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5500000044

第44章 20世纪中期以来的黑人教育(下)(2)

二、纽约市立大学的“开门入学政策”

纽约市立大学是美国最大的公立城市高等教育机构,在20世纪60年代它就拥有9个四年制学院和6个两年制社区学院,由高等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1970年,在民权运动以及各种政治因素的压力下,纽约市立大学开始实施“开门入学政策”,众多黑人获得了以往无法获得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0世纪60年代是高中毕业生激增的年代,由于高校无法接纳所有的毕业生,因此只好通过提高入学标准来限制申请者。对于纽约市立大学,申请者拥有B+或B+以上成绩才能进入其中的一所四年制学院,而要进入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需要C+的成绩。20世纪50年代白人大量离开纽约城,取而代之的是黑人和波多黎各人,但他们由于成绩普遍差极少有人能进入纽约城市学院或任一所其他的四年制学院。1964.年,纽约市立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几乎都是白人,黑人学生不到学生总数的2%,四年制学院的3000名教师中,在各学术系科从事全日制工作的黑人只有30人。在新闻媒体及州黑人立法委员的干预下,高等教育委员会实施了一个称之为“学院发现”的计划,据此将250名左右高中平均成绩达不到正常入学要求的黑人录取到社区学院。1965年,纽约市立大学中的旗舰——城市学院实施了“寻求”计划,此计划吸收了105名成绩达不到入学标准但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黑人和波多黎各学生。1966年,此计划扩展到全大学,两年内通过此计划录取了约1500名学生。到1968年,各校通过此计划录取的学生又有所增加。以城市学院为例,“寻求”计划已录取了600名学生,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0.6%,并且打算继续扩大“寻求”计划的招生范围。但对聚居在哈姆莱的黑人来说比例依然很少,黑人认为他们被剥夺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968年4月,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这导致了种族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一些黑人以更激烈的方式来要求自身的权利。1969年2月,一群黑人和波多黎各学生占据了纽约城市学院的校长办公室,要求增加黑人和波多黎各学生的比例及在课程中增加黑人和波多黎各历史等内容。4月又有近300名黑人和波多黎各学生占领了南校区,表示要求得不到满足决不罢休,学生与校长僵持了3周。随后校园内又爆发了黑自学生间的冲突,导致警察的介入和校长的辞职。面对学生示威和日益紧张的种族关系,高等教育委员会最终采纳了“开门入学政策”,即纽约市所有高中毕业生,只要学术课程平均达到80分或在班级中属于前50%,就可以进入四年制学院,达不到此要求的学生可进入社区学院或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此政策实施后,导致了入学人数的成倍增长。1970年一所学院的人数便达到了35,000以上,其中40%的新生属于“开门入学”的受益者,黑人和波多黎各学生也增加了两倍多。与正常入学的学生相比,通过“开门入学政策”入学的学生平均学分要低1.5,平均积分点低6~7点。为使这些学生能够跟上大学的教学进程,各校开设了大量的补偿教育课程。

“开门入学政策”的结果如何呢?根据大卫·莱温等人的研究,1970年入学的学生,5年后,通过开门政策入学的学生毕业率为26%,依然留在学校的比例为16%,辍学率为58%;正常入学的学生相应的比例为48%、12%和40%。从种族上看,黑人毕业率为23%,拉丁裔为19%,白人为35%。十年后,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比例为56%,黑人为49%。十年间黑人毕业率提高了一倍。

很显然开门入学政策扩大了黑人和拉丁裔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为这些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莱温和海利歌德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这些受益于开门入学政策的黑人和拉丁裔人比没上大学的人多挣了6700万美圆。

在以后的年代里,尽管四年制学院提高了入学标准,社区学院也增加了写作、阅读和数学考试,但纽约市立大学开门入学的基本政策未变。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降低了大学的学术水准,但对处境不利的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来说,开门入学政策不仅使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以实现,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们融人美国社会生活主流的可能性。

三、高等教育中黑人的增长

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导致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黑人与白人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随着公立高校中种族隔离的逐渐取消以及一些学校开门入学政策的实施,黑人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数不断攀升。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早期,越战后退役的军人依据《士兵法案》进入高校,加上1970~1975年18~24岁年龄段的黑人增加了50多万,导致黑人在这一时期入学人数达到高峰。1964年高等教育系统接纳了30万黑人,1976年达到60万。同年18~24岁黑人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比例达到33.4%,超过了同龄白人(32.8%),其中进入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比例为26.1%(白人为34.0%),而1965年这个数字是10%。同期传统黑人高校也经历了黑人入学人数的激增,1966年,全国105所传统黑人高校的入学人数为129444,1977年入学人数增长了60%,达到了212574人。

尽管学生数量有很大的增长,但由于大量黑人在20世纪60年代后纷纷进入白人为主的院校,黑人大学毕业生主要来自传统黑人高校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由原来的占80%降至占20%左右。20世纪80年代,黑人高中毕业生继续增长,但高校入学率却有所下降,一直徘徊在30%以下。如1977~1984年黑人高中毕业生增长了26%(主要原因是18~24岁年龄段人数的增长),但黑人高校入学率却下降了11%。1976年黑人占总入学人口的9.6%,1984年则为8.8%。这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黑生总数下降了20%,直至20世纪90年代黑人高校入学率才回升到1976年的水平,但与白人的差距有所增大。以1996年为例,18~24年龄组白人入学率为45%,而黑人为35.7%,相差近10个百分点,其他的年份也类似。

在研究生和专业教育领域,黑人学生同样是在1975~1976年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1975年研究生院的黑人占到总数的6.4%,但1976~1984年间黑人研究生总数下降了22.4%,到1984年,只占总数的4.8%。尽管1986~1988年黑人研究生入学率上升了9%,但黑人占总研究生的比例仍只有5.1%。黑人获哲学博士的数量也经历了由升而落的过程,1977年,黑人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为1116个,1990年只有828个。虽然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确实给黑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机会,但仅就呈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黑白入学率的差距而言,黑人还未获得同白人一样的教育机会。

第二节取消种族隔离中的传统黑人高校

按1965年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传统的黑人高校主要是指1964年以前建立的以教育黑人为主要使命的教育机构,它既有两年制的学院,也有四年制的学院。这些学校最初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它们在充满敌意的氛围中诞生,在种族隔离的环境中发展。

从一开始,他们所服务的对象便是政治、经济、教育等权利受到极大限制的群体——黑人。黑人的处境对黑人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反过来,黑人高校也推动了黑人群体的进步。总之,黑人高校从产生之日起其命运便与黑人的生存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150多年中,黑人高校为黑人适应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培养了大批人才。大多数拥有哲学博士学位、医学学位、法学学位的黑人出自黑人高校,同样大多数黑人联邦法官、政府官员和军队中的军官也是在黑人高校读完的本科。1954年后,随着学校教育领域取消种族隔离运动的深入,黑人高校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时期,它不再是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惟一机构。随着传统白人院校取消种族隔离,绝大多数黑人进入了白人院校,目前黑人院校的黑人大学生只占全部黑人大学生的16%,但其获得学位的比例却占总体的1/3。尽管在取消种族隔离的浪潮中,黑人高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的独特使命不断受到挑战,但它们的独特作用并没有受到削弱,相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黑人院校的入学人数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虽然1992年佛迪斯一案的判决对公立黑人高校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人不得不担忧起黑人高校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黑人高校在过去的150年中已经证明了其价值,它必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更多的黑人提供融入社会主流的机会。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黑人高校的发展

自1954年布朗案判决以来,黑人高校的发展以197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5年前是取消种族隔离时期,1975年后是保持独立与追求优异时期。不同的阶段由于社会背景不同,使得黑人高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一)取消种族隔离时期(1954年~1975年)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对布朗案的判决揭开了美国教育领域取消种族隔离的序幕,在这之前,黑人高校一直在隔离但不平等的环境中挣扎前行。取消种族隔离,无疑增大了黑人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这是黑人盼望已久的,因此布朗案的裁决以及1964年的《民权法》受到黑人的普遍欢迎。伴随着取消公立学校种族隔离,黑人高校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57年,南方学院与学校协会开始接纳黑人高校,黑人也开始大量进入以往不能进入的白人高校,改变了黑人高校在黑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支独秀的局面。

传统的黑人院校主要集中在南部,1965年,全美123所黑人高校中,有119所位于南部和哥伦比亚特区。它们大多规模很小,绝大多数的学校注册学生都在千人以下。1967年出版的《黑人年鉴》所统计的114所传统黑人高校中,有18所的注册学生数不到300人,还有3所学校的人数分别是22、55和77。虽然取消种族隔离政策的实施以及民权运动的高涨,导致了黑人高校入学率的大幅上升,但传统黑人院校学生数量的增长低于传统的白人院校,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私立的黑人院校不仅面临学生的流失,也经历着财政危机,有些白人开始建议关闭黑人院校。公立黑人院校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有些学者认为取消隔离,学校一体化将意味着把黑人院校并入白人为主的院校,专门为黑人服务的黑人院校将彻底消失。当然对于黑人而言,尤其是激进的黑人而言,他们依然希望这些学校继续发挥唤起种族意识和培养种族领袖的责任。1965年国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法》,通过设立基本教育机会补助金和各种对处境不利学生的资助项目来“增强我们学院和大学的教育资源,为中学后及高等教育中学生提供财政资助”。《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对巩固黑人院校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法案第三条规定“巩固加强发展中的机构”。尽管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和“发展中的机构”在立法上不是同义语,但1965年《高等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通常被看作是联邦政府加强黑人高校的努力。

第三条中要求的教育机构需具有下列特点:面临生存危机,被孤立在主流学术生活之外,在学术成就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正是大多数黑人高校的写照,而且立法中规定的学生财政资助项目优先给予“处境不利学生”,而这也通常被理解为黑人青年。因此,最终所有黑人高校及其他一些非黑人院校获得了第三条资助的资格。立法中之所以使用“发展中的机构”,主要是避免黑人高校成为联邦资助的主要接受者。用于“加强发展中机构”的资金一共是5500万美圆,主要用于实施合作项目和设立全国教学奖学金。其中四年制学院获得了总额的78%,其余的22%流向了两年制学院。

同类推荐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1999年首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增长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扩招、合校、更名、升格,成为高等教育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亦成为众多的办学者的追求,作为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并写进规划作为目标而为之奋斗。那么,如何理解跨越式、超常规的内涵?简单理解它,容易使人想到“大跃进”。 本书收《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普通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探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等文章。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夜间配送人

    夜间配送人

    大学毕业生卓人因为一个意外,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依然存在,到底是时空紊乱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人事典老幼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老幼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出生机

    杀出生机

    在人族联盟遭遇生死威胁之际,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挑起了这个重担,演绎着爱恨情仇、谋略对决、科技和法术碰撞,精彩正在上演。
  • 地狱嫡女归来

    地狱嫡女归来

    世间每个有光的地方都会有黑暗,要想不被吞噬,就只有化身黑暗当一个愚昧的大小姐再次从地狱归来时,手里必定拿着收割人命的廉刀复仇开始了当年背信弃义之人,你们准备好被黑暗吞噬了吗不着急,你们一定要坚持久一点,要多受一点折磨神挡杀神,佛阻弑佛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忍让?这一世要得是血债血偿踏出地狱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举起镰刀的准备了,你们呢?
  • 月微凉有我在身旁

    月微凉有我在身旁

    水无尽,而纳烬。想要体验“千人千面”的独特吗?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吗?想要经历刻骨铭心的战斗吗?那就加入《荩水汤汤》这个游戏吧,不必犹豫!我们之间的牵绊早在那个灼热的夏天便已产生。即使前路有风雪,有荆棘,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不会彻底停滞,我们依旧在绽放光芒,创造希望。“跟着我走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小月亮,……没什么。”“和我打一场,赢了,就原谅你。”“哼,还不是因为人多,你会走丢的。”“遇你,黑夜不再。”“不怕我提过分的要求?”“姐姐,我想知道,你的名字。”“与你在一起的时光,不叫‘耽误’。”“我很期待下一场的比赛。”“你是我的幸运源泉!”“学妹总是出人意料。”……“因为我知道,我自己会是怎样。”这个青春,不同寻常;这个青春,永不散场。
  • 穿越之绝色兽妃太张狂

    穿越之绝色兽妃太张狂

    她,王府弃女,旷世奇才,却惨遭奸人残害,一朝变傻,最后发誓被雷劈死!当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最顶尖的天才杀手!身怀雷火,万人臣服,契约神兽,修炼神丹!当弃女以丞相府太夫人义女身份重回那是非之地,渣男恶女再不爽也要尊称一声姑奶奶!而他,是举世皆知的废材四皇子,身份低微,不祥之人,却因惊世容颜被众多女子追随!眉间一颗朱砂痣令多少贵族少女为之尖叫疯狂!然,当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在这一层层身份下,是一场惊天阴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女主凶残

    女主凶残

    宋卿死于2014年4月5日清明节。穿越重生于天纪晋元一千三百二十四年。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娇女变成一个杀人犹如切菜的凶悍小姑娘,宋卿表示压力很大。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却是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穴。深宫之中,所有的杀机都隐在暗处,而她,要为“懦弱无能”的齐国太子铺平一条通向皇帝宝座的青云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