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500000047

第47章 柳永词风与慢词兴盛(14)

这是一首春天的赞歌。作者通过“踏青”这一活动,把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气氛与人的青春活力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词中跳动着春天的旋律,同当时常见的伤春伤别的题材有明显的不同。作者成功地运用柳永开创的铺叙手法,多侧面地描绘新春的景象。开篇三句写春雨、春水:春雨如酥,冰雪消融,一派春回大地、滋润旺盛的景象。次二句写春暖之“点破残寒”,春意逐渐降临人间,残冬的寒意在消失。再二句点题“结伴踏青去好”,这一切春天美好的景色都是“踏青”时所见,融融的春意也是“踏青”时的感受。“平头鞋子小双鸾”,这是女子的装饰打扮,“结伴”者无疑是有着春天一般美好年华的青春女子。原来词人所描绘的是春天里所见到的一幅“仕女踏青游春图”。末二句写郊外春色,化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意。换头四句写初春天气的阴晴不定,变化多端,这是季节性的特征。就在这阴晴不定的变化中,滋润着大地,万物欣欣向荣地生长出来。接二句写初春万物中最具春天象征意义之花枝柳条,红绿相间,分外妖娆,所以踏青女子“争要先看”。一时间,人面桃花,争相辉映。再二句写踏青的兴致极高,竟不顾“香泥”浸湿“吴绫绣袜”。踏青女子的欢欣、活泼、可爱,与生机勃勃的春色溶为一体,成为春天里的又一景观。结尾三句点明春风“尽收翠绿,吹在眉山”。春风所舒展的是踏青游女的“眉山”,也是旁观者词人的“眉山”,给所有的游人带来无限的宽慰与愉悦。词人对生活有着浓郁的兴趣,充满着热爱,这一切通过层层的铺叙,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王观另一首慢词《天香》,多用俗语,同样深受柳永词影响。词曰: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呵梅弄妆试巧,绣罗衣、瑞云芝草。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已被金尊劝倒,又唱个新词故相恼。尽道穷冬,元来恁好。

与意中人守岁过“穷冬”,屋外虽然是“重阴”“云雪”,室中依然暖意融融,“语时同语,笑时同笑”,趣味盎然。从作品来看,王观真是一位乐观豁达的词人,无论是穷冬还是初春,他都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更加口语化的作品是《红芍药》,词曰: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词中及时行乐的颓放口吻,也与柳永极其相似。《全宋词》只辑录《红芍药》一首,可能还是王观的自度曲。王观又有《高阳台》写闺妇“一半悲秋,一半伤春”的思别情怀,从题材、语言风格到写作方式,都明显受到柳永影响。

王观还有一首小令《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江》,在当时广为传诵,词曰: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春天里送别友人之作。词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作者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作者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二句,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对友人的留恋。这比之一般的惜别与祝愿更加深刻、形象而又美好,为千里远行增添了乐观情调。这首词以抒情见长,在北宋词坛上是不可多见的佳作。

小令之佳作还有《菩萨蛮·归思》: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缕金衣》?水寒船舫稀。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情思凄切,语意惨淡,高古浑成,有唐诗意境。王灼称赞说:“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碧鸡漫志》卷二)上述的每一首词都显示出这种特征。王观是一位学习柳永词风而颇有成就的优秀词人。

三、王雱

王雱(1044—1076),字元泽,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子。天资敏慧,未成年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进士,调旌德尉,累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迁龙图阁直学士。王雱才高志远,助父变法,惜英年早逝,卒时仅33岁。陈善《扪虱新话》卷下称王雱一生不作小词,或有人笑之,“遂作《倦寻芳慢》一首,时服其工。”“此词甚佳,今人多能诵之,然元泽自此亦不复作。”词云: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这首词虽写暮春时节伤春伤别之情,但有自己的深刻感受,有完整的艺术构思,有情景相符、色彩清丽的具体画面,还有感受的直接抒写。上片写春去之惋惜。首三句是晚春渐趋落寞萧条的环境,以及自身独处“小院”整日孤寂无聊的苦闷。“翠径”二句写落英缤纷,春日无多。于是,“倚危墙,登高楼”,眺望春色,以寄托情思。然“海棠经雨”红透,一切都在告诉一个残酷的事实:“韶华”“因循过了”,春光转眼即逝。下片交代伤春皆因伤别引起。其实,即使有“好景良辰”,也同样因无人“携手”共游而更觉得痛苦伤感。忆及分别时刻,也是这般“落花流水”的景象,物是人非的感触难以遏制。结尾“这情怀”三句总束全篇,余味无穷。词人将伤离意绪缓缓说出,层层揭示,沉挚感人。王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文人,只是过早去世,又对填词不太用心,他的才能在词的创作上未得充分发挥。

四、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求去。后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元祐初拜相,主持全面废除新法。在相位八个月而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有《司马文正公集》80卷。存词3首,均写艳情,与其诗文以及平日做人时的严肃面孔大相径庭。其中,以慢词《锦堂春》最为出色。词曰:

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同类推荐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生命之殿

    生命之殿

    但丁·罗塞蒂的十四行组诗《生命之殿》共有102首(含开篇),创作于1847年到1881年之间,在诗人临死前六月才最终定稿,代表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十四行诗艺术的成就,也是这个时期英国诗坛上的一部扛鼎之作。《生命之殿》充满了诗人关于时间、爱情和人生的感官印象,这一系列诗歌直接滋养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唯美主义和颓废派创作。
  • 塞万提斯全集(全8卷)

    塞万提斯全集(全8卷)

    《塞万提斯全集》共八卷,根据西班牙阿吉拉尔出版社的第十八版《塞万提斯全集》(全两卷)为蓝本,依据它的编排顺序兼顾体裁和篇幅等,分成诗歌、戏剧一卷,喜剧两卷,幕间剧、小说一卷,短篇小说一卷,小说三卷。气势恢宏,展现了15.16世纪西班牙的全景式社会与文学状况。
  • 灵氛回响

    灵氛回响

    《百花谭文丛:灵氛回响》是著名学者、诗人陈建华的个人文学记事。“灵氛”来源于本雅明的“aura”一词,有多种译法,有的译作“灵光”,有的作“光晕”等,陈建华更喜欢译为“灵氛”,有一种通向远古的蛊惑,有一种“上下求索”的醒世者的感叹。本书特色明显,有六十年代的文学回忆、七十年代的回忆片断,还有九十年代回到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虽是回忆文章,但有现代人的思考,视野开阔,见人所未见,文史交融,启人心智。"
  • 擦拭

    擦拭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无论是回顾乡土的生命细节,还是展示前程里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置身校园的书香和树香中,还是身居家庭的温馨和美好里,都可看出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敬重,都可看出作者浓浓的感恩意绪。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进行诗性的表达,这是富于质感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的深思独语。
热门推荐
  •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账单、房租、贷款、缴税、信用卡透支、父母养老金……所有这些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有创业和成功的梦想,但有的一鸣惊人,有的却一事无成。原因何在?书中在各行创业成功的主人公会告诉你答案。创业未必需要高成本,用智慧把握商机才是最重要的。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 典型文案

    典型文案

    本书对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按事例的发生发展进行仔细梳理。将典型性事件好典型性人物与中国当代文艺政策好部署的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勾勒了一幅当代文学,特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9)文学与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的“关系史”。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王妃娘娘请将就

    王妃娘娘请将就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没有移开脸,对着他近在咫尺的脸轻声低语:“墨王爷,我不介意在你的暗卫面前上演一出弑君。”“霜儿你真是好狠心,枉费本王那么宠你。”她告诉自己,哪怕他是在为前世做补偿,她也不想接受,她只想离开,摆脱宿命的纠缠,可是他不放手,哪怕她真的想杀他的那一刻,也不曾放手……【第一部:酷皇上,请看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火葬

    火葬

    《火葬》是一部以抗日武装斗争为主调的作品,它描写了我国军队乘敌占的“文城”空虚,派出便衣队偷袭城池的英烈行为,以及城内诸色人物种种不同的面目、心态和命运。
  • 佛说大辩邪正经

    佛说大辩邪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