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00000013

第13章 “家校一体”教育更见成效 (4)

从进了小学之后,老师成为孩子最密切的接触者,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观察下,所以,孩子有什么问题,老师是最早发现的。老师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家长的配合,通力配合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总有家长怕老师挑自己孩子的“错”,总将其成为“告状”,并且也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渗透着这一观念,甚至还有些家长,当老师提出意见时就对老师诸多埋怨,认为老师不公平、专门挑自己孩子的问题、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这些不正确的态度,一来会影响到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二来也会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出现讨厌老师、厌倦上学等问题。

那么,当老师向家长提出孩子的问题,家长如何处理才是明智的呢?火火妈想了想,在博客里写下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当老师将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的时候,家长首先必须保持冷静,先听老师是怎么说的,然后再单独和孩子交流一下,听听孩子的说法,把双方的说法在自己心中整合一下。然后,再次跟老师交流,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同时谈谈孩子的想法,尽量取得老师的理解。同时还要和孩子交流,跟孩子分析老师批评的合理性,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加以改正。最后让孩子自己去跟老师交流,把事情顺利解决。

能提出问题的老师,无疑是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做家长的,真的应当多理解老师。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合作,离不开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作为家长,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要充分信赖老师,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老师无暇顾及也正常

“妈妈,我觉得现在的老师没有幼儿园老师好。”小家伙和妈妈聊天的时候,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火火妈问道:“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批改作业,还带着你们参加集体活动,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说老师不好呢?”

“我也没说老师不好,不过以前上幼儿园时老师一整天都陪着我们,可是现在只能上课的时候能看见老师。”

“那是因为老师还要给别的班同学上课啊!”

小家伙没说话,火火妈顿了顿,接着说道:“以前幼儿园时老师在你身边照顾你,是因为你还小,好多事情还不会自己做。可是现在你是大孩子了,很多事都能自己做,而且老师不像妈妈,只关心和照顾你一个人。你想想,老师要照顾你们班上那么多的同学,看不过来也是正常的,你得多体谅老师啊,想想老师的工作多辛苦。”

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眨巴着大眼睛,火火妈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小脑瓜,心想:“小东西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家长备课】对老师要多体谅

火火妈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以劝说年幼的女儿长大后不要轻易选择教师职业的口吻,述说了教师职业的种种艰辛与不易。纵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话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但面对教育的重任,老师也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有时候也的确会分身乏术无暇顾及。作为家长,真的应该多多体谅老师。

火火妈在论坛里写下了今天和儿子的对话,之后写道:社会的舆论,家长的期望,给了老师很大的压力。老师也是平平凡凡的人,因为他们也有家庭负担、也有工作的压力、也有教育孩子的苦恼。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诸多压力和苦恼难免会造成工作中的一些疏漏,而出现这些疏漏也是他们自己所不想的。因此,家长应该体谅老师的失误,并且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老师的失误。

不一会儿,就有网友回复说:尊重教师的劳动,支持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实际上是尊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而对老师的体谅,就是尊重老师的行为。

又有一位家长紧接着说:大部分老师也是为人父母,培育孩子的酸甜苦辣也深有体会,所以对家长的心愿和做法也是比较理解的,尽管有时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做法有所不同,但目的还是一样,完完全全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

还有家长说道:有些时候,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老师和家长各有看法,尽管初衷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没有及时的有效沟通,得不家长的理解,产生一些分歧或误解,甚至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而产生了对立情绪,结果导致社会舆论的谴责。老师承受过多的压力,自然会出现焦虑,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当老师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时,受害的还是孩子。

谈论引起了一位老师的关注,他也在后面回复道:其实,老师的工作不像家长看到的那么简单,只是每天上几节课就没事了。我们平时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老师在周末和节假日还是在家里忙着改作业或备课。除此以外,还要参加课改和教研活动,即使是寒假暑假,也要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接受上级各个部门的各项检查,我们的压力真的很大,真的希望各位家长能多多体谅我们。如能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校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愉快,教育孩子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数学老师挺偏心”

小家伙放学一回来,就气鼓鼓的,直嚷“偏心”。

“谁偏心了?”火火妈饶有兴趣地过来问。

“孙老师,我和赵婷婷课堂测验都得了98分,班里最高,可是孙老师光表扬她进步了,没表扬我!她真偏心,哼!”

孙老师是火火的数学老师,据火火妈了解,是一个对学生很负责任的老师,为什么会令孩子觉得偏心了呢?肯定有原因。火火妈问道:“赵婷婷平时数学成绩好吗?”

“以前不太好,不过她学习挺努力的。”

呵,小家伙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不错了!

“对啊,赵婷婷以前数学不好,可是你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挺好的么?那这次她和你考一样考到了班里的最高分,是不是说明她的进步很大呢?”

“恩……对……”小家伙好像有点想通了。

“孙老师表扬她,是鼓励和肯定她的进步。你一直做得很好,所以老师这次主要表扬她,你也不用太在意。孙老师这样可不是偏心她,知道没?”

小家伙用力点了点头。

“呵呵,小东西,弯儿转得还挺快!”火火妈在心里笑道。

【家长备课】及时疏导孩子对老师的消极态度

火火妈的教子笔记之——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对老师不满意、有意见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往往是非常焦躁和担忧的。焦躁的是对老师有意见却不能对老师说,说了,怕老师不高兴,对自己有看法;担忧的是自己碰见这样差的老师,自己的学习、生活都要受其影响。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老师有意见或情绪时,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既不能不分黑白地给孩子一顿责骂,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一起指责老师,否则会进一步加大孩子对老师的不满。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向家长诉说对老师的意见时,家长不要随声附和孩子,而要镇静的、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以便了解实情。例如当孩子说“我几次问问题,老师要么是不理不睬,要么是含糊其辞,一点都不负责任”,家长可以说“如果老师不给学生解答问题,那真是不负责任。你都什么时候问的问题?当时是怎样的情况”。这样一能够使家长了解更多的信息,二能够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等消极情绪。在倾听中,为了鼓励孩子说,家长要表现出专注、关心的神情和姿势,与孩子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配合孩子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而调整动作与声调。如果家长一边听一边干着别的事情,或者面无表情的话,就会打退孩子倾诉的欲望。

孩子在看待老师的缺点时,经常出现两种思维偏差:一是过分夸大化,夸大老师的不足之处,忽视老师的长处;二是灾难性思维,当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微小的不利影响后,就预感老师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后果,从而变得诚惶诚恐。所以,家长除了通过引导孩子倾诉帮助孩子释放消极情绪之外,还要能及时发现、校正孩子思维上的偏差,帮助孩子减少忧虑。

当孩子对老师出现意见和不良情绪的时候,家长一方面要倾听孩子的诉说、纠正孩子的心态,另一方面还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请老师协助帮忙一起打消孩子不良的情绪。

如果家长从孩子的叙述中感觉到老师出现的错误是经常性的、重大的,家长可以通过与其他家长交流,了解其他孩子的感受,弄清事情的真相。但是注意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在怀疑老师、不信任老师。因为如果孩子知道家长在调查老师,反映老师的情况,他就会更讨厌他不满意的老师,使他的情绪会随着家长的言行而波动,进而影响到学校生活,尤其是当老师的不足无法改变时,孩子的心理困扰会越困越深,最终给孩子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你是好家长吗

火火妈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好家长要做的20件事》,觉得说得很好,于是转发到了班级博客上,和全班家长共同分享——

1.如果不是特别的忙,最好每周抽出一天专门陪孩子。

2.如果不是太忙,尽量全家在一起吃晚饭。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每天至少夸奖孩子一次。

4.尊重孩子,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看法和想法。

5.孩子摔倒了要让他自己爬起来,有了过失要让他自己去弥补。

6.要经常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一起学习。

7.鼓励孩子自己走路去上学。

8.鼓励孩子坐在教室的前排,要敢于和老师进行目光交流。

9.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说分数,尤其不要和其他孩子比分数。

10.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自由的时间,不要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11.对孩子做出承诺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一旦做出承诺就要信守诺言。

12.教育孩子如果他人帮助了自己,就要真诚地说声“谢谢”。

13.教育孩子不要随意侵犯他人。

14.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

15.父母做错了,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16.引导孩子不要私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

17.千万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即使看也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18.要引导孩子上楼梯或进门时主动为老人让路,过马路不闯红灯。

19.让孩子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0.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转发之后,火火妈在后面补充说道:“对比着上述标准反省自身,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一定努力,做得更好!”

被火火爸看见了,又是一通“冷嘲热讽”:“呵,又在人民群众面前表决心!”

【家长备课】通教育之道才是好家长

火火妈转发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家长的警醒,大家普遍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并且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

张老师也看见了,于是也转发了一篇文章——《教育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教育之事

忙于教育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孩子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孩子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第二种境界——长于教育之术

长于教育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种境界——精于教育之道

精于教育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教育孩子,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教育家”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张老师在转发的文章后补充写道:“好家长,应通教育之道,以发展的远光来看待孩子,以长远的角度来施行教育中的点滴细节。”

同类推荐
  • 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可其实,妈妈才是引领孩子的起跑线。妈妈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大格局的妈妈明白,要想给孩子一个好的起跑线,就要对自己用力,设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唯有扩大自己的格局,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示范,同时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黛西是一位华裔博士妈妈,她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受到严格的教育学训练,在接触了西方前沿育儿法后,黛西发现:教养的每一天,都应该为孩子独立那天做准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高速流通,技术迅猛迭代——未来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聪明妈妈懂得从小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品质和素养,让孩子拥有制胜未来的能力!
  •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从古到今,人们都将生儿育女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由“程序”,但却不能“顺其自然”。每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便又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希望。因此,科学地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是有相当大的责任。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胚胎形成的过程上,在这一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中,特别是胚胎分化期,仅仅是一个不留意,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导致畸形,造成终生遗憾。作为现代的准妈妈,应该了解多方的受孕知识,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即时受孕、养胎、保胎为前提,不失时机地对胎儿施行胎教,以实现优生、优育、优教,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教育子女讲究技巧,也是父母的智慧的表现。李世强编著的这本《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以众多经典故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有效的理论精华,利用这些理论帮助父母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外,本书也结合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这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幼升小关键期,家长应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意义,并为孩子提供关键帮助,使孩子在生理、心理、知识储备、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育儿过程中,你是否曾为如下问题苦恼过:孩子厌食、呕吐、咬人、尿裤子、极度害羞……对于这些只有躯体症状却没有生理病因的问题,来自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告诉你:只需要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的冲突!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布拉夫曼博士相信,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们的孩子,并且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孩子的症状基本都会消失。
热门推荐
  • 戏子

    戏子

    初见之时,她是不出墙外几步的药罐子,他是混得风生水起的小弃子,双双看彼此都不对眼,擦枪走火的吵了起来。再相遇之时,她是景城的沈家大小姐,被城中所不齿。他是十三路守军统帅,军中瞩目的意气少年。昔日痴傻的攸中强势归来,过往霸道的张黎深陷危机……炮火面前,家与国国还是家戏子翻身,疯子多情。戏若人生,人生若戏。旧雨落花去,新燕衔泥归,这世道如此,你又能说清,谁替了谁,谁又是谁。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雕路上只有我

    沙雕路上只有我

    许多人的人生遇不到一次穿越,而她,这位幸运的少女,成功穿越了两次。一次来到异世界,一次来到异世界的过去。这一切仅仅只是巧合吗?她望着自己的沙雕师傅陷入了沉思。是的,她的师傅是沙漠里的雕修炼成精,后世称之——沙雕老祖。
  • 别慌,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别慌,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别慌,还可以再抢救一下》汇集16个脑洞故事,围绕孤独与逃避孤独的精神内核展开,讲述了万物皆有情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多了一个人与万物共情的维度,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切都变得鲜活有意义,独特的视角成就新奇的脑洞。16个绝处逢生的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各有各的孤独,看起来讲述的是众生皆苦的故事,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孤独里自我救赎。
  • 重生后我成了凌先生的小心尖

    重生后我成了凌先生的小心尖

    前世,林小沫一味听从,商业联姻,最终饱受折磨,跨过桥栏,结束了一世。谁知幸运重生:抓贼路上初相遇,挺帅的一个小哥哥嘛……一场游戏纠缠再起,林小沫感叹到:这事什么猿粪啊?林小沫对上某人的眼睛,某人坚定的说到:“你只能是我的!”林小沫整出一个无奈的笑脸:“凌先生,早呀!”
  • 御灵殿

    御灵殿

    万年前,天魔乱世,上界仙人,集体下界,多管闲事,拯救苍生。万年后,边陲重镇,不归城中,吕韩和懂辛文,磕磕绊绊,开启了修仙之旅。阴谋与爱情并重,奇遇和道心同存。解开真相,还原万年前的那场阴谋。
  • 万千宠爱只撩你

    万千宠爱只撩你

    套路女遇上腹黑男,最后鹿死谁手?王若若:“协议时间到期了,我可以走了吧?”凌宗杨:“什么协议?我从来不记得有这事。”王若若从包里摸出一叠纸:“别想再套路我,我可一直留着。”凌宗杨:“你看仔细一点。”王若若认真地翻来翻去,发现协议本来的“最终解释权归凌宗杨所有”的一行字竟然是“最终到期王若若归凌宗杨终身所有。”又输了!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回过去去爱你

    重回过去去爱你

    身为大学生的萧成,在网上结识了之后的伴侣林雨沐,两个人经历了一年的感情却最终因为他的原因惨遭分手。萧成爱的过深,没有坚强的内心接受现实选择了跳河自尽,然而却阴差阳错的回到了两个人认识的开始。这一次,他要誓死,捍卫他想要守护的那位女孩。“既然上天再给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那我将用我的生命,去赢取我心爱的姑娘。”
  • 步步惊华:逆天狂女斗上神

    步步惊华:逆天狂女斗上神

    拥有高强法力后的她狂傲的说:“连老天也不让我们在一起么?那我便逆天而行,我要和天斗和上神斗!”有人问她:“你拿什么斗?”她自信的吐出二字:“人类。”既然她是狐妖,但为什么人类会听命于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