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4300000006

第6章 溺爱是一把温柔刀(5)

比如苏州有一个家庭,教育的“总指挥”是爸爸,孩子吃不吃糖、要不要喂饭、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玩游戏怎么控制、起床要不要大人叫醒等原则都是由爸爸拿捏分寸,与家人共同协商决定后,全家才统一口径并严格执行。此外,家中还设了两个“副指挥”。一个是妈妈,她负责孩子的英语、画画等方面的教育,因为妈妈对这两方面都比较擅长。还有一个“副指挥”就是爷爷,他负责带孩子锻炼、学象棋和书法。在这些方面,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要支持和配合“副指挥”的工作。当然,奶奶则是更多地关心孩子的饮食,并配合其他“指挥”完成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偶尔妈妈或奶奶给孩子开了绿灯,比如多吃了几块糖,爸爸见到后就会立刻叫停,并及时“开会”与大家沟通,强调今后统一行动的必要性。

如果孩子去亲戚或朋友家做客,家里还要指定“临时总指挥”。比如孩子去姥姥家,爸爸就会先和孩子的姥姥、姥爷商量,打好招呼,表明家里的教育原则,让他们也统一战线,用一致的原则来对待孩子的教育。

这样下来,孩子一遇到事情就知道谁是最终的决定人,因此他一般很少无理取闹、大哭大闹,或为了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而找不同的人尝试。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对很多规定习以为常,逐渐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隔代教育的弊端一定要果断地消除,家庭成员之间首先做好沟通,确立统一思想,做到扬长避短,一定可以实现“三代同赢”。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

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的孩子则是爬大的。

——佚名

人们对世界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的成就有目共睹,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也是一个被父亲过度溺爱的孩子。

默多克有一个心肠很软并多愁善感的父亲,默多克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当然是受宠有加,这也致使小默多克的性格逐渐变得任性而自大。

而这一切都被默多克的母亲看在眼里,面对丈夫对儿子的溺爱,母亲显然有些着急。她是一位有主见、性格果敢的母亲,为了不让默多克被宠坏或过分放任,她毅然担任起了家庭中“黑脸”的角色。

和丈夫的教育方式正相反,默多克的母亲很严格。在默多克的童年印象里,母亲很少亲近和迁就他。她每次都严格监督默多克做祷告,去教堂做礼拜;还常常要求默多克打扫自己的房间,自己动手照顾自己的马匹。她还让默多克自己选择劳动种类和方式,然后计件,从她那儿领取相应的报酬。

母亲迫不及待地想让默多克变得坚强起来,为此,她还专门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让他独自在里面睡觉。只有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默多克才被允许和父母一起在大房子里睡觉。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从春天到秋天,每当太阳落山,全家吃罢晚餐,母亲就开始劝说小默多克去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起初,母亲还时常在小木屋里陪伴默多克,等他睡着后才离去。慢慢地,小默多克开始喜欢上了这间小木屋,母亲便干脆让他独自留在小木屋里睡觉。

每当父亲心软,想让默多克搬回大房子睡觉时,母亲总是会说:“我认为在外面睡对默多克有好处,这是很好的锻炼。他不只是适应这些树,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适应独处,这会让他更勇敢些。”

就这样,默多克在这间小木屋里一住就是几年。实际上,这间小木屋是一所美妙的小房子,里面有电灯、有一张床,还时常可以看见美丽的萤火虫,按那个时代的标准,可以说是非常浪漫、完美了。而且在夏天的时候,这所小木屋里非常凉爽,小默多克也越来越喜欢他的小木屋。

当默多克10岁的时候,母亲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起初,默多克的父亲极力反对这个安排,他认为儿子还太小,无法照顾自己,送到寄宿学校无疑就等于让儿子去受苦,但母亲却毫不让步:“我认为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孩子如何与其他人相处,这对孩子有益,能培养孩子的无私精神。”就这样,在母亲的“铁石心肠”下,小默多克不得不离开了舒适的家,被送到了寄宿学校。

母亲的要求确实很严厉,她为小默多克制定的标准很高,并要求他努力达到。这在默多克的父亲看来,实在太过苛刻了,因为孩子毕竟还小,所以他觉得应该降低一下标准,使其更符合小孩的特点。但母亲并不同意父亲的观点,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母亲认为,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讲,这种经历至少可以锻炼默多克的适应能力。事实上,默多克日后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母亲的“试验”在他身上发挥了积极的效用。默多克很快就具备了出色的适应能力,他能适应各种职位、各种环境,他对事物有很强的鉴别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面对何种复杂的局面,他都能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的变化。所以说,也正是母亲看似铁石心肠的“试验”促成了默多克日后的成功。

在默多克长大成人后,一次,母亲谈起孩子的童年,说:“在那些日子里,他可能认为我是一个旧式的、残忍的母亲,但我认为他现在能真正体会那样做的好处。”

而默多克在成功后谈起母亲对他的影响时说:“是的,我想她的严格要求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人物,或者可以说,母亲是家庭的掌舵手,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家庭的航船驶向何方。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母鸡都会做!但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反观默多克母亲的教育方法,我们不难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她和普天之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她并没有选择溺爱,没有用无原则的奖励和甜腻的赞美将孩子包围,更没有用暴力促使孩子屈从,她的爱是理性的,她果断纠正默多克父亲的教育方法,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教给了孩子生活和生存的本领,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充满智慧的爱,她让孩子懂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反观现在的很多妈妈,从孩子起床、吃饭到上学、回家、做功课,恨不得自己全部替孩子包办了,这能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吗?其实,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长成独当一面的雄鹰,却又舍不得放权给孩子自立的机会,结果只能在纠结中错过了让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就值得借鉴,美国妈妈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开发方面一直独具匠心,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的孩子则是爬大的。”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妈妈一般都不会主动跑上前去扶起孩子,而只是叫孩子尝试着自己爬起来。美国孩子从小就跟妈妈分床睡觉,妈妈只管孩子的安全问题,其他的生活琐事,比如游玩、学习等都由孩子自主选择。所以美国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他们也习惯于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自己的“小天地”,在做这些的时候,妈妈绝不会插手,最多只是从旁提醒、参谋一下,孩子的独立能力就自然地形成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具备独立动手的能力和无忧无虑的天性。这一点,值得每个妈妈反思。

同类推荐
  •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辅导孩子功课总是无法平静对待;面对众多兴趣班,不知该如何为孩子选择;每当孩子考一百分就立即给予奖励;有时却并不懂怎样与孩子交流……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在本书中,金牌小学教师饶雪莉从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的角度入手,针对小学生家长最关心最困惑和小学老师最揪心也最难解决的问题,为他们一一做贴心解答,教会孩子家长和老师家校互动的智慧与技巧,帮助孩子找到快乐成长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让孩子快乐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
  •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左右的孩子,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集体生活——幼儿园。如果说三岁之前的家庭生活重视的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那么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就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心理、能力、品格、学习等方面的开发了。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各项素质都培养起来,孩子上小学,乃至将来的人生才会轻松一些。《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针对当下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一去幼儿园就哭、不睡午觉、不和其他孩子玩、总是尿裤子、不会吃饭、胆子小……凡此种种情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男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男孩、“穷养”男孩、巧用激励、善用奖罚、品性打磨、因材施教、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杰出的男孩。
  •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国际畅销书《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作者马克·伍兹全新力作!“幽默、诙谐、全球视角……一本典型的大不列颠式育儿经典!”为什么法国的孩子不挑食?当孩子哭闹时,美国父母会怎么办?史蒂夫·乔布斯会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吗?美国的妈妈们是如何表扬孩子的?为什么芬兰和韩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却都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本书将告诉你世界各地流传已久的育儿秘招!关于如何养育孩子,世界各地的父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致相同,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处理方式却可能完全不同。
  •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编著者于薇。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正是从沟通的细节和孩子说话入手,帮您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如微笑、拥抱、写博客等等。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孩子,家长怎样说,孩子才会听。通过这些分析和方法,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交流。
热门推荐
  • 羊的月亮

    羊的月亮

    亲爱的侗浩:你好!你看,我就这么离你而去了,当你得到我的消息后,不要伤心。同时,希望你不要责备我。我是自愿离开你们的,我走得很轻松,这实在是一种解脱,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
  • 星际之循环宠妻

    星际之循环宠妻

    治愈系精神丝的诞生,造成了宇宙中S级以上强者在挑选伴侣的时候,不看脸蛋不看身材不看性别,只看精神丝的契合度……身为一名生在地球、长在地球,每天沐浴在《地球保护公约》光芒下的,靠着地球户口就能依法欺负所有外星佬的原住民薛盼盼,为了打破虫族幻镜,与老公雷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人生……虽然他们每次的人生经历都不相同,但SSS级宇宙强者雷诺的宠妻态度,却坚决不变!
  • 老爸是创世神

    老爸是创世神

    我竟然进入了老爸二十年前创造的游戏!啥?我是圣子?那我爸不就是创世神咯!出门就给我最强的装备?还有可以查看游戏资料的创世宝鉴?东西南北四大神明庇护我?游历大陆还有四个主神护卫跟着?随手扔一个道具都能引发震动?这也太爽了吧。等等!好像不太对劲……
  • 昨天的书

    昨天的书

    “此路难行,你可愿往?”“愿!”“呵呵!”“对不起,我想静静。”穿越到了异世界,道武技法,谁能触及永恒?妖族伺侧,人族动荡,失格者,游荡者,冒险家,外乡人百花齐放,诡谲难明的世界,谁,在背后掌握一切?附:以上的介绍都是假的!
  • 生命哲学书

    生命哲学书

    生死离别便是一种尤为明显的无常现象,只是世间众多男女尚被执着所缠,心中烦恼丛生,无法堪破这本属平常的无常现象。可是,如果我们契入法性,生起觉悟之心,以觉悟的心去谛观世间的生死离别,那么我们便会发现,曾经心中执着的一切,不过都在缘生缘灭中变化而已,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新生。
  • 寄续尊师

    寄续尊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世界战记

    宇宙世界战记

    千万年前陨落的主神,在虚空宇宙留下了一个破破烂烂国度。生活在主神国度的各族信徒,经历千万年变更,发展成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庆黄金周独自到,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的李文龙,在郊外野营时撞上了,天外飞下来的一块陨石,将他传送到离地球无数光年外的一个浩大世界。“龙哥,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回家!”“你现在不就是在家里吗?”“不,我说的是回地球老家。”“地球……星网数据库里,并没有地球的记录呀,龙哥你说的地球老家在那?”“我他玛的,也想知道地球在那。”“……”
  • 伏尔泰中短篇小说集(傅雷译文经典)

    伏尔泰中短篇小说集(傅雷译文经典)

    《老实人》这本书可以说是充满着讽刺幽默以及对人世无尽关怀的哲学小说,同时它也是一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主题是批判盲目乐观主义哲学,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实人是一个天真淳朴的男青年,他相信乐观主义哲学,在他看来,世界是完美的,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尽善尽美,“在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走向美好”。然而他一生的遭遇却是对他的“哲学”一个极大嘲讽。《天真汉》是傅雷译文集第12卷中的一本,主题是一个在加拿大未开化部族中长大的法国青年。《查第格》是法国伏尔泰所写的哲理小说,以“启蒙旅行”的传统文学结构,它以古代的东方为背景,富有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
  •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内容有业务连续性管理——360度全面灾难防御;制定符合业务需求的连续性管理方针;以业务价值为导向,实现企业持续经营;日本地震若发生在台湾,您的企业承受的了吗?防患于未然,然亦有备——提升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分析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企业风险意识,积极管理危机事件;基于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公允价值的思考和审计风险防范;等等。可为包括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
  •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我曾手忙脚乱爱过你,以后也会再去厚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