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000000020

第20章 登高壮观天地间(3)

李白来到了长安,当时42岁,朝廷有个诗人叫贺知章,已经83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贺知章85岁才去世,是位长寿诗人,非常了不得。李白将自己的诗给贺知章看,因为贺知章威望高,贺老要说好就好,说不好就不好。贺老打开李白的诗《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么好呀!李白你简直不是人呀!是从上天贬谪下来的仙人——“谪仙”呀!从此李白最喜欢这个雅号“谪仙”。李白去拜访宰相,递上个名片,说自己是“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李白:你钓鳌用什么为钩?什么为线?李白回答说:我以彩虹为线,以明月为钩。宰相又进一步问:你以什么为饵呀?李白答:我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宰相听后,吓了一大跳。有一次,从吐蕃族给朝廷来了一纸公文,朝廷里的人都不认得这种外文,李白留过学,一下子就将公文翻译出来,满朝文武都相当惊讶。唐玄宗很高兴,并让李白用吐蕃文给回一封信。李白说,可以呀!让杨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李白如此傲岸,处世“不屈己,不干人”,得罪了权贵。到了公元743年春天,沉香亭北百花盛开,唐玄宗非常高兴,带着杨贵妃春游。杨贵妃非常漂亮,她是“解语花”,牡丹花虽然漂亮,但它不会说话,而杨贵妃这朵“花”会说话,能理解人的心意。唐玄宗说,对着美景美人,不能唱旧曲,就让人叫李翰林李白来填词,李白写了《清平调》词三首。李白来朝廷本来希望抒发和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没法施展,不过是皇帝生活的点缀,高兴就叫他来,不高兴就让他走。李白的诗歌里经常说“大话”,但是打开他的全集,在他的诗文里却找不到一句像王安石、苏东坡“策论”这种东西,即治国怎么治,用兵怎么用,只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类的话。因此,李白在公元744年辞别了朝廷。他是公元742年去的,首尾是三年,实际上是两年多时间,希望唐玄宗将他放还,离开朝廷。唐玄宗对他兴趣也淡漠了,走就走吧,并给他“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值很多钱的东西。所以李白后来有钱喝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你们看,李白算账算得非常清楚,一百年就是三万六千日,一天得喝三百杯。李白最喜欢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喝完了,再添满,不能让杯子空着。李白和朋友在一起:“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离开长安在东都洛阳遇见了杜甫,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暂不讲这些。

李白这个人特别喜欢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家乡在四川江油,李白晚年寄居在安徽当涂马鞍山他族叔李阳冰家里。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什么是悲剧?从本质上说来,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但得不到施展,怀抱着理想和抱负而死去,这就是悲剧。李白就是这样,到后来他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在马鞍山住着,寄人篱下。长江流经安徽的地方,江边有突出的地方,就叫“矶”,如南京有个燕子矶,马鞍山这里有个采石矶。李白乘小船到江里去,月白风清,在小船上喝酒。清清的江水,明明的月亮,李白一生最喜欢月亮,最喜欢喝酒。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下月亮都是一样的亮,为什么家乡月亮最亮呢?这是因为对家乡怀有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手法叫“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到所描写的事物上去。在古代诗歌中,写月亮写得最好的是唐代——“月是唐代明”。在唐代诗人中,写月亮写得最好的是李白——“月是李白明”。李白从小就喜欢月亮,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长大以后,他喜欢四川的月亮,“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长大后他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我曾经把李白的诗句和苏东坡的诗句放在一起组成一联:“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

回到李白那天在月白风清之下游采石矶,在船上喝酒,一定是喝多了,当月亮倒影在江水里,他醉态懵懂中以为月亮在江水里,就去抓月亮,一头掉下去就淹死了。月亮怎么能抓得住?有个办法可以抓住。唐代诗人于良史有这样的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袖。”关于李白之死,有很多传说,但我最相信这个传说,他以这样方式去死,死得最好。一个非常浪漫的诗人,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诗人,在如此清清的江水中,在如此明亮皎洁的月光下,李白死了,这不叫“死了”,而是“仙去了”,这多好呀。李白的墓就在采石矶旁边。38年以后,中唐诗人白居易去凭吊李白的墓,写有《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一般人说“红颜薄命”,但白居易说“诗人薄命”,而在薄命的诗人中,命运最不好的也不超过你啊!这首诗写得很好。从那以后,历朝的人都在那里写诗留念。明代有个进士叫梅之焕,看到李白墓前历朝历代很多人写诗刻石,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李白是何许人也?李白是诗仙呀!你在诗仙面前写诗,不是整个一个傻子吗!

讲到这里我就想起1995年10月25日,我参加北大接待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他捐资100万港币支持北大做国学研究,北大授予他名誉教授,并请他作演讲。这个人文章、小说写得文采飞扬,非常好,但他不善言辞,讲话不紧不慢、结结巴巴的。正是他开始时不紧不慢地讲了四句话,让北大学生掌声雷动。他怎么说的呢?他说前两年他到兰亭去。兰亭是什么地方?王羲之的家乡。王羲之何许人也?书法家。“书法家”太轻了,是“书圣”,以后不要说书法家,要说书圣。金庸是名人,到兰亭后,公园负责人摆好笔墨,请他无论如何得留下墨宝。金庸说,在这个地方,无论如何也不敢写字。后来又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杜甫是何许人也?杜甫是诗圣呀。草堂主人让金庸写几句诗,金庸说,这里是诗圣杜甫流寓住过的地方,我怎么敢在这里写诗呢!金庸讲完这段之后,他不紧不慢地说,我当时只想起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班门弄斧”;第二句话是:“兰亭挥毫”;第三句话是:“草堂赋诗”;今天到北大来演讲,我忽然想起第四句:“北大讲学”。学生们掌声潮起。

由于我担任《北大学报》的主编,在每一期的末尾我都写一篇小文章,今天发给大家的就是最近今年第三期上刊载的。在第一期上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弄斧敢于到班门》。文章发表之后,有人告诉我,20多年前,华罗庚先生持有同一观点,但我肯定没看过他的文章,这是想到一起去了。文章的第一个意思是,不敢与高手较量永远成不了高手。还有一个意思,我想华罗庚先生一定没想到,这个观点是班门的堂主鲁班要敢于欢迎天下人到他门前来弄斧。这样不但可以使你的技艺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主要是,如果你的技术、你的技艺非常好,就要广泛地传播社会,广泛地造福民众。如果一种本领,一种技艺,不能广泛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它就一文不值。我这不是空话,不是大话,而是发自内心的。哪个人可以离开自己的祖国,离开自己的民族呢!

李白的诗歌第一个风格就是豪放飘逸;这是他的主体风格。这可以借用杜甫称赞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写好之后,鬼神也为之感泣。李白的夸张令人难以想象,可以把大的事物夸张到非常小,如“黄河如丝天际来”。也可以把小的东西说成非常大,如“燕山雪花大如席”。鲁迅先生说,这夸张得好,因为燕山(即北京)有雪,夸张必须有真实作为基础;如果说是“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不是夸张,而是荒谬了,因为广州压根儿没有雪花。又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谁都知道谁的头发都不可能有三千丈这么长。但这是最好的夸张形容句子,设想一下,如果说“白发三尺长”,就不是李白写的句子,永远不能激动人心,尽管那样更接近现实。

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还在于他喜欢写高大的,壮美的,飘飞的,流动的事物。大的如写大鹏鸟,写雄鹰,写骏马,写高山,写飞瀑,写宝剑,写黄河,写长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雄鹰、骏马、大鹏鸟本身就很有气势,加上李白夸张手笔就更加有气势,更加豪放飘逸。如果不写大鹏鸟你写麻雀,那么怎么夸张也不会有气势;你不写千里马,而是写老鼠,怎么写也不会有气势。

象就是物象,一旦进入诗歌就成了意象。李白在写意象时,喜欢写高大的,壮美的,飘飞的,流动的。大家记住,飘飞的、流动的意象更能引起审美的兴趣,具有更强的感发人心的力量。李白一张嘴就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连峰去天不盈尺,孤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他喜欢这种飘飞的东西,这使得他的诗歌豪放飘逸。这是他的主体风格。

对一般人来说,有一种风格就很了不起了,李白的诗歌还有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格,那就是清新自然。把豪放飘逸和清新自然统一在一个人的笔下,是非常难得的,李白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后来的苏东坡也是一个。李白的清新自然风格可以用他自己的两句诗来形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就是荷花,出水芙蓉,天然之美,她的美不用“淡扫蛾眉”,也不用“浓施粉黛”,内质的美是最美的。李白这类诗最典型的就是《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20个字,不论是老人读,还是小孩读,读出来都让人感到那么清新,让多少人引起共鸣。从唐代开始,多少炎黄子孙,在千千万万的情况下,有着千千万万不同的思念家乡的情怀,但都可以借助于这20个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就是这20个字的伟大之处。好的诗歌永远不是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反过来,晦涩难懂的,永远不会是好的诗歌。好的诗歌是“到口即消,味之愈长,历久弥新”。诗歌写得越具体,包含的内容越狭小,越不能引起更多人共鸣。设想一下,如果李白写的是“低头思儿子”,这样具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共鸣了。我在日本讲学两年,让日本学生背唐诗,一年讲下来,每个人都能背出来的,就是李白这首《静夜思》。一首诗歌,读了之后让人忘不了,永远记住,都不知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什么人教的,什么时候开始背下来的,其他诗都忘了,惟独这首诗歌忘不了,这就是一首好诗,具有巨大的感发人心的力量。四年以前,2002年,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来北大,和我们一起讨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他先发言说,现在香港年轻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太少啦,一问他们会背古诗吗?他们一张嘴就背:“床前明月光……”他的意思是说学生知道得太少了。后来我在发言中说,张校长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能够记住这20个字的,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烙印,而且深深地烙在他的骨子里、融在血液中。张教授亦赞同我这个观点。

李白在安徽时,泾县农村有个人叫汪伦,他非常崇拜李白。原来以为汪伦是农民,后来考证他是小地主,这无关紧要。他非常希望李白来他们村玩玩。他知道李白第一喜欢大自然,第二喜欢美酒,就写了封信给李白,告诉李白说: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李白一看,这地方好呀,就去了。李白去了一看,这是个小村庄,哪里有什么万家酒店!就问汪伦:万家酒店何在?汪伦笑嘻嘻对李白说,你来看看,指给李白看一家酒店的酒旗上写有“万家酒店”,原来开酒店的老板姓万,他开的酒店不就是万家酒店吗。李白又问:十里桃花何在?他就指给李白看外边的一个桃花潭。李白很高兴,走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像说话一样,很平常。但后一句很不简单。不简单在哪里?第一,诗中“不及”使用得好,它使得感情无限了。如果改“犹如”、“好像”、“就似”,感情就有限了;而“不及”让人想象有多深就有多深。第二,这里桃花的意象用得好,它美好,美丽,用它来比喻友情,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果不用桃花潭,而是“黑龙潭”,从认知上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与“黑龙潭水深千尺”是一样的,但在情感色彩上,则是天壤之别。一个是非常美好的,温暖的;一个是恐怖的,不好的。如果写成“黑龙潭水深千尺”,那么下一句只能是“不及某人罪恶深”,用它来写贪污几百万的坏人还差不多。

同类推荐
  •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影响世界一百余年的东方美学经典!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的东方美学经典!上市百年,已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16种语言版本,约46种版本,13种中译本。《理想之书》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在《觉醒之书》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茶之书》以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揭示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冈仓天心不仅勾勒茶史的梗概,更能借助茶道精神的探索来阐发茶人的美学追求,论衡东西文化的异同,赋予世俗中形而下的饮馔之事以美学意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流布功能。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热门推荐
  • 奇幻世界纪实

    奇幻世界纪实

    一旦有一天你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将无可阻挡。成长型,无CP。
  • 凡族I

    凡族I

    “你们记住,强者俯视深渊,弱者凝视深渊。”哀离别,殇情缘,葬相爱,真颜笑,泪花落,簌簌风起,人却不再,他忘不掉他们分别时的那种痛,他会回去的,回到他们身边。而‘他’,早就做好了守护他的准备,即便他们两个在同一时刻死去。凡夜来到域風大陆,他的起点在这,终点却在另一个地方,一切从这里开始,就由他再来一次不一样的开始,对于凡夜来说,强大没有结束,只有开始。全新的修炼体系,开创真正道系修炼法则。 凡族系列主要分为凡族族长凡人和其两子凡间,凡夜三人分别后的故事,所以在《凡族》里面会时不时的提到父亲凡人和哥哥凡间,大家只有慢慢看,才能慢慢理顺剧情
  • 光影相间之灵陆

    光影相间之灵陆

    倒霉的他们穿越到了游戏世界,想要回去的他们决定组团把这个游戏世界玩通关!可是他们却发现,一切并不如同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鱼“勇者阵容”,又是否能打倒魔王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赎心者:阴影

    赎心者:阴影

    有茶城美誉的都匀市著名企业家梁仕超被人谋杀,警方在调查中很快锁定目标,但没想到的是,这件案子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 新黑猫警长第一辑:电脑幽灵

    新黑猫警长第一辑:电脑幽灵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星与愿存

    星与愿存

    叙述了以封兮与白曦晨的校园爱情故事为线索,回忆美好的青年时期,表达对美好的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 快穿我是女配我骄傲

    快穿我是女配我骄傲

    明月:我们的口号是,活的最好!快穿,所穿的每一世界原主,有好有坏。CP有,但是不一定每一个世界都有。
  • 聚散两依依

    聚散两依依

    1979年,经过了八年的爱情长跑后,琼瑶终于和相识了十六年的平鑫涛结婚,同年,她创作了小说《聚散两依依》,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之间魂梦相依、聚散缱绻的心路历程,显然也正是她和平鑫涛之间爱情的真实写照。盼云嫁入钟家没多久,先生便过世,在宠物店里买狗,遇见了风流倜傥的高寒。而后一次同学聚会上,高寒认识了清纯可爱的可慧。在一次到访钟家时,再次见到了盼云,对盼云心生爱慕。虽然盼云心里也爱着高寒,但顾虑到可慧也爱高寒,这令盼云陷入了迷茫纠结中……命运里的缘浅情深,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李嘉诚,一个响彻华人世界的名字——他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封为“全球最赚钱公司”。《守得住,才强大》带你一起学习李嘉诚的商业及人生智慧:低起点如何求发展;生意场上如何做事、做人;年轻人怎样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重大生意怎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