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500000031

第31章 晏欧词风与令词创作群体(17)

从《高唐赋》衍化、积淀逐渐生成的系列意象,在长期流传、运用过程中,吸附了浓厚的感情内容,并逐渐凝固为歌咏爱情炽烈并通向峰颠的主题句。一个简单的抒情主题,通过实境与梦境两个层次的叠合,在相互辉映中使美得以升华。有时还形成实境、梦境、梦中之梦等多维、多层次的立体表现。值得指出的是,有时词人还把原来结合十分紧密的“云雨”一词拆卸开来,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如“坠雨已辞云,流水离南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通过拆散、扩展、楔入等方式,把主体包含的内容重新填充,引出一种隐而未宣的亮点,吸引读者参与并进行再创造,由此构成情感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带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世界。黄庭坚最早发现这一特点,他说:“至其乐府,可谓狭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

可视性与音乐性。在可视性方面,小晏词主要发挥了视觉功能的造型作用。一是使心态动作化。词人特别敏感地捕捉反映人物潜意识的小动作,如“琵琶弦上说相思”。“说”,在此传达出旋律以外的某种情感。“试倚凉风醒酒面”,“半镜流年春欲破”,“晓妆呵尽香酥冻”。“倚”“破”“呵”均表达出潜在复杂心态,而不宜浮面地理解。二是情绪的色彩化。如“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说着西池满面红”“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霞觞熏冷艳,云髻嫋香枝”。三是情感的意象化。如“两重心字罗衣”“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常在分襟处”。“细”“尖”,亦不只一般的意象造型,而是死别生离之情的外现,反映出深层的心理情绪。

所谓音乐性,即充分发挥词体之音乐性节奏的艺术功能。词本属音乐性文学。因音乐旋律之差异,于是便出现了长短不齐的句式与词体。能否发挥其音乐性特长并使之与抒情主题相结合,这已成为词人是否能在艺术上有所创造的关键。小晏词在这方面是成功的。他的词读起来往往具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音乐感。缪钺先生在分析小晏《鹧鸪天·彩袖殷勤》时说:这首词“上半阕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的字面”“写得非常绚烂”“像一幕电影,在眼前一现,化为乌有”。“下半阕写久别重逢的惊喜”“运用声韵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缪先生指出下半阕27字中,共用16个阳声(字尾带m、n、ng),读起来“仿佛是听一首谐美的乐曲,其中经常有嗡嗡的声音。引入一种似梦非梦的境界”。(《灵谿词说》)这一分析十分精彩。注意运用音响效果创造梦的气氛,还表现在其他词篇之中。如《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全词58字,阳声字竟有34字之多:“前”“见”“穿”“针”“上”“曾”“逢”“裙”“香”“风”“靓”“妆”“沁”“脸”“粉”“生”“红”“便”“春”“远”“行”“云”“终”“同”“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中”。有时一句几乎全是阳声字,如“穿针楼上曾逢”“酒醒长恨锦屏空”。这是词中的关键句,比较恰切地表现出梦回酒醒后的迷惘。此种音响效果与梦境相互配合,增添了“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斁,追寻已远”的韵味,使读者久久回荡在梦境的抒情气氛之中。

上述三点并非刻意求之,而是出自作者天性。作者以善感善觉之才,遇可感可觉之境,于是触物生情,而发于自觉不自觉的心灵意态,即所谓“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他的艺术技巧不是简单追求起承转合所能达到的。

4.梦因的透析:一种自觉但并非心甘情愿的选择

晏几道并非一开始就沉溺在梦境之中。早年,他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花庵词选》选晏几道的《鹧鸪天》,据夏承焘《二晏年谱》,这年晏几道约十五六岁。他这首词已写得相当不错了: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玉床。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透过歌舞升平的词句可以看出,词人所写的乃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初夏风光,象征着北宋王朝正向它繁荣的峰巅爬升。此时,他自己也满怀希望。他“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文章翰墨,自立规模,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晏殊去世,家道中落,晏几道沉浮于生活激流之中,后来竟因郑侠反对新法被拘而牵连入狱。入狱、出狱,对一个贵公子来说,不论身、心,均是难以承受的打击。早年,他无论如何不曾想到会有这一步。但他对前途并未失去希望。元丰五年(1082),在他监颍昌许田镇时,曾将新词进呈府帅韩维。《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说:“晏叔原,临淄公晚子。监颍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一监镇官敢以杯酒间自作长短句示本道大帅,以大帅之严,犹尽门生忠于郎君之意。在叔原为甚豪,在韩公为甚德也。”晏几道对韩进献新词,是最大的尊敬和信任,然而得到的却是爽直的批评。“才有余”“德不足”的士子,更无法求得宦途的伸展了。在多次挫折之后,他自然要转而把自己封闭于狭小天地之中。黄庭坚说他:“不能一傍贵人之门”“磊隗权奇,疏于顾忌”“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孤高耿介,目中无人。这样的文人是无法被当时上层社会圈接受的。从这一点上看,他是个落伍者。

正是在这无可奈何的情境下,他才在沈、陈二位朋友家饮酒、听歌,追求“一笑”之乐:“补亡一编,补乐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他明确表示他的创作走的是“花间”、南唐词的道路。这是一种“自娱”。他同沈、陈家四位歌女之间的恋情,则是他精神世界的最大寄托。然而好景不长。沈、陈二友或病或殁,四位歌女又“流转于人间”。词人唯一的心灵寄托已化为泡影。从政,无门;理财,无能。“四痴”之中,他只剩有两“痴”了:一是“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一是“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晏几道正是凭借他对四位歌女的信赖与痴情,凭借他那不媚俗,不跟风的笔,才在梦境的创造上,超越了他以前的词人。

据不完全统计,晏几道以前的词集,如《敦煌曲子词集》(王重民)161首词中,“梦”字出现7次;《唐五代词》(林大椿)1140余首词中,“梦”字出现180余次。入宋后的情况是:晏殊,12次;欧阳修(包括《全宋词》附录),20余次;张先,12次。晏几道词中的“梦”,正是晏殊、欧阳修、张先的总和。当然,小晏词的成功并不在于量的优势,而决定于他作品的美质。前人对此有很高评价。陈振孙说:“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直斋书录解题》)毛晋说:“《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遍。晏氏父子俱足追配李氏父子云。”(《小山词跋》)。周济评价说:“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现实世界把晏几道拒之门外,沉潜于意识深处的梦幻世界收容了他。离现实世界愈远,对“梦”的迷恋愈深。“梦”,成为晏几道难以释解的情结。艺术家就其天性而言,本就适宜于生活在想象和情感构成的审美世界之中。时代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

倘一定要问:晏几道“梦”词有什么价值与意义可言?为避免小晏词贬值,似可凑成以下几条。首先是心灵情感方面的价值。在宋代日益膨胀起来的、追逐官能享受的历史条件下,小晏词主要从心灵体验与情感跃动方面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维性开掘,揭示出精神活动的极大丰富性。他的词里,很少有低级庸俗的描写。即使梦魂中无遮拦的曝光,也绝少猥亵。不独“梦词”,甚至包括其全部作品,都比较清雅、纯正,艺术质量也较均匀整齐。

其次,在周敦颐、程氏兄弟与邵雍等理学风行一时之际,晏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客观上构成了对“存天理,去人欲”的一个冲击。程颐对“梦魂惯得无拘检”的赞赏,不就是人情味淡化了道学气,人性冲击着天理的明证吗?

第三,从词体自身着眼,小山词还把小令的创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使词更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如叶嘉莹先生所说,晏几道的词在历史发展中是“回潮之中的开新”。“回潮”,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就内容而言,他在柳永词内容开新与苏轼拓展词境的大潮中,却只集中于恋情相思的写作。就形式而言,他在慢词兴起之后而只用小令这一体式进行创作,表现出他观念的保守与对新事物的某种排拒。但他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回潮”,在“回潮”中又有所“开新”,而且以“开新”为主。他的“开新”由此而更加艰难了。

晏几道不顾别人怎样生活,怎样写作,而只沿着他情感的垂直线向狭深的内心世界开掘。开掘,终于掘出别的词人不曾特别珍视的东西:无理性却又孕含着人生哲理的“梦”。

三、《小山词》基本的创作心态:失落后的心理补偿

小山词抒写生活巨变之后的失意与抑郁,大都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而完成。进入词人脑海的又往往是昔日与多位歌妓的缠绵多情,当年的灯红酒绿、歌舞寻欢的生活成了一种美好往事的积淀。延续到眼前,晏几道仍然念念不忘从歌儿舞女那里寻求安慰。于是,恋情词成了《小山集》中的主要内容。这类词的抒情方式大致是如此的:描写歌妓对他的多情留恋或两人之间的深情交往,以至分别后难以忘怀、悲伤不已。正如前文所言,晏几道是在梦幻的虚景中构筑自己的情感世界,所以晏几道词所抒写的恋情,与其说是一种真实世界的真实情感,不如说是虚构情景的心理补偿。

1.爱恋的第一个层次:一见钟情

晏几道是位多情词人,他在友人家饮酒听歌,便对其歌婢侍妾情有所钟;在江湖上落魄飘零,便对偶遇的歌儿舞女念念难忘。这是晏几道爱恋的两类主要对象。他一再坠入爱河,又一再被迫别离,相思苦恋就始终伴随着他。而每一次爱恋的发生总是毫无例外地属于“记得小苹初见”式的一见钟情。词人无论是与友人家的养伎还是与江湖上的歌妓相遇,大都是在歌舞酒宴上,或者他要顾忌在座的友人的心态与面子,不可随意流露情感;或者各地流落,不容词人与某一异性逐渐地、长期地建立起感情联系。这样的环境决定了词人根本没有从容的时间与对方互道情愫、培养情感,彼此只能匆匆生情,草草了事。晏几道曾经说:“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生查子》)聚散匆匆,就不能有感情的牢固建立和发展。

词人与歌妓在文化修养、身份地位诸多方面相去甚远,故在应酬场合偶尔免不了对某歌妓产生一点理解,或抒发一些“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但更多的时候是夸耀对方的穿着打扮、美貌柔情,卖弄今夜饮酒狎妓的艳遇。晏几道许多恋情词,都集中描写歌妓的服饰、容貌、体态、技艺,与“初见”小苹时就记得她“两重心字罗衣”的感受一样。如“娇慵未洗匀妆手,闲印斜红”(《丑奴儿》)、“净揩妆脸浅匀眉,衫子素梅儿”(《诉衷情》)、“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裳”(《清平乐》)。他经常回味的是“断云残雨”“高唐梦”“襄王春梦”“归云巫山”“借取师师宿”等等。在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主要将歌妓作为排忧解闷的工具是当然的,晏几道不可能超越。酒宴间逢场作戏时,第一印象就尤其重要。词人总是根据对方的色艺决定取舍。遇上一位容貌出众、技艺超群的歌妓,词人就不免心醉神迷,一见钟情。如《玉楼春》说:

一尊相逢春风里,诗好似君人有几?吴姬十五语如弦,能唱当时楼下水。良辰易去如弹指,金盏十分须尽意。明朝三丈日高时,共拼醉头扶不起。

春风宜人,萍水相逢,美女如花,歌喉婉转。词人神魂荡漾,如痴如醉地迷恋上“伊人”,醉宿伊家,日高三丈,犹不愿告别温柔乡。随之而来的又是别离痛苦,相思肠断。词人一生的艳遇大抵如此。因此,词人便在一见钟情与乍离凄苦的情感交替中消磨时光。分手后最值得留恋的仍是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所谓“斗草阶前初见”(《临江仙》)一类。

同类推荐
  • 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

    一部用良知和真诚写就的开启一代新“国风”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一部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国农村变迁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就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作品从令人高度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视角切入,以生动鲜明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从中国农业遭受“左”的思潮以至于由此带来的巨大挫折的反思开始,截取当代中国农村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反映了中国农村发生的空前深刻的变化,进而追寻当代农业发展的崭新道路;探讨、思索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未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北斗京华

    北斗京华

    周汝昌先生在行文当中,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鲜活历历如在目前。作者所记均是亲所见闻,故记地如临其境,记人如闻声咳。捧读此书,便犹似置身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当中。
  • 拂挲大地

    拂挲大地

    关于黄土高原上的两个村庄让义村、马咀村的乡村调查,它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基因,但是在中国城镇化的洪流中都受到冲击,后者努力适应,主动迎接,前者保守闭塞,竭力抵挡。?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正、反、合,每部分20章节。正篇展示村落里保存的传统基因,反篇展示两个村庄被城镇化洪流破坏的现状,合篇是目前村庄发现的可喜的回归,它们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调查《拂挲大地》,就是一本关于农村命运和农民状况的纪实作品。展示一个让人振奋的现代新农村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主要写两个村庄农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它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包括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和成就,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牧马雄鹰

    牧马雄鹰

    散文集《牧马雄鹰》共收入20篇蒙译汉散文作品,代表了建国以来内蒙古老中青三代蒙古文散文创作的整体实力与成就。这些散文作品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父辈亲人的思念热爱之情,也记录了近三十年内蒙古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原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与对草原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跃然纸上。
热门推荐
  • 转法轮经

    转法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将卡耐基的好口才的说服技巧公布天下,只等你来参阅。
  • 功法修改器

    功法修改器

    石焱携功法修改器重生入九域玄幻世界,人族挣扎求生。九域世界以游戏形式发售、面世。当有一日,两界融合,妖魔肆虐而来。石焱内测进入九域世界,这一日,游戏尚未发售,玩家尚未进入,妖魔尚未影响……书友Q群:371073565
  • 双世之楚辞

    双世之楚辞

    楚辞:我的身后是皑皑白骨和无穷无尽的黑暗,沉疴已定,配不上你了。不,从前世到今生,从未配得过!帝居:我在等黎明前的曙光,黎明前是我,而你,是我的曙光。
  • 祈子江山

    祈子江山

    盗墓之子落难嘉靖时期!沦落一介弃儿!盛世非盛!乱世非乱!市井百态!落魄书生!四户万民!看一介乞儿游走在乡野,朝堂,草原,海外。被皇室铁卫暗杀,被鞑靼人刺杀,被西夷使臣臣服,被宗室九卫护之。历经磨难,行走在大明嘉靖年间!却是又……
  • 七宗罪

    七宗罪

    2009年,轰动嘉市全城的612案件在嘉市的头版头条之上占据了整整一个礼拜之久。这案子一经公开,嘉市的市民瞬间就炸开了锅。可外界谁都不知道,这件案子的起因,就仅仅只是一个失踪案牵扯而带动的。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华裔身份的追索与建构:美国华裔文学流散叙事研究

    华裔身份的追索与建构:美国华裔文学流散叙事研究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成为一种显学,受到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内专家和学者持续关注和重视,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视角丰富多彩。但本书在批判性地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流散叙事视角出发,结合后殖民理论,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和华裔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漂泊精神意向、心理状态、身份意识、身份归属、身份重构、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流和多元特质新文化景观进行了深度的、系统的、别样的阐释和研究。本书共包括6个章节:导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之根的追寻、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建构、美国华裔作家的现代视域与融合态势、结论。
  • 大小姐的田园生活

    大小姐的田园生活

    她的生活轨迹应该是安静的绣着嫁衣,等着未婚夫在良辰吉日将她迎娶回家。谁知道一夜之间,未婚夫没了,爹娘也葬身在火海之中。只能在侍卫的保护下带着才七个月大的幼弟逃离京城,去到侍卫的家乡隐姓埋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