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7000000017

第17章 多一些思考,少一点浮躁——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的总结反思(2)

可是,当有一天,我真的必须自己独自面对老和死亡的时候,我是否就会真的明白惜命的道理?到那个时候,我会不会顿悟,自己的生命并非是一只不系之舟,它连着爱你的家人以及所有与你相识的人的生命和过往?倘若你的手轻轻一挥剪断了全部的这些依恋,执意自殒,那便是不负责任的轻狂了。

人言道:“老来惜命。”这道理似乎近似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越是你没有的,越是你将要失去的,你越想去争取,你越珍惜。所以说,人越是年长,越纯粹,越活得洒脱。关于利益、金钱、荣誉的事情都淡出浅浅的生命,活着,真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这时的活,连理想和志向,都消匿成最初的亮点,成为遥远的记忆,不再是年少志高气狂的模样。

因为惜命,才怕失命;也因为怕失命,生命本身才显得无比脆弱。几个月前的一个清晨去上学,刚出门看见三五个人披麻戴孝,红着眼睛走过。对于在一个社区待惯的人,我是不很惊诧的。但我分明望见在不远处,一群正在晨练的老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随着一行人的方向移动,之前的热闹谈话骤然停止。而他们的眼睛里,灼烧着恐惧和无奈。

这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人不畏惧死亡。

一种是视生命为孰物的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一个理想和信念心甘情愿地死。忠义和坚守成了他们生命的亮色,无论在多灰暗多绝望的年代都能照亮一方天空。这个时候,生命的壮丽不在于那些革命的信条和高昂的口号,而在于他们肯将原本最要紧的东西拿来,以近乎自绝的方式来“挥霍”的决绝。他们是追求美的,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美,而是将美好的东西亲手撕碎,亲自祭奠。

林觉民的《与妻书》写得肝肠寸断,话语凝咽,让人不忍卒读。

当你读着的时候,就仿佛听见死亡的音乐响在耳边。那份笃定和悲痛难绝的哀伤,形成强烈的张力。如同环境与人的内心的张力冲突一样,让观者久久难以释怀。

读这些革命者的家书,你会发觉在那些挺拔高大的身躯背后,藏着多么细腻和温柔的情感。他们的形象,因此就不再单单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而变成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了。小学的时候,学了太多被描画成为了死亡而死亡的英雄的事例,甚至误认为,所谓英雄,就是要英勇地面对敌人的对抗,还有对抗后的死亡。而如果不死,就做不了英雄。后来才渐渐明白,死亡仅仅是一个形式,它背后最美的地方,在于他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抉择和笃定。

还有一种不畏惧死亡的人是将生命里的很多事情看得比死亡还要重。

我们畏惧死亡,是因为在我们既定的价值观念中,死亡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超越的。一旦死亡来临,便是无法挽救的。而如果一个人,他将道义、爱情、责任看得比死亡更重要,当现实的情形不容许他享受和承担的时候,死亡即结局。说起来很有意思,一个人选择死亡是因为他没有那么看重死亡,而选择的结果却是他必须接受死亡的到来。经历过这个结果的,就再也没有办法和活着的人分享这份经历;而没有经历的,起死回生的,却不能算作真正地经历过死亡。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却也是一个关于生命和伦理道义的永恒命题,它使得死亡更加神秘。

我想起文革初期就选择死亡的傅雷夫妇,在决定上吊之后竟然在地板上垫上一层厚厚的垫子,防止在上吊时踢倒的凳子声音过大而影响别人。那些真正让人惋惜的死,不是偶发的死亡,而是那些精心策划的死。你也许会想,他们那么爱自己,那么珍惜活着的人,怎么会死呢?

我想,一个如此珍视艺术和美的人,是多么不忍心被一群“另类”的群体所折磨!而这折磨的唯一终结的方式就是死亡。他们将尊严和对美的追求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就选择了死亡。这个时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仰望吗?

我一直羡慕那些从文革活过来的人,尤其是那些原本拥有很多敬仰却一下子全部失去的文人和艺术家。我甚至怀疑是什么力量让原本心态优越的他们渡过难熬的时期,从一片黑暗中望见未来。

杨绛先生给了我一些答案。有人评价说,这位老人把尊严看得很重,主要因为她信仰文化,她不相信,几千年宝贵的文化会被暴力毁灭。杨绛先生怀着对文化的坚定的信仰,渡过了人生的寒冬,迎来了暖阳。这又是另一种境界了。

现代社会已经开放到不惧惮谈生谈死,也不回避性和暴力。但是你会发现,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些东西是无法逾越的。那种微妙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人活着,可以有很多理由。而死亡,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够了。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有很多人苟活于世,并从未发觉;而那些选择绚烂至极去死的人,却创造了历史。

我总在想,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死呢?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啊。可是,无论我做多少假设,我都无法理解诗人殉道式的死亡,无法理解那些被人为设置的障碍扼喉而亡的志士。也许,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被人接受,他们才在有生之年和逝去之后无比孤独。可就我个人而言,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不会像曾经那样嘲讽或是不屑,单纯从一个角度去解读生死。

生是无法自我掌握的,死却可以。

这并不能证明生比死更加伟大和神圣。只能说,我们的命运之初是单纯的形式,不受个人左右的,可是其间漂泊的整个过程,就是我们可以略微掌握的了。我讲“略微”,是因为还有很多人力不敌境遇的尴尬处境,是由世间的其他元素所左右的。因此,敬畏死亡同敬畏生命一样让人感动。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作品《萤窗小语》中说:“幸而在这当中,我们还能有些作为,使自己平凡地生,却能伟大地死;在母亲一人的阵痛中坠地,却能在千万人的哀恸中辞世。”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句话印象尤其深刻。我曾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说出这句话,结果被老师打断。因为确实,在生得最绚烂的年纪里谈死是一个禁忌,而我不小心打破了这个禁忌。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总在思考人之于宇宙的关系。我开始好奇茫茫宇宙间人的生存是多么偶然和不易。我甚至经常在物理课上走神发呆,或者问一些没头没脑的问题。15岁左右的年龄,仿佛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将死亡挂在嘴边,自以为是一件很勇敢很伟大的事情。

6岁的时候,奶奶在老家过世。当时我还不懂“过世”的含义,只知道过年的时候,家庭的团聚里少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的身影,于是猜测奶奶一定是走很远的路去很远的地方了。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死,死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往往喜欢将死亡粉饰成壮烈的样子,并借以支撑某种理想。

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对死亡本身的误解。比如我在小学的时候读到课文中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抢眼、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活活烧死也纹丝不动的英雄事迹时,我以为死亡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甚至坚信,假如有一天自己也被放置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么我也会用同样的意志完成使命。长大之后才慢慢知道,其实一些死亡是惨烈的,并不如课本里写得优美。而我自己,必须承认,永远达不到火烧在身上也纹丝不动的境界。

另一种不惧怕死亡的是参透了死亡的人。他们淡去了红尘是非的争执,身无所羁。其实这一类人心中是承受过巨大的痛苦的,不然难有这样的造化境界。他们是从一个痛苦的极端回头,去寻找平凡和平淡。活着和死,对于他们而言,从本质上说,并没有太大差别。我虽然歆羡那些参禅悟道的高人,却也深知自己六根难静,到底是剪不断同这个世界丝丝缕缕的牵连。

当你没有思考死亡的时候,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有一天,你开始思考死亡了,就不禁会怀疑,生的价值在哪里,生和死的抗衡点是如何在短促的生命进程中得以实现的。生命就如同一场接力比赛,一代一代的人们完成着这样的接力赛,也不断续写着不同的故事。欣赏这些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愉悦。那么死亡,就没那么可怕了。

(2007.2.1)

同类推荐
  • 月夜轻箫

    月夜轻箫

    《月夜轻箫》的作者是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本书收入作者二十多年间创作的130多首诗歌,分为《春日呓语》、《夏日的湖》、《月夜箫声》、《洗净铅华》、《秋风絮语》五个部分。作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讴歌了陕北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亲情、友情、爱情。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纪弦诗选集

    纪弦诗选集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纪弦于1953年创办《现代诗》季刊,发出新诗再革命的先声,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诗歌的运动。如果说胡适、郭沫若开创了现代诗,艾青让现代诗更为本土化、更有时代感,纪弦则让中国的现代诗走进了现代主义,“他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纪弦诗选集》是近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的的唯一一本纪弦诗集。也是诗人单本诗集收入作品最多的一本,其精品之作悉数收入。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热门推荐
  • 顾先生的一颗子弹

    顾先生的一颗子弹

    【甜宠】【重生】【复仇】五年前她被自己最好的妹妹设计,惨死在顾墨风面前。重生后她再次嫁给她家帅老公,智斗七大姑八大姨,手锤作妖妹妹,为自家老公清除一切商业劲敌…… (PS:本文甜宠,女主智商在线,男主腹黑高冷)
  • 国色娇妃

    国色娇妃

    穿越成为发配在外的庶女,她忍!回归家族被欺被辱,忍无可忍!欺她、骂她、辱她、打她,她要狠狠的打回去,敢算计她的,变本加厉算计回去!待数年之后,看谁主沉浮!“王妃,有一个女人在外大骂您!”管家一脸忐忑道。女人笑得狡诈,“脱了她衣裳,游街示众!”管家一听,嘴角抽了抽。“王爷,有人在外说王妃的坏话!”管家一脸不安道。男人脸上露出凶残一笑,“剁了她,喂狗!”管家一听,脸色顿时煞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末日崛起

    从末日崛起

    本文随缘更新,反正会在八点之前!如果上了这台车,请各位男神女神点点关注收藏,小的给你们喊666!车门锁起来,一个都别想下去!一本非主流的末日小说,女主很傲娇,冷漠,心硬,禁欲系,不接受辩驳,我说的都有道理,谁觉得不对?neng死!排雷:1,丧尸也有社交活动,会搞事情围城,还会有十八房姨太太2,本文有恶俗烂大街修炼重生穿书情节,主角金手指比女娲补天的柱子还要粗。3,女主是个修炼狂,前期不谈恋爱,升级打怪复仇。4,男主非人,字面意思。作者婊出天际,所以主角也暗搓搓的婊里婊气,没圣母家人没拖后腿猪队友,经常自己打脸自己,前面不甜,后面高甜。(反正没写到,就先画一个饼)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喜耕肥田之二傻媳妇神秘汉

    喜耕肥田之二傻媳妇神秘汉

    新文《悍妇当家:娶个相公好种田》已开,求收藏!俗话说,傻小子睡凉炕,年轻火力壮!自从成了杨家老二媳妇;只见过她相公进房,从未见他上过床。“靠,不会出去打野食,偷吃了吧!”小傻子翻身而起,扛刀出门。
  • 我怕猪,离我远点!

    我怕猪,离我远点!

    这是一个“主动撩”和“被反撩”de故事。是靠着高浓度无污染又老到掉牙的狗血文谋生的“天才”网络写手:万年老糖猪与英俊潇洒、才高八斗的长腿医生“昊爷”之间相爱又相杀的互撕爱情小闹剧。老瞒采访:两位猪脚,可以说一下自己对对方的印象吗?唐若曦小姐白了一眼昊爷:老狐狸昊爷对老瞒露出一个难得的微笑:这是“小野猫”对我的爱称老瞒(鄙视)啧啧啧,恋爱的酸臭味【强宠甜腻要掉牙,男女双洁爱互撕。】“这里是单人床”“我知道”“哪怎么睡?”“咱们挤一挤”“想得美!”老瞒飘过:你们继续,我就静静的围观楚昊天(冷漠脸):老瞒,你瓦数太大了老瞒(咬笔头)简介书名无能,还是直接戳文+收藏吧~
  • 遗珠在沧海

    遗珠在沧海

    是珠灵时,育沛觉得魔王大人的大腿是极好抱的,但是对云眠的感情也难以割舍。是凡人时,萧珠却知道,自己认定的,自始至终,只有那一个人罢了。
  • 若是你,请回头1

    若是你,请回头1

    原来我竟是花界之公主,要嫁给天界二皇子,后遇上大魔之子,生活的虚假被揭开。为爱坠入爱河,无法自拔,来到异世界从新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