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000000029

第29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3)

写与女伴们一起游玩,写得非常好。她结婚后与丈夫感情很好,丈夫外出做官,离别后她十分思念,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她的丈夫。词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中以最后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几句最有名,是极为人称道的佳句。据史料记载,她的丈夫收到后,一看此词写得太好了,但有点不甘心,不服气,于是闭门谢客三日,一共写了50首《醉花阴》;把李清照寄来的这一首也一并抄写放在当中,然后请他的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看后,大加赏识说,士隔三日,刮目相看,你的词大有长进,其中最好的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听到这样的评论后,赵明诚长叹一声说,其他词都是我写的,惟独这一首不是。这一段故事,传为佳话。

李清照晚年的词比较凄婉,其中《声声慢》是她的名篇。词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一连串的叠字最为人称道。叠字是我们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修辞手法,叠得好,效果会很好的。这首词接下来就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下面写她愁苦的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得非常好。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大学有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吴小如先生,学问非常好。吴小如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有他自己的新意。他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定:没有己意不动笔。例如,对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历来人们都是解释为:满地黄花(即菊花)凋谢了,堆满了一地。大家知道,春天的花是落瓣,秋天的花是落朵。如果菊花都已经凋谢成那样了,还有什么用不用摘的呢?吴小如先生认为,历来人都讲错了。“满地黄花堆积”,并不是说黄花都凋零了,而正好相反,指的是黄花开得非常茂盛,花团锦簇,一朵一朵重重叠叠的菊花,构成“满地黄花堆积”的视觉效果。菊花是那样美,而我的心情却是那样的凄苦,“憔悴损”,不是说菊花,而是说词人自己面容憔悴,谁还有心情去欣赏和采摘那样的菊花呢!这就是“如今有谁堪摘?”我认为,从古到今,只有他讲对了李清照的真实意思。

李清照晚年写过一首《永遇乐》,说最难熬就是在帘儿底下听别人欢声笑语,这种愁苦可以说是最为不堪,最难以忍受。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另外像晚年的《武陵春·春晓》也写得很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她晚年飘泊到金华时写的。春天来了,风光非常好,她“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们说双溪的春光明媚,自己也想去观赏一番,但就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担心双溪那小小的船啊,它承载不了我内心这么多、这么沉重的愁啊!写得多好啊!从来没有人把“愁”写成有重量的。“愁”是属于精神情绪,怎么会有重量呢?历来写“愁”的有几个名句:

第一个就是李后主用长江水来比喻“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滚滚无尽”,是用长江的滚滚无尽来写自己愁绪滚滚无尽。

第二个就是北宋的秦少游,在《千秋岁》一词中写道:“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也是名句,用大海来比喻愁。大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是“浩浩无边”;用“愁如海”,来形容愁之浩浩无边。

再一个是北宋的贺铸,在《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里他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一川烟草”的特色是什么呢?是茂盛;“满城风絮”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缭乱;“梅子黄时雨”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绵绵无绝”。这是博喻,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之盛、之乱、之绵绵无绝。

还有很有名写“愁”的诗句,就是李白《秋浦歌》中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的比喻好在哪里呢?以上的比喻虽然都很好,但所有的比喻都跟“愁”的情绪没有什么关系,“江”跟“愁”没有关系,“海”跟“愁”也没有关系,“梅子雨”跟“愁”同样没有关系。惟独“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白发”与“愁”是有关系的,因为“愁”很多而愁白了头。

在所有这些写“愁”的名句中,李清照能别出新意,说“愁”有重量。她这个人很有创造力,不肯重复别人,她创造性地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是说,我担心上船后会把船压沉啊,为什么会压沉呢?因为我满怀的愁绪,实在太多了,太重了!

李清照是位女子,但她非常泼辣,敢于反对流俗。例如,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偏偏才情洋溢。再如一般女子不能喝酒,她却很喜欢喝酒。只要翻开她的词,几乎篇篇都有“酒”。如:“三杯两盏淡酒”,“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未成沉醉意先融”,还有“沉醉不知归路”等等,几乎都离不开酒。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人不随流俗的性格。

从唐代到宋代,李清照之前有很多词人名家,像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李煜,宋代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等,都没有一个人写过词学理论著作。而到了李清照的时候,她写了一篇著名的词学理论著作,那就是《词论》。这是中国词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理论著作。我经常说,一个人要是能留下一个“第一”,此生不虚也!当然要是好的“第一”了。在这篇著作里,李清照以女子无羁的才华横扫须眉,一一评点前人。说晏殊怎么怎么样,说欧阳修怎么怎么样,说秦少游怎么怎么样,说苏东坡怎么怎么样,一个人一个人地点评了一遍,每个人都有不足。这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才华!

我上次说过,她有一篇《夏日绝句》写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五绝共20个字,真让千古男儿为之汗颜。这么好的诗句,而在她以前有那么多的伟大诗人却没有写出来;在她以后又有谁能及呢,也都没人能超越她。写楚汉相争的诗句中,最好的就是这豪气干云的20个字。

晚唐诗人杜牧认为项羽不应该自刎乌江,应该过江去招集江东弟子,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他在《题乌江亭》绝句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政治革新家王安石不同意杜牧的看法,认为垓下一败,大势已去,即使江东弟子还在,难道他们还肯为项羽去争天下吗?他在《乌江亭》绝句中针锋相对地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这些观点都不如李清照发自内心的称赞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壮举,这就是男子汉的气概,虽然失败了,但也是失败的英雄。相反,有的人虽然胜利了,但却不一定是英雄。项羽自刎了,但自刎得好,这是英雄。李清照的观点是不满南宋的投降主义,跑到长江以南去,以长江为天险,在临安苟延残喘。一个女子在当时能够发出这样的时代强音,非常了不起!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她,怀念她。

李清照还有一篇散文《金石录后序》,写她与丈夫的日常生活,写得非常好。她们两口子很喜欢金石字画,当时他们还能看到唐人的字画,甚至王维的字画,南北朝顾恺之的字画。有一次看到一件很好的字画,两口子喜欢得不得了;可是要价太高了,两人把家里的家具首饰全加起来都还不够,只好把这件字画又还给人家了。可惜北宋灭亡后,她家的字画都散失掉了。下面我要接下来讲讲南宋的词人,那是从1127年到1279年。南宋的首都是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曾有诗人林升写诗《题临安邸》讽刺南宋的统治集团。诗曰: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统治者们在杭州花天酒地,不想打回到北方去了。在北宋灭亡之后,最强的呼声就是抗战的呼声,就是要恢复中原,这是当时时代的主旋律。在这样的主旋律当中,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诗人和词人。

比较突出的,例如岳飞。她的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三位伟大的母亲。第一位就是“孟母三迁”的孟子之母,因为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要选择。后来孟子成了儒家的“亚圣”。第二位就是“欧母画荻”的欧母,欧阳修之母。欧阳修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可是她的母亲一心要把自己的儿子抚养教育成人,家里没有钱,她就用芦荻在地上划字教自己的孩子。后来欧阳修成了文坛领袖、政坛宰相。第三位就是“岳母刺字”的岳母,岳飞之母。岳飞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主要是戎马征战,抗金卫国。可惜后来被秦桧害死了,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不但是武的才华,文的才华也没有得到展示。他写的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大家都可以背诵。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这首词就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号角。词曰: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现在对这首词略有争议,我认为不要争议。有人对“壮志饥餐胡虏肉”提出异议,认为“胡虏”也是少数民族,不能吃他们的“肉”。我认为,这是历史呀!倘若不歌颂岳飞,难道要歌颂卖国的人吗?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胡虏”现在是我们的兄弟民族,那是后来历史发展的结果。岳飞满腔热情地要收复中原,可是朝廷的主要矛盾是,一个主和,一个主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宋王朝是一个软弱的王朝,有人称之为“鼻涕宋”,像鼻涕一样软软塌塌地提不起来。在北宋的时候,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革新与保守的矛盾。在南宋时,主和派老是占上风,主战派老是掌握不了实权。所以岳飞一直都很愁闷,他写了另外一首词,叫《小重山》。如果说《满江红》写的壮怀激烈,那么《小重山》写得低沉悲愤。这是他不同风格的两首词。《小重山》词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他满腔的悲愤,盘郁着深深的激情,没法喷发出来。一个人能写出“怒发冲冠,凭栏处”这样豪放的词,又能写出“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低沉、委婉、悲愤的词,是非常难得的。

其他词人例如张孝祥,也是主战派的人物。他的《六州歌头》我们这里就不说了。他有一首词叫《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写中秋很著名的词。关于写中秋的词,历来人们最推崇的当属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类推荐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权势者的欲望无所节制,百姓小民无力对抗。老子用比国君更权威的口气,试图对这种潮流踩刹车。本书再现了言简意赅的道家经典《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魅力,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谜一样的古老的南方隐者文化,相较于儒家以礼法对抗乱世,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这是乱世中的一缕清风。同时,本书将老子放回战国乱世的历史脉络中,纠正了以往大多数人对于老子思想的“反智”“反文明”的指责,试图理清老子及道家思想之核心“无为”的真意,其实是悲天悯人的积极关怀。
热门推荐
  • 影惊鸿再开江山时代

    影惊鸿再开江山时代

    【女帝重生+神之传承+宠弟无限+霸道宠文】☆事业线这是一代女皇重生到名为地球的异世大陆然后一步一步的把这个世界的经济紧紧扼在手里,一点一点建立自己国家从而开启了她继续统一江山的伟大豪壮故事☆感情线一位白妪老人站在山峰最高点,看着她的打下的国度,不禁回想起她的一生,悄然回首,发觉她一生爱过的两个男人。一个男人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却在最后因她断了生的光明,消弭于天际。一个男人解冻了她冰冷的心,让她明白什么是爱情,却也因她生生谢绝红尘。也许就像那命运之轮显示的那样,她根本就是一个孤星,孤独一生。南宫血柔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鲜血里成长,却注定柔情。半世痴缠,一杯黄土。一世迷离,坠入深渊。两世牵绊,灰飞烟灭。一千年的恩怨情仇,那又能怎样?她还是她,从未改变。她用她沧桑的声音说道,“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我心中,你们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我也要走了。”——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荣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且待如此,看她颠覆世界,执掌江山,让她的人享尽一切荣华。
  • 烘焙师

    烘焙师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 余爱绕梁

    余爱绕梁

    比时光还要强大的,是命运;比记忆还要深刻的,是爱情。霍音第一眼见到梁淮则时,有种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心动,仿佛他是她上辈子就爱过的人。他有不能忘却的亡妻,有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他对她的另眼相待,不过是为了让她填补梁慕尧缺失的母爱。然而因着一纸婚约,朝夕相处间,沦陷其中的,又何止她一个人?当她失去的记忆被重新找回,原来一切的巧合都不是偶然。往昔的甜蜜与欺骗,如今的深情与谎言,她该如何面对依旧深爱着的梁淮则?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后来,是我痴念你的吻

    后来,是我痴念你的吻

    年少他们亲密无间,再见他高高在上,她是酒吧服务女。他恨她,把她像金丝雀一样的折磨她。他拥着别的女人步入新婚殿堂,她在大火中绝望一笑,“唐澈寒,我的心死了,好难过……”当真相揭开,他在火后废墟中疯狂找她,泪中呐喊,“苏乔夕,求你……不要离开我!”当她带着宝宝出现时,他欣喜若狂的问她,而她还痴念他的吻吗?
  • 锦上添宝

    锦上添宝

    前一世的苏锦遇人不淑,鬼迷心窍,毁了自己亦毁了自己的夫君,疯疯癫癫,竟是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推入了深渊。她恨,那背后之人,心狠手辣;更怨,自己被那猪油蒙蔽了心,怎得那般不知廉耻,狠心之极。苏锦这一世,仍是那苏家阿四,那背后之人她发誓定要揪出来,唯有那一对儿女和他...苏锦想,怕是几生几世,她都难以偿还。
  • 恋重生

    恋重生

    流年轮回,再次与你邂逅,陌生却又熟悉……只是,已经知道分离,是否还要相爱?等待命运的结局……---------------------------(封面由晏九九同学出版,嘿嘿,某非常喜欢,在此鸣谢。)
  •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玻利瓦尔城的三位地理学家、法国的两位探险家和玛夏尔中士及他的侄子让出于各自的目的,同时来到了奥里诺科河。他们各自租用了一艘船逆流而上。一路上奇异壮观的景象层出不穷。让为了寻找十四年前失踪的父亲,不顾沿途的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要到达奥里诺科河的源头。途中他们遇到了匪帮的围困,让是否能脱离危险找到他的父亲呢?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循界神迹

    循界神迹

    浩瀚冰冷的恒宇深处一颗硕大的古星在一次大战中变得四分五裂,原本的一个世界变为了几个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世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无尽的宇宙深处究竟隐藏着多少太古年间鲜为人知的秘密,万载岁月,满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