、包装发布,内容涵盖各种热点话题。比如前段时间驻京办的撤离,驻京办的领导就到人民电视来做嘉宾访谈。这些资源是别人没有的,而网友对此又是很关注的。

当然,我们目前的原创节目量还没能达到作为一个“电视台”所需要的节目量。我们目前每天原创节目时长是2-3小时,而电视台一天的原创节目量可能需要8-10个小时。将来我们应该会走“制播分离”的路,或与他人合作,利用别人的专业队伍和资源,充实我们的节目内容。

我们还需要与电视机构合作,比如与一些卫视和地方频道的栏目合作,为这些栏目在人民电视上建立专题版块,也为他们提供一个点播、展示的平台;还有一些是“面”上的合作,比如我们会大量采用央视的新闻内容等等。

“三网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不仅要做多终端的传输和布局,还要让我们的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切切实实“落地”。比如,我们的《小白闪报》已经和黑龙江卫视、厦门公交电视合作,通过他们的渠道播放。当然,仅仅这一个节目还是不够的。将来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优质节目,可以与其他媒体进行内容上的交换、输出。

请您介绍一下人民电视与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互动情况

2004年,我们就开始提“报网互动”了,可以说是《人民日报》开了“报网互动”的先河。所有《人民日报》的记者都是人民网的记者。在比拼新闻的“海量”和“迅速”的时代,人民网做得比较好。当时所有的报社记者采写的稿子第一时间发到人民网供稿信箱,我们的一些驻外的、国内分社的记者也第一时间发回了大量的报道,然后再做跟进和深度报道。

但这种“报网互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表面化的。后来发展到《人民日报》的记者参与到人民网的一些评论和访谈节目中来;人民网上的网友留言内容也在《人民日报》有所体现。每年的“两会”报道,《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派出的报道团队都是最大的。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与其新媒体部分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来说,《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则是一个良好的有机结合体。应该说,现在我们已经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了。

“人民电视”方面也是一样。报社社长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记者、名编辑肯定不能仅仅只是写得出好文章,还必须让受众认识与了解。这方面,我们既有“强国论坛”,也有视频访谈;《人民日报》许多版面编辑记者在人民网上都有自己的报道集。因为特定领域的记者对自己的领域特别熟悉了解,他们对这个领域有研究,有发言权。让他们走到前台来,跟用户直接面对面,这也是我们“报网融合”的一部分。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视频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渠道。

请您预测一下网络视频行业未来两三年的发展趋势

因为我们报社进入网络视频这方面比较晚,所以只能谈谈我个人的感觉。从宏观上看,未来的两三年内,网络视频一定会越来越受关注,尤其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视频的重要性会愈发显现出来。

您认为报社在开办网络视频业务时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

传统媒体进军网络视频,一定会有其不足和困境。这种困境主要首先体现在政策上。政策上还会不会有限制?尽管现在国家说要“三网融合”,但我认为“三网融合”不是短期速成的事,因为这涉及行业壁垒的问题。“三网融合”虽然肯定是一个大方向,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视频的发展又是不可阻挡的。

最近看到凤凰卫视也要打造网络电视台,我很期待。我前面也说了困境来自于政策限制。我认为非广电系的传统媒体想要办网络电视,政策上的困境是很难避免的。

当然,报社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报业人具有独特的新闻人的素质,这方面相对于电视台有一定的优势。我们从总体架构上就是以思想来征服读者的,所以在开办视频业务的时候也会体现出这些特征。但我们的内容或人力上的优势在政策的束缚下是难以施展和体现的。

您怎样看待报纸媒体的网络视频业务在网络视频行业中的位置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报纸媒体和视频媒体相比,进军网络视频行业肯定是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的。我认为现在报业媒体在网络视频领域做得还有些过于表面化。显然,报业媒体要做视频业务一定要考虑如何避开电视媒体那种专业的体育、新闻类产品,要找到自己适合的细分市场,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群。

还有,报业媒体的原创视频内容如何体现互联网的特性——这个问题也很重要。你不是电视台,所有报业媒体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如果盲目地按照电视台的标准去做的话,受资源条件的限制,肯定做不过电视台。由于媒体特性是不一样的、专业人群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开始吸引来的用户是和电视观众不一样的,并且发展初期生产视频内容的人才也是和电视从业者不一样的。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在变革中改进。

报纸媒体一方面要在网络视频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垂直、细分领域进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符合互联网特性的业务运作,两方面并重。

同类推荐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选取张伯苓谈教育文章48篇,集中体现了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一些在公众场合的演讲则体现了张伯苓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向的认识。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1917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二十一世纪的国院外科女医师,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太医院首辅的废物二小姐。天生愚钝,医道不通?暗纹胎生,肥胖如猪?还有个大婚当日就要给自己下马威的未婚夫!罢罢罢!你看不上我,我也不甚稀罕你。如你所愿,奉上休书,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树校风(成风化人)

    树校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前妻要翻身

    前妻要翻身

    简介:她十二岁给了自己一个赌局。若他们安安分分,她便龙潜海渊,若他们翻动涛浪,她便覆海相还。她从忘情的云端跌落,那么,就拿这个天下来作赔吧。她说,我此生最不需要别人的牵挂。她说,我希望我的一生,什么都不用得到,便什么都不用承受。她说,我只是不甘心,铁杵磨针了十几年,却还是没有等到无心的那一天。她说,今日,不过是来告别罢了。她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杀你。我给予你最大的惩罚,便是让你尽可能长久的活着。※※※※※※※※※※※※※※※※※※※※她不是那个一心求取佛道的僧,自然不会一悟凡尘遁入空门。她是俗人一个。只是不信永恒,不屑慈悲。只是未及心动,便已无情。只是心太坚硬,不等遇到那僧所遇一般美丽的障,便已经风蚀斑驳了感性。能不能遇上,能不能落入,能不能沉醉一场,其实都已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成了如今的模样。※※※※※※※※※※※※※这是一个腹黑冷血的女人,她的出生为着悲悯之名,却行着屠心之事。她一路行来,骨子里都是强势而恣意的做派,字典里没有软弱二字。你若爱她,那便是你的不幸。你若能从云端抓住一角她翩飞的裙裾,那么,那是你的幸。★★配角一枚★★【姬未央语录】一他是红尘中借宿佛祖的姬未央。冰寒广漠的北地,他和心爱的女子等待黄沙漫漫的残阳,却分别在白雪纷飞的暮冬。他一生的梦止步于佛祖的门外,所以无望的姬未央至死也不可能再前进一步,亦,无法回头。颓倒的姬未央抱着死去的女子跪在冰冷的雪地,黄沙尚在雪白之下,可他的一生,已然随着那人而去。二佛祖的觉明带着未央的记忆敲着木鱼吟唱,满殿余韵悠长。那一年,我怀抱着贪念绝望的寻求救赎,冰雪茫茫,我悲喜耗尽……那一年,我跪看你神秘的法相,磬声回荡,庄严的凝望中,我发落如雪……那一年,佛祖的屋瓦下我曼声颂唱,蒲团上结伽而坐的,是魔鬼,还是虔诚的信奉者?佛祖,荒原雪漠寒冷,我死在朝拜你之前。所以人世浮沉,我却再也无法悲悯。三
  • 不灭的真灵

    不灭的真灵

    取你一点真灵,予你一世超脱。凡信仰者必得永生,凡追随者此生永恒……
  • 可爱的男朋友

    可爱的男朋友

    曾可爱的男朋友,是个可爱的男朋友。故事的一开始,她是重点高中的学霸,又风趣又可爱,人人都爱她。他是重点高中的吊车尾,他爸给学校捐了一栋楼,才有了他的入学名额。女学霸,书呆子,聪明过人,自恃清高……富家子,没头脑,纨绔子弟,游手好闲……故事的中间,他是餐饮集团的太子爷,当着副总,开着豪车,香槟美女,快意人生。她是学成回国的海归,精英助理,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是要确定副总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住在一个房子里,睡在一张床上,他们之间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三岁男孩和一只曾经叫亚历山大的法国斗牛犬。但是他不相信她会爱他,她也不相信他会爱她。故事的后来你是年少的喜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生父惨死,柔弱千金誓要报杀父之仇。为报仇,踏入江湖,成为常门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他,曾是天界第一美男子,却为她坠入轮回;他,携手终生之人,能续谱鸳鸯曲?他,只手翻云覆雨,终被命运捉弄……
  •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毒心王妃

    重生之毒心王妃

    她——李斓清是一个长相极度平凡的女子,却以她那绝世的才华、聪慧的头脑冲破大家的认可而出名,又以她坚强的个性,冲破时代束缚而与她所爱的破落户商恒结合,湮没在太和皇朝里的芸芸众生之中。她——李岚卿是太和皇朝里出了名的绝代美女,她的绝代倾城按道理应该是太和皇朝里众位男人所追求与爱慕的,可是她的痴傻、无能、懦弱也与她的美貌同时并称与太和皇朝,是每个太和皇朝男人所避之不及的。两个太和皇朝里的女子都是太和皇朝享誉一时、各具特色的女子,当李斓清重生在李岚卿的身上并与之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的时候,倾城之貌与智慧结合以后,那又会发生什么?片段一:“夫君,你真的与秀儿在一起了吗?你忘记了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了吗?你忘记了我们的儿女了吗?忘记了我们幸福的日子吗?”“我一直都没有喜欢过你,我一直喜欢的都是秀儿,你只是秀儿的替身,秀儿才是与我共度一生,携手一世的伴侣。”“既然你喜欢秀儿,你可以娶她回来啊,只要你说,我一定会同意的啊。”“可是秀儿她不要做姨娘,她要做我的夫人,我也不想秀儿伤心,我也希望秀儿以大学士夫人的身份站在我的身边,陪我度过每个日日夜夜。”“那你可以休了我,然后再娶秀儿。”“我不能冒这个险,我不能被世人说闲话,你知道我才被皇上封为大学士,而且你是那么疼爱秀儿的,为了我们幸福,求你成全我们吧。”片段二:“这是谁帮你们做的?”李岚卿含着泪水拿过了桌子上面摆着的小布娃娃询问着身后的两个小孩。“不许动,她是我们的母亲送给我们的。”商皑伸手夺过了李岚卿手中布娃娃,怒目瞪着李岚卿,眼里充满了警惕。“你叫商皑,你叫商蓓?”李岚卿拉起了商皑与商蓓的小手,心疼的看着她们的破衣烂衫。“我叫李皑,我妹妹叫李蓓。”商皑抽出了自己的小手,夺过了妹妹的小手,拉着妹妹退后了几步,冷冷的看着李岚卿。“你是娘亲吗?”商蓓从商皑手中抽出了小手,不怕生的往前走了几步,盯着李岚卿。“你怎么这么认为?”李岚卿大惊的看着商蓓。“因为你有娘亲的味道。”商蓓歪着脑袋天真的看着李岚卿,眼里露出了孺慕之情。片段三:“王爷你不能进去。”一个仆人拦住了正要进房间的某王爷。“为什么,这里是我的房间,你敢拦我?”某王爷冷厉的看着面前的仆人。“不是小的拦王爷,是.是蓓小姐今晚要与王妃睡。”仆人害怕的偷看了一眼某王爷,犹豫的回答着。“嗯,好吧。”某王爷认命的转身往回走,才踏出一步,又停了下来。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本书从古今中外遴选了50个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比如古代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现代疫苗、克隆、杂交技术的发现……虽然,我们不能回到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的那个时代感受奇迹的魅力,但却可以感受这些科学奇迹带给人类的变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更精彩的科学奇迹。
  • 温故(之一)

    温故(之一)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