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5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1)

4.1“农地农民私人所有,农民个体经营”——土地改革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

4.1.1制度的变迁临界基本情况

根据珀金斯(Dwight H.Perkins)的研究,从明清到1949年,中国人口增加了7至9倍,而农业产量增长的比例也约略相同。在这段时间内,农业技术和“制度型式”(土地所有和生产关系的型式)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人口增长本身,是推动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人口的递增,促使小农向他处迁移,从而使耕地面积扩大了约4倍。这是产量提高7、8倍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的倍增。[1]在这期间,投资于农业的“资本”有所提高,主要是需要大量劳力的水利工程和有机肥——两者皆得自人口和劳力的增长。同时,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力增多了,也促使小农选种产量较高、劳动较集约的作物,或提高复种比率。这样,中国的农业得以和人口保持齐头并进。[2]然而,仅从土地面积和人口增长因素分析,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为什么会发生土地革命。如指标体系所述,制度的变迁临界包括更多维度的内容。土地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上世纪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农地制度矛盾更为严重,主要特征是:农地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上。较权威的数据表明,占农村人口不到15%的地主和富农合计占有大约70—80%的土地;而占总人口90%的中农、贫雇农和其他仅占有20—30%土地[3]。

这一时期的农地私有制是以封建地主(富农)占有为主、自耕农占有为辅的所有权结构。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引发了大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共在农村根据地的土改运动,对国民政府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回避不了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从1928年起,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旨在改革农地产权制度的《土地法》,经过两年多的起草修订,《土地法》正式颁布,并在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相关性的法令和法规。国民政府改革农地产权模式的基本思路反映了当时对农地产权变革的主要基调,但改革事实上没有涉及到农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农地所有权的不合理状态和农地产权的流转问题。这种改良不可能真正抑制地主所有模式而助长自耕农所有模式,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平均地权”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国民政府得不到农民的支持,退出中国政治舞台也就成为其历史必然。正如国民党总结败退大陆原因时所说的:“回顾我们过去在大陆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彻底实行土地改革。”[4]

旧的农地产权制度彻底摧毁,是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新政权的建立以强大的政治动力为前提,旧有的持续了几千年的农地产权制度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消失了。然而,重建一个新的农地产权制度却比破坏一个旧的农地产权制度要困难得多。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土地制度和农业耕作方式,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领导地位之后,就面临如何建立与巩固新政权这一根本性问题。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全会还将土地改革法草案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并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执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指出,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法中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以及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分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该法和第一部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允许私有土地在特殊情况下买卖、出租、典当、抵押、继承、赠与。对地主的其他财产,包括地主所经营的工商业在内则不予没收。该法还规定了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受侵犯。[5]

4.1.2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

在此要说明的是对指标分析说明后的判定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制度变迁动力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即制度变迁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反向即制度变迁的方向不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个是制度变迁动力大小,可分为强动力、一般动力、弱动力三种。应该说制度的变迁动力方向和动力大小只是从定性和直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别的,用这两者作为制度变迁的判别依据很显然是不充分的,但也很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下各节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判定相同)

4.1.3制度的变迁临界判定

由上述对5大类、18项具体指标的分析,以及对制度变迁动力方向(全部为正向)、制度变迁动力大小(除2项国际指标为弱动力外,其余全为强动力)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制度变迁已经到了临界点,新的制度必将快速出现。

4.1.4制度的变迁临界突破后的制度效应

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领导者的政治偏好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政策,构成了土地改革的制度环境,为土地改革的推行提供了结构性支持。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分田到户”的土地农民私有,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农地产权模式在中国得到实现。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贫农、中农占有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90%以上,原地主和富农占有全部耕地的8%左右。农民获得了土地,结束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统治与剥削,农村生产关系得到根本性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翻了身的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使解放后的全国农业获得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1、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28.8%、48.5%。1951年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长到2873.7亿斤,1952年更达3278.2亿斤,超过1949年前最高年产量2774亿斤的18.1%[13],不仅使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撑了工业,支撑了城市,为全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完成土地改革的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0%以上。因此可以说,土地从封建地主所有权向自耕农所有权的演变,是农民成为中国社会革命基本力量的必然结果。演变是作为工农利益(主要是农民利益)代言人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强力来推进的,是在彻底摧毁封建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完成的,这一演变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农地制度的变革来得彻底。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农地制度真正把土地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农村经济发展,又满足了农民对所有权的心理需求。从制度供给角度而言,农村土地农民私人所有、农民个体经营的土地制度改变了土地改革前制度非均衡状态,符合了当时的制度环境,明确了产权边界,极大地解放了长期被封建制度束缚的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2“农地农民私人所有,农民合作经营”——合作化运动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

4.2.1制度的变迁临界基本情况

按照列宁晚年的观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个体经营无疑应在相当长时期内保留,通过商业合作社把个体农民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来,并最终使农业本身也走上集体制的社会主义道路。土改以后的农业生产虽有较大增长,但在较大程度上属于战争后的恢复阶段,而历史遗留下来的农业生产力极为低下生产工具极为匮乏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土改结束时各阶层平均每户占有主要生产资料状况[14]。

这种平均每户只有半头耕畜、半张犁的状况决定了农业再生产的困难,不仅扩大再生产难以实现,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很难维持。事实上确有相当比例的农户难以扩大生产。1952年河北省藁城县系井村315户农户中土改后生产扩大的有155户,占总户数的49.2%;维持原状的123户,占39%;生产缩小的37户,占11.8%。江苏省松江县兴隆乡428户农户中生产扩大的占58.9%,维持原状的36%,缩小户占5.1%[15]。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如遇天灾人祸,很有可能卖地卖房再度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数据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约:有3%—10%的农户又失去了土地[16]。面临这种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工具极为匮乏的局面,农民有几种选择: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生产工具,或者以劳动换工具,或者合并生产工具实行互助合作。这几种情况都发生了,但前者是有限度的,因为人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度的,后两者成了有潜力的选择。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个体的农民确有互助合作的愿望和动机,这是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说的,且交易费用很低其结果也符合帕累托改善。

1949—1952年的互助合作主要是“互助组形式”,包括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17]它们的共同特征有两个:财产私有和一定程度的合作劳动。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插犋、伙种、变工、扎工性质的互助合作自古就有,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它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恰恰相反,它是生产力未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从生产力性质还是从生产关系性质上看,它都是落后的、原始的,比能够充分自由发展的私有个体的小农经济还要落后。但中国共产党人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不失时机地将之推广升高。中共中央于1951年12月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导开展农业互助合作。但农民的反应却不尽人意。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农户经济的初步发展,最初自愿参加常年互助组的农民逐渐有了耕畜和农具,不愿再参加互助组,大都恢复了家庭经营。另外在互助组里要做到等价互利也相当困难,劳动能力强的人感到吃亏,有能力兼做多种经营的农民由于非农就业机会收益增加而更不愿参加常年互助组,再加上不少地方强迫编组搞形式主义,于是,在生产恢复较早的老解放区互助组涣散以至解散的现象纷纷出现[18]。

对这些现象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毛泽东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也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则中国的合作化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尽管这个说法明显回避了(或者说没有认识到)手工业与农业的本质区别,土地的不可移动和种植业生产与生物自然生长过程的不可分割,但刘少奇还是被这样的理论说服了[19]。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按照毛泽东的提议举行,强调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个体经营和劳动互助两种积极性,个体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互助合作组织建立在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成员退出时有带出投资和股金的完全自由,不愿意积累公共财产也不宜勉强去做。合作组织的收益分配按地按劳的比例,不宜定得太死,不可过早否定农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依靠自上而下的布置和命令主义的方法大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另一方面也提出要有领导有重点地组织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认为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组织形式。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段的互助合作总体来说是平稳发展的。到1953年全国参加各种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达39.5%,其中入互助组的农户达39.3%,参加合作社的只有0.2%。在参加互助组的农户中70.8%是临时互助组,29.2%参加常年互助组。[20]

同类推荐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劳伦斯·克莱因经典著作导读

    劳伦斯·克莱因经典著作导读

    克莱因成功地把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宏观经济计量学。并且通过构建大规模的计量模型,克莱因建立起估算系统,对经济周期、乘数效应、政策冲击进行模拟和预测,其研究涉及经济、贸易和金融等诸多领域。198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克莱因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于经济波动分析和经济政策方面的贡献。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对克莱因的主要著作进行了逐一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其在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应用宏观经济学和应用国际经济学五大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可以说是科学理论、统计学方法、制度知识和数据分析的最佳组合。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热门推荐
  • 蜜恋陷阱:总裁娇妻的绝地反击

    蜜恋陷阱:总裁娇妻的绝地反击

    平凡少女“卖身”前夜遭遇腹黑总裁?!她能怎么办,当然是被吃干抹净,乖乖嫁入豪门。“暖儿,我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盛宠之下,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使她一尸两命。 是阴谋?!是诡计?! 四年后,改头换面的她再次出现。 经历一场场阴差阳错,一桩桩妒忌仇恨,她变了,他也变了。 可爱情,从未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节点,把发生在普洱大地几千年的历史,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加以叙述,从商周到现代、从文化到产业、从自然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这里有上苍撒落在人间伊甸园的生动故事,也有民族民间的美丽传说;有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激情,也有保护陆地最大的绿洲的强烈意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有君子

    三国有君子

    穿越成了陶谦的长子陶商,居住在群狼四顾的徐州,今后当如何面对?在汉末昙花一现的陶氏究竟会否有所逆转?是接受无奈的结局,还是与群雄奋勇相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书友群:9/2/4/4/1/3/2/4/6/
  • 愿他知我意

    愿他知我意

    “阿念,等我。”等我变得更好,好到能够配得上你。可是,宫涟最后还是负了那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孩。
  • 九剑真言

    九剑真言

    天地玄黄,风雷光暗。悟得九剑,天下无敌。且看一个平凡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了一门无上剑法之后,如何一步一步的进行各种逆袭,从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逍遥尊主传

    逍遥尊主传

    一个渐冻症患者,患病多年,梦想着能再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武侠是男人的童话,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精神仍向往着,灵魂仍深爱着那个遥不可及的世界,渴望着快意恩仇,行走江湖。然而肉体却先于灵魂而死,他停止呼吸时,仍远远眺望,向往着自由和力量。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眼前是一片萧瑟,身上是粗布直裰,而他,也终于成了自己曾艳羡不已的那种人。在这个世界中,他必将改写一切剧情,镌刻下,属于自己的一片辉煌。逍遥掌门,神功盖世,千秋万载,永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