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4800000013

第13章 供给与需求(5)

另外,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与发展,如果只能是被动地跟在社会需求的后面疲于应付,那么,社会需求的满足就会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所以,这种落后状态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潜在部分能够得到注意与开发,给出一个生产的提前量,那么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就会处于更加主动的状态了。此时,生产自行创造需求,也就是行之有效的了。这也正是萨伊所说的“产品越呈现多样化,就会销得更快、更多和更广泛”。但在这个问题上萨伊走了极端,这就使合理的东西变得不合理了。他表示:“正是因为某些货物生产太少,其他货物才形成过剩。”的确,社会产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可是,产品存在的不孤立,既可以使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也可以使他们之间互相排斥。因此,产品的多样化应该以需求的多样化为依托,如果单从产品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出发,则根本无法克服某些产品过剩的问题。

要点回顾

人们为了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必须通过生产某些商品来跟其他人进行交换另外一些商品。由于货币仅作为媒介,若不存在货币的假设下,生产者没有必要储存多余的产品,也没有储蓄财富必要,所以他会立刻将产品出售。因此不论供给多寡并不会导致需求不足的情形,为了容易达到充分就业,因而供给必得以尽可能增大。

节俭悖论:传统美德有缺陷

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李先生在一家外企任高级主管,收入可谓丰厚,家庭生活可称得上富足。可是李先生却常常因两个人的花钱问题而生气,一个是他的父亲,另一个是他的儿子。这生气不是为别的,却是因为父亲的过分节俭和儿子的过度消费。

李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虽年已七旬,但勤俭的习惯却一直未改。为了节省一点电费,他的父亲看电视时从来都不开灯,空调从装上到现在,如果不是李先生去他那里开上一会儿的话,他自己也舍不得开。当李先生因此而说几句时,他的父亲总是说:“咱住的二楼不是那么热,如果再开空调的话,不仅浪费电,而且太凉了对身体也不好。”为了防止蚊子咬他,李先生特意为父亲买了一盒蚊香,并嘱咐他记着晚上睡觉前点上。可他的父亲总是说:“用不着点。过去在农村,哪有蚊香这东西。人瞌睡了自然就会睡着,这么大个人,蚊子咬两口也不怕。”为了能免费理发,他的父亲经常从城西步行到城东找义务理发摊儿。不仅如此,为了省钱,他的父亲还坚持自己蒸馒头,而且买菜的时候也很少,常常是逛菜市场时顺便就拣上一些菜回来。父亲过生日时李先生说到饭店去吃顿饭,可他父亲却说:“在自己家吃多实惠呀!买斤肉回来,再擀点儿面条,可比去饭店吃省钱多了。”

与李先生的父亲截然不同的是李先生的儿子。为了玩游戏,非让他妈妈给买了一台配置高的电脑,游戏光盘也不少买;想学弹吉他,就让他妈妈给买了一把吉他,还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他;一到了夏天,儿子是一点热都忍受不了,进门首先把空调打开,冰箱里还有专门为他准备好的雪糕;一般的早餐他都不爱吃,时不时地就要去喝两三块钱一碗的羊肉汤才行;中午和晚上没有肉他是不会动筷子的。就这还不算,双休日还要改善生活,要李先生带他去饭店里撮一顿。为此,李先生经常教导儿子,可是儿子却振振有词:“现在提倡消费,连国家领导人都说要扩大内需,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再说,您和我妈的收入也不少,还在乎这点支出?”

李先生十分矛盾,常因父亲过分节俭而心疼、责怪他,但对儿子的过度消费虽然生气,却又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李先生在这里所遇到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节俭悖论。

在18世纪的欧洲,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而大吃大喝,结果这个蜂群居然很快地兴旺发达起来。后来,一个哲人教导他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节俭。于是,这群蜜蜂听从了哲人的意见,改变了生活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群体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所说的便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称之为“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一度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对节俭悖论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他的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或“节约的矛盾”。

对于这个悖论,我们该如何解读呢?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为人称道的美德,也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可以致富。但是,根据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多大好处。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往往越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又呈反方向变动,即增加消费则储蓄就会减少,减少消费则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即储蓄增加则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情况,增加消费则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使国民收入得到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控制消费、增加储蓄会使个人财富增加,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还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商家被迫减少了产品的产量,工人被解雇,收入从而减少,储蓄最终也会被减少。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储蓄加大,将会使整个社会的经济陷入萧条和贫困之中。可以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国家的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经济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说明了需求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叫作“乘数效应”。比如说,需求增加了1亿,但最后GDP的增加肯定会大于1亿。这是由于各种物品存在着互补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一个富人花了1亿元买别墅,GDP相应地增加了1亿。住在别墅里一定要有汽车,于是又花了1000万买车。买汽车要买汽油、买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使用高速公路、维修等)又用了1000万。所有的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人收入提高,消费增加。用于购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使这些行业的人的收入和消费得到了提高。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在这样不断的带动之下,整个经济GDP的增加肯定要高于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发展,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的工人——都会从中受益。

古老的美德为何会变成现代的罪恶?这其中有两点我们必须考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第一点:在经济学领域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好处的事情不一定会给全体带来好处,在很多种情况下,个人的精明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愚笨;第二点:解决节俭悖论的这一现实存在于经济中的问题,关键是看当时的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状态。在人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时,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假如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应是正确无疑的,即从个人和社会角度来说也都是对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存在,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关联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如此。

要点回顾

刺激国民消费是应该做的,因为只有消费量增加,才能真正拉动经济,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够提高。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棘轮效应:习惯是第二上帝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就像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

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及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司马光在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的一句话。他写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告诫儿子不要沾染纨绔的习气,要保持俭朴清廉的传统美德。一千多年前司马光的一句家训,却道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经济学家把它称之为“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则认为,消费具有可逆性,即一个人绝对收入水平变动,他的消费水平也必然会立即引起相应的变化。

棘轮效应的例子有很多,其中历史上的很多奢靡的帝王,就是对棘轮效应最好的诠释。

商朝时,纣王即位不久,群臣心想在这位精明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稳如泰山的。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给自己打造了一双筷子,并很高兴地用它吃饭。恰巧这时,被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了,就劝他把象牙筷子收起来,但是纣王却不听劝,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觉得这是一件极稀松平常的小事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箕子却不同了,他整日忧心忡忡,感到莫名其妙的大臣就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纣王用的筷子既然是用象牙做的,那他用来盛汤装饭的土制瓦罐也就不会再用了,以后必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与美玉制成的饭碗。当象牙筷、犀牛角杯与美玉碗都具备之后,大王难道还会用它们来吃粗茶淡饭吗?从此以后,大王的餐桌上是少不了许多奇珍异品和山珍海味的。享用着这些东西,穿的衣服自然也就不是粗制布衣,而要以绫罗绸缎为主了,住的宫殿自然就更要富丽堂皇了。除此之外,还要大兴土木,广建亭台楼阁,这样才配得起自己尊贵的身份呀。如此一来,百姓的疾苦就不言而喻了,我是担心啊!”

五年后,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酒池肉林、奢侈至极,百姓们在他严刑桎梏的统治下怨声载道,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商朝基业就这样给毁了。

箕子拥有独到的眼光,仅由一副象牙筷子便看到纣王日后必身败亡国,这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消费习惯的不可逆转性,简单地说,就是好了还要更好,满足了还要更满足。

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的欲望一旦产生,便会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对于欲望,正确的观点是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保持适度的物质消费才是根本。倘若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过度地放纵,自古“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也必然会成为现实,也必然会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现象。

棘轮效应还能扩张到其他的经济问题。例如房价是人人都在关心的问题,棘轮效应的表现也就更加明显。现在,高房价已经形成了棘轮效应,涨容易跌难。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房价可以保持不涨已是不易,但暴跌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点回顾

棘轮效应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即容易向上调整,而难以向下调整。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能放任棘轮效应任意发挥作用,不能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

同类推荐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翻看历史与当下,发现历史总在不断重演。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宋慈断案传奇

    宋慈断案传奇

    宋慈是南宋人,其著作《洗冤集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以其在广东任职期间破案小说有:(1、玉扇案2、七小福案3、空棺案)等大约十几个故事。
  • 烘焙情缘

    烘焙情缘

    让空气变得轻盈又甜蜜的爱情轻喜剧。达尔西很苦恼,因为她碰到的每个男人都只想聊她的蛋糕生意。阿黛尔法是一位化学教授,可她自己却无法找到完美的情感配方。风暴是一名艺术家,可他却在相爱这门艺术上毫无造诣。几个老友将怎样在“如何成为明日烘焙之星”的道路上前行。他们会面临性骚扰、背叛、争吵还有……爱情?本书附赠神秘配方(你想多了,就是蛋糕配方,跟爱情没关系!)
  • 他来自云中界

    他来自云中界

    我修的道是大逆不道,我手里的剑只向天斩。对我而言,逆天修行无非就是一场逆流时光的旅途。我叫白小唐,我追寻的只是最纯粹的亘古之谜。我想知道,在万物诞生的前一刻是否还藏着故事。【逆时而上,迎战诸天。这是一个无惧少年向长生天发起挑战的故事。】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天师传人之争:真龙气

    天师传人之争:真龙气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谜底即将揭晓,更多精彩,尽在《真龙气》。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And Other Stories(IV) 骑马出走
  • 十二剑仙

    十二剑仙

    指引星河的天河剑,掌控冥界的云海剑,预知吉凶的古巫剑……十二仙剑,剑斩诸天。十二位持剑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维护诸天的决心!
  • 奥术狂潮

    奥术狂潮

    前世的落魄拳击教练,扑街武僧——杨秋,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新纪元》中时任四半神之一的魔网掌控者一直在寻找的一套耐色之卷,被追杀到了零级黯然离开游戏,前往酒吧借酒消愁之际醉倒不省人事,一觉醒来后发现重生回到了五年之前。PS1:本书架构大部分基于DND3R与WOW,但切勿随意代入,若出现矛盾,一切以我为准PS2:由于数值计算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本书会对其进行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