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900000022

第22章 终极爆炸(4)

卡斯皮的话毫不留情:“我知道这些话很不中听,但我还是要说,作为朋友我不得不说。也许这才是替我曾爷爷报恩。这些年中国国力大增,按GDP(以平价购买力计算)来说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你们的军事力量大大滞后。当然,你们也大力发展了不对称战法,在某些领域,比如你主持的电磁脉冲武器就不亚于美国。但这改变不了整体的劣势。我曾接触过一些中国军方人士,他们说,中国14亿民众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足以让任何侵略者灭顶的泥潭。我绝对相信这一点,但问题是美国军方也绝对相信这一点!经历了多次局部战争后,他们有足够的精明,是不会陷入这个泥潭的。所以,我估计,这次战争不会以占领土地和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而是远程绞杀战和点穴战,重点破坏你们的石油运输、电力、通信、交通等,直到中国经济被慢慢扼死。这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2.5次世界大战。”

这是史林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后来它成了历史学家公认的名称,虽然并不是基于卡斯皮所说的理由。

司马夫妇沉默着,不作任何表态,但听得很用心。卡斯皮继续说:“坦率地讲,你们大力发展的不对称战法恐怕难以奏效。关键是:即使在这些领域你们也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因而改变不了你们的整体劣势。按我估计,战争中真正能实现的,反倒是对方的不对称战法,即:在信息战、地面战、岸基海战等你们占均势或优势的领域,对方按兵不动;对方将只在远洋打击力量、空中力量和天基打击力量等你们处于绝对劣势的领域,实行远程绞杀和精确点穴。你们对这种战法将毫无办法。”他讥讽地说,“我想起30年前,南斯拉夫战争还未开始时,俄国流传的一句辛酸的俏皮话: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必胜,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必败。马上就要开始的战争很可能就是这句话的翻版。没办法,现在是武器至上的时代。”

司马完平静地听着,点点头:“你的分析很精辟。”

“一定要避免这场战争!请务必把我的话传达到贵国的高层。我算不上虔诚的和平主义者,以色列国是从血与火中建立起来的,我们不会迂腐到反对一切战争,但至少要避免必败的战争。说句我不该说的话吧,即使这场战争实在不可避免,也要尽量推迟,推迟10年、20年,那才符合你们的利益。”

“谢谢你的诤言。我会传达的。”

卡斯皮摇摇头:“你刚才说了班布里奇的自责,我也想起俄国和美国两大枪族的鼻祖,卡拉什尼科夫和斯通纳。两人70多岁时在美国第一次会面,见面时说:我们都是罪人,上帝的两群子孙拿着我俩发明的武器互相残杀。”

司马完叹息着,重复道:“狗娘养的职业。武器科学家就像是令人憎厌的行刑手,偏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不过,现在不少国家已经进步了,废除了死刑,也不需要行刑手了。但愿有一天不再需要武器科学家。咱们等着那一天吧。”

私人访问结束后,卡斯皮把他们送回特拉维夫。三个中国人很清楚,卡斯皮实际上是受以色列政府的授意,对他们宣布了非正式的断交。当然,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且做得很有人情味,很义气。对他们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回到伯塞尔饭店后,史林的心情相当抑郁。他太年轻,虽然对双方的军力一向都有基本的了解,但难免受偏见所蒙蔽。现在,卡斯皮为他们指出了一座阴森森的冰山,它横亘在必走的航线上,正缓慢地、不可阻挡地向这边逼近。它是真实的威胁,不是海市蜃楼。没有任何办法躲开它。

史林也注意地观察着司马夫妇的反应。不知道他们内心如何,至少表面上相当平静。也许他们对卡斯皮的谈话内容并不意外,他们早就认识到形势的危险?晚上洗浴后,史林到司马夫妇住的套房,卓君慧新浴过后正在内室梳妆,对外边大声说:是小史吗?你先和老马聊,我马上就出去。司马完向他点点头,仍自顾翻阅犹太教的《塔木德》法典。法典是英文版的,以色列饭店中经常放有犹太教的典籍,以供客人们翻阅或带走。但司马完的翻阅显得心不在焉,史林想,他原来并非心静如水啊。他坐下来,不服气地说:

“司马老师,今天卡斯皮说得未免太武断。”

司马完淡淡地说:“一家之言罢了。不过,他的分析确实很有见地。”

“那我们怎么办?”

“尽人力听天命吧。”

这个表态未免过于消极。史林心里不太舒服,沉默着。这会儿卓师母走出来说:“明天咱们到魏茨曼研究所去,这恐怕是战前最后一次了。小史,明天你也去。”

史林非常意外,因为过去两次陪司马夫妇来以色列,他们从不提让史林去那个研究所,甚至在闲谈中也从不提它。史林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司马夫妇总是小心地捂着那边的一切。今天的态度变化未免太突然。他看看司马完,后者点头认可。卓君慧对丈夫说:“你也去洗浴吧,洗完早点休息,要连着绞两三天脑汁呢。”

司马完嗯了一声,起身去卫生间。史林有点纳闷:她所说的“绞两三天脑汁”是什么意思?按说,在魏茨曼研究所应该是卓师母去绞脑汁吧,那是她的本职工作。卓师母坐到沙发上,和史林聊了一会儿。电话响了,她去接了电话,听见她声音柔柔地说了很久,最后说:

“去吧,我和你爸都尊重你的决定。”

等她放下电话过来,史林发现她神情有些黯然。

“儿子的电话。”她说,“军队在大学征兵,他办了休学,参军了。他说,中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他的很多同学都参军了。”

史林在老师家里见过这位晚5届的师弟,印象不是太佳。他没想到,这个表面上玩世不恭的小伙子原来是性情中人,是一个热血青年。他钦佩地说:“师母,他是好样的。如果我这会儿在大学,也会报名参军。”

卓师母叹口气:“我和他爸爸都支持他的决定。当然,担心是免不了的,他年纪太小。”

“他到什么部队?”

“南方一个长波雷达站。在那儿,他的专业多少有点用处。”

司马完在浴室里喊妻子,让她把行李箱中的电动刮胡刀拿过去。史林觉得自己留这儿不合适,立即起身告辞。临走那个念头又冒出来:终日与丈夫耳鬓厮磨的卓师母是否知道他脑中的异物?她不可能毫无觉察吧。史林想,国安部委派的工作真是难为自己了,现在,面对一向敬重的司马老师和春风般温暖的师母,还有他们满腔热血、投笔从戎的儿子,他真不愿意再扮演监视者的角色。

第二天,他们借用卡斯皮先生的大奔,由卓师母开着去魏茨曼研究所。路上史林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睡过一觉之后,司马夫妇已经把卡斯皮那番沉重的谈话和对战争前景的担心完全抛在脑后。现在他们一心想的是去魏茨曼研究所之后的工作,有一种临战前的紧张和期盼,一种隐约的兴奋。行路时,夫妇两人一直在进行简短的交谈,如:“肯定是战前最后一次冲刺了。” 或者:“我估计这次会有突破。”他们的谈话不再回避史林,似乎史林也突然成了“圈内人”。史林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听着,默默地揣摩着。

研究所在海边,是一幢不大的四层灰色小楼。门口没有设警卫,汽车长驱直入,停在长有棕榈树的院内。小楼内部的建筑和装修相当高档,过往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地和司马夫妇打招呼,看来他们在这儿很熟络的。三人来到一间地下室内,屋子比较封闭,里面有7张椅子,类似于牙科病人坐的那种可调节的手术椅。南墙上有一个相当大的电脑屏幕。屋里已经有5个人,司马完夫妇同他们依次握手,同时向史林介绍他们的身份,其中有一些史林已经早闻其名。那位黄面孔、衣冠楚楚的男人叫松本清智,是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的主任;那位俄国人叫格拉祖诺夫,长得虎背熊腰,胡须茂密,是“俄国熊”这个绰号的最好标本,他是俄国实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那个肥胖的中年男人是东道主,以色列人西尔曼;这位是印度人吉斯特那莫提,瘦骨嶙峋,衣着粗劣,令人想起印度电影中的弄蛇艺人;年纪最大的高个子是美国人肯尼思?贝利茨,满头白发,粉红色的手背上长满了老人斑。卓君慧说,他是这个“160小组”的组长。

160小组?史林疑惑地看看她。卓君慧笑着解释,这个研究小组完全是民间性质,一直没有正式名称,在他们的圈内常被戏称为160小组,后来就这么固定下来了。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小组成员的IQ一般都不低于160,都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不一定是最著名,但一定是最杰出的,比如那位印度人,是一个无正式职业的贱民,完全靠自学成才,在物理学界内外都没有名望,但他的实力不在任何人之下。”卓君慧补充说。

这句介绍让史林掂量出了这个小组的分量。他很困惑,不知道这几个人的集合与“脑科学”有什么关联。卓师母还介绍了第6位——电脑屏幕上一个不断变幻着的面孔。她说这是电脑亚伯拉罕,算是160小组的第8个成员吧。

几个人都微笑地看着第一次与会的史林。司马完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年轻人,专业是理论物理,智商160,是一个不错的候补人选。“我因个人原因即将退出160小组,所以很冒昧地向大家引荐他,彼此先接触一下。当然,是否接纳他还要等正式的投票。”他转向吃惊的史林, “小史,请原谅我事先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反正是非正式的见面,究竟参加与否你有完全的自由。不过我想你肯定会参加的,因为,” 他难得地微微一笑,“这是向宇宙终极堡垒进攻的敢死队。”

宇宙终极堡垒 ! 史林确实吃惊,没有想到司马老师会这么突然地把他推到这个陌生的组织内。他内心已经升腾起强烈的欲望。这些人中凡是他已闻其名的,都是一流的宇宙学家或量子物理学家。各人主攻方向不同,但没关系,正如阿维?热所说,在向宇宙终极定律的进攻中,科学的各个分支已经快会师了。

鉴于自己多年的追求和深植心中的情结,他当然十分乐意参加,甚至可以说,这是司马完老师对他的莫大恩惠。当然,想到国安部洪先生的话,他心中也免不了有疑虑。也许司马完突然给他的恩惠是别有用心?司马完随后的话使他的疑虑加重了。司马完说:

“依照160小组的惯例,你首先需要起誓:决不向外界透露有关160小组的任何情况。无论最终是否决定参加,你都要首先宣誓。”

大家对新来者点点头,表示是有这样的程序。史林迟疑地说:“只要这儿的秘密不危害我的国家。”

贝利茨摇摇头:“160小组中没有国家的概念。我们的工作是以整个人类为基点的。”

史林犹豫着。人类——这当然是个崇高的字眼,但他知道人类利益和国家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很显然,人类内部有过多次战争,包括将要发生的战争,上帝的子孙们一直在互相残杀。在这样的情形下,怎能去奢谈什么单一的人类?司马完看看他,冷静地说:

“你可以不起誓,但这样你就必须马上离开,因而也不会知道160小组的内情;你也可以起誓,这样你将了解160小组的内情但不得向外人披露。对于国家安全部来说,这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完全等效的。你选择吧。”

他似不经意地点出了国家安全部的名字,史林不由得转过目光看着他。司马完面无表情,卓师母安详地微笑着。史林想,看来他们已经知道了国家安全部与自己的那次谈话。史林飞快地盘算了一下,果断地做出了选择。他做出抉择的理由实际是很简单的:如果160小组中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他们不会把宝押在一个新人的誓言上吧。他郑重地说:

“我以生命起誓:决不向任何人透露有关160小组的内情。”

屋里的人都满意地点点头。贝利茨说:“好的,现在进入阵地吧。这可能是战前最后一次冲刺,希望这次能得到确定的结论。”

格拉祖诺夫笑着说:“没关系,这次一定能撬开上帝的嘴巴。”

“开始吧。”

同类推荐
  • 阿金

    阿金

    《阿金》是毛姆生前亲自编选的单行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根据其在20世纪20年代初两次游历马来半岛及周边地区时的见闻写成的六个短篇小说,题名用的是作者在漫游时所雇用的一个中国用人的名字。六个小说题材各不相同,既有离奇的凶杀案,也有激情的爱恋和无望的婚姻生活;毛姆以他明净流畅的语言将这些曲折的故事讲得毫无晦涩难懂之处,但却处处埋下伏笔。在毛姆笔下,那些脱离了西方文明世界生活的西方人,来到荒僻偏远的陌生环境中,往往为自己的情欲所左右,变得行为古怪,难以捉摸,干出不同寻常的事儿,而故事的结尾常也常呈现一个个出人意外又发人深省的转折性结局。
  • 两头牛

    两头牛

    副县长送给他两头牛,让他脱贫致富,不料牛病了,他连给牛看病的钱都付不起,这可怎么办?围绕扶贫与养牛的选择,他左右为难,但最终他别出心裁找到了应对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我带着沈剑光和谢芸芸两名队员,赶到了局里的扶贫点上。吃过晚饭,我独自走出何口村村部,心里对刘副县长送的两头牛一直记挂于心。刘副县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春节前,自掏腰包三千元,让局畜牧科的同志到河南去买回两头牛崽,专程送到何口村,交到了贫困户何兆业的手上。
  • 情商

    情商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描写了当代商战里的一宗房地产交易,其波谲云诡,大起大落,扣人心弦之处,比侦破小说有过之无不及;而活动于事件中的一个男商人与五个女友之间的男情女爱,恩怨消涨,比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更令人过瘾十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血肉丰满。尤其是书中的五个女人,性格各异,一颦一笑,形象逼真。她们与男主人公复杂的情欲,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个深刻动人的精采画面,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唏嘘扼腕。
  • 北飞的南燕

    北飞的南燕

    因为我有一颗火热的心,使得我失去了淑女的端庄和文静,变成了一个由笑声和眼泪交织而成的性格。静观潮起潮落,笑看风起云涌,奔跑在生命的溪流旁,忘却了心拙口夯,欣然命笔把自己镌刻于此为了寻找心灵的净土,孑身背上简单的行囊,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灰蒙蒙的街巷里纵目远处黛青的山影,企图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纵有青山绿水滋润我干涸的心田,可那只属于风情万种的春天。这短暂的滋润并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长长久久的吸吮,吸吮属于文字段句的沟渠里那一股股甘冽的清泉,她正适时的充盈着我饥渴的大脑,诱发我求知的热情,我没有理由拒绝。
  •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教育局来了调令,要调韩娟玲到县城二中教书。第一是因为韩娟玲教书教得好全县出了名,第二是因为韩娟玲进修本科大学毕业了,所以教育局要调她到县重点中学去教书。到县重点中学教书本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刘长幸来说却不咋的,夫妻二人要两地分居,他在家里守着新房打光棍。你想想,家里没有女人行吗?老的少的都离不开韩娟玲,她一走全家都乱套了。还有,一个女人出远门,当男人的能放心吗?更何况韩娟玲是一个漂亮女人,刘长幸越是放心不下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议,但是谁也没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吃公家饭就得听公家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韩娟玲只能去县城教书,再别无选择。
热门推荐
  • 摘下一朵小青梅

    摘下一朵小青梅

    遇到郁易薇的那一刻,楚阳觉得心跳顿了一拍,那一拍需要这个小丫头离得近一点才能补上,只是短短几个月,每次面对她,他就像是天生来的占有欲,不想她离开一丝一毫,只想把这个娇娇嫩嫩的小丫头好好的护在怀里。可,当一日大厦将倾,她终于明白所谓亲人不过是攀附的蚂蟥,而她也再不能,也不想做一株依仗别人的菟丝花。经年归来,他看着她走上万人瞩目的位置,而她正侧脸看着他,等他将自己拥入怀中。
  •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 魔苏记

    魔苏记

    有这么一群人要将高高在上的神族驱逐,结束他们统治的时代。他们被称为魔人
  • 兵铠衣

    兵铠衣

    如果机甲是男人的浪漫,那么铠甲是男人的什么?.................................................这是一本打造以修炼铠甲,来升级的强者之路。更是以宗族至亲,相爱相帮的家族信念的一本书。
  • 神猫传

    神猫传

    宋末,鼠疫四起,民不聊生,天地愁惨,大劫将至。宋末,一个现代医生,广结好友,悬壶济世,战八方,平四海,肃清貊乡鼠攘,铲尽世间污秽。誓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海清河晏!
  • 倾世皇妃

    倾世皇妃

    “崔青漫我要你死!”少女一袭白衣,乌发三千肆意披散在身后。又是这个梦。这是深宫中每个女人的不幸。她们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血债,以至于夜夜噩梦。“爱妃,你怎么了?”少女僵硬的摇头。这就是她的命。注定与别人共侍一夫的命!
  • 聂先生告白请先排号

    聂先生告白请先排号

    “我喜欢你。”满天繁星,皓月皎洁,电脑上的场景还在不停变幻,唯美音乐加持。天时地利,人和。聂明灏表白了。接过张黎一递过来的表格,他发懵。《告白意向书》这是什么鬼?“先填了。”张黎一开口。聂明灏看了这个类似于面试表格的东西,疑惑:“这是做什么?”张黎一理所当然的说道:“告白,排号啊。”聂明灏:……他的一一,就是这么可爱。等看到自己名次后,聂明灏表示要收回这句话。
  • 中国式养生

    中国式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加大,很多疾病的侵入与形成也随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纷纷寻求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
  • 时光天鬼刹

    时光天鬼刹

    时光,果然是个很美的名字,却没有给他带来光明。时光,时光,以后让我来做你的光吧。“时光,时光,你的名字真好听。”“时光,时光,我就喜欢念你的名字。”“时光,你会不会怪我不能陪你玩?”“听说下初雪的时候所有错事都会被原谅,时光,我想看雪。”
  • 骑鹅旅行记

    骑鹅旅行记

    故事写的是瑞典最南部村庄的一个男孩,他性格孤僻,对读书毫无兴趣,喜欢恶作剧,总是给父母惹麻烦。他被小狐仙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骑着家里的一只雄鹅,与一群大雁一起飞翔。他经历了许多奇险的事物,周游了全国,最后恢复了人形,成了一个温柔、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