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4000000009

第9章 庄公卷第五(起元年尽十八年)(1)

庄公元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三年)

经元年,王正月。

【译文】

鲁庄公元年,周历正月。

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继弑君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

【译文】

(庄公)继承被杀君王的君位不记“即位”是对的。为什么对呢?因为先君不是寿终正寝,儿子就不忍心即位。

经三月,夫人孙于齐。

【译文】

三月,夫人姜氏逃奔到齐国。

传孙之为言犹逊也,讳奔也。接练时,录母之变,始人之也。不言氏姓,贬之也。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不若于言者,人绝之也。臣子大受命。

【译文】

孙就是逊的意思,用“孙”是避讳说逃奔。开始时,根据人伦之道,记母回鲁参加练祭。不记姜氏是贬抑她。人对于天,要接受天命;对于人,要接受夫命。不顺从天理,天厌弃他;不顺从夫命,人厌弃他。庄公接受天命。

经单伯逆王姬。

【译文】

单伯迎接王姬。

传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命大夫,故不名也。其不言如何也?其义不可受于京师也。其义不可受于京师何也?曰躬君弑于齐,使之主婚,与齐为礼,其义固不可受也。

【译文】

单伯是什么人?是天子命封的鲁国大夫,天子命封的大夫,所以不能称呼名。为什么不说到周去迎?根据礼义,不可以到京师去接。为什么?我们鲁君被齐杀死,让我们鲁国主婚,跟齐国履行礼仪,按礼,当然不可以接受。

经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译文】

秋季在宫外为王姬建行馆。

传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于庙则已尊,于寝则已卑。为之筑,节矣。筑之外,变之正也。筑之外变之为正何也?仇仇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其不言齐侯之来逆何也。不使齐侯得与吾为礼也。

【译文】

建行馆合于礼,建在宫外不合于礼。为什么建行馆合礼呢?鲁为王姬主婚,出嫁时必须从鲁君宫门出去。建在宗庙旁就显得王姬地位太高了,建在寝宫旁又显得王姬地位太低了。建在宫外,就合适了。建在宫外是正确的变通做法,为什么呢?齐侯是仇人,不能跟他连亲家。穿著丧服,不能接待迎亲的齐侯。为什么不记齐侯来迎亲?是不让齐侯能和我们鲁国行礼。

经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译文】

冬季,十月乙亥曰,陈侯去世。

传诸侯日卒,正也。

【译文】

诸侯死记载日期是对的。

经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译文】

天子派荣叔来鲁国追任桓公为君。

传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生服之,死行之,礼也。生不服,死追锡之,不正甚矣。

【译文】

按礼,有主动接受任命的,没有天子派人去赐予任命的。生前服事天子,死了追任,合于礼。如果生前不服事天子,死后追任他,就更不对了。

经王姬归于齐。

【译文】

王姬嫁到齐国。

传为之中者归之也。

【译文】

鲁国做主婚者把王姬嫁送到齐国。

经齐师迁纪、郱、鄑、郚。

【译文】

齐军把纪国百姓迁移到郱国、鄑国、郚国。

传郱、鄑、郚,国也。或曰:迁纪于郱、鄑、郚。

【译文】

郱、鄑和郚是国名。有的人说:“把纪国百姓迁到郱、鄑和郚”。

庄公二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二年)

经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译文】

二年,春季,周历二月,安葬陈庄公。

经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

【译文】

夏天,公子庆父率军攻伐余丘。

传国而曰伐。于余丘,邾之邑也。其曰伐何也?公子贵矣,师重矣,而敌人之邑,公子病矣。病公子,所以讥乎公也。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

【译文】

攻国才能称伐。于余丘是邾国的小城,为什么称伐呢?因为公子地位高,所以对他率领的军队重提。攻打别人的城邑,公子累病了。说公子累病了,是讥刺庄公。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庄公在军中,才用语重了。

经秋,七月,齐王姬卒。

【译文】

秋季,七月,齐襄公夫人去世。

传为之主者,卒之也。

【译文】

鲁国是王姬的主婚者,所以要记载王姬的死。

经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译文】

冬季,十二月,夫人姜氏和齐侯在禚地会见。

传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妇人不言会,言会,非正也。

【译文】

女人已经出嫁,就不能再越过国境。越过国境,不合于礼。女人不能说会见谁,说会见,不合于礼。

经乙酉,宋公冯卒。

【译文】

乙酉日,宋庄公去世。

庄公三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一年)

经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侯伐卫。

【译文】

三年春,周历正月,鲁公子溺会盟齐侯攻卫国。

传溺者何也?公子溺也。其不称公子何也?恶其会仇仇而伐同姓,故贬而名之也。

【译文】

溺是什么人?是公子溺。为什么不称呼公子呢?是憎恨他与仇人会盟而且攻伐同姓的卫国,所以贬抑他,称他的名。

经夏,四月,葬宋庄公。

【译文】

夏季四月,安葬宋庄公。

传月葬,故也。

【译文】

记载安葬宋庄公的月份,是有缘故的。

经五月,葬桓王。

【译文】

五月安葬周桓王。

传传曰,改葬也。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或曰,却尸以求诸侯。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何必焉?举天下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曰,近不失崩,不志崩,失天下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

【译文】

解释说,是改葬。改葬的礼仪规定,穿缌麻丧服,用最轻一等的,表示缅怀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停尸缓葬是为了诸侯们来会葬。记天子驾崩不记安葬,因为安葬肯定在规定的时间。为什么一定在规定的时间?因为普天下人都为天子送葬,那是不容置疑的。记载安葬,就是有了缘故,遇到危难不能按时下葬了。鲁国离天子近,不会不知道驾崩的日子。如果不记载死的日期,是由于天子丢了天下。单有阴不能生,单有阳不能生,单有天也不能生,阴、阳、天三者合才能生。所以,说母亲的儿子,可以;说天的儿子,可以。尊贵的人,就取尊贵的称呼(称天子),卑贱的就取卑贱的称呼。称王,是万民归往的意思。

经秋,纪季以携入于齐。

【译文】

秋天,纪季带着携城归入齐国。

传携,纪之邑也。入于齐者,以携事齐也。入者,内弗受也。

【译文】

携是纪国的小城。归入齐国,是说(纪季)拿携投奔事奉齐侯。入,表示齐不应该接受。

经冬,公次于郎。

【译文】

冬天,庄公临时驻扎郎地。

传次,止也,有畏也,欲救纪而不能也。

【译文】

次是停止不前的意思。鲁怕齐国,想救纪国又不能救。

庄公四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年)

经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译文】

四年,春季,周历二月,夫人姜氏在祝丘宴请齐襄公。

传飨,甚矣。飨齐侯,所以病齐侯也。

【译文】

宴请,太过分了。经文记“飨齐侯”,是用以责备齐侯。

经三月,纪伯姬卒。

【译文】

三月纪伯姬去世。

传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吾女也。适诸侯则尊同,以吾为之变,卒之也。

【译文】

外国的君夫人死不予记载,这次为什么记呢?因为是我们鲁公女儿。她嫁给诸侯,地位就跟鲁君夫人相等了。因此我们为她改变记事的凡例,记载她的死。

经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译文】

夏天,齐侯,陈侯和郑伯在垂地临时会见。

经纪侯大去其国。

【译文】

纪侯永远失去了国家。

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言民之从者四年而后毕也。纪侯贤而齐灭之,不言灭而曰大去其国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

【译文】

大去,是不留下一人的意思(指一个百姓也没有了),是说百姓迁走四年而后就灭了国。纪侯贤德,齐国却灭了纪国,不说被灭而说永远离开国家,是不让小人陵驾于君子之上。

经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译文】

六月乙丑日,齐侯安葬纪伯姬。

传外夫人不书葬,此其书葬何也?吾女也。失国,故隐而葬之。

【译文】

鲁以外的君夫人死不记载安葬,这次为什么记呢?因为伯姬是我们鲁公的女儿。失去国家,所以痛惜她,记下安葬日期。

经秋,七月。

【译文】

秋季,七月。

经冬,公及齐人狩于郜。

【译文】

冬季,庄公和齐侯在郜地打猎。

传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卑公之敌,所以卑公也。何为卑公也?不复仇而怨不释,刺释怨也。

【译文】

齐人是指齐侯。为什么称他齐人?是为鄙视庄公的对手,用以鄙视庄公。为什么鄙视庄公?不报完仇就不能解除仇恨,讥刺庄公还没报父仇,就解除了仇恨。

庄公五年

(公元前六百八十九年)

经五年,春,王正月。

【译文】

五年,春,周历正月。

经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译文】

夏天,夫人姜氏到齐军中。

传师而曰如,众也。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礼也。

【译文】

“师”字前用“如”字,表示人很多。女人出嫁后不能过国境。过国境,不合于礼。

经秋,郳黎来来朝。

【译文】

秋天郳国之君黎来来朝见鲁庄公。

传郳,国也。黎来,微国之君,未爵命者也。

【译文】

郳是国名。黎来是小国的君王,没有得到天子的任命加封。

经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译文】

冬天鲁庄公会合齐军、宋军、陈军、蔡军攻打卫国。

传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

【译文】

这是指齐侯和宋公。为什么称齐人、宋人?称诸侯为某人,用以称鲁公为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背天子的命令。

庄公六年

(公元前六百八十八年)

经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卫。

【译文】

六年,春季,周历三月,周王的官员子突援救卫国。

传王人,卑者也。称名,贵之也,善救卫也。救者善,则伐者不正矣。

【译文】

王人是个官位不高的人。称他的字,是尊重他,因为他援救卫国是个好人。援救者是好人,那么,征伐的人就不对了。

经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译文】

夏季六月,卫侯朔进入卫国。

传其不言伐卫纳朔何也?不逆天王之命也。入者,内弗受也。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朔之名,恶也。朔入逆,则出顺矣。朔出入名,以王命绝之也。

【译文】

为什么不说讨伐卫国送朔回去呢?春秋经不记违背天子命令的事。说入,是表示卫国不接纳。为什么不接纳呢?因为天子命令废弃他。称朔的名,表示憎恶他。朔回国是违天子命,那么出国就是顺应王命了。记朔出国回国都称名,是因为天子命令废弃他。

经秋,公至自伐卫。

【译文】

庄公伐卫后归国告祭祖庙。

传恶事不致,此其致何也?不致,则无用见公之恶,事之成也。

【译文】

做坏事归来的祭祖不予记载,这次为什么记呢?不记载就看不到庄公干的坏事,事情也就成了。

经螟。

【译文】

发生螟灾。

经冬,齐人来归卫宝。

【译文】

冬天,齐国送来卫国的宝物。

传以齐首之,分恶于齐也。使之如下齐而来我然。恶战则杀矣。

【译文】

因为齐国是伐卫的首领,所以从齐国分得一些罪恶。记载的好像齐国在下位,来给我们鲁国送东西。(鲁国若)憎恶这次作战就减少了罪责。

庄公七年

(公元前六百八十七年)

经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译文】

鲁庄公七年春天,夫人姜氏到防地会见齐侯。

传妇人不会,会非正也。

【译文】

女人不能私自和别人相会,相会不合于礼。

经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译文】

夏季,四月辛卯日,日落时,恒星看不见了。半夜时,星星落下来,像下雨似的。

传恒星者,经星也。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不见者,可以见也。其陨也如雨,是夜中欤?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中之,几也。而曰夜中,著焉尔。何用见其中也?失变而钅录其时,则夜中矣。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我见其陨而接于地者,则是雨说也。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者谓之陨,岂雨说哉。

【译文】

恒星是经常看得见的星星。太阳落山到星星出来这段时间叫夕。记“不见”,是强调它可以看得见。星星落下来像下雨,是在半夜吗?春秋经记事,明确就记下明确的,有疑问就记下疑问。夜半,是微约难以辨察的时刻。记下半夜,就表示是明确的。根据什么知道是半夜呢?星象有了变化就检录漏刻,就知道是半夜。为什么不说恒星落下呢?我们只知道恒星看不见了,不知它落没落下。我们看见落到地上的,就是像下雨这种说法。上边看得清,下边也看得见的叫下雨;在下边看得清,上边看不见的叫陨。哪只下雨一种说法呢?

经秋,大水。

【译文】

秋季发大水。

传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译文】

高处低处都有水灾叫大水。

经无麦、苗。

【译文】

没有麦子、没有秧苗。

传麦、苗同时也。

【译文】

麦子、小苗同时受害。

经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

【译文】

夫人姜氏到穀地会见齐侯。

传妇人不会,会非正也。

【译文】

女人不能私自会见人,会见不合于礼。

庄公八年

(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

经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译文】

八年春,周历正月,鲁军驻扎郎地,等侯陈军、蔡军。

传次,止也。俟,待也。

【译文】

次是停止的意思。俟是等待的意思。

经甲午,治兵。

【译文】

甲午日练兵。

同类推荐
  • 地员

    地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尊宿语要目录

    古尊宿语要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城录

    守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解畧

    老子解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茗倾天下

    茗倾天下

    她,叶家大小姐叶茗儿。天生七窍玲珑心,智计百出。二九年华独挑摇摇欲坠的家业族业。打丫鬟,灭渣男,贪心婶婶黑心叔伯……统统来过招,招招不落空。宅斗商战,手到擒来,鬼魅魍魉尽逃不出她纤纤掌心。谁说心机宅斗不上台面,只能是茶杯里的风暴?什么皇族皇子、天下第一才子、南疆赫赫毒司……各种美男为我折腰。巧手煮一杯清茶倾天下英豪,看我江山为杯,权谋为茶,绕指缠绵为水,泡出堂堂盛世天下。
  • 倒霉穿越之乞丐娘子

    倒霉穿越之乞丐娘子

    看帅哥也能穿越?还当上了乞丐!我靠!这是什么人嘛!请我吃了一顿饭,就要我嫁别人!听说还是个快要挂掉的人。虽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我依然相信还是有好人的。结果......“唉~忍忍就好了。我忍”当丫鬟总比当乞丐强!!看无才无能的唐灵如何带着三毛在古代混!!
  •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她用心爱他,却被当作棋子。三年的婚姻,被推上风口浪尖,她果断丢出离婚协议,“顾南城,离婚吧!”男人却固执将她拥入怀中,“慕凌歌,从此以后,再不分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题画诗

    题画诗

    本书是饶宗颐“选堂诗词评注”丛书之一。收入饶宗颐十分擅长的题画诗76首,以及精选其所作题跋诗词中的精品辑录而成。画史常将画喻诗,以诗生画自添姿。以诗生画,以画喻诗,诗画交融表达了一种清奇之美。郭熙曾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道出了诗画相生之渊源。饶宗颐是诗人兼画家,他以“俯仰自得”的精神,用画诗来表达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大凉有女帝,手绘盛世。数千年历史长河里的书圣、诗仙、枭雄、帝王、神将、谋臣、大儒、祸水红颜……无数妖孽齐聚繁华大世,百花绽放,欲书人间风流。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少年潜渊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已有完本书《宋仕妖娆》、《历史维修工》,欢迎书荒的朋友移步一阅。书友群:421096750
  • 我的神秘日记

    我的神秘日记

    她曾是冲上云霄羡煞旁人的P大才女,如今却因天真善良而屡屡职场受挫,成为终年职场小白+剩女;他是她的学长,却不曾相识,知名家族企业CEO,高冷、霸道、腹黑,看似人生赢家却暗藏秘密。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本神秘日记,并怀疑这是来自未来的自己帮助和拯救自己人生的契机。而日记里提到的他成为了最关键的线索。为了解开谜题,她潜入他的公司,成了一名前台,后来又因机缘巧合成为他的助理。两人从互不欣赏,互相讨厌到互相理解,互生暧昧。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霸道总裁VS职场萝莉的故事。两人发现彼此的生活都疑点重重,暗藏恩怨。而一个神秘女人的出现,更让一切变得扑朔迷离。背后甚至有一股暗黑力量,正在操控着一切。她最终到底能一路逆袭,改变自己平庸的人生,并获得幸福吗?
  • 阿玖

    阿玖

    裴家独生女的幸福生活。裴家在接连有了八个孙子之后,终于迎来小孙女阿玖的降生,合家欢喜。慈爱祖父、祖母,痴心爹娘,八个哥哥,小阿玖的婴儿生活,温馨快乐。童年美好的像梦境,长大后,阿玖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
  •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