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400000051

第51章 哲学断想(22)

未来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清理过的概念。明天肯定不是未来,但未来又不能远到脱离我们的心理视线。未来是一个需要用想象勾画的前方,它是我们的行为边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那些脆弱的未来,很有可能被一阵狂风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未来的存在,赋予了很多行动以意义,一旦未来的边界消失,所有行动的意义都将被掏空。当那些没有可能性的未来被强加到我们心灵行囊里的时候,我们作为个体的意义就消失了。我们需要把那些虽然脆弱,但是心里可见的未来在灵魂中刻下来,它让我们不会迷失。所以摧毁一个人的未来,就是洗劫了一个人的思想之城,留下的只是空落落的无,这种无在时间中与绝望相连。所以绝望是对未来内容消失后的一种彻底反抗,稍微温和一些就是在未来被掏空以后出现的浑浑噩噩,这种心理的无序与内容消失后的空无一物感有关。毕竟人是在时间中生存的生物,他需要为那程无人可以替代的抵达空旷之旅,设置一些不至于缥缈而可感的念想(梦想)与路标(未来),否则就谈不上前行。所谓的在路上,就是为了寻找这些念想或者路标,遗憾的是,有的人一生都处于寻找状态,寻找而不得,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伤。

高明的盗贼总是以隐蔽的方式盗窃我们脆弱未来的内容,一旦不成,甚至不惜武力摧毁它。一个容忍普通人的未来被肆意侵吞的社会是残酷的,也是不人道的。在一个思想荒芜的年代,我们要锻炼自己的忍耐力,让未来具有再生能力,如壁虎的尾巴一般,断了还能再生,不屈不挠,否则你是无法抓住未来的。对于个人生活来说,这些年一直顽强地坚持着,让脆弱的未来如韭菜一般,时刻翠绿并盎然着!让未来的种子在荒野中生长,如《圣经》上说“如果种子不死”一般。否则谈何坚持?这些年,虽然艰难着,但也一直在缓慢地前进着,老娘肯定理解我的思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支撑,也是一个展现未来的窗口,让别人看到你对未来的信心,也鼓舞了别人对于自己脆弱未来的信心。长期来看,信任换来的总是信任。恍然想到多年前在北方某地的工棚里,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个人拖着思想的长刀立在迎风的山口,空空荡荡中,远处马蹄哒哒。

(20110128)

61.人有时是无法控制荒诞的命运的

这一周学校临近放假,一直在紧张地批阅试卷,规整成绩,一一核对,很是辛苦。昨天又是一天的学生答辩,回到家里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总之,这一周什么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做。今天醒来,发现外面下了好大的雪,白得耀眼,一时间竟然感觉又回到东北了。那种时空的错置,总让人唏嘘不止。人到中年,乡关已远。多少情怀都已虚掷在渺茫的奔波道路上,来不及告别,也许这就是一个冰冷的决然的时代,没有儿女情长。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孔子的雕像在奔袭了2500多年后终于立在天安门的广场上。真不知是不是该祝贺一下老孔,想想这个老先生也挺不容易的。前几日还琢磨,能够在天安门安营扎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首先要经过战斗力强悍的城管部队的围剿,后来发现,城管部队早已不知去向,老孔的雕像安然挺立,矜持着并从容地低眉顺眼着。忽然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老孔的到来是经过权力部门特批的,至于那些城管行动的选择,历来都是有针对性的,明白这层道理,也就明白了当下所有的秘密。

客观地说,我对老孔没有意见,三十多年前,神州大地热情高涨地批林批孔的时候,俺还小,不明白,什么孔老二不孔老二的,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没心情关注这些闲事,所以也没掺和,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找到吃的东西,填饱肚子。稀里糊涂地人到中年,对于老孔的学问略知一二,对他还是没有意见,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老孔就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聪明老头而已(记得是老黑在《历史哲学》里的说法,很多年前看过的,如今已记不得了,手头上也没有找到老黑的这部著作,凭记忆写出来)。对于黑格尔的说法,我还是同意的,需要补充的是,老孔是一个有操守的世故老人,这点值得今天的人们敬佩。老孔的一生其实挺郁闷的,对此我是很理解的。老孔的做法无非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跟今天没有什么不同。一个老男人,自认为已经有了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可惜不让他治,所以没有办法,在54岁的时候(好像是BC497年)带领门徒周游列国,想应聘个能施展抱负的岗位,至少弄一个“××计划”也好呀,可惜,就这点要求也没有实现,几次差点把小命搭上,如丧家之犬般四处求职,没什么可笑的,我们也是这样。结果由于不是特种人才,折腾了14年后,68岁的光景借学生的光重新回到鲁国,可惜,在前一年,老婆也去世了。怎么办,理想是没有办法实现了,乘着还清醒,赶紧写书吧,四年后死去(孔子,BC551~BC479)。一个读书人的辛酸一生,值得同情,我们今天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从这点来说,我挺同情老孔的,至少不恨他。

问题是老孔的主张对中国没有好处,所以基于这点,对于文化复古主义我是很不感冒的,我认为开错了药方,与文化不文化的没有多少关系。纲常之说已经彻底把中国人的思想搞坏了,中国人当下所遭遇的泛行政化,与此有直接关系。国家今天面临的诸多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把权力重新分配给所有人,去行政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今天的权力垄断,通过剥夺无数人的权力,然后占有过多的资源,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平均权力,也就保证了资源分配机会的平等,这些无需借助老孔的学说。相反,抬出老孔,我倒是认为,权贵者有意掩盖这种不公平,所谓“人的命,天注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从而实现非法占有的合法化,让那些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接受这种不平等事实。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孔的学说贻害无穷。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总在重复着一个低级的循环:落后战胜先进。王朝的更迭无一不如此。简单地说,就是一些利益集团总是不舍得放弃非法侵占所得中的30%财产,用于弥补与修复社会中形成的差距与裂痕,反而是变本加厉,这个时候那些被剥夺者(处于落后阶段的人们),由一个不起眼的导火索,推翻利益集团(此时利益集团占有的财富的100%被重新分配),然后,又是上一个朝代的重演,周而复始。这些更迭没有任何进步可言,因为导致更迭的深层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这些与儒家文化有脱不开的干系。所以,我宁可相信制度的约束,而不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仁义之说。

历史的诡异恰恰在于,人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的。老孔肯定不知道,他生前的窘迫与他死后的风光,差距何其大也。为什么风光,因为他的理论是一种奴才理论,便于统治,否则才没有帝王愿意把他当回事呢,就这么简单的道理,结果却是屡试不爽。老孔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关键是他的理论绑架了未来的族群,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也许这不是老孔的本意,我愿意相信他是善良的。

如果一个人的理论总是被人轻易利用,并利用它去奴役人民,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理论本身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20110120)

62.一个奇怪的人和他的奇怪遗嘱

这几日忙里偷闲看点闲书,为了缓解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紧张神经。正好窗台上放了一本英国作家保罗·约翰逊的书《知识分子》,这本书在西方很有影响,可以说这部书是一部对知识分子的灵魂批判书。昨天夜里把其中的《布莱希特:冰一样的心》看完,有些震惊。关于布莱希特,以前看过阿伦特写过的一篇文章,还有一些印象,知道这个家伙是一个诗人、剧作家,还是戏剧理论的大腕。能把自己弄进邮票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两下子。其实,我更认为他的诗歌成就很不错,应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于他的戏剧,感觉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反而影响了思想深度的扩展。当然,对此我没有资格过多评论,总之,这个家伙绝对是一个有才华的骗子。没事总爱穿上特制的工人服装,冒充工人阶级,出入东德的特供商店或者高档酒店,然后口袋里揣着奥地利的护照,很搞笑的情形。遥想当年,咱们大清朝的慈禧老佛爷不也是嚷嚷着要吃窝头吗?不过那个窝头可比馒头都贵。这个招数,就是今天我们仍然能够见到,历史其实没有多少进步可言。

从苏联来的马克思主义存在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重视类而忽视具体的人,正是这种类哲学的思想,导致任何个体的存在价值都可以被肆意剥夺,以集体的名义。因此,我们深受其害。就是今天,我们也没有多少改变,所以人的尊严仍然停留在纸面上。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造就了无数冷酷的心。让冰冻的心融化起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

布莱希特(1898~1956)这个家伙的好笑之处就是临终遗嘱,除了财产的分配外,他特意嘱咐:葬在一口灰色钢制棺材中以便防虫,而且一死去就用一柄钢制的匕首穿透他的心。这个很有创意,也很好玩。为什么要用匕首穿透心脏呢?这个有点意思。我感觉他是在忏悔,毕竟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那些虚伪、那些奴颜、那些献媚可能就是为了苟且偷生。即便苟且了,也要苟且的够本,这种想法总有点让人耻笑。干脆杀死那个让他自己讨厌的心,以此换得阴间的新生。也许这一刻,他才像一个诗人。要知道他曾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孩子,而不是权威的孩子。”

(20110401)

63.鲍勃·迪伦:一个老男人和他的时代

前几日有朋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问我为什么音乐盒还没安装音乐。只能如实回答,一则最近比较忙,顾不上;再则,新版的有些功能我还没有开发,玩不好。今天课后回家,用了很长时间,寻找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安装。

这次选歌仍是老博客的歌曲,那些曲子一直都是我喜欢的,只是这次添加了汪峰和鲍勃·迪伦的两个新歌。对于汪峰,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他就是中国最近十年最优秀的歌手与作者,我喜欢他略带伤感的豪迈,因此录入一首他的歌曲。至于那个老男人鲍勃·迪伦,喜欢很久了,好多年前在英语课本中看到过他的一首曲子《Blowininthewind》(随风而逝),其中有几句很给力:“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叫男人,鸽子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这个句型太让我着迷了,二十多年前曾把这首歌曲大概意思翻译给一个诗人朋友听,他听后泪流满面,然后我们就喜欢上了这个曲子。那段时期,我们用这个句型造了很多句子,这些年的沧桑生活让我们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唯一还记得的就是:一个人要读多少书才能叫有学问?台湾的罗大佑也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歌曲,也是我喜欢的。恍然记得2007年那届硕士毕业,我们一起聚会,喝了很多,他们送我回家,一群男人在一个中巴车里嚎叫着,车窗开着,一群疯狂的人吼着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在醉意中,听得我热泪盈眶。就是今天回忆起来,内心仍热血沸腾,其实这些年了,我们都想活得明白一些,可总是无法明白,心有不甘啊!

前几天听说鲍勃·迪伦(1941~)这个老男人在七十岁的时候终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北京到上海做了一次告别演出。我无法想象一个七十岁的老男人该如何唱出五十年前的歌曲,今夕何夕?其实不用,鲍勃·迪伦就是一个符号,他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歌手和诗人也是可以影响这个时代的。下面把鲍勃·迪伦的那首《随风而逝》录下,以示纪念!

随风而逝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

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

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

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

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

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大山还要矗立多久,才能遇到海浪的冲刷,

人民还要受多少煎熬,才能得到早已承诺的自由?

那些凌驾众人之上的人要有多少次回头躲避,佯装看不到他们的罪恶?

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20110409)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从道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虽然老庄派和杨朱派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黄老派。在春秋战国乃至后来的两汉时期,黄老派不但是道家学派中的正统,在诸子百家中它的人数也是最多、实力最强、著作最丰,以至于它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压倒百家的独盛局面。
  •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所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世界观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必须看到抽象的人性论的危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而没有抽象的、全人类共同的人性。毛泽东阐述了在阶级社会里只存在阶级性的道理。邓小平十分重视批判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经济人假设”、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公平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等,都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抽象的人性论,任重而道远。
热门推荐
  • 且愿时光长相安

    且愿时光长相安

    “团团”是童佳珺会说的第一句词,后来成了温昱的小名。自有记忆以来,她一直追随温昱的脚步。直到有一天,她选择了另一条路。好在那些不可言说的别扭与脆弱,温昱都能懂。那个爱逞强的小哭包,他要用一生来守候。这一生有你,时光长相安。
  • Locrine - A Tragedy

    Locrine - A Trage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神级刷级系统

    至尊神级刷级系统

    这是一本励志青春虚幻的乱七八糟作品,全本300万字!
  • 纵横帝君

    纵横帝君

    十年前,天空突然出现一道裂缝,有七彩光芒从那裂缝中倾斜而下,一个神秘的青铜盒子也从那裂缝中坠落,它坠落在一名女子脚下;也是在十年前,言不二失去了他的红颜知己。十年后,他追回了那青铜盒子,当他打开后,异变突生!如果上天给你换了一个身体重生一次,你要怎么活?“我,言不二,我要再续前缘!”“我要了却所有遗憾!”“我要……这天下一统,凡归凡地,仙归仙天!”
  • 穿越也疯狂:情牵亲王

    穿越也疯狂:情牵亲王

    “哎呦!我是不是被人揍啦?怎么浑身都疼!”“我见你是从树上掉下来的。”“你是那里人?”“我当然是中国人啦!看不出来吗?”“中国?姑娘穿的衣服有些古怪。”“你才穿的古怪好不啦!难道你是拍戏的啊?怎么没看见剧组啊!”电视上播放了一位亲王古墓、陪葬品竟然和自己的吊坠一模一样、出于好奇,找到地方看见异象掉下悬崖被一股力量吸引到1500年前。穿越古代吊坠遗失,在接受这个现实之后、章晓岚努力适应古代生活,一次游玩中、无意间遇见身负重伤的人,救他回去帮他治好伤、他对以后章晓岚的古代经历有很大的改变。
  •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我,普通的小学生一个,普通生活让我十分乏味。次空间是梦境的来源,梦境的人物是我一辈子的导师。我没有穿越的狗血剧情,没有什么女主的强势,却有天马行空的心思。我有一个触不可及的恋人,他是我的守护神。夜影说道:“属下,一直都在!”
  • 乱世闪婚险恶心

    乱世闪婚险恶心

    ……这年秋天来得很早,没到立秋,天上就飘起了小雪。亚历山大在他的地里收割葡萄,看着葡萄地里落满了清雪,就感叹着,看来今年要不顺哪。唐久凌这天也去了亚历山大的葡萄地,望着地上的雪,和亚历山大一样感慨,这是天灾。亚历山大说,天灾不怕,怕的是人祸。人祸终于来了。……张作霖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缴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被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他成立了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平,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心与文字的剑锋狭路相逢,黑暗的夜的光芒泄露,寻觅知音的言语,慰藉夜雨心中的荒凉。直抵心灵的句子,沉寂深邃的情感,令人产生共鸣的散文篇章。
  • 总经理奖励员工的三大法宝

    总经理奖励员工的三大法宝

    有管理学家说过:“对员工出色工作的认同是他们良好表现的动力。”这句简单的话其实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但却常常被经理人刻意地忘记。本书结合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奖励方法,并着重依据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特点,归纳并总结出适合我国企业奖励制度的几百条方法及建议。希望它们能够给广大经理人朋友一点启示与帮助,从而使你在复杂而繁琐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些许舒心与惬意,并最终找到人性化管理中那把最简易却最有效的万能钥匙。
  • 雪花已落而你未走

    雪花已落而你未走

    雪又纷纷扬扬的落下了,是思念,是回忆。勾起我无限回忆,那个雪夜,我们曾说好不分离,只是那个爱我的你走了吗?韩辰亦你会失信于我吗?张沐雨会一直等你。某天雪夜,某男对某女说“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