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500000019

第19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临界分析(5)

4.4.4制度的变迁临界突破后的制度效应

农业生产家庭制的产生和确立是一个明显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实例,但也不能说是一个纯粹的诱致性变迁,因为在中国的情况下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着巨大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诱致性变迁虽然起因于具有帕累托改善性质的“新的获利因素”和农民的完全自愿,但却必须有一个前提:政治气候和意识形态的允许。没有这个前提即使变迁有着极为有利的诱因也难以实际发生,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诱致性变迁。家庭经营制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绩效,这一点已为中外理论界所公认。首先,1978-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98%,其中种植业年均递增6.61%,这在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1952-1978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3.25%,其中种植业每年递增2.59%)。1978-1984年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70亿公斤,棉花1300万担,人均占有粮食从319公斤增加到395公斤,人均占有棉花从2.3公斤增加到5.9公斤。其次,商品率的提高,1978-1984年,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增长了1.58倍,平均每年递增17.1%,从商品实物量来看,社会收购的农产品年平均增长量,粮食为1108.7万吨,棉花为53.9万吨,生猪为717万头,鲜蛋为15.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16.4%、6.6%和17.8%,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再次,农民收入大大增加。1978年全国农村生产队和社员出售产品收入达到580亿元,到1984年则增长到1501亿元,共增加了921亿元,年平均增长17.2%(1953-1978年平均增长为5.5%),农民的净收入也由381亿元增长到1461.3亿元,年均递增达到25.1%[61]。另据林毅夫测算,1978年至1984年中国农产品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在各种解释变量中,制度变量的贡献约占46.89%。[62]此外,麦克米伦等利用丹尼森增长模型(Dennison-solow),分析了1978-1984年间全国加总的时间序列,测算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使此间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增长78%,使农业产出增长67%;文贯中使用供给函数方法估算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农业生产率增长31%,使农业总产出增长51%。[63]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家庭责任制对农业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64]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则在更高的比例上归因于家庭责任制的实行。[65]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来源于其制度创新,即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表现在:首先,家庭制重塑了农业的微观组织结构,确立了家庭在农业生产组织中的基础地位,从而避开了集体制度中的监督与计量问题,并确立了农户家庭对剩余索取权的占有地位,从而产生了激励,提高了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体生产中的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家庭承包制使农户拥有了基本独立的产权,拥有了完全的使用权和基本完整的占有权,在保证国家合同定购和完成集体提留的前提下,农户可以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而在人民公社下农户没有独立的占有权、使用权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经营决策权,而仅仅是生产队的“雇员”,现在则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身份自由,农户拥有了基本完全的收益权和剩余索取权,在“交给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制度下,使得剩余的农产品全部归农户自己所有,打破了工分制下的大锅饭分配方式,劳动与报酬最直接地挂钩,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从而产生了劳动生产的激励。这一变迁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由于农户拥有对剩余产品的所有权,从而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私有财产,农户可以自行决定对这些财产的投向,推动了农户私人财产的积累,使农户成为一个独立的财产主体,也就创造了激励与效率的微观基础。总之,家庭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地产权模式,使生产者获得了其努力的边际报酬的全部份额,将农业劳动的监督成本降低到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中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改善,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创造了以5%的土地养活占世界约1/5人口的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制度绩效。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M].1368—196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4]孙科.孙科文集(第二卷)[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748.

[5]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0.

[6]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6.

[7]赵德馨等.近代小西关系与中国社会[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9—241.

[8]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87.

[9]麦迪逊(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中译本)[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31—135,158.

[10]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87.

[11]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J].南开大学学报,1976年 第4期数字计算。据刘佛丁、王玉茹计算,1936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64.5%.工业、服务业占35.5%;在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5.52%,工业、服务业占24.28%(见上引刘佛丁等人之书,第308页)。

[12]麦迪逊(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中译本)[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31—135,158.

[13]谢迪斌.20世纪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5,(5):28—35.

[14]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

[15]苏星.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J].经济研究,1965,(7):14.

[16]中国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1959:250—252.

[17]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18]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2.

[19]王立诚.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R].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6:15.

[20]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4.

[2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5.

[22]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5.

[23]国家统计局编.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M].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184—189.

[24]新中国历次五年计划简介(一)[J].机械职业教育,2001,(4):37.“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25]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节选)(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26]周鸿.八大为加强我国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5):9—11.

[27]赵文静.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治国”——董必武法律思想及现实指导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34—136.

[28]田华.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功绩[J].河北法学,1997,(3):42—43.

[29]孟显才.党的八大对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贡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5):127—128.

[30]转引自《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87,(1):28.

[31]转引自《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87,(1):29.

[32]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62.

[33]吕建春.解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影响[J].乡镇经济,2004,(10):12—15.

[34]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5.

[35]王立诚.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M].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6:55.

[36]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00—201.

[3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28.

[38]成涛林.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及私有化改革探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12—15.

[39]孟显才.党的八大对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贡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5):127—128.

[40]黄萍华.八大路线中断带来的理论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28—32,37.

[41]田荣山.对八大正确路线中断的再认识[J].中共党史研究,1996,(4):32—36.

[42]吴赋光.毛泽东的两大理论失误与八大工作重心转移的失败[J].求实,2000,(3):14—17.

[43]曹泽华.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求是,2005,(3):86—88.

[44]由《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中的统计数字计算而得.

[45]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6—127.

[46]周日礼.家庭承包制探讨[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32.

[47]见《中国统计年鉴》,1986.

[48]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12.

[49]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32—33.

[50]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33,50.

[51]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39.

[52]韩俊.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1998:4.

[53]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40.

[54]周日礼.家庭承包制探讨[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15.

[55]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5.

[56]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6.

[57]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6.

[58]晓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经济经纬,1997,(6):16—18.

[59]李钟书.论私有财产权保护在我国的实现[J].青海社会科学,2004,(4):109—112.

[60]厉有国.60年代前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受阻的原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20—124.

[61]张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模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26—127.

[6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4.

[63]自罗必良等.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政策分析[A].见: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民组织.农业制度.农村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5.

[64]吴方玉,孟令杰,熊诗平.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5.

[65]熊小奇,李晓明,韩先聪.安徽农业改革与发展[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44.

同类推荐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熊彼特经济学(全集)

    熊彼特经济学(全集)

    本书为创新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著作集,含《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三部经典著作,熊彼特在其作品中指明了立足于长远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破坏式创新”理论,从经济转型到宏观调控、从企业创新到企业家精神——他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开出了治标治本的“药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是作者多年来对“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大量思考、观察和研究后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基于创新理论提出了资本主义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社会主义行得通,资本主义可以自动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 赋税论

    赋税论

    《赋税论》是一部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本书的诞生,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细品本书,您会发现,威廉·配第所举事例皆来自现实生活,生动贴切,而其所阐述的理论深刻而又易于理解,他的主张,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财富再分配问题,仍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亦可以得到印证,让我们感觉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唐末大盗贼

    唐末大盗贼

    大唐覆灭,群雄争霸。叶升,一介盗贼,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战乱的年代中,一步步崛起,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 TOP杀神

    TOP杀神

    一个平凡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看主人公一步步走上战盟荣耀的顶峰
  • 星卫传

    星卫传

    一场如史诗般壮丽的冒险,一段扣人心弦的情感交织。一群地球人类的始祖在银河系中凭借伙伴之间的羁绊和坚固无比的信念为生命与秩序谱写了一曲曲高歌。随着勇者们经过一次次险象环生的历险,渐渐揭开宇宙与生命的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乔卿笙,罪臣之女,生于宦官之家,本是受尽宠爱的千金小姐,却因朝堂之争而家破人亡。见惯世态炎凉,从此敛去一身天真,在世间步步为营,立誓成为心无旁骛的无心之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人情根深种。商王薛明临,旻朝首位以商人之身封王的外姓王爷,俊美无双,世故圆滑,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心腹,亦是朝中改革派的主力军人物。相传他爱好风雅,府中姬妾无数,风流之名天下皆知。鲜有人知,云淡风轻的背后,他曾将一颗心拱手相让……总而言之,这是一对相爱之人互相付出、互相爱慕却又互相折磨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双洁,放心入坑】
  • 天宝铺子

    天宝铺子

    一个老头给了晨风一块宝玉,告诉他只要做好事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当晨风真正看到那些神兵利器、稀世珍宝时,不由激动地搓了搓手。于是他很愉快的选了一件金光闪闪的铠甲。“对不起,天宝分不足......”
  • 冰王暖妃

    冰王暖妃

    皇爱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从悬崖上摔下来居然摔成了王妃,而且这位王似乎冷的有些过分了,这从里到外都是冰块要怎么才能暖化啊?
  • 工作日晚上的红酒杯

    工作日晚上的红酒杯

    那一夜,对方和我说起和他的男友吵架之后,依然再赶着论文,却因为情伤难以愈合就开了瓶红酒,借酒消愁。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异地恋的种种故事,以此作为素材来写这篇短篇。
  • 忘川巅峰

    忘川巅峰

    他本是万人敬仰的天之骄子,注定前程无限。一个消息传来,竟仿佛天堂地狱。他有更高贵的出身,却只是流放之人,举目无亲。一瞬间,周围的一切距离他都如此遥远、虚假。我命由我,定要凭三尺青锋,闯一片天地,好叫这天地为我颤抖、神魔为我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