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8500000033

第33章 财富法则:幸福的资本(1)

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俗语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孜孜以求的,名也好、利也好、荣华也好、富贵也好,概括而言就是两个字——幸福。幸福与财富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目的和手段”、“本与末”或“体与用”的关系,幸福是目的、是本、是体,财富是手段、是末、是用,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幸福。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可见,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幸福。财富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十分重要,由于金融资产形式出现的财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容易转化为其他资产形式,因此它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加直接,也更加强烈。

但财富也不是完全等于幸福,在收入水平很低时,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以后随着收入增长,幸福感的增长趋于微弱;收入水平越高,幸福感增长越小。收入水平中有一条线,在这条线下,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在这条线上,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微弱。

从这个规律可以发现,基本的物质财富对于幸福是很重要的。缺乏基本的舒适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往往也较低,随着财富的增加,人的幸福感也慢慢增长。但在这种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财富与幸福之间并没有绝对正向的线性关系。在“衣食足”的这群人中,财富的多寡,与幸福的关系开始出现负面效应。或者说,在达到舒适富裕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幸福感。而关于幸福感的许多调查也揭示:在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富裕社会里,财富的增加,甚至还伴随着幸福感的下降。在过去30年里,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一倍,形容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口比例下降了约5%,或者说减少了大概1400万人。此外,人群中患临床抑郁症的人比以前更多。

这一定会使得人们感到迷惑:如果收入的增加不一定能使人们的幸福感增加,为什么人们还要这么执著于追求更多的收入?为什么财富的增长不一定能带给我们幸福感的增长?难道我们追求财富原本不就是致力于幸福吗?神秘的幸福感究竟来自何方?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发现,较之“绝对财富”,“相对财富”的增加才是幸福感增加的真正原因。也即不管收入的具体数字是多少,只要和同类人相比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感到骄傲和幸福,这种源于财富的幸福感大部分来自于“比较快感”。一位知名人士这样生动地为所谓的“比较幸福说”做了注解:幸福,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

相关的测验诸如:当被问到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其中的道理正如我们所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他们总是与比他们强的比,于是挫折感、焦虑感由比较而生,幸福感便随之降低。

财富一直是人们所渴望的对象。确实,大多数人努力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获取财富。他们的努力对造福社会有好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财富的积累,因此也使他们更幸福。毫无疑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财富带来幸福。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时装和娱乐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更为舒适、丰富多彩。因此,没有金钱,我们就无法把羡慕变成现实。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财富,那财富也会导致灾难。它可以促使意志薄弱者养成恶习,如吸毒或赌博,并导致他们自身的毁灭。此外,如果一个人一心追求财富并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他就会失去理智、误入歧途。显然,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财富的话,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所以,一定要正确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我们认为,财富是构成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绝不是唯一。

生活小哲理:

财富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过于看重财富。金钱可以增强幸福感,也可以削弱幸福感,这一切全在于能否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了。

人人都该懂点理财

诺亚并不是已经在下大雨的时候,才开始建造方舟的。

——巴菲特

理财的概念及其职业最近几十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金融大国以很快的速度得到普及。其原因有三:国民收入的提高使个人拥有金融资产的需要剧增,金融业竞争的激烈及规制的放宽,快速迈向老年社会的现实使人们重视退休后几十年生活的预先设计。

理财就是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有计划和系统的管理、安排,简单说,是关于赚钱、花钱和省钱的学问。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生活,不就是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然后王子与公主就能一生幸福快乐吗?理财劳心又劳神,何必理财?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不会理财已经成为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学会理财就是学会生存,不会理财就不可能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只有学会聪明理财,才能帮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财,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有这样一则圣经故事:某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说:“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了我一锭银子,我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了我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怕丢失,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美国学者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衣食无忧,不为买房买车、教育医疗养老等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善于理财和规划,必将陷入财务困境。

理财不等同于投资,也不等同于保险,理财是对一生的规划。目前一般投资者做理财,主要存在两类比较极端的问题:一类是个人在理财时非常保守,对风险有一种极端的恐惧,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只要高于同期存款利息,收益多一点点就满足了;第二类极端的例子是理财者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手段极低,喜欢自己拿主意,理财横冲直撞。在理财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铭记的观念就是未雨绸缪,通盘考虑,才能做好一生的规划。

理财是善用钱财,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对于钱不多的家庭来说,顺利的学业、美满的婚姻、悠闲的晚年,是多数人的追求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生活目标,金钱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便是理财所要解决的。理财的诀窍是开源、节流,争取资金收入。理财不只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丰富生活内涵。成功的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享有宽裕的经济能力,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要认识理财,让理财伴随您的一生。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想过上富足的日子,就必须懂点理财学,这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省钱才是硬道理

小处不省钱袋空。

——托·莫尔

衣食住行是人们每天必须面对的,这些开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省钱也是不容忽视的。省钱会不会意味着生活品质的下降?其实,省钱,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并非降低生活质量。当我们盲目地开始省钱,戒掉去心爱的餐厅吃饭的习惯,戒掉逛街,戒掉和朋友在酒吧谈天说地,戒掉去电影院……我们的生活还能剩下什么?难道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生物活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任何乐趣吗?如果你打算这么做,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的省钱计划不出一个月就会举白旗。

只有在保证了生活质量地情况下,才能够开始省钱,这非常重要,因为它将决定你能持续多久。省钱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守财奴,锱铢必较,一毛不拔。定期下馆子、逛喜欢的百货公司、和朋友们外出消遣,如果取消这些活动让你感到沮丧的话,请继续,但是这并不代表你被允许胡吃海喝和刷卡血拼,你要记得只点可以装进肚子的,不点需要倒掉的,只买能用上的,不买用来囤积的。定期记账,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以便对下个季度的消费计划做出调整,把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或者请专业人士为你设计投资理财计划,当你在工作两年后依旧在每个月底发愁,你需要停顿下来,重新理财。穷忙族的消费水平可以很高,但是,在你踏入25岁后,你需要开始设计自己的将来。省钱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不仅仅是为自己。

同类推荐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

    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

    博爱者,仁人也。它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对学生的爱心培育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施爱的过程。本书《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向大家讲述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向每个人阐述了我们如何爱别人。所以说,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它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感动,充满温情,充满和谐。
  • 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一本让人告别负面情绪的实用读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的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各种琐事杂事意外之事层出不穷,让我们生气、烦恼。那么,如何正确地去解决,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实际上,当负面情绪到来时,明智的做法是,找出问题本质,剥离负面的不好的情绪,让情绪为己所用,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俘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一味地逃避、怨怼甚至暴跳如雷,人就将变得更加消沉,最后可能会陷于极大的危机之中无法自拔。因此,要想更好地应对种种问题,拥有良好的情绪就成了不可忽视的元素。本书通过旨在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读者明白,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 你也可以这样活

    你也可以这样活

    生活中有多少人用没钱、没时间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怯懦,困在一隅,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整个世界。越成长,越认识到自己原来世界的狭小。往前走一步,你会拥有更多选择。世界如此大,你总要勇敢地走出去,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人生在世,谁愿求人?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有求于人?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不遇到求人办事的问题。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想要在事业上谋求发展,怎能不好好学学办事之道!
热门推荐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之二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兽兽夫妻成长记

    兽兽夫妻成长记

    雨慧和齐结契,看大家共同传送进天玄大陆修真界探索-历练!“齐,看她们都好厉害,穿越是什么?”“乖乖雨慧,我们不理她们哈,我们努力修炼.提升力量飞升去别的界,争取能做到回甲华大陆。”
  • 离婚不打折

    离婚不打折

    “对不起,是我犯贱招惹了她碰了她,是我对不起你。”“可是现在,我真的不爱你了,我要的只是她…所以…”男人狠狠的闭了下眼,却是转身打开了那个曾经伴着他们夫妻几年的房门,薄薄的唇微抿,清冷的音透着他无情背后的决绝——“请你离开吧,她就在里面…”她就在…里面…透过他的背影,柳夏夏看到一个女人影影绰绰的身影。睡在她的卧室,睡在她几年前经心挑选的婚床!她的老公,他的青眉…午夜十二点,柳夏夏被前夫赶出了家门。游荡在午夜十二点的街头,她泪如雨下,三年的相恋终究是抵不了回过头来的青眉。叶秋,她是你的新鲜旧情人,而我是你的什么?*“夏夏…别走…你回来,咱们…复婚。”男人桃花眼里一往情深,专注而痴迷。啪。手里的镜子摔在大理石地板上。清脆的声响过后,镜面摔的四分八裂惨不忍睹。碎了的,不止是镜子,还有人心。柳夏夏慢慢的笑,笑的清冷而妖娆,“叶秋,你能让这镜子完好如初吗?”*“对不起叶哥哥,都怪我,都怪我没保住咱们的宝宝…”流泪流下来,哭的梨花带雨的女人缓缓的垂下了头,掩去眸子里的算计,别怪我柳夏夏,要怪就怪你自己吧,谁让你都离婚了还霸占着叶哥哥心里的位置呢。“柳夏夏,是我对不起你有什么你冲我来,你就这么狠心到连个孩子都不放过?”男人怒目而向,眼里是恐怖的赤红,眼神如刀。女人缓缓的笑,“叶秋,你真让我觉得恶心。”两道眼神在空中交汇——男人怒极女人戏谑而不屑…。。。。。。好友苹果儿的文:《重生--极品村姑》:迷恋的现代新文:梟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穿越半兽人

    穿越半兽人

    “顾君兮,你这毒妇!”顾君兮:呵呵!(舔舔爪子,有我这么漂亮可爱的毒妇?)夕颜:你是毒妇我也喜欢!……一朝穿越,她不再彷徨,愿杀神便杀神,欲成仙便成仙,杀戮之道,谁可阻挡!
  • 尘世妖姬

    尘世妖姬

    你信吗?总有一天,我所守护的净土,我所期望的生活必能够包容住我的内心。恨我所恨,爱我所爱。&nbsp;&nbsp;&nbsp;&nbsp;——默蝶<br/>作者QQ929787650来访请注明《妖姬》读者。<br/>本书群:84339766欢迎大家加入!<br/>
  • 长情深谙明月

    长情深谙明月

    大仙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十分不安宁。为了保护百姓的大弟子凌渡下山探查此事。却发现只是一只无尾狐狸在作乱正欲降服她时,狐狸又好像认识自己。于是丧失过部分记忆的凌渡便将狐狸带回了仙山,却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