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9800000002

第2章 认识糖尿病(1)

你了解糖尿病吗?

如果你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那么你就错了。

如果你觉得糖尿病与青年人毫无瓜葛,那么你又错了。

糖尿病患者之间常互称“糖友”,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旦得了糖尿病,你知道如何才能与之和平共处吗?

……

既然我们对糖尿病几乎一无所知,那就从现在开始,与糖尿病专家及糖友们聊一聊它吧。

1.我们生活在一个“糖尿病大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大国、海洋大国、资源大国。这些“大国”称号体现的都是赞誉,带给人以自豪。然而,我们还有一个“大国”的称号实在令人沮丧和深思,那就是“糖尿病大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大国”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只占国人总数的0.67%。到2010年,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1.6%,甚至比此前高居榜首的美国还高出0.3个百分点。然而更可怕的是,统计表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这就意味着,10个成年人中有5个人已经徘徊在糖尿病的边缘上。

专家观点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它就像人的婚姻,既可怕又可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治疗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医学技术的干预,但却需要患者时时刻刻地警觉。所以,你最好变成你自己的医生。

中国人的糖尿病之所以出现爆发式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三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其生物作用受损就会导致高血糖,进而引发糖尿病。国内外专家都在研究的基础上证实,糖尿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肉类、奶酪等酸性饮食就与患2型糖尿病即成人糖尿病存在关联。此外,“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也是弊大于利。

令人叹息的是,我们现在却不得不接受糖尿病潜在患者比感冒患者还多的可怕事实。

精彩对话

“糖尿病患者之间为什么互称糖友呢?”

“我们都经历了糖尿病这个长短不一的病程,由过去素不相识到互相认识走到一起,于是便成了朋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我们要与糖尿病结为朋友,因为只有与糖尿病和睦相处,才有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幅漫画:被描绘成鲨鱼的糖尿病,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孩子惊慌失措,一边逃跑一边哭喊:“滚开,我还是小孩子!”然而糖尿病却充耳不闻,继续毫无怜悯地追赶,凶神恶煞一般……这幅漫画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糖尿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种种数据都表明,我国的糖尿病人群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简而言之,如今糖尿病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糖尿病正在年轻化。年轻化的结果就是很多年轻的孩子,包括十五六岁尚在读书的青少年开始以糖尿病患者的身份进入公众的视野。有人为此无奈地叹息: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糖尿病,连找对象都费劲了!

糖友如是说

我有一个同事,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他自己不太注意,结果他的儿子才16岁就已经确诊是糖尿病,你说可怕吗?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的民众都遭受着糖尿病的困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目前有2600多万糖尿病患者。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呢?其实这不难统计,在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过亿,准确的数字是1.16亿!

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糖尿病大国”的头衔是无比沉重的,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状。

2.糖尿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糖尿病看似是在最近几十年才闯进我们生活的,然而它并不是一个新生儿,它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数千年,几乎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东西方文明中,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屡见不鲜。

专家观点

糖尿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它有悠久的历史。

成书于公元前700年前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载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的说法,就是从《黄帝内经》来的。当然,我们的古人除了“消渴病”一说,还称糖尿病为“热中”“消中”等。

到了秦汉时期,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持续增加。例如张仲景在他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中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又说:“渴欲饮者,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已是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案。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不仅把握了糖尿病的主症、病因、病机,而且真实记录了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疖肿和糖尿病肾病的案例。

宋元明清期间,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有增无减,针对糖尿病的成因、病理、诊断、治疗等,都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及疗法……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身患糖尿病的不计其数,不乏赫赫有名的人物。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隋炀帝、韩愈、苏东坡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糖尿病患者。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据传汉武帝患了糖尿病后,按照御医所开的处方服用肾气丸,可惜天不遂人愿,用药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服用其他药石也是毫无效果。御医们为此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西域匈奴王得知此事,便特派使者奏表,献上塞外吐蕃用来治疗糖尿病的秘传验方。当时,汉武帝四处求药无果,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服用,不想时隔不久病情竟然有了起色,经过半年时间的治疗,汉武帝的糖尿病终于完全控制住了。汉武帝龙颜大悦,传出圣旨,免去匈奴年贡,并赠送匈奴王许多珍珠玛瑙作为酬谢。后来,汉武帝还命人将药方列入宫廷医案记载,雕刻石版碑文于御花园内,以为传承。如今,这份秘传验方已经公开,并被现代专家验证,对治疗晚期下消型肾气虚的糖尿病确有很好的效果。

专家观点

糖尿病实际上是一个西方医学词。患者小便溅出来以后引来蚂蚁爬,于是发现尿里面有糖分,糖尿病的称呼由此而来。

与中国古代相比,外国关于糖尿病的记载也不少。

一座被专家确认为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贵族的墓葬群中,发掘了一批文物,其中一份莎草纸古抄本中记载了多种疾病,其中一种病的病症为多尿,描述得极为详尽。根据现代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后确定,它是古埃及人对于糖尿病的描述,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关于糖尿病的最早文字。

公元5—6世纪,两位印度医生发现有些患者的尿液有黏稠感,对蚂蚁具有非比寻常的吸引力,随后发现患者的尿液具有甜味,这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17世纪,英格兰人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如同尿液一样含有糖分,以此肯定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到18世纪,Diabetes Mellitus开始作为糖尿病的专有名词而被广泛使用。也是在18世纪,英格兰一位医生发现,胰腺损伤会引发糖尿病。

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克劳德·伯纳德在糖尿病和代谢领域有诸多重大发现,其中有一点是,人的中枢神经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一旦延髓受到损伤,就会导致糖尿病。

此后,又经过数十年、数位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发现,最终由比利时医生梅尔在20世纪初将由胰岛分泌的具有降糖作用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为人类控制糖尿病开辟了新的时代。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人类终于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糖尿病这个挥之不去的敌人。糖尿病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了解自然的佐证,更是人类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的历程。了解了糖尿病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了解了人类自己。

3.糖尿病为什么如此高发

俗话说,事出总有因,有因才有果,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如此,糖尿病也概莫能外。糖尿病如此高发,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一、营养过剩的烦恼

国人一直将糖尿病称作富贵病,在过往的历史中,穷人和普通人家是鲜见糖尿病的,患糖尿病的多是富贵人家,或者生活水平较高的人。20世纪70年代,曾有媒体宣传,认为糖尿病是资本主义的腐朽病,社会主义的人民是不会得的。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以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前百余年战乱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艰苦奋斗,人民生活水平一直不高,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遑论大鱼大肉了。

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于是习惯了消化吸收粗纤维素食的身体,一时之间难以接受铺天盖地一般的高营养、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于是多余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日积月累,超过胰岛细胞承受的范围后,糖尿病便出现了。这是营养过剩引发的烦恼。

《糖尿病之友》杂志曾经刊登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曾在美国留学,与自己的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教授家境富足,有一次坚持要请自己的学生吃午饭,便引着他去了一家豪华的五星级餐厅。出乎意料的是,教授点的都是素菜,一点儿荤腥都不见。教授指着一碗汤和两片面包告诉他:这些足够你身体四个小时的热量消耗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越是富裕的人越是在意自己的健康,他们的饮食正日趋科学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国人欠缺的。

当然,在美国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营养过剩的烦恼同样困扰着他们。在美国遍布各州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里,大多能见到大腹便便的胖子。众所皆知,快餐店里多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不论白人黑人、富人穷人、成人儿童、蓝领白领,都有在快餐店逗留的习惯,由此导致一部分人群营养严重过剩,体型偏胖也就不足为怪了。

美食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快餐,随着轻工业的发展,零食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状况。诱人的口感,丰富的选择,无时无刻不在勾引人的食欲,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状况大同小异。

专家观点

孩子5岁以前的生活习惯决定他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告诉我的家人,孩子5岁之前任何人不准给他喝任何带甜味的饮料,同时不准带他去快餐店。

二、让人无奈而又期待的遗传基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糖尿病具有某种明显的遗传性,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家系研究结果表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父母如果患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比普通人高出近20倍。鉴于基因研究的滞后,糖尿病的遗传性颇让人无可奈何。

已知的糖尿病有1型、2型、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个大类。专家研究也已证实,每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与某个特定基因或者多个基因相关,遗传特点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正因为如此,糖尿病易感基因的鉴定研究成为业内最具挑战性同时也最有前瞻性的研究热点。当前,2型糖尿病占到所有糖尿病的九成之多,因此2型糖尿病的基因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专家观点

美国的印第安人、黑人、印度裔以及亚裔,患糖尿病的概率略高于白人,这可能跟人种有关系。

三、不同城市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有人注意到,糖尿病与城市具有某种似有若无的关系。譬如,某些城市发病率较高,某些城市发病率相对较低。有的城市爱吃甜食,甜味小吃比比皆是,吃东西时用糖就着吃的现象屡见不鲜。“老甜老甜了,排骨里头都是甜的。”有人如此评价。这般看来,其糖尿病发病率高似乎也情有可原。

某些城市并不嗜好甜食,但发病率甚至高于嗜好甜食的城市,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抛开遗传因素的影响,决定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还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的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特别高,主要表现在面食方面,人虽然长得壮实了,但也不得不面临着糖尿病的侵袭。某些城市作为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城市之一,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营养过剩,糖尿病发病率因此居高不下。归根结底,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部分城市发病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所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9.7%,而且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了解了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后,唯有合理饮食、增强运动,才能将糖尿病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4.糖尿病中的“糖”究竟是什么糖

日常生活中,每每说到“糖”,我们往往将之与“甜”联系起来,然后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幸福的画面。的确,小时候吃上一块糖,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糖带给过我们多少愉悦和美好啊!但是,此“糖”非彼“糖”。此处,我们主要是聊糖尿病的“糖”。

糖到底是什么物质?

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糖原等等。其中,乳糖、蔗糖、麦芽糖等属双糖,面条、面包、米饭、馒头等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属多糖。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都须在体内转化为以葡萄糖为主的单糖后方能被吸收利用。

同类推荐
  • 把控体重,把控人生

    把控体重,把控人生

    笔者也曾经面临体重失控的局面,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到偶然发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减重方法。多年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决定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内容很短,但是贴心有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把控住体重,很大程度上就能把控人生。
  • 女性健康与保养

    女性健康与保养

    本书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方法对女性健康与保养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广大女性朋友参考和应用。
  •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婆从这里读起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婆从这里读起

    俗语说得好: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会吃的男人不是饭桶,他们吃的是精华。老婆对老公的爱表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遵从“人是铁,饭是钢”的箴言,饮食营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中医养生1001问

    中医养生1001问

    成书久远的《黄帝内经》,确立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确立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此后,历代著名的医学家,大多也是当时有名的养生家,如:东汉的华佗、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邈等,他们不断地充实、完善着中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贴近生活,充分展现中医养生精髓。时至今日,中医养生法日益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认同。本书从四时、饮食、起居、房事、调神、美容、运动等方面,充分展现中医养生所主张的以预防为主,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入侵的养生思想,为广大读者提供最简单、实用、健康的养生指导。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大法炬陀萨尼经

    大法炬陀萨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世界环游记

    快穿世界环游记

    游遍山川大河,看过星辰变迁。我,还是那个我,还是那个买买买的小仙女。????新人新作,请多多关照。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汝城人文昌盛,历史悠久。《汝城史话》系统地呈现了汝城由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概述了古城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末日领主

    末日领主

    创世纪开始后的一个纪元,末日领主应运而生!而毁灭领主等各方势力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场人类魔兽神王间的纷争!
  • 异界之魔武大帝

    异界之魔武大帝

    一个武技横行,魔法飘飞的世界,一次倒霉的机会,被车撞倒的林枫,穿越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气和魔法并行的世界,附身到一个刚刚身死的将军之子上。看林枫如何凭借着妖孽般的头脑,过人的战气,魔法天赋,纵横于天地间,面临即将支离破碎的将军世家,他将如何将其带往巅峰。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美人谋

    三界美人谋

    他是无数佳人立誓非君不嫁的第一公子,却夜夜不能安枕,只因梦太惊心;她是神界最受尊敬的女神,曾在从不敢接受的爱人面前发誓,会杀了娶她之人;无奈,已是夜不能寐,偏偏又真的遇到无数次在梦中,令他心神俱裂的她;千年前的誓言,也在知道他就是天定之人时,不知何去何从;造化,前世,今生,纠纠缠缠,他还是他,她也逃不出他的心;三界,痴心,守候,流年辗转,美人依旧,劫错难知;万万年的相思入骨,转世轮回之后,还有谁在等候?
  • 重生之长女当家

    重生之长女当家

    新书《重生八零前程似锦》上辈子被大伯父一家夺去家产的苏微雨重生了。这一年她十五岁,人生刚刚开始。她擦亮父母的眼睛看清亲人的嘴脸。她努力学习,带领家人致富。上辈子爸爸的公司她来开,可能走歪路的妹妹她来教。一不小心,华丽丽的逆袭成了首富。那位一直等着她的沈逸寒终于将她拥进怀中,眉眼含笑,“媳妇,我等了你好多年,我们领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