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600000076

第76章 新闻本质论(28)

作者援引2009年起进行的“南宁市大学生网络素养系列调查”中,“英语水平与网络素养”部分的调查显示,平时66.2%的大学生不常浏览英文网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英语不够好,造成阅读理解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看中文网页能满足当前的学习、生活需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媒介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特有现象的英语词汇大量涌现。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载体。

文章从语言视域解读了Potter·W·James关于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

美国传播学者Potter.W.James在其著作《Theory of Media Literacy——A Cognitive Approach》一书中,介绍了几种媒介素养的定义。其中“过程式定义”是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视为两大过程,一是建立起牢固的知识结构;二是用媒介素养方式去接触媒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otter.W.James“过程式定义”中,“器”(Tool),即技能(Skill)。

“这里的技能,并不仅仅指写作、拍摄、表演、导演、编辑、采录等生产性技能。这些技能固然有助于人们对原有知识结构不断地补充信息,有助于人们变得更具有媒介素养,但是相比之下,分析、评价、归类、归纳、演绎、综合和抽象等技能显得更加重要。”(Potter.W.James:《Theory of Media Literacy——A Congnitive Approach》[M],London: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2004,59-62)

对于所有非英语国家的人和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人,媒介素养依照这两个过程来培养都同样适宜。或许James先生在给媒介素养下“过程式定义”时并没有周全地考虑全球的包括非英语国家的读者,但对于中国学生在新时代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时,可将英语语言工具(English Language Tool)作为“器”的一种涵盖在定义中。基于此,作者试图就原来的“过程式定义”补充一门“tool”——英语语言工具。

调查数据显示,有66.2%南宁市大学生认为英语水平不高造成阅读障碍,限制了浏览英文网站,成为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的障碍之一。据统计,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90%左右,法语信息占5%左右,汉语和其他语种的信息共占5%左右。在文化日益全球化的浪潮中,大学生英语语言工具的缺失将导致摄取媒介信息的匮乏和知识结构的空洞。

因此,文章提出,在Potter.W.James的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中,可将英语语言工具纳入tool中,作为一门技能进行培养。而磨砺“英语工具”是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在于:

1.认知外部世界、理解中外文化的需要。

大学生认知是培养媒介素养的基础,而摄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又是首先读懂并理解语言文字。美国传播学者斯坦利·巴兰认为,理解媒介内容是培养媒介素养的基础。要理解网络媒体中超过90%的信息,就需要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Stanley.J.Baran:《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3rd ed)[M],《New york:Mc Graw Hill》,2004,60-61)

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渠道。而要想从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中寻找最丰沛的信息,必须要从占世界90%左右的英文信息中挖掘。这时,英语阅读水平对认知显得尤其重要。

Hall(1959)曾指出,学习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本国的文化。这是一种相互消长的过程。也如Bakhtin(1981)所说的那样,从他者(个体或文化)出发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从边缘出发更深地了解中心。因此,提高英语水平不仅能更广泛地了解外域世界,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从事科学研究、消弭学术势差的需要。

通过网络,学者可以迅捷地搜索各国的信息及学术前沿,还能与国内外学者在网上进行交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客观上为减小国内学者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严格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并未真正实现。因为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英文信息,由于语言障碍,大学生并不都能自如地搜索新近的国际学术信息。(蔡尚伟《略论网络对传播学研究态势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第87页)本次调查显示,当需要参看国外研究资料或研究成果报告时,有82%的大学生“直接看译文,因为英文不够熟练”。因此,中国青少年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英语学术水平。

3.行为自主选择、青少年社会化的需要。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外在教化、人际交往、文化熏陶、自身经验等途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生产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获得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各种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速度、容量和范围都达到了以往时代无法比拟的程度,从而跃升为青少年社会化强有力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环境、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和中英语言的交替使用中,青少年应学会能动而自觉地接受社会教化,既要求社会提供教化机会,也要求社会提高教化的内容和方式。

4.开阔视野、体验媒体文化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心智迅速成长时期,需要了解大量的信息来设计、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因此,大学生尤其关注时事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新闻。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列出一个读者对信息选择的计算公式,选择概率=报酬的承诺÷所需付出的努力。说明读者对信息的选择率与他们所能获得的报酬成正比,与他们所要付出的努力即代价成反比。如果英语足够熟练,能畅通无阻地在网上阅读New York Times、Time、The Times等报纸,收听BBC、VOA等标准英语广播,而不仅仅局限在中文媒体。

5.建立民主意识、培养文化身份意识的需要。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引起了持“文化侵略论”者的日益惶恐,他们认为美国已经通过互联网绕过政府来侵蚀中国青年一代了,而跨文化传播与“文化侵略”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误区》,《新闻大学》,2004年第3期)

事实上,跨国媒介公司在“攫取”利益时推动的所谓“文化侵略”实非有意。私营的体制以赢利为目标,虽然它也会屈从于政府意图,但是总的说来利益的诱惑能使他们忘却一切。(郭之恩、蔡帼芬《且看“洋媒体”“胡服骑射”——媒体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与思考》,见《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在全球化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公众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是保护年轻人不受媒介影响,仅将他们向善引导,而是让他们自己学会作出明智而理性的判断。”(David Buckingham:《Beyond Technology:Childre's Learn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ulture》[M],London,Polity,2007)因此,当前大学生应提高英语综合应用水平,通过在互联网上查阅学习资料、聊天、交友、发邮件、写博客等形式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汲取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因素,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建立起理性借鉴西方文化来看待本国现实问题的成熟的民主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文化身份意识。

马兰《Web2.0环境下的“挑剔”受众》一文对Web2.0环境下的“非线性传播”进行了分析。(马兰《Web2.0环境下的“挑剔”受众》,《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文章指出,Web2.0是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模式。Web2.0所强调的不再是人与内容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在网络中,“拟态社会”的环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相互交融。(李志杰、曾瑛、陈康、李智龙《Web2.0技术特点与应用研究》,《科技创业月》,2007年第12期)

Web2.0使“非线性传播”方式得到实现,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更倾向于主动获取信息。在网络时代,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受众不再拘泥于对信息的阅读、对信息的自我消解,他们更乐于把信息上传、共享,把自己的意见、建议曝光于众人面前,并与其他网友进行激烈地讨论。在这个意义上,受众本身就是媒介,他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行为,不仅是观点和价值观的展现,更是型塑社会权力的重要源头,他们针对一件事情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变得越来越“挑剔”。

文章对Web2.0环境下“参与式”受众的产生给予了关注。文章指出,2007年,天涯社区贴出一栋被20米深坑包围的危楼照片,一时间,“史上最牛钉子户”的称号被疯传。与往常网友们单纯的讨论不同,网民们的积极参与使得此次事件的传播方式跟以往有所不同。网民们不再甘于只是在网络上获取只言片语的信息,他们的思想更加趋于理性。他们依旧发表对事件带有“挑剔”性的见解,但是这种见解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网民们从简单地进行信息搜集、汇编,转向亲赴现场,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对事件展开文字和影像报道。网民们对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的“挑剔”,促使他们慢慢向“网络记者”转变。这种“参与式新闻”建构的新型媒介环境已由传统媒体发动公众讨论、寻求公共议题的解决方案,进入到公众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媒体,而是竭力自由传播信息、陈述意见、形成舆论,进而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新阶段。(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文章进一步提出了“Web2.0环境下‘公共空间’的建立”议题。在2007年末的“华南虎事件”中,网友们勇敢地提出质疑,并且得到了大面积的回应和支持,盲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公共空间的出现重新激活了那些公共知识分子对于理性和批判性辩论的期待与热情,网民们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挑剔”,跨越到对政府公共事务的“挑剔”。

网络上的“意见流”不再是传统上的政府流向民众,更多的是意见流从民众,流向政府。这便是所谓的“蒸腾模式”,即政府通过大众传媒使意见流向意见领袖和民众,从而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转变为公众的意见不断到达权力阶层、影响政府的决策,使权力阶层在舆论面前迅速作出反应。(姜玮《网络舆论风暴雨互动传播》[J],《青年记者》,2007年第10期)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共传播,才能形成平等、参与、信任、协作的公共精神,最终达到良好的社会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Web2.0环境下受众与政府的“互动”问题,文章谈到了新闻力量的深度作用。文章认为,2009年年初,“躲猫猫”事件由一起刑事案件迅速演变成一起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公共事件。网民们对于自身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维护与追求,在Web2.0的网络时代得到了最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不再甘于只成为关注事件的讨论者,他们在不断的“挑剔”中成为民主进程的推动者。

作者看到,Web2.0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纽带,它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蒋建国《新媒体事件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

网络等新媒体使公众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话语权,而公民对新媒体事件的关注在某种层面上填补了个人权利的空间。这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应变能力,促进了公民参与处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当公民对新媒体事件的意见汇聚成为集体的“非正式决议”时,便形成一种强大的控制性力量,挑战传统权力体系的潜规则,从而“促使”有关行政机关作出回应,进而要求有关方面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

同类推荐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辞爷太妖娆

    辞爷太妖娆

    [1v1爽文/重生女扮男装/三世情/架空背景/含娱乐圈]-苏九辞一生做什么都顺风顺水,唯独被某人盯上之后,经历三世,才算是安稳...听说,身为一代国民男神,苏家大少最近却下不了床...-“是你先来撩拨我的,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主角:苏九辞×君夜黎‖美人阁‖:913772801
  •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盲女皇后

    盲女皇后

    她的容貌绝美,但双目全盲。他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皇子,一面万般冷酷,一面千样柔情。她的父亲家财万贯,却囚禁她一十六载。他很爱她,却暗杀了她的父亲。 她一直都很恨他,却在他命在旦夕之间之时,用一声呼唤,解救了他。他是她的天子,她是他的皇后。他叫茶昶。而她,叫泠旋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残妃

    一品残妃

    “一个是耳聋目盲的残废娇女,一个是旁人不能靠近的冰山世子,倒是天生一对。”剜眼断骨,向死而生。谢七终是从前世囚笼中摆脱出来,却重生成为了耳聋目盲的谢家贵女。阴森内宅,诡谲朝堂,风云四国,因为她的出现一步步起了变化。只是,这一次,不管去哪里,她的身上,都带上了世子妃的标签。旁人都冷笑观之,不能让人靠近的冰山和双目不能视物的残废,一纸婚书下要如何相处。殊不知——“娘子,我偷亲你,你为什么能看见?”传说中的冰冷世子抱住了自家世子妃,光明正大地亲了一口。“只要有你在的地方,我就会耳清目明,如沐春风。”世子妃笑的两眼弯弯,看着世子反被调戏的脸。某世子气急,扑倒,压之:“别以为你嘴上赢了就是赢了!”
  • 南风过境入我怀

    南风过境入我怀

    “林晚,你就该被人欺骗”“林晚,我怎么可能喜欢你这种人”“林晚,你就该是个受气筒”……………………看少女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精灵世纪之传奇的诞生

    精灵世纪之传奇的诞生

    从小生活在华武国南海一座海岛上的少年林皓,在一次天赋魂测仪式觉醒出了异于旁人的天赋,但却不被长老们看好,最后在岛长爷爷的坚持下获得了乘船前往华武国大陆灵院修习的机会,新的社会和新的人、新的精灵和新的机遇、新的挫折和新的挑战……他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他能否成功主宰自己的命运?
  • 迷光纪

    迷光纪

    “我一直很好奇,你从一开始接近我,是不是只为了任务和使命?”“刚开始的确是。”他金色的眼眸中漾起一种温柔的色泽,这是曾经的阿索狄洛殿下不会展现出的神色,“不过后来不是了。”不去管他的身份或她的身份,他的使命或她的使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命运就转向了另一种轨迹。星光坠落,光源却终将汇聚。不只是她,原来他的灵魂,也才刚开始变得完整。