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600000009

第9章 正道章(1)

【原典】德足以怀远。

张氏注曰: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点评: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咸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译文】

高尚的品德足以让身处远方的人,也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

【解读】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称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几句话说的是,孔子的品行和思想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虽然隔了很多年,自己对孔子还是不由自主地生出敬意。由此可见,德往往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可以在无形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庄子·德充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有一个人叫哀骀它,品行高尚,但相貌丑陋,男人跟他相处之后就不想离开;而女人见了他就会心甘情愿给他做妾。他没有权势地位,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过人的才能,但是大家都很尊重他,愿意依附他、亲近他。就是因为他品行高洁,让人爱戴。

而在《尚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舜禅让王位给禹的时候,苗国不愿归顺。舜就让禹出兵讨伐,但被一个名叫益的大臣劝阻了。他说:“唯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只有德是能感动上天的,无论多远的地方都能感化,自满就会招来祸害,但谦虚则会让自己受益,这个就是天道啊。于是,禹没有出兵讨伐,而是加强自身德行的修养。不久之后,苗国就来朝贡了。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就是说,君主只要自身的德行高尚,并将它表现在政治理念之中,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四面八方的人都跑来拥护他。孔子又说,君主只要德行高尚,就会像麦地中的清风一样,让麦苗(此处比喻人民)臣服。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秦穆公驾车出行,视察旱情。刚到岐山,他的马车就坏了,马也脱缰跑了。秦穆公无奈,只好带着下属去找马。最后,终于在岐山的南面找到了。不幸的是,那匹马已经被一群农夫杀死,并架在火上,准备烤着吃。下属们非常生气,准备将这些人都抓起来,从重处罚。秦穆公拦住了他们。他让下属把那些人叫过来,才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秦穆公看着他们,非常难过,说:“吃了马肉之后不要马上喝酒,恐怕对身体不好。”随后,他让属下送给他们一些喝的东西。

一年后,秦晋交战。战争开始不久,晋军攻势猛烈,秦军渐渐支撑不住,退下阵来。连秦穆公的车子都被晋军团团围住了。晋国大夫梁由靡抓住了秦穆公的马,而一位将军则用长矛刺中了穆公的铠甲。看到绵延不尽的敌军,秦穆公心想,我今天肯定是没命了。就在他闭目等死的时候,晋军忽然大乱。原来是几百个手拿各种武器的农民,奋不顾身地击杀晋军。晋军阵脚大乱,他们趁乱救出了穆公。秦穆公脱险后,秦军士气大振,最后反败为胜,全歼晋军,并且俘虏了晋惠公。

战斗结束后,秦穆公打算重赏那些建立了大功的农夫。农夫们却一齐下跪,对秦穆公说:“大王,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报答你去年的不杀之恩,并不是为了来领赏的。”原来,他们就是由那些吃马肉的农夫组织起来的“军队”。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付出呢?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诚心待人,宽以待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真正信服你,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

【原典】信①足以一②异,义足以得众。

张氏注曰: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别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集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注释】

①信:诚实守信,重视并履行自己的承诺,从而得到他人的信任。

②一:此处作动词用,统一的意思。

【译文】

讲信用,说一不二,就能统一不同的意见;讲义气,诚心待人,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戴。

【解读】

所谓信,就是讲信用。孔子说:“人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诚信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大家都不会信任他,所谓事业也就无从谈起。古代那些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人,都是言出必行的。比如一个统军的将帅,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守信用,否则,士兵们就不会在战场上披肝沥胆。守信用,重承诺的人,大家都会很信服他,将一些有争议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这就是“信足以一异”的含义。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言而无信,我真不知道他以后能做些什么。古人非常重承诺,因此才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古话。

在我国卷帙浩繁的史学典籍中,有许多精妙的言辞和栩栩如生的故事,它们告诉我们,言而有信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天,他准备攻打原国。在正式攻打之前,他跟士大夫们约定,会在10天之内攻下原国;如果攻不下,他就退兵。他带领着晋国大军出发了。晋军的攻势非常迅猛,但是原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10天到了,晋文公还没有攻下原国。于是,他就准备收兵回国。这时,一个将军说:“再用3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攻下原国了。”随行的大臣们也劝晋文公再等几天。晋文公说:“事先,我已经跟大家约好,在10天内攻下原国。现在已经过了10天,我不退兵,就会失信于天下。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这样的事情我不愿意做。”于是,他毅然领兵还朝。原国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说:“像这样言而有信的君王,我们为什么不归顺他呢?”于是,原国人就主动出城投降了。卫国人听说之后,也主动归顺了晋文公。

在生活中,信守诺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倘若言而无信,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唾弃。中国古话说,言出如山,讲的就是诺言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千万不能轻易作出承诺,作出承诺之后,就一定要做到。机遇不会垂青那些言而无信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喜欢信口开河,随意许诺。因为他们在一些小事上的失信,大家会怀疑他们在大事上的信用。因此,即便有适合他们去做的事情,人们也不放心让他们去做。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他以仗义疏财,善于笼络人才著称。一次,他用高格的礼遇延请冯谖到府上,并派他到封地薛去收债款。冯谖到了薛地之后,制定了灵活的收债政策。对于那些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他就派人去催;对于那些实在没有能力偿还的,他就免除他们的债款,并当场将借据烧掉。当地的百姓因此而对孟尝君非常感激。

冯谖收债的事情被孟尝君知道了。他回去后,孟尝君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冯谖说:“虽然我没有帮你把所有的债款都收回来,但是却给你买来了用很多钱都买不来的东西,那就是‘义’。”孟尝君并不理解冯谖,但也没有怪罪他,只是再也不让他去做任何事了。

一年后,孟尝君受到了齐王的猜忌,被免去宰相职务。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封地薛。在那里,他受到百姓们热烈的欢迎。看到那些在路旁欢呼的民众,孟尝君高兴地说:“原来,冯谖说的‘义’就是这个啊。”他因此非常感激和器重冯谖。

在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冯谖非常明智。他不像别的人一样,采用蛮横无理的方式来帮助孟尝君,而是用恩惠来帮孟尝君笼络人心,用一个“义”字为孟尝君赢得了人心。冯谖真是一个深知“义足以得众”的道理的人啊!

【原典】才足以鉴①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②也。

张氏注曰: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王氏点评:古之成败,无才智,不能通晓今时得失;不聪明,难以分辨是非。才智齐足。必能通晓时务;聪明广览,可以详辨兴衰。若能参审古今成败之事。便有鉴其得失。

天运日月,照耀于昼夜之中,无所不明;人聪耳目,听鉴于声色之势,无所不辨。居人之上,如镜高悬,一般人之善恶,自然照见。在上之人,善能分辨善恶,别辨贤愚;在下之人。自然不敢为非。

能行此五件,便是聪明俊毅之人。

德行存之于心,仁义行之于外。但凡动静其间,若有威仪,是形端表正之礼。人若见之,动静安详,行止威仪,自然心生恭敬之礼,上下不敢怠慢。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可以鉴察自己之善恶,智可以详决他人之嫌疑。聪明之人,事奉君王,必要省晓嫌疑道理。若是嫌疑时分却近前,行必惹祸患怪怨,其间管领勾当,身必不安。若识嫌疑,便识进退,自然身无祸也。

【注释】

①鉴:借鉴,洞察。

②俊:聪明,才智过人的人。

【译文】

才学能够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聪明才智则足以洞察下属的心思。能做到这样的,真是人中豪杰啊!

【解读】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只要多读书,多观察,多行走,多思考,自然能够洞彻古今。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谓至言。因此,一个人只要在生活中养成观察学习的好习惯,就能够明白古今中外那些名人将相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中获得经验教训。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就会无往不胜。他们明察秋毫,但是又能够用宽厚的心胸去包容别人。在这样的人面前,小人的阴谋无法得逞,无心的过失则能够得到谅解。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才会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会被世间的表象所迷惑,从而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不仅要认清楚世间万象,还要认清楚自己。认清楚自己往往要比认清楚周围的事物更加重要。

一天,寺庙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对周围陌生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他问方丈:“我刚刚来到这里,应该干些什么呢?”

方丈和善地笑了,他说:“你就先认识一下师兄,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吧。”

第二天,小和尚去见方丈,说:“师父,师兄们我都一一拜过了。下面,我该做什么呢?”方丈微笑着说:“不对,你一定在某个地方有所遗漏,还是赶快去了解和认识吧。”

到了第三天,他对老方丈说:“师父,我这次确实将在寺中生活的师兄们都认识了。”方丈还是很和善地微笑着说:“不对,有一个人你肯定还没认识。并且,这个人对你非常重要。你下去吧,找到他之后再来见我。”小和尚非常迷惑。他见到人就问,寺里还有没有其他的人。在禅房里,僧堂中,他一遍遍地寻找着。但是,他始终都找不到方丈说的那个人。

一天,他在水井边玩耍,不经意间在井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瞬间豁然开朗。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无论我们的眼睛如何明亮,我们都无法看到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说镜子,比如说别人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多和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交往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原典】行足以为仪表①,智足以决嫌疑②。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③财,此人之豪也。

王氏点评:诚信,君子之本;守己,养德之源。若有关系机密重事,用人其间,选拣身能志诚,语能忠信,共与会约;至于患难之时,必不悔约、失信。

掌法从其公正,不偏于事;主财守其廉洁,不私于利。肯立纪纳,遵行法度,财物不贪爱。惜行止,有志气,必知羞耻;此等之人,掌管钱粮,岂有虚废?

若能行此四件,便是英豪贤人。

【注释】

①仪表:人的外表,此处引申为准则、楷模。

②嫌疑:令人困惑难解的事情。

③分:分析,打理。

【译文】

品行足够成为表率,智谋足够解决疑难,诚实守信,总是信守约定,清正廉洁,却又仗义疏财,拥有这些品行的人,真是人中豪杰啊!

【解读】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借孔子的话感叹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随吾所好。”意思是说,金钱名利,荣华富贵这些东西,都是大家想要追求的,我也不例外。如果能够通过合乎道义的方式得到这些东西,即便是跟人家赶马,当一个马夫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够通过正义的渠道得到,还是去做一些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诱惑,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大的方向上着眼,作出最有利于大家的选择和判断,真正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从而成就大事业。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许多成就不朽功业的人,但是真正称得上人中之豪的却不多。真正的人中之豪,不仅能够跟辅佐自己的人共患难,而且能够跟他们共富贵。这样的人,不仅能够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成就大业,而且能够让美名在青史上流传,得到大家的称颂和赞扬。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而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如健康、财富、荣誉、名声、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书中含有几分孤芳自赏的自我辩白和自我激励,甚至还流露着顾影自怜的几丝悲凉、几许惆怅,但更多的还是他因为自尊而隐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定与自信、清醒与睿智。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成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早期现代新儒家都推崇直觉方法。本书试图由此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 伦理与文明(第1辑)

    伦理与文明(第1辑)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为主旨、以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的伦理学研究为旨归、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从事伦理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对象的以书代刊系列出版物。本刊力图体现伦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期望将其办成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热门推荐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且把烽火燃

    且把烽火燃

    【推荐新书《给我一把狙我能称霸全世界》,全息时代,热血狙击,你值得拥有。】暗黑系,治愈向,正能量。这是一篇热血文,不要被书名给吓走,可盐可甜不小白不正经,言情,但剧情向。秦然:体会过地狱的残酷才会更加坚定守护光明之心,曾经我一直以为此生唯有死亡才是归途,遇见你,我甘心对这凉薄世间报之以歌,不辜负此生信仰,不辜负爱我的你们。若你一句等我,哪怕面前千军万马,我也一定归来。烽烟里的负重前行,是我此生不悔。秦然,一个嘴毒腹黑胆儿爆棚的女人,活脑筋死心眼。自小混迹高墙院里,心脏浇了钢铁水火不侵。季名,一个扮猪吃虎狡诈似狐的男人。作为继承人被培养长大,骨子里却藏了桀骜不驯,偏栽了秦然手里,妻奴路上一去不返。初遇,一度入眼渡此生,那天她痛失了父母,而他受挫于事业,两个失意人的邂逅,是上天的垂怜还是玩弄?分别的撕心裂肺,重逢的劫后余生,或许有些人生来就不得奢望平凡!总之,这是一个救赎和治愈的故事,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碰撞与磨合,真诚与虚伪,拯救与制裁。
  • 病娇权爷超暖哒

    病娇权爷超暖哒

    秦烟从小寄人篱下,受尽欺辱。她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大,直到夜半被赶出家门,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权聿寒,她才明白那些强大只是她自以为。众人皆闻云帝集团的当家总裁权聿寒性子高傲孤冷,不为美色所动,却不想他只对秦烟呵护有加、唯命是从。费尽心思把秦烟追到手后,权聿寒开始了无休止的宠妻生涯。[1V1,女主前期平平无奇、后期撒娇卖萌无所不能!]
  • 爷,夫人又逃婚了

    爷,夫人又逃婚了

    (苏爽甜宠文)娶了老婆只能当女儿宠着养,爷心里苦。“爷,夫人又给您纳妾了。”“本少只要夫人一个,哪里弄来的退回到哪里去。”“爷,韩公子对夫人表白了,还要送夫人一枚大钻戒。”“把韩家的珠宝店收购后挂在夫人的名下,再把张家重三百斤的胖丫头送到韩家,就说是本少保的媒。”“爷,夫人女扮男装救了霍家小姐,霍小姐以死相逼一定要嫁给夫人......”“岂有此理,连本少的人也敢觊觎。”二十二世纪的门主千金,重生到楚家最不受待见的女儿身上,从此,痴傻丑八怪翻身逆袭成响动锦城的第一美人.至从娶了小娇妻,爷日夜担心,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情敌......
  • 种仙记

    种仙记

    世界上真是什么奇葩的事情都有,听说过修仙的,还是第一次听说种仙的。灵溪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个老神仙,老神仙种下一棵仙树,百年才结一次果。一天,来了个小妖精,仙果没有吃到,却得到一颗果核,她相信种什么瓜得什么豆,吃了仙家之物便会长仙气,于是把果核吞进了腹中,从此便踏上了不一样的修仙之路。初见之时,他只不过是凤鸾山下一只麒麟,而她是站在高山之上的一只孔雀。他孤独于世、仰望她三百年;而她自在生存、俯瞰他三百年。千年阴谋几世开,原来她和他的相遇只不过是阴谋的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