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7400000056

第56章 山城三易帜(6)

“延兄,请允许马明这样称呼你。因为马明深深敬佩你的为人。你虽然生来乍到,但你没有稀里糊涂地帮沈廷秀,足以证明你是位超凡脱俗之人,是个大大的好人!今天若是遇上别的汉人,肯定要帮沈廷秀。为啥不帮?一年来,妥明滥杀了多少人!没有偏见的也有了偏见。可你只是诚心诚意地劝架挡架,不偏不向,难得,难得。起初,马明想不通,若不是你插手,沈廷秀绝不是我的对手;后来呢,我又庆幸是你帮了我,救了我,你若是怀有民族偏见的,出手帮了沈廷秀,那马明现时还能坐在家里吗?延兄,请喝茶,请吃馍。马明现今也是落难人,没啥招待你,别客气。延兄,你功夫了不得!”

马明赞叹末了,转向子达子全说:

“两位小英雄尽管吃饱喝足,莫嫌弃。”

马蕙接上劝说:

“就是,尽管放开吃,别客气,不能白出力。”

“啥了不得?啥英雄?马兄弟,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延某东来,只交朋友,不树仇敌。延某只认是非曲直,不问信仰,不分民族。兄弟,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不管哪个民族,不管他信奉啥教,只要他不滥杀无辜,他就是延某的朋友,延某决不为难他,还可出手帮他。延某向来认理不认人。如今都成了难民,更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忍让才是。都是华夏子民,不要再自相残杀,不要再倚强欺弱,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难同当,有事同帮才好。马兄弟,愚兄说得对也不对?”

“对,对。延兄的为人处世确实叫人敬服。”马明汗颜不已地应对着。

“延兄,马蕙也学我二哥这样称呼你,别见怪。自打我二哥南山私访徐学功之后,他就有了改变,滥杀的事不再掺和。自打我从马桥归来,把徐头领劝他的话重三倒四灌了两耳朵。如今他经常约束部下,滥杀、虐待异教徒的事很少发生。只是,只是这回败得突然,逃得慌张,穷困极了,为了众乡亲的利益,就蛮不讲理了,才跟沈廷秀部冲突起来。唉,延兄,是学功派你来的吗?他人好吗?”

不待孝先回话,马明急了,忙拽马蕙的衣袖说:“延兄吃馍喝茶,莫听我这傻妹子胡说瞎掺和。一个女娃子家么,不去后堂帮厨,尽打听男人家的事做啥嘛!”

延孝先心领神会地舒然一笑置之。

马蕙听了又羞又气,甩开衣袖,洒着怨气朝里间去了。

不觉已是傍晚,延氏父子被安顿在离马明大窝棚不远处的一座小窝棚。看样子是临时腾出的货仓,一些日用物品如烧水壶、茶叶、马套具等尚不曾搬走,也许是临时住人的缘故吧。

延孝先也不计较这些,客随主便嘛。他斜倚在地铺的被子卷儿上歇息。子全则溜达了出去。

子达坐在地铺上疑惑不定地问:

“爹,经您一番话,马头领真就佩服了?能幡然改正?”

“人心隔肚皮,谁能看得准!走着瞧吧。”

“兴许他现时能改正。过时咱们一走,手下人一撺和,他又去争夺沈廷秀部的草场咋办?”

“咱哪能管那么宽?咱是交朋友,搞联合,能化解仇恨最好,实在不听劝,咱也不能把谁咋样。不过,咱明日得去沈廷秀那里走一走,一个巴掌拍不响嘛。”正说着,子全溜达回来了,不胜感慨地说:“回民如今也够可怜的,不像咱们是一趟又一趟地搬家。你看几百个窝棚,除了马头领家,全是黑漆漆的,连灯都点不起。唉,爹,我躲在窝棚稀处尿尿时,听人议论您哩。一个说:‘那大胡子了不得,把马头领带过就缴了械。若不是他,沈廷秀今天就完了。’另一个说:‘那可不!他若帮了沈廷秀,咱们可就完了。’第三个说:‘不光人家武艺超群,你看人家那匹战马,又高又大,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关公的赤兔马不一定能比上它!还有挂在鞍桥上那杆锃亮锃亮的洋枪,不到万不得已,怕是舍不得用的,一下马,就把它提在手中。真叫人眼馋。’”

延孝先听了不由心里咯噔一声,叫孩子们和衣而卧,早早休息。

子时左右,孝先起了一次夜。

丑时未尽,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三个黑影蹑手蹑脚来到孝先就寝的窝棚边,见棚内静悄悄的,颇为惬意,将火把点着扔进窝棚后,得意地狞笑起来。望着熊熊燃烧的窝棚,一个说:“马头领若知道了,怕是饶不了你我。”

另一个说:

“他谢还来不及哩!这爷父三个迟早是祸害。唉,洋枪归我。”

“那你赶快进窝棚取呀!那匹大洋马可要归我。”

“不行,洋枪早成了烧火棍。大洋马该归我。”

“凭啥?”另两个不服地同声质问。

“凭啥?就凭点子是我出的,火把是我扔的。”

不说纵火人争发横财之事,且说火苗升腾的情景早被起夜人发觉,一个接一个惊呼起来:

“着火了!”

“起火了!”

“谁家失火了!”

“快救火呀!”

此时三个纵火人才醒悟过来,该是他们逃之夭夭的时候了。不料,东西南北哪个方位也逃不出去。被火焰映照下的三个贼人此刻才惊奇地发现:围堵他们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应当在窝棚被他们活活烧死的那父子三个!

堵贼的和被堵的都没带武器。延氏父子仅凭拳脚,闪展腾挪,围绕火焰冲天的窝棚,把三个人团团截住,谁也逃脱不了。

马明马蕙赶到现场,愕然不知所措。马明大声问:“延兄,咋回事?!”

“问你自己!”延子达气狠狠地抢先冲了马明一句。

“我?你说,是我,指使他们?”马明惊诧、委屈得话不成句,形容无状。

马蕙惊疑不定地指着那三个人说:

“延老英雄,是他们放的火?!”

“那还有谁?!明知故问嘛。说我‘爷父三个迟早是祸害。’争着分洋枪,要洋马。”子全愤愤指证道。

“你咋知道?”马蕙不敢置信地瞅着黑压压的围观者再次询问。

“算我爷父三个命大,感觉征兆不祥,就抱了被褥在窝棚外边睡了。不信你问他们自己,别偏听偏信冤枉了人家。”子达不无嘲讽地回道。

马蕙上前询问时,马明早已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抢上前去,对那三个一顿拳脚,并卡住那个争洋枪洋马的脖子狠狠骂道:“马仁,你陷我马明于不义,害死我了!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延孝先上前分开马明的手,平缓无愠地说:

“马兄弟,延某相信你是清白的。严加管教部下罢了。”

马蕙摆动着头羞惭无状地说:“丢人死了,下贱胚子!延老英雄,真不好意思。请到客厅歇着吧。”

延孝先父子放心大胆地刚刚入睡,又被人声鼎沸的喧闹声、对骂喝斥声惊醒了。出窝棚看时,已东方发白,到处是人头攒动的景象。

只见马明所站处,一排木桩上,捆绑着三个汉子。那带响的鞭花,在三个被绑人的身上劲舞。持鞭者竟是昨夜放火人的帮凶。

只听被绑人此起彼伏地呼喊:

“马明,你若是爹娘养的,就该放了我们。”

“马明,你白卡长了两只放光的眼睛,黑白不分,是非不明。”

“冤枉啊!不是我们偷你们,而是你们抢我们。”

持鞭者恫吓道:

“再喊冤枉,我铰了你的舌头。”

马明见孝先父子朝自己走来,便向舞鞭者横挥一手,鞭挞随即停止了,而挨打者已不同程度地皮开肉绽了。

此时,天色已明。马明对孝先解释说:

“延兄,你看这几个贼娃子,明明自个做贼被抓,还嘴撑得没长没短地乱喊冤枉。若不是昨日聆听延兄的教诲,早叫我砍了,还能让他贼娃子活到现在!”不待马明说完,那被绑的老头忍不住叫骂:“你才是贼娃子哩!贼喊捉贼。”

马明听了不由怒火升腾,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强压杀气说:“据说这三个赶上死绵羊走不快,给抓来了。其他几个同伙赶上牛马给跑啦!”

延孝先此刻才算明白,马明之所以绑而不杀,是有意做给我延某人看的。但它至少是在表白马明的心迹:如今他并不愿滥杀无辜。

“延兄,你看——”马明故作姿态地请孝先表态。

延孝先尚来不及开口,那被绑者急了,心想大胡子能化干戈为玉帛,定有办法,不向他求救向谁求救?三张口便连连呼叫起来:“冤枉!天大的冤枉。”

“冤枉!我们不是贼。”

“冤枉啊!马明是贼喊捉贼。”此话一从老者口中冲出,震得马明恼羞成怒,一时冲动起来,居然不顾忌延孝先在场,做人的面子里子全然都不要了,狠狠地一挥手说:

“给我砍了!”

孝先父子不由一惊,眼下真伪难辨,救是不救?咋个救法?

眼看要人头落地,子达急欲上去阻拦。孝先担心在人家地盘上,盲目插手,只会把事态闹大,慌忙阻止:“子达别……”

子全则竖目握拳以待,随时准备出手。正在刀下头落的瞬间,传来一声猛吼:

“不能砍!”马蕙随声而至,并用身子护定被绑者。

“砍哪个?”帮凶请示。

马明此刻倒犹豫了几分,他多么渴望延孝先出面调停,给他一个台阶下,否则他骑虎难下。可延孝先只限于静观其变,使他琢磨不透。帮凶又问:

“马帅,都砍?”

马明看看孝先,又望望煽风点火的帮凶,犹疑不定地向前走了一步,对其妹无奈地说:

“我的姑奶奶,快走开,你来做啥?!”

“我来做啥?我专门阻止你滥杀。二哥,你刚说改,咋又要杀人?不杀人就过不了日子吗?!就当他们是贼,羊群不是没被赶走吗?”

“我们不是贼!是贼喊捉贼。”那老者仍不屈不挠地呼唤着。

延孝先父子和围观的人个个纳闷,说你不是贼,是被冤枉的,可为啥跑到人家羊圈里来?说你是贼,为啥临死不认赃?

此时的马明也没了主意。他的大嫂跑来说:

“你大哥说的,他的腿是拦截贼人时,叫那个老汉打折的。”

马明刚松弛的那根筋又暴胀起来,坚定地说:“放了那两个,砍了老家伙。”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

那老者两眼上仰,毫无惧色,大声呼叫:

“马头领,我老汉虽然冤死,但还是要感谢你,少杀了两个被冤枉的人。”

被放开的一壮一少扑跪在老者膝前,哭叫着:“爹,您是被冤枉的。马明,要杀就杀我吧。”

“爷爷,您不能冤死。这么多人,就没人敢主持公道吗?!冤枉人的你良心叫狗吃了吗?”

延孝先父子和在场人无不惊讶:贼人竟是祖孙三代!

延子全惊奇地走近细瞧,不由脱口感叹:

“爹、七哥,你们看,这老人就是昨日拼命的那个老爷子!太可怜了!”

子达不由跨步上前,惊叹道:

“正是。真的是!爹,您来看呀!”

延孝先听了不动声色,心想老子早就看出来了,看马头领咋个收场?延某静观待变。子达见父亲四平八稳,忍无可忍地说:“马头领,虽在你地盘上,杀人也得问个明白吧?这样不明不白地杀人,连我过路人都不服,莫说当事人。”

马明被子达的抗议震了下,犹豫不决。

“马兄弟,不是愚兄干涉你的事,只是这人命关天,不能光听旁人说呀,叫当事人说说嘛。”延孝先见马明仍无收回成命之举,接子达的话茬儿补了两句。

“嗬嗬嗬,看你有本事,把你当作客人,就想踩上鼻子往头顶顶爬哩。快把嗉子(禽类脖子处的食囊)甩清楚,汉人莫管回人的事。”

帮凶指着孝先嗔责道。

“滚!哪有你插嘴的份儿?”马明踹了那帮凶一脚,愤愤地斥责道。他觉得有伤孝先的面子,刚要对孝先解释什么,马信急急来报:“二哥,沈廷秀带一百多号人杀来了!”

气氛骤然要爆炸似的,在场人立刻慌乱起来。马明振臂一呼:“马仁马义、马智马信,立即组织人马对敌,先给我顶住。大家别慌。”转眼工夫,马明已披挂而来。子达子全业已将马匹牵来,随时准备应急。

马明此刻对接纳延孝先父子十分后悔。他望着孝先不免一阵狐疑,若不是他父子留在后院内,仗着他的优势,今日非把送上门的沈廷秀生吞了不可。若真打起来,延孝先毕竟是汉人,他不会见死不救的。这爷父三人三只虎,他马明的几百号部下无人可挡。这父子若掺和上,那不等于里应外合吗?果真如此,痛遭灭顶之灾的不是沈廷秀部,而是他马明的全部。想至此,他不急于上马,来到马蕙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尕妹妹,把延兄父子给我陪侍好。我去对付外面的来犯之敌。”临走对孝先不放心地说:

“延兄,你可不能掺和啊!”

“放心吧,马兄弟,延某向来认理不认人。”延孝先不卑不亢坦然应道。

谁也不曾想到,就这一句把马明给镇住了。他眼珠几闪,干脆耐下性子勒住马头不走了。延孝先虽重申“认理不认人”,可马明今日的理解较之昨天大不相同。他觉得此话特别沉重。他理解为延孝先虽是客人,但不会因为主人做事理亏而包涵,睁一眼闭一眼,或者干脆为了主人而撒手不管。若实在看不过眼,他会出手的。

此时的马明多么希望延孝先父子立即消失,至少捆绑了他们的手脚,好去了他大显身手的后顾之忧和心腹之患。

“马明,马明,你做事不明。快放了我的人,还了他们的牲畜。若不然,我沈廷秀决不饶你。鸡蛋碰石头又咋的!我沈廷秀就敢碰!大胡子哥,你是明事理之人,切不可再帮马明。”沈廷秀大声呼叫的话语阵阵传来。看人影隐隐约约,听声音约摸三十丈之外。

沈廷秀的叫阵启发了马明。他又来个故作姿态,为难地对孝先说:

“延兄你看,昨日你好心挡架,叫马明没占上便宜,他姓沈的捡了便宜却卖乖。今天有恃无恐地杀上门来,活活欺负人么,硬逼马明出手。咋办?”

马明一脚将皮球踢给孝先,满以为理被他占全了,应当得到孝先父子的理解和支持。

不料延孝先却借坡下驴,说:

“好办,马兄弟,你放了他的人,还了他的牲口,不就了结了吗?”

“延兄,你是认理不认人,咋能偏听他一面之词,就叫我放人还牲口呢?”马明不服气地质问。

延孝先也来个当仁不让,朗声回道:

“说人家偷了你的牲口,也是一面之词呀!”

同类推荐
  • 诡村(上)

    诡村(上)

    陕西关中这个地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十六朝古都,这里民间流传着“江南才子关中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的说法,而一些诡异的事件跟它厚重的历史一样,成为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五叔”、“五爷”是阴阳世家“任家”的后人,在祖传的职业之下,成为阴阳先生,又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灵异之旅……
  • 白夜(译文经典)

    白夜(译文经典)

    《白夜》是作家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抒情气息的中篇。小说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姑娘虽然有点失望,但信心依旧。主人公“幻想家”——彼得堡的一名穷知识分子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便安慰她并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最后房客终于出现,“幻想家”就压下刚刚升起的对娜斯简卡的爱慕之情,为他们祝福。
  • 黑蚂蚁

    黑蚂蚁

    云南腾越西南,滇缅交界,重山峻岭绵亘杂沓,溪流泉瀑纵横交错。其中都是亘古无人的荒山野地,森林甚多,往往回环数百里不见天日。除却林中藏伏的各种毒蛇猛兽之外,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虫蚁,俱都凶毒已极,沼泽间的瘴气又重,休说孤身行旅,便是大队人马带了兵器、食粮想要横冲过去也办不到。为有种种危险灾害。常人从来不敢深入。但这里面财富甚多,非但珍贵药材、兽皮多到无数,更有荒金、石油好些天然富源埋藏在内。一些贪利的山野土人把那大片森林认作衣食父母,虽不敢犯了奇险深入腹地,每当雨季过后也常结伴裹粮人内,大都走进个十里八里,将所采掘猎取的贵重物事得到手中,立时急赶回来。
  • 金丝雀

    金丝雀

    本书是朱文颖笔下充满复杂思绪和被爱恨情仇包裹着的女性为主角的小说集,收录了《危楼》《金丝雀》《一个沙漠中的意大利人》《小芋去米村》《绯闻》《禁欲时代》《乱》《十五中》《庭院之城》《青铜》《哑》《春风沉醉的夜晚》等作者经典的短篇小说。作者以一贯超拔脱俗的写作风格、悲凉的基调,通过特有的“抒情的逻辑”,以能穿透读者内心的锐利语言表达,读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 把手藏在身后

    把手藏在身后

    郎家国是赌着一口气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他急于改变自己的处境。郎家国是省冶金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在那样一所理工学校里,语文课不过是个摆设。郎家国常常自惭形秽,有一种当“花瓶”的感觉。既然是“摆设”,诸如分房,评职称、涨工资的好事儿就常常与他擦肩而过。故而,妻子李作梅就经常嘟囔他无能,是一个只会吃哑巴亏的“大狗熊”。为了向妻子证明自己不是狗熊。郎家国几次愤怒地向校长抗议。
热门推荐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原来的世界5:大结局

    原来的世界5:大结局

    张幺爷和万展飞他们终于回到了卧牛村,但是卧牛村早已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在竹林里,野狗啃噬着被打死的民兵的尸体,情形血腥惨烈。隐藏在地厅里的黄金被抢先一步的邱仁峰他们盗走。庹铮在静园老和尚的指点下,取出了隐藏在憬悟寺地底下的神秘器物——时空飞轮。万展飞被吴显涛施用调虎离山之计,陷入早已设置在老林子里的圈套之中。而张幺爷和石营长他们进入地厅,匪夷所思的事件再次发生,一群巨型飞行生物成群出现在地厅之中,兆丰和一群民兵被一股神秘的风暴卷走,张幺爷双目失明。老林子里,阴兵借道的诡异事件在浓雾中发生,巨蟒盘踞的地下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终于在邪恶势力的胁迫下,用时空飞轮彻底打开……
  • 女配大乱斗

    女配大乱斗

    苏墨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没有一处亮光的地方,耳边还不时传来一阵阵阴恻恻地哭嚎。就在苏墨芸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的那一刻,一个自称为“幽魂谷谷主”的女人出现,告诉她之所以来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上天注定。神秘女人告诉她若想回到原来的世界必须完成上天安排的任务:消除冤魂发出的怨念。上天之所以选定苏墨芸当这个任务的执行者,其实说白了就是闹着玩,不然怎么会让一个只知道看书的书呆子去完成什么任务嘛!
  • 盛唐九歌

    盛唐九歌

    唐正,因排行第九,故小名九哥儿。时年其父蓝田县令唐文山,因牵连进天皇天后二圣之争被诛,唐正随母其后几年,求存于蓝田秦岭山下。史载唐正少时顽劣,年十二,家遭大难,其后,却能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山中时,体悟自然,得知行合一之道。十八岁出山后,更是词绝天下。又因唐正丰神俊朗,浪漫多情,能处处体谅她人,时年,长安女子皆言:不愿穿绫罗,愿依九哥旁,不愿王侯召,愿得九哥叫。
  • 校园故事会

    校园故事会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读者们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风啸金陵

    燕风啸金陵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
  • 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

    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

    新文【今天大佬又不做人了】已更新,一个大魔王将天才们按在地上摩擦的故事。简介:【现代江湖文,苏爽打脸。腹黑傲娇男主VS隐藏大佬女主。久别重逢,甜掉牙。】自己眼里的司笙:末流摄影师,三流演员,二流漫画家,一流探险家。亲朋眼里的司笙:美若天仙,好吃懒做,一事无成,信仰自由。粉丝眼里的司笙:漫画圈的顶流鬼才;娱乐圈的综艺女王;机关圈的隐世大佬;某大佬宠着惯着的祖宗……起初,全网黑粉:“司笙就是个演技差、蹭热度,凭借姿色靠男人的花瓶!”后来,全网黑粉:“笙天仙我脸疼,求放过。”—凌西泽:“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女人,带着刀光剑影闯入我的生活,又快刀斩乱麻地退出。她是朱砂痣,亦是白月光,所有好的坏的,铭刻的,全都是她。”司笙:“说人话。”凌西泽:“此生非你不可。”—PS:第一卷漫画圈,第二卷娱乐圈,第三卷江湖圈。
  • 向解放军学习

    向解放军学习

    本书所说的解放军,是特指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开始后到今天对中国人民军队的称谓。本书所概述的向人民解放军学习的方面及其内容,尽管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和选定,但也只是一孔之见,是不全面的,有的只是点到为止。好在本书是“向解放军学习”系列丛书之一,它所阐述的方面及其内容是建立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基础之上的,主要反映的是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精神风貌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