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5300000011

第11章 《清明上河图》之谜(2)

“清明”是什么意思

既然清明不是节令,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人们提出了“地名”说和“颂词”说。

所谓“地名”说,指的是“清明”乃汴京郊外的一处地名。

孔宪易的文章,曾对画中的“城门楼”作了分析,认为那城楼可能是东京城门外东郊的蜘蛛楼。据《宋会要辑稿》载,当时东京内、外城及郊区,共划分为136坊,其外城东郊区分为3坊,第一坊便是清明坊。同时,从《东京梦华录》中可知,宋代的东京,在坊巷中有“军巡铺”及“望火楼”的设置。孔文推测,清明坊可能是借蜘蛛楼作为望火楼。这样一来,《清明上河图》便可以解作从清明坊到到汴河口一带的汴水秋色。

所谓“颂词”说,为邹身城提出。他在《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一文中,既否定了传统的“清明”为节令的成说,也否定了“地名”说。他说:画面涉及沿河数里的好几处街道,并不局限于郊外的一个地点,故“地名”说欠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他还引金代人为《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跋文“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为证,点明此画的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所谓“承平”,即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意思,即歌颂统治者的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从而惠及天下万民。

以“清明”喻太平,在我国出现很早。《诗经·大雅·大明》中就有“肆伐大商,令朝清明”的诗句,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世祖)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后汉书》亦有“固幸得生清明之世”的说法。宋苏轼的《司马温公神道碑》中的“朝廷清明”之语,也是这个意思。

宋徽宗赵佶喜画,自己也是有名的书画家。他在东京创办翰林画院,给画师们以优厚待遇。他要求院中画师每作一画,必先呈画稿,经恩准后才能细致创作。张择端为当时画院待诏,颇受恩宠,当然要张扬功德,粉饰太平。他作图进献徽宗,渲染帝京内外繁华景象,意在称颂盛世,以取得徽宗的赏识。画卷的第一收藏人也正是宋徽宗。以“清明”为题名,显系称赞“太平盛世”,为皇帝歌功颂德。也正由于如此,画面选取秋景而不绘春色,因为汴城八景一向以“汴水秋风”居于首位。

然而这种“承平”,正是北宋末年社会大动乱的前奏。政和后不到十年便是民族大劫难的“靖康”之变,徽宗父子成为金人的俘虏,北宋灭亡,繁华的汴京转瞬毁于战火,画家也流亡到了南方的临安(今杭州)。可以想见,当他在临安回首北望时,一定国恨家仇充塞于胸怀。他追摹故国风物,在南渡后的作品中寄托着深沉的哀思。所以明代董其昌在《容台文集》认为,张择端的新作是“南宋时追慕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痛人心肺的民族灾难,使“清明”一词讽刺性地表现出新的主题,民族斗争的烈火已赋予这个题材以新的思想内容。所以有人谈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清明”,与其说是“颂词”,还不如说是“讽喻”。当然,画家当年是否作如是想,不得而知。

祖本真迹在何方《清明上河图》诞生后,在8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历尽劫难。

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张择端完成了这一历史长卷后,就将它进献皇宫。宋徽宗赵佶十分珍视,据说曾用瘦金体在卷首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双龙小印。他还题了御诗一首:“我爱张文友,新图妙入神。尺缣赅众艺,彩笔画黎民。始事青春早,成年面首新。古今批阅此,如在上河春。”这样,宋徽宗成为此画的第一个收藏者。

不久,汴京陷入金人之手,宫中金银珠宝、名贵文物均被掠走。但起初金人不识此画的价值,致使流落民间。数十年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张著最早在画上撰跋,稍后张公药、王涧、张世积诸人亦于画上题咏,可见其艺术价值已被士人认识。所以元朝建立后,《清明上河图》再次被收进宫廷。著名书画家赵孟兆页官至翰林学士后,将它从藏阁中取出,秘密送回老家湖州,用膺品归入藏阁。真迹又到了民间。

时至明代,《清明上河图》落入了精于雕刻、又识古画的大理寺卿朱鹤手中。朱珍藏数年后,被名士徐赙以重金买去。徐常邀翰墨名流把玩,并有人临摹。数年后,徐染沉疾,弥留之际,将此画馈赠好友李东阳。1515年,李东阳在画卷上书写了长篇跋文。后又几次易主,流落到苏州。嘉靖年间(1522~1566),被学者王忄予购得。一代奸相严嵩得知后,向王忄予索要。王以膺品进呈,招致陷害,瘗死狱中,真迹也终于落入严嵩之手。严嵩失宠势倒后,严府被查抄,《清明上河图》第三次被收入皇宫。可到隆庆时(1567~1572),嗜画成癖的成国公朱希忠将此画弄到手,后又辗转易主。最后,被一内臣窃得,藏于御沟石缝之内。恰逢天降暴雨,沟内水涨,淹及石缝。待到雨停水退,画面已被污损得一塌糊涂。且不久又流落民间。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真迹被湖广总督毕沆买到。嘉庆四年(1799),毕沆因“剿匪”不力及滥支军费被处死,家产被抄没入宫,《清明上河图》又一次被收进宫廷。

民国初年,清逊帝溥仪从故宫盗出大批珍宝文物,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先存入天津租界,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这幅画卷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8月,随着日伪政权的崩溃,伪帝宫的大批珍贵文物在动乱中流散到民间。

1946年,解放军进入长春,部队一干部收集到伪满宫中流散出去的十余轴画卷,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林枫,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52年,《清明上河图》第五次收入“皇宫”——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走过的路已是够巅沛流离的了。可谁知它还有一劫。1966年12月中旬,康生暗示其爪牙以红卫兵扫“四旧”为名,选中目标抄家,抄得的文物,一律送到故宫文渊阁保存。

康生以鉴赏文物真假为名,经常只身潜入行窃,有时亦偕陈伯达或李作鹏前往。随行的李作鹏,就窃走了《清明上河图》、《乾隆帝三下江南》画卷等文物共800余件。“四人帮”倒台后,《清明上河图》再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是,这幅画卷虽然仍为张择端的真迹,却是他南渡以后重新绘制的,并非北宋宣和年间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残卷。

从南宋开始,民间就流传有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真迹。那是南宋汴京陷落,张择端南渡以后重新绘制的。这幅画后来几经曲折,也流入民间。而且,《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均有临摹者,仅清代皇宫所藏即有12幅之多。据说,末代皇帝溥仪赠与胞弟溥杰的就有四幅。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有30多幅。

大陆藏有十几幅,台湾藏有九幅,美国藏有五幅,法国藏有四幅,英国和日本各藏有一幅。除此之外,没有统计在内的还定然不少。这些繁简大小不一的《清明上河图》,流传在社会上的究竟有多少幅,恐怕是永远也得不到确切答案的谜。那幅张择端在北宋政和年间所画的祖本真迹在何方,也同样是不得而知。

人们不禁要问:《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在哪里?

据说,我国著名的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在解放初期清理由清宫流落沈阳的部分文物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可经他考鉴,“原卷在流传中确残后半部”。在这之后,我国著名风俗画家刘凌沧先生也在《风俗画漫谈》中提出重要论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正当我们欣赏得入神时,画卷却戛然而止了。据我推想,这幅名作经过千年的辗转流传,后半截已经佚失,或为奸商截去,另成一卷出售牟利也是可能的”。

这真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祖本真迹吗?如是,后半截又哪里去了呢?历史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高深莫测的谜。

同类推荐
  •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旧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朱立安·赫胥黎,他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并帮助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森林报

    森林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宇宙大探秘

    宇宙大探秘

    夜晚,我们遥望闪闪的星空,会使我们翩翩遐想,似乎有数不尽的奥秘蕴藏在天空中……我们对宇宙探索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仍未揭开其冰山一角……
  • 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这个明星有点逗

    这个明星有点逗

    林不凡觉得自己就是个天才!因为!如果他不是天才!能长得那么帅?能被雷劈死不了?能得到一份来自平行世界的神奇记忆?所以!他是天才!这是一个天(逗)才(比)的文娱故事!
  • 狂追这不是梦

    狂追这不是梦

    “我很霸道你以后要听我的”“可以啊,我到要看看你是怎么对我霸道的。”
  •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今昔续百鬼—云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今昔续百鬼—云

    妖怪研究家多多良老师,有着痴肥的体态,纵横无尽的无用知识。谈妖论怪如数家珍,把鸟山石燕的妖怪画集当做随身宝物。方向感奇佳,但只懂得直线前进。生活常识阙如,惟有饭量超常。和他一起踏上的探访妖怪之旅,注定劫难重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寒夜里,她满眼绝望,跌撞跑出那栋豪华的别墅。绝望是什么?是我明明爱你,爱到至深至死,却抵不住你对我的残忍!※※※※※※※※十八岁的年纪,应该是如花儿般灿烂纯真,可她却因为家庭的重担,被送上陌生人的床。那一夜,她在黑暗中,被陌生男子压在身下…※※※※※※※※“我没有推她,更没有害她流产,上官,你相信我。”医院长廊里,她怔怔立着,兀自徒劳地解释着。“闭嘴!”他英俊的面容上,泛着森冷的气息,“我此刻,不想见到你!”她强忍着眼泪,终于安静下来。转身离开,远离开他视线范围的那一刻,挺直的身影忽然痛苦地弓了起来,苍白的手紧紧地捂住狠狠绞痛着的心口,如纸般苍白的面容上,却缓缓地露出了一抹浅笑,满满的绝望…※※※她涅槃重生,努力想要遗忘过去自己爱的遍体鳞伤的那几年,他的身影却在五年后的深夜里闪过伦敦的街头…锐利的眼神,缓缓凝聚在她怀里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身上。她低头,轻柔浅笑,满眼的绝望,牵住宝宝的小手,想要离开,却被他拦住去路。“韩若曦…”他猩红的眼凝视着她,嗓音暗哑,“…你还想逃去哪里?”
  • 男神请别太妖孽

    男神请别太妖孽

    [坑,慎进]【爽文类型,女扮男装男强女强双洁,女主林漠,男主】前世,她成了各个势力疯狂抢夺的对象,只因脑中的那个被莫名其妙植入芯片 被逼跳入悬崖却不曾想,这一跳,从十四岁就被冠上“嗜血修罗”的她竟得天厚爱成为了另一个人。 世家三少—林漠 ,别人口中废物花瓶一般的存在!林漠秉承着能够用武力解决的问题,绝不动口的原则,把那些诋毁原主的人通通“打脸”!不过,打着打着,这个老是粘着她,求抚摸求抱抱,对她死皮赖脸的男人…… 是谁?!! MMP的,好歹人前你也是个少将啊喂! 读者群【177720824】
  • 等到花开潋滟时

    等到花开潋滟时

    他,肆意张扬,桀骜不羁,看似玩世不恭,其实最是谨小慎微,看似薄情寡义,却是最在乎感情,看似随性散漫,却是有着许多的不得已。她,死而复生,却重生到了一个五岁小女孩的身体里,从对这个世界的陌生到渐渐适应。她重拾了世间的温情,渐渐愿意敞开心扉,相信人心。一段前所未有的感情,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因为她与他的相遇,从此红绳牵起,纠缠不休。
  • 死神的故事

    死神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结束人和故事的人是死神,那么有谁在乎他们?
  •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