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500000088

第88章 李清照及北宋后期其他词人(8)

词人只能凄凉无告地回味着昔日“玉京”的帝王家“繁华”生活,当年“琼林玉屏,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的景象恍如一梦,已经永远离词人而去。如今人去萧索,万里胡沙,“家山”难觅。词人在悲苦的羌笛《梅花》怨曲声中,煎熬着痛苦的时光。这与前期的生活实在有天壤之别。这样的词,很近似李煜亡国被俘后所写的《虞美人》和《浪淘沙》。

写亡国愁苦与囚徒凄怨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穷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首词是咏杏花的,作于词人被俘北上途中。词人借盛开之后便不得不凋零的杏花,寄寓了自己国破家亡的哀思,以及对故国的凄苦追恋。上片前六句用拟人手法极写杏花无比艳丽,笔触轻灵浓艳。词人先将杏花比喻作神仙女子,盛开时冰清玉洁,靓妆艳香。这令人联想起赵佶在位时的无限风光。很快的,杏花遭受风吹雨打,春暮季节,凋零而去,这又是词人目前悲苦处境的写照。后五句笔锋顿转,写杏花的凋零,实际也就是北宋王朝的零落残败。“无穷风雨”不只是大自然的风雨,也是政治上的骤雨狂风。“愁苦”“凄凉”“春暮”,哽咽之声不断,是不折不扣的亡国哀吟。下片便直接转为对故国的思恋。换头以“凭寄离恨重重”承上启下。作者先把“离恨”托付给“双燕”,想借它们那不受拘囚的双翼载走这深沉的故国之思。然而,第一,它们不“会人言语”,无法表达;第二,“天遥地远,万水千山”,它们无法知道“故宫何处”。从“怎不思量”到结尾是第二层,在令人绝望与无可奈何之际,作者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梦中。但可悲的是,近来连做梦的机会都不可得,借助梦魂归国的希望也完全破灭了。此词写得纡徐曲折,沉郁顿挫,全由肺腑而发,故千百年读后,仍有感人的艺术力量。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略似之。”梁启勋《词学》下篇也评曰:“下半阕愈含忍,愈闻哽咽之声,极蕴藉之能事。”

二、陈师道

陈师道(1052—1102),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早年从曾巩学文,后见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六君子”。元祐初,经苏轼等人推荐,起为徐州教授,改教授颍州。罢归。元符三年(1100)召为秘书省正字。存词49首。

陈师道是个苦吟诗人。平时出行,偶有诗的感受,便匆忙归家拥被而卧,苦思冥搜,呻吟之声如重病患者,甚至累日而后起。当时流传两句话说:“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词林纪事》卷六引)他这种苦吟精神不能不影响到他的词,所以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和缺点,在词中均体现得比较充分。如《菩萨蛮·七夕》: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词与秦观《鹊桥仙》内容相同,但构思与艺术手法则相去甚远。秦观写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寄寓了作者不落尘俗的恋爱观。词里有和谐的画面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虚实兼到、情景交融的抒情词。而陈师道的《菩萨蛮》则有所不同,词中的“七夕”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背景,只是触发词中“停针忆远人”的一个契机而已。“七夕”,主要是被用来贬斥人间的不幸:“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尽管天上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在银河两岸,但他们还可以隔年相会一次,而人间却连“隔年期”都难以得到。全词以抒情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景物的描写。风格近似其诗,感情寓于理智的分析和判断之中。但是他的《清平乐》却颇有韵味: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怯怯微凉。

这首词写秋日来临的感受。词人的体验非常细腻,秋光银烛,“露叶翻风”,“青林红子”,色彩暗淡,景物萧条,处处透露出冷落凄寒的秋意。词人徘徊于“长廊”,感受着无眠的秋夜,情绪略现低沉。全词将“悲秋”之意淡淡说出,情意深婉。但词人用笔力戒轻熟,意象翻新,仍以拗峭惊警见长,与其“苦吟”诗风相通,颇能代表他的词风。

三、魏夫人

魏夫人,名玩,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魏泰之姊,曾布之妻,曾巩之嫂。徽宗时曾布为相,她被封鲁国夫人,故以魏夫人称之。博涉群书,工诗。朱熹曾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存其词14首,有《鲁国夫人词》。以《菩萨蛮》最为著称: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头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第一首词写女主人公每天去溪边遥望“离人”归来:“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这溪边柳下,也就是当年送别远行人的地方。然而,她不仅朝朝失望,月月失望,甚至年年失望了:“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三年”在古代并不是确数,乃泛指多次之意。尽管如此,这位妇女的内心仍充满柔情:“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这两句很富诗情:远山与清溪掩映在斜阳之中,楼台倒影在溪水中而微微荡漾,其间有成对飞起的鸳鸯。“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又饶有画意:隔岸错落有致的“人家”的点缀,“出墙红杏”色彩的重笔渲染,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生活情趣。作为一个女词人,魏夫人的感受是细腻的,捕捉形象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在这样秀美的风光中虚度年华,苦苦等待着恋人的归来,女子所承受的精神折磨要更深入一层。

后一首写荡舟清溪,直到鸳鸯之浦,入夜,才唱着菱歌,沐浴着月色返程,颇有江南民歌的余韵。这仿佛是一次荡舟嬉游,又仿佛是水乡的一次采莲劳动。南朝以来的民歌中,早就赋予“采莲”以特定的情爱意义。“莲”谐音“怜”,有爱怜之意。在南国水乡的柔波里,似乎又荡漾着青年男女的喜悦与情爱,含蓄而耐人寻味。芳香的“木兰船”,俊美的“人少年”,娇艳的“荷花”,动听的“菱歌”,以及“鸳鸯浦”地名的暗示,都透露出情歌的气息。这是女词人有意识地模仿民歌所写的一首生动活泼的情诗。对于封建时代的女性来说,敢于追求情爱且形诸笔墨,就已经具有了非凡的勇气。

同类推荐
  •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这既是一部精彩迭出的随笔集,同时也是一部知人论世、体贴入微的文学评论集,涉及的人物和主题从大诗人歌德的小说到一位印度教圣哲的精神修为和人生故事,从法国三位以日记闻名于世的作家的自我中心和尖酸刻薄到英国神学家兼大主教蒂乐生的宽厚仁慈及其平实自然的文体,特别是通过对他赞赏的爱伦坡、吉卜林,尤其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曼斯菲尔德等几位短篇小说大师人生经历与艺术特色的解读,对于短篇小说这一他本人也是当行大师的文学样式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毛姆以其塑造小说人物的洞察力和讲故事圣手的高超技巧,活画出一组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文人形象,进而深入到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内心灵魂,最终打通的是普遍的人性和人心——从“文心”到“人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可以看作毛姆一生不变的终极“观点”。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热门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第一娇谋

    第一娇谋

    她是云家贵女,身披盔甲征西戎战倭寇,立下战功累累,夫君却残忍灭她全家,染红他的帝王座。重生归来,她是艳绝京城的妖女凤红酥,权倾后宫心狠手辣,玩弄权术害权臣杀后妃,无恶不作。偏生天下男人都想伴她身侧,她却清绝一笑:“天下男儿皆不如佛冷。”世人大惊,传言,艳衣俊颜,雅骨风华世无双的佛冷,却是一个和尚。夜黑风高夜,凤红酥拉住清风禁欲的僧人红莲艳袍:“你是选佛祖,还是选我?”
  •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职场最重要的小事

    职场最重要的小事

    职业生涯本是一连串重复工作的组合,不会选择、不断选择、不坚持选择,是职场工作者的三大遗憾,能够全力以赴、坚持到底,兼顾工作与热情,才是职场竞争的赢家。身为初入职场者,如何克服职场对新人的刻板印象?如何打理好主管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如何让工作与志趣相结合?一切,都要从职场最重要的小事做起。五大精彩内容:一、给职场新人:从小处发亮,从大处闪耀。二、与同事主管相处,是一辈子的功课。三、小不公平要不要计较?四、工作不到一年就想离职?工作哪那么简单?五、从厌倦到期待,宪哥想告诉你的几件小事。
  • 殷勤梦

    殷勤梦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宛之:穿越了还是要平平常常过日子,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中行:别啊
  • 机器脑

    机器脑

    什么?英雄联盟的人物?什么?机器人附身成为人类主角?什么?诺克萨斯与德玛西亚的战争居然导火索在这里?什么?卡特初恋居然是那个霸气无双的男人?均衡教派与影流教派的羁绊竟然这般错乱复杂?源计划组合究竟强大到何种程度?暗影岛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晚期著作,出版于1889年,整理自他为《权力意志》一书准备的部分笔记资料。本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批判、美学等问题。尼采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批判精神的权威、思维的痼疾以及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重估一切价值。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杰迦奥特曼

    杰迦奥特曼

    幻想中得怪兽突然出现在现实中,本以为会死在怪兽脚下的白夜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到了奥特曼得世界,在面对那庞大的怪兽时,白夜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变身奥特曼得能力,而且还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任何一位奥特曼,面对穿越的使命,白夜又该如何选择。欢迎加入小说分享群,群号码:624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