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5600000035

第35章 20世纪(5)

1969和1970年,亨策的事业发展重点移到了古巴。他在古巴教学、研究,并推出了《第六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只有一个40分钟的乐章,还包含了越南等地的自由之歌,而且被评价为极端复杂且令人困惑。直到他的晚期作品中,他的好战立场才得以软化,这时的孤儿《我们来到河边》便充满了抒情意味。1990年,亨策荣获国际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奖。

主要成就:

亨策是二战之后德国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的创当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拘绳墨的风格,集各家之所长于一体,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广泛的题材,多样的体裁,感情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抒情的技巧。他的创作范围有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器乐作品、声乐作品等。

他创作的年代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作品交织着随意和专业的严谨,交织着质朴与激进,既有意大利的华美又有德国的理性,有西欧的典雅之风又有南美的粗犷豪迈,在各种时空元素的交错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所创作的10部交响曲在创作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气势恢宏的音响和强烈深切的感情,给听众深刻的音响。其中,第一到第五交响曲是抒发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的,第六交响曲之后,作曲家选择了更为宽阔的社会题材。他的交响曲技法复杂,风格多变,充满了活力和气魄,也表现出了作曲家与社会思考之间的关系。

清唱剧《梅杜萨之筏》是一部鞭笞人性之作,在机构上选择了带有表演色彩的喜剧样式,所以有些“复古”情绪。在西方音乐史上,这部作品也是带有革命性的清唱剧。亨策充分发挥出乐队的音响效果,采用了巨大的配器编制,作品演奏技巧复杂,成为20世纪无法超越的一部著作。

《梅杜萨之筏》带有明显的写实风格,在表演时,舞台中间为乐队,两侧则是代表“生的一面”与“死的一面”的合唱团,在开场时选择了怪异的管弦乐声调,通过朗诵、女高音独唱、合唱等展开剧情。作曲家才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杜萨之筏”上的人们在死亡来临时的不安与惶恐,在终曲时曲风神秘诡异,营造了压抑的气氛,最终,在打击乐器沉重的节奏之下整部歌剧戛然而止。

潘德雷茨基:让音乐直接进入听众的感情和思想国籍:波兰生卒年:1933-全名:克里斯托夫·潘德雷茨基职业:作曲家代表作品:《广岛受难曲者的哀歌》、《路加受难曲》、《颂神歌》、《放射》、生平简介:

潘德雷茨基,于1933年出生于波兰登比查,曾在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学习。50年代后期的波兰,艺术政策逐渐走向开放。尤其是在1956年创立的“华沙之秋”音乐节,为波兰现代音乐和年轻音乐家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客观上也促进了波兰现代音乐的发展。

1958年,潘德雷茨基从克拉科夫音乐学院毕业后,便留校任教,第2年,他参加了全国作曲比赛。他用了3个不同的名字交上了3首参赛作品,结果获得了3个一等奖。从此,潘德雷茨基的名字传遍了全国。

潘德雷茨基对试验新的音响有强烈的兴趣,在作品当中不断尝试发掘弦乐器的音响美丽,在《颂神歌》、《放射》等作品中都体现了他在音色方面丰富的想象力。在弦乐曲《广岛受难曲者的哀歌》当中,他还使用了新的音块手法。他对音色的处理手法,往往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60年代后期,潘德雷茨基的创作风格开始转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浪漫主义”。他从过去的传统的音乐当中寻找素材和灵感。他在1963-1965年间创作的《路加受难曲》便可以令人想起巴赫的《受难曲》。

主要成就:

在潘德雷茨基所处的时代,流行的音乐大部分还拘泥于序列、程式,虽然有复杂的音响效果,但是干涩抽象的内容往往使音乐和观众之间产生强大的隔阂。潘德雷茨基虽然也在积极探索音响上的创新,但是他却紧密地将这种创新和音乐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让音乐更能为观众所理解。在潘德雷茨基看来,音乐应该能直接进入听众的感情和思想,深入到观众的内心当中。因此,他的音乐往往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

1961年创作的《献给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使用了许多先锋派的手法,进行了微分音的滑奏,在乐器上将微分音集成音簇以及使用不固定音高和弦乐的极限音高等等,形成了动态效果的音响结构。利用弓根和指尖敲击乐器,在琴码和弦柱上刻意造出具有表现性的声音,通过这种类似噪音般的尖锐刺耳的声音,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表现痛苦的感情,造成独特的音响效果。

《路加受难曲》是继《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之后的另一部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当中也使用了音块和滑音,合唱队除了要歌唱主要的旋律之外,还要发出喊叫声、笑声等等音响效果,也是一部音响效果实验的作品。

潘德雷茨基的作品还有歌剧《劳登的魔鬼》、《失乐园》等。歌剧的选材均来自于17世纪的故事。《失乐园》中,用小提琴独奏作出铺垫,大提琴独奏的部分简洁朴素,大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出流连感伤的双重乐思,舒缓的旋律当中隐隐含有一丝尖锐的对抗。乐曲的前半部分悠扬洒脱,后半部分进行快速激越,在将要结束的时候,飘出了余音袅袅,令人感怀不已。

特里迪西:仙境里的爱丽丝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37-

全名:大卫·德尔·特里迪西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

代表作品:《爱丽丝交响乐》、《古典的爱丽丝》

生平简介:

德尔·特里迪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克洛弗代尔,从小就开始学习弹钢琴。16岁时,便跟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次登台表演弹奏钢琴。之后,便开始接受了系统的音乐训练。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音乐,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罗格·赛森斯学习作曲。毕业之后,德尔·特里迪西在波士顿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等几所学校教授音乐。

60年代,他的音乐作品反映的还是他早期的音乐修养。而从1968年开始,他为列维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谱写系列音乐作品。1969-1972年,他创作完成了《爱丽丝交响乐》。然后在1972年开始创作《古典的爱丽丝》,1975年又开始了《地下历险》的创作。他曾经为爱丽丝的历险创作了四个部分的作品,分别是《儿童艾丽丝:夏日纪念》、《离奇的事件》、《快乐的声音》以及《金色午后的一切》,其中《夏日纪念》获得了1980年的普利策音乐奖。

主要成就:

作为新浪漫主义音乐家的代表,特里迪西在发掘现实题材的同时,还大胆引用了前人作品,在创作中激发了自己的联想,激发出灵感。

受到列维斯·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仙境》的启发,他创作了一系列管弦乐,并让他一举成名。

他借鉴使用了列维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一段文字,《祝福圣玛丽亚》中的祈祷文甚至还有巴赫清唱剧中的赞美诗,来创作专门为乐队、女高音使用的《流行曲集》。他的清唱剧《最后的爱丽丝》是著名的代表作。全长65分钟,乐队规模庞大,有讲述者,萨克斯管、手风琴、曼陀林和一个大管弦乐队组成。作品颇具交响乐的力量,按照歌剧形式进行,既有民间乐器的风格展现,又含有新的流行音乐元素,是一部巧妙融合了前人风格的再创作。

同类推荐
  • 霍金新传

    霍金新传

    史蒂芬·威廉·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一位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科学斗士他长期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性疾病,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在行动困难的境况下,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和斗志为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正是他对命运的抗争,使他成为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最无畏的斗士,他的思想和行为堪称当代楷模。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于月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作为长女,她一直遭到父亲的嫌弃。在接连有了两个妹妹后,弟弟于英杰的出生成了全家人的喜讯,三个姐姐也都对英杰爱护有加。然而,弟弟在八岁那年得了怪病,一病就是十年。大姐于月仙一边为弟弟的怪病奔波,一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考入中戏当了演员,并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丈夫张学松。就在两人准备筹办婚礼时,她从丈夫那儿得知了一个消息:一名专攻脊椎侧弯的海归医生现在就职于南京,弟弟英杰的病,可能有救了……
  • 回忆赵寿山

    回忆赵寿山

    本书为赵寿山将军亲朋故旧回忆文章的集纳。回忆他由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由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热门推荐
  • 白芷女修不好惹

    白芷女修不好惹

    一个活了316年的老处女,此时望着自己下面被雷劫劈的一片焦黑的身体欲哭无泪,但劫雷似乎并没有放过正在一旁看戏的魂魄,随着一声大喊,一股毁灭性的气息铺天盖地而来,不多时,地面上除了一个焦黑的大坑以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留下,,,,这是一个女散仙渡劫失败重生到异世界,在异世界新风作浪的故事。
  • 临霄战神

    临霄战神

    【玄幻不停,热血不止!】逆天命陨,废材重生。重活一世,成先天雷体,炼紫虚天雷,化雷神真身!帝者,当立苍穹俯苍生!书友群:97761756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闪爱成婚

    闪爱成婚

    这桩婚姻,原本各怀目的。新婚约定,他要的只有相互信任,她要求夫妻亲密一月一次。是夜,他关灯。她问:干嘛?他答:履行亲密约定。次夜,他揽她入怀。她惊:干嘛?他坏坏一笑:履行亲密约定。第二天翻出约定,她才发现,‘夫妻亲密一月一次’,被改成了‘一日一次’。慕早早愤愤咬牙:苏言之,你这个无良医生!代替妹妹订婚,对方是五年前差点杀了人的心理医生。外人传他是变态,心理界称他‘恶魔苏’。相处下来,慕早早觉得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这个油嘴滑舌笑容迷人有时候还萌萌哒的男人,究竟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道求仙

    逆道求仙

    人生本漫漫,何以修其心;千流万道走,我自本逍遥。
  • Zero法域

    Zero法域

    西陵国和江国在交界处有一无名小镇,有一天灾难降临瞬息之间仅仅剩下残垣断壁。仅有一位八岁的孩童被世外高人所救所获存活了下来,并为其取名沐云溪,收为弟子。复仇的种子在心底埋下,然而等待他的却又是什么
  • 这个公主不走主线

    这个公主不走主线

    世有妍兮妍有情,心悦君兮君当知。最后一次是生死的离别。再一次见面是总角之宴。年少的重聚是改变所有的契机陌君泽和芷妍的第一次见面,救人。第二次再见,杀人。第三次见面,过生辰并杀人。君泽:“妍妍!你能不能有一天是闲的,用来陪我!”作为活下去和报仇是最高目标的芷妍:活下来了,我就陪你。对于前世渣男的出现,两人终于找到了共同的乐趣。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咫尺之间不见你

    咫尺之间不见你

    她从小就喜欢他,傻傻的追求他,为他做尽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最后,他为了功名利禄狠狠将她抛弃。他说他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决定放手。五年之后,她身边带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管别的男人叫爸爸,他又一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这一次,我绝对不放开你的手,你是我的。”她莞尔一笑,过去的委屈烟消云散:“何总,请自重。”萌宝:“妈妈,爸爸叫你回去吃饭。”
  • 到南方城市暂住

    到南方城市暂住

    在成都,最轻松的活儿就是把自己往报社里一塞,领着饭钱茶钱,没日没夜地混——所谓混,是一种很文化的说法——早年我在成都就是这样生活的。你要想看成都人打架真是比登天还难——空口可对骂一整天,第二天再接着对骂,就是不动手。不动手是一种比喻,不是说他们都是君子,而是说,只要条件许可,或暂时尚可,他们才懒得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