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4900000039

第39章 博弈经济学:怎样赢得更多的利益(4)

于是,张三和李四又商量另一种分配规则。由张三和李四各自同时报出自己想要得到的蛋糕的份额(蛋糕总量设为1),如4/5,8/9。双方约定,只有在两人所报出的份额相加总和等于1时,方案才被通过,否则重新报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博弈是一次性博弈,那么当张三报8/9,那么李四便只能报1/9,而且李四最好是接受这个结果,因为如果李四不接受,那么两人都分不到蛋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除非李四是绝对的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别有用心,否则李四绝对不会同意8/9的蛋糕归张三,自己仅获得剩余的部分(仅仅1/9的蛋糕)。因此,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李四一定会要求重新报数,重新分配蛋糕,于是,这个分蛋糕的博弈就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成为一个动态博弈。

接下来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张三和李四因为对分配方案不满意,双方不断“讨价还价”,这样没完没了地分下去,冰激凌就会全部融化,双方都分不到一丁点儿冰激凌。所以,张三和李四必须想方设法尽快达成一致,才能把冰激凌吃到嘴里去。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冰激凌博弈”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例如,双方都明白只有彼此合作才对双方有利,但却会对如何来共享合作后的果实争论不休,甚至因此错过机遇,造成双方都一无所获的结局。比如,生活中有些兄弟、夫妻、朋友,因为一些小利益展开争执,甚至闹到法庭,当双方没完没了地打官司后,却发现,最大的赢家是双方的律师(他们赚到了一笔不菲的律师费),而争执的双方都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变得倾家荡产。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小张是一家医院的采购员。公司批给他一笔采购经费,要求他在一个月内采购到一批药品。当然,公司拨给的经费只有在实际完成采购后,才能拨付到位。对小张来说,他必须采购到这批药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扣发当月奖金。

小李是一家药厂的推销员,而小张需要的那批药品,在小李所在的药厂都有现货。

小张和小李两人很熟,对于彼此的情况也非常了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小张和小李两人之间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了。

事实上,小张和小李谈这笔买卖的过程,就是分冰激凌蛋糕的过程。采购员小张想买,推销员小李想卖。可是,如果双方因为价钱谈不拢而不能在一个月内达成交易,则这笔交易由于超出医院规定的期限,势必泡汤,两人都无法获益。

在谈这笔买卖的过程中,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讨价还价的过程没完没了,则分割的“冰激凌蛋糕”(这批药品)就会开始融化。

在交易过程中,讨价还价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假如买卖双方没完没了地谈判,那么市场这场“冰激凌蛋糕”就会开始融化,导致的结果是:卖方失去抢占市场的机会,买方失去一次使用新产品的机会。如果双方都保持理性,就一定知道这个道理,因此都愿意尽快达成协议。假如双方都不愿意妥协,坚持要得到更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很可能双方都将一无所获。

20几岁的年轻人遇事往往喜欢逞强,而不懂妥协变通。可事实上,当双方发生利益冲突时,并非只有鱼死网破、你死我活这一种解决办法,如果能与对方达成妥协,也许意味着双方都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要有大的成功,通常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因此年轻人要学会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他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损害了长远利益。

当然,妥协是一种积极的方式,而并非不顾原则地一味向对方让步。也就是说,妥协必须确保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能实现己方长期的利益。我们积极主动地向对方做出某一方面的妥协,必须为己方换取另一方面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也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样,交往的双方通过互相妥协实现了需求互补、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

重复博弈:永远没有最终的赢家

张力夫妻近来工作忙,孩子在上幼儿园,没人接送,便决定找一个保姆。提到要找哪里的保姆时,夫妻俩一致表示要找一个乡下的。理由是乡下人更淳朴,能让人放心。

事实上,有很多人如张力夫妻一样认为乡下人比城里人更淳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乡下人、城里人的生活环境决定的。乡下人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村庄,“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都很熟悉,谁家发生些什么事情,不出半日,全村人都知道了。因此,如果有某一个人做了损害他人的缺德事,必定会受到全体村民的道德谴责,也会被对方或对方的亲友记恨、报复,甚至无法在村里立足。

而城里人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城市居民的特点是流动性大、私隐性强。如果有人做了损害他人的缺德事,转眼就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消失了,对方即使想记恨、报复也找不到人。此外,即使是生活在同一栋楼里的城市居民,也常常是“电视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做了缺德事的人,也不会因此受到社区居民的道德谴责。

所以,在乡村,只需要依靠道德和习俗就能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而在城市,良好秩序要得以维持就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和制度。

乡下人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而城里人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社会”,这两种社会关系用在博弈论中,前者代表的是一种重复博弈,而后者代表的是一种一次性博弈。

在公共汽车上,经常会发生拥挤的情况,这时如果有一个空座位出现(有人下车),我们往往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空座位旁边的是两个陌生人,他们会争夺这个座位,甚至发生争吵;而如果空座位旁边的两个人相互认识,就会互相谦让,更不会因此发生争吵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两个相互认识的人之间是一种“不定次数的重复博弈”。在较长的时间内,相互认识的人会有重复的交往行为出现,因此为了维持以后的长期关系,他们会抑制对争取短期利益(即占座位的行为)的自私冲动,使得双方之间走向合作(即互相谦让的行为)。事实上,日常人际关系通过重复博弈得到很逼真的反映,人们为了以后长期合作,争得长期利益,必须维持好和身边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很多商业行为都可以用重复博弈来解释。例如,我们在生活中能发现,那些销售伪劣商品、服务质量差的地方,往往是在车站、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流动性大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交易往往是“一锤子买卖”,很少有“下一次”机会。在这种“一次性博弈”中,商家认为,既然顾客再次光临的可能性很小,那何不“一次就赚个够”呢!“一次性交易”由于不用争取下一次交易机会,商家的行为容易有尽量牟取暴利并且带有欺骗性的特点。

而在一些社区或乡村的商业网点,由于这些地方的人员固定,商家必须争取顾客再次光临才能赢得利润,因此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和价廉物美的商品。以“熟客”为主要顾客群的商家进行的就是一种“重复博弈”,为了使顾客能继续成为“回头客”,他们一般会选择薄利多销,而不会选择“宰客”。

实际上,对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我们也可以借用博弈论来解释。例如,夫妻、父子等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就是一种重复博弈。也正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博弈的重复性,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只要还没有失去理智,更多的是一种吓唬,而不敢真的下狠手。因为大家都明白,仅为一时的意气之争而伤害了对方,还得由自己来承担因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也正因为如此,家庭成员之间都知道:“你表现得再凶,也只是表面的,从内心里你并不会真的把我怎么样。”所以在很多家庭,只要有成员挑起事端,肯定就会有其他成员积极应战,尤其是夫妻之间,这种争吵时断时续。俗话说的“争吵到老相伴一生”就是夫妻之间重复博弈的形象写照,夫妻之间的博弈不是为了分手,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家庭的稳定性,从而能白头偕老。

一般来说,在经历了多次的重复博弈后,最终总会达到一个均衡点,彼此默契达成一种最佳策略。博弈各方会努力维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并且一直维持下去。

同类推荐
  •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百题问答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百题问答

    本书通过简单扼要的介绍,使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我体会到一条改革之路的成功,需要无数前辈的实践、努力以及铺垫,凝聚了外汇管理局体系中的众多干部大量的、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辛勤的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
  • 成败晋商:传统商帮的兴起与衰败

    成败晋商:传统商帮的兴起与衰败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欧债危机启示录

    欧债危机启示录

    近年来,欧债危机经历了爆发、蔓延、愈演愈烈、逐渐平复的过程,但衰退的阴影依然存在,对欧债危机的解读也众说纷纭。本书作者认为,欧债危机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战略因素的影响,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博弈。或许从欧洲历史和国际金融大局的视角出发,更能解释清楚货币问题的政治逻辑。
热门推荐
  • 风骚要式

    风骚要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的纪念碑

    青春的纪念碑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时间的书。我们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变老,那时我们看到满大街的“油腻中年男”,感到很不可思议,可如今这一切正在向我们追赶、逼近。此时此刻,我拿什么拯救你,我心爱的姑娘!时光匆匆,一去不复,文艺青年也有老的时候,也有头发落尽、牙齿掉光的时候!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关于青春的,关于亲人和朋友,关于那位会飞的姑娘……
  •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变臭的萝卜

    变臭的萝卜

    文章靠人做,这话确实不假。要做好文章,就得有自圆其说的本领。如何自圆其说呢?那得看你有否发挥联想,能否从常理中找出可以链接的某些变化因素,使之恰到好处地结为一体,让人觉得既耳目一新又无懈可击。
  • 恃楚而娇

    恃楚而娇

    夏乐不曾想过,会在花店里再次遇见那个埋在心底的少年。他已亭亭,褪去青涩,成了一个温和的男子。秋子楚朝思暮念的人,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温柔带笑。【秋先生的同学录】希望十年后能在街头巷尾,与你相遇,道句好久不见,苟富贵勿相忘!——夏乐留【夏小姐的秘密】秋先生书架上有一本唐家三少的书,书中有一页被秋先生翻烂了——我喜欢你!这本书是夏乐毕业送给秋子楚的礼物,她以为没人会知道。【新文】《诚如季年且顾心安》简介:顾安心里,没觉得季诚多好,季诚像太阳,却比太阳还要温暖三分。当顾安披星戴月来到季诚面前:“季诚,我们玩个游戏,我做你女朋友好不好?”季诚淡笑摇头:“小安,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在游戏里做你男朋友。”曾以为到他身边,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余生不留遗憾;可走进了季诚的生活,她再也不想离开。
  • 金血坛

    金血坛

    在天空的起始点与终点,只有光华豪殿深处的那两座祭坛。两座祭坛都高万丈。上面一尊跪着的人形雕像。那人双手托起一个刻着特殊纹路的长长锁链。起与始,落与终,承接与释放。他描摹着锁链与自由不断更替的过程。自由翱翔,这也是出了象牙塔后,在江湖中依然能保持的净土。抚摸伤痕的同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所回忆。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烈火猴心

    烈火猴心

    六星灭天、七星灭世、无法无天!唐僧八戒的离奇背叛,漫天妖魔的无尽追杀,是遮天阴谋还是命中注定的轮回之劫?纷乱的天庭,光怪陆离的三界争斗,扑朔迷离的灭世真言,是阴谋还是阳谋?曾经的西游神话,往昔的师徒降妖同盟,还能不能再续前缘,共赴磨难?
  • 天耀的眷恋

    天耀的眷恋

    一个外表看似坚毅冷漠的男中医,实则为了生计到处拉客给自己的中医馆揽活干的即将步入中年的男人。一个拥有甜美外表科学节目的女主持,实则在生活里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糙汉。两人的相遇,触碰出的火花,会是什么颜色的呢?何天耀:朋友艾灸拔罐了解一下?汪眷: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期的节目主题是学校半夜为何会发生惨叫声,隔壁小孩哭声不止究竟是为几何?何·表面光鲜亮丽·内心慌得一匹·老中医·天耀vs汪·表面甜美可人·内心糙汉一枚·女主持·眷 由于本卑微作者的个人原因此书暂时停更,先开启新坑《神明与野兽》(非常抱歉!)
  • 穆先生高冷是种病得治

    穆先生高冷是种病得治

    在宁沫沫看来,遇上穆先生是命中注定。毕竟总想制造点缘分不是。但是由于穆先生太冷,宁沫沫急逃····“亲爱的穆太太,想去哪呢?&quot;“额,我说我绕一圈在回家,你信么&quot;在背后的手默默撕了去往外国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